這隻大黃貓,「 鑽進」了葛飾北齋的經典浮世繪裡

2020-12-11 澎湃新聞

葛飾北齋是享譽世界的浮世繪畫師,風景畫以景象開闊、氣勢磅礴著稱。近日,日本東京都墨田北齋美術館正在舉辦一場饒有趣味的展覽,日本知名漫畫家增村博將一隻名為「秀吉」的大黃貓非常和諧地與北齋描繪的名勝風光融為一體,令家喻戶曉的經典浮世繪風景畫呈現出近似於漫畫的獨特色彩。增村博為每幅創作都附上文字,敘述自己在摹畫北齋的浮世繪並添加漫畫元素時的考量以及所採用的手法,並闡述對於北齋作品的見解,體現出他對於北齋的尊敬與敬畏之情。

近日,日本東京都墨田區的墨田北齋美術館正在舉行主題為「Masumura Hiroshi的北齋 ATAGOAL×HOKUSAI」的畫展,展出漫畫家Masumura Hiroshi(本名增村博,發表作品時名字採用平假名寫法)戲仿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作品而創作的一系列畫作。這些畫作將北齋原畫中的人物替換為增村博的漫畫作品「ATAGOAL系列」中的一系列出場人物,展現出漫畫與浮世繪巧妙融合的奇特景象。

增村博《富嶽三十六景·甲州石班澤》(2008)

增村博《富嶽三十六景·尾州不二見原》(2010)

增村博畢業於東京設計學院商業設計科,1973年以《霧中嗚咽之夜》獲得《少年Jump》雜誌舉辦的第五屆手塚治虫獎優勝獎,由此開始漫畫家生涯。他的代表作在ATAGOAL系列之外,還有以宮澤賢治同題童話作品為藍本創作的一系列漫畫作品,其中《銀河鐵道之夜》在1985年被製作成劇場版動畫。這些作品一方面忠實於原作,另一方面將出場人物全部畫成貓的形態,展現出增村博本人對於宮澤作品及其世界觀的獨特理解,他也因此於2001年獲得宮澤賢治學會頒發的「伊哈託布獎」。2014年起,他在日本共產黨官方報紙《赤旗》周日版上連載改編自宮澤賢治短篇童話的漫畫,同時也在重新創作改編長篇童話《銀河鐵道之夜》和《庫茲科卜多力傳記》的漫畫作品。宮澤作品的漫畫化創作可謂是其投入畢生精力的事業。

增村博漫畫代表作ATAGOAL系列之一

ATAGOAL系列則是增村博創作生涯中時間跨度最長的系列作品。1975年發表的《Yonezaado物語》是一部前傳性質的作品,「Yonezaado」是以其故鄉山形縣米澤(Yonezawa)市為原型的幻想世界。1976年-1981年,他在《月刊漫畫少年》連載發表了系列的首部作品《ATAGOAL物語》,結集出版為六卷單行本,後來又陸續創作了《ATAGOAL玉手箱》(共9卷)、《ATAGOAL》(共2卷)、《ATAGOAL是貓之森林》(共18卷)三部作品。「ATAGOAL」得名於作者在千葉縣野田市的居所的最近車站東武野田線愛宕站,與宮澤賢治筆下以其故鄉巖手縣為藍本的幻想世界「伊哈託布」遙相呼應,是一個貓與人和諧共處、使用同種語言互相交流的理想世界。

故事主人公是一隻名為「Hideyoshi」(對應漢字可寫作「秀吉」,作品採用片假名寫法)的雙足行走的黃色胖貓,他笨拙、貪吃而又懶惰,我行我素,又具有旺盛的好奇心,並因此不斷進行冒險、引發各種騷動,但他具有的幽默感、以及不拘泥於常理而能揭露事物本質的精神,卻令人不由得喜愛而無法憎惡。秀吉周圍的各色人物也具有豐富多彩的個性特徵。ATAGOAL的世界自由而廣闊,能夠包容各種個性的存在,與生活空間狹隘、人們被迫或不自覺地追求與他人保持一致的現代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或許也是人們喜愛ATAGOAL系列漫畫的一個重要原因。

增村博作品的風格和筆觸在不斷改變,但始終不變的是其作品中的童話風格,即描繪幻想世界的同時傳達告誡、警世的意味。出道作品《霧中嗚咽之夜》等初期作品中,增村博將貓描繪為對破壞環境、殺戮動物的人類實施毀滅性抱復的復仇者,或是譏諷自取滅亡的人類的批判者,這種傾向與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期的環境汙染、生態惡化以及「水俁病」等公害病的爆發不無關聯。而隨著創作時代背景的逐漸改變,ATAGOAL系列雖然還偶爾表露對於現代文明的諷刺和批判,但也已經轉變為以充滿個性的世界觀為主軸的幻想型作品。在美術方面,他受到安東尼高第的強烈影響,愛好富有異國風情的風景畫。此外,他還深受披頭四的影響,常在作品副標題中戲擬披頭四曲名,作品中也有人物哼唱歌曲的情節。

增村博《富嶽三十六景·東海道保土之谷》(2012)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東海道保土之谷》

增村博《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2009)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增村博《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2009)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

「ATAGOAL×北齋」系列作品,是增村博摹畫北齋畫作、並將畫中人物替換為ATAGOAL系列人物的戲仿性創作。這些插畫作品於2005-2013年陸續發表在雜誌《國王手帖》上,共計52幅,其中49幅後來還被製成了日曆。這些作品的有趣之處在於,以秀吉貓為首的ATAGOAL世界的人物們非常和諧地與北齋描繪的名勝風光融為一體,令家喻戶曉的經典浮世繪風景畫呈現出近似於漫畫的獨特色彩。但增村博並非將北齋畫中的人物進行簡單替換,而是在創作每幅作品都附上文字,敘述自己在摹畫北齋的浮世繪並添加ATAGOAL世界的元素時的考量以及所採用的手法,並闡述自己對於北齋作品的見解,充分體現了他對於北齋的尊敬與敬畏之情。「ATAGOAL×北齋」也可以說是增村博根據自己的理解而創作的繪畫、文字相結合的研究北齋浮世繪的著作。

增村博《北齋漫畫·群盲撫象》(2010)

葛飾北齋《北齋漫畫·群盲撫象》

增村博《富嶽三十六景·遠江山中》(2009)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遠江山中》

東京都墨田區是享譽世界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的故裡,北齋將近九十年的生涯中大部分時間都在今屬墨田區的土地上度過。北齋的風景畫以景象開闊、氣勢磅礴著稱,系列作品「富嶽三十六景」、「富嶽百景」描繪了從不同地點、角度觀看到的富士山景色;其他作品如富有諷刺意味的《北齋漫畫》等也各具特色。本次展出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增村博的工作——ATAGOAL的世界」介紹了ATAGOAL的故事世界,第二部分「增村博×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的世界」展出將ATAGOAL世界的人物畫進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而創作出的畫作,第三部分「增村博×各種北齋作品」展出將ATAGOAL世界的人物畫進北齋的「富嶽百景」、「北齋漫畫」等作品而創作的畫作。畫展的一大看點在於將「ATAGOAL×北齋」系列作品與「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等浮世繪進行比較,觀察兩者的差異,並能親身感受到增村博對於北齋的理解。增村博式的獨特幽默感與全新的理解方式,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嶄新的北齋浮世繪藝術世界。另一看點則是漫畫家為本次展出新創作的《漁夫圖》,捕魚歸來的Hideyoshi悠然自得地坐在海邊巖石上,那份無拘無束之感令人忍俊不禁。

增村博《漁夫圖》

增村博《諸國瀑布巡遊·木曾路深處阿彌陀瀑布》(2009)

葛飾北齋《諸國瀑布巡遊·木曾路深處阿彌陀瀑布》

日本古來就是愛貓大國。上溯到平安時代,《枕草子》中記載一條天皇曾為後宮中御貓加封「命婦」職銜,《源氏物語》中也有三公主所養的貓掀動竹簾、令衛門督柏木窺見公主容貌的情節。江戶時期的浮世繪中也有許多以貓為題材的作品。到了現代,增村博創造了大黃貓秀吉的形象,圍繞他展開了許多幻想故事,並將他的形象融入葛飾北齋的風景畫世界,令漫畫和浮世繪兩種繪畫形式相結合而產生出獨特的魅力。

增村博《富嶽百景·寶永山出現》(2011)

展覽將持續至8月26日。

相關焦點

  • 這隻大黃貓,「鑽進」了葛飾北齋的經典浮世繪裡
    這隻大黃貓,「鑽進」了葛飾北齋的經典浮世繪裡 陸穎瑤 2018-07-16 09:12 來源:澎湃新聞
  • 「浮世繪貓之世界」:大阪歷博演繹妖貓、睡貓、招財貓
    江戶時期的貓常常被當作浮世繪的題材,最初是在美人畫的角落裡作為美人的可愛寵物而登場, 後來被畫家擬人化,成為役者畫(描繪歌舞伎演員的浮世繪,多以描繪面部神態為主)、玩具畫的創作對象,有時也以妖貓形象出現在畫中,令人毛骨悚然。
  • 日本東京之旅:從北齋美術館的浮世繪裡,一窺江戶時代生活之美
    日本「浮世繪」盛行於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常見的浮世繪畫作「神奈川沖浪裏」,而且浮世繪的畫法現在還影響著一大批畫家,至今仍相當狂熱地被傳播與使用於文創商品等等設計上,這不禁使人想一探究竟浮世繪相較於其他繪畫派別的特殊魅力之處。
  • 浮世繪裡的江戶「穿越」:兩碗拉麵買一張葛飾北齋……
    大英博物館日本館藏項目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哈夫特(Alfred Haft)通過浮世繪作品走近江戶的美景美食,推薦最佳「酒店」和遊覽路線,連何處可以「買買買」都有涉及。當然,那時的時尚聖地並不是南青山、表參道,那時大約兩碗拉麵的價格就可以買一張葛飾北齋……讓我們並穿越到200年前,打開「江戶遊覽攻略」:葛飾北齋,《冨嶽三十六景之五百羅漢寺榮螺堂》,木刻版畫,1832年1830年代初期的江戶是一個人口超過100萬人的繁華都市。它是當時日本最大的城市。
  • 浮世繪裡的女人們,名畫背後有著什麼故事?
    《浮世繪裡的女人們》內容簡介《浮世繪裡的女人們》是一本介紹日本浮世繪文化的書。書中介紹了八位日本浮世繪大師與其畫中女子或神秘助手的故事,如鈴木春信、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安藤廣重等。懷月堂安度《美人愛貓圖》/ 鎌倉國寶館藏第一章 被繪島事件牽連的懷月堂安度(節選)江戶時代所孕育的浮世之繪中世時代的人認為當時的世道是「憂世」,存念於依靠超自然的他力,期冀被拯救。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浮世繪裡的春畫在描寫現實的同時,又有許多想像的成分。據說浮世繪畫師幾乎人人都是春畫高手。 鈴木春信的代表作《雪中相合傘》 鳥居清長,日本六大浮世繪師之一,作為役者繪和美人絵雙方面領先的浮世繪匠師。筆下的美人有著文雅、健康、開朗、華美的風採,符合這一時期的江戶審美需求。
  • 日本浮世繪代表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
  • 浮世萬象——葛飾北齋筆下的鬼怪圖
    葛飾北齋作品【百物語】在文學和戲路領域除了痴男怨女的愛情之外,採用最多的題材就是鬼怪魔幻,這也是浮世繪畫家們經常用了創作的重要靈感,比如四世鶴屋南北的【東海道四谷怪談】,曲婷馬琴的【椿說弓張月】、【南總裡見八犬傳】葛飾北齋怪談系列【百物語】「百物語」是江戶時代的集體招魂遊戲。
  • 暮春的大阪,屬於浮世繪:從葛飾北齋看到鈴木春信、歌川國芳
    以《神奈川沖浪裏》為代表的「富嶽三十六景系列」是他的傳世經典,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曾臨摹過他的作品。4月17日,「江戶的戲畫——從鳥羽繪到北齋、國芳、曉齋」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開展。4月24日,「鈴木春信——波士頓美術館浮世繪名品展」在大阪阿倍野HARUKAS美術館開展。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但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東方藝術描繪的則是喧囂浮華的入世之景——浮世繪 (Ukiyo-e)。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浮世繪珍品展展出了150餘件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大部分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作品,並推出了350頁的浮世繪畫冊。
  • 我們最熟悉的浮世繪畫家,他不是只畫海浪-葛飾北齋的故事
    小編發現在美術界一直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很多時候畫家代表作的知名度常常超過了畫家本身,這就導致了大家對一幅作品很熟悉但對其作者一無所知。比如大家經常能看到《吶喊》這幅畫,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蒙克。而《神奈川沖浪裏》與它的創作者葛飾北齋的關係也是如此,這幅畫的知名度可以說是相當的高了,它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同時也是頗受設計師們青睞的作品。然而就是這樣一幅知名度如此高的作品,不少人卻對創作者葛飾北齋了解甚少,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位畫家。
  • 【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七年後,才改為「葛飾北齋」,這一年他46歲。北齋此後的作品日漸豐富,其畫風也基本形成了。後來,北齋常稱自己是五十歲才降生的,可能就是這個緣故吧。北齋早期所描繪的作品,主要以風俗畫和美人畫為主,而此時則開始逐漸轉向風景畫。其實關於浮世繪中的風景畫創作,北齋並不是第一人。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 浮世繪裡「挖」出來的潮玩,到底有多好玩?
    在原有的這套作品中,國芳把金魚、青蛙、烏龜等等水中生物做了擬人化的處理,描繪出了它們行走、跑步、唱歌等滑稽姿態,也呈現了一幅關於自然和妖怪的想像圖景。也許創作只有像這般魔幻了,才能真正好玩。《金魚百態(局部)》 歌川國芳繪總之,在浮世繪裡,不具章法的背後卻處處有章法,因此它才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完全調動我們內心強烈情感的神奇力量。
  • 藝推|90歲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作者:高考美術傳播 編輯:藝推YITUI 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日本的浮世繪無人不知,而浮世繪最廣為流傳、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是出自誰之手?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浮世繪裡的江戶:穿越到200年前,打開「江戶遊覽攻略」
    原標題:浮世繪裡的江戶「穿越」:兩碗拉麵買一張葛飾北齋……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讓出國旅遊成為了奢望,如何撫慰小半年沒有開啟旅行的內心?大英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旅行項目,其中一站就是東京,但並非是如今的東京,而是19世紀初的江戶。
  • 大藝術家 | 浮世繪其實是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這和日本江戶時代的政策有關:人口流動在當時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門都沒法兒出,哪裡來的風景畫?而在浮世繪晚期,日本人民終於可以自由旅遊,這才有了風景題材的浮世繪。既是畫師們的個人見聞,也是針對民眾的旅遊指南。這個時期有誕生兩位我們熟悉的大家:旅行類KOL葛飾北齋和攝影大V歌川廣重。
  • 浮世繪狂人葛飾北齋巔峰名作:從《常州牛掘》到《上総の海路》下
    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究竟如何煉成?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究竟如何煉成2?眾所周知,國畫的經典就是山水花鳥,這些繪畫的取景範圍還是與葛飾北齋的繪畫風格相通,有一定的可借鑑之處。就比如《富嶽三十六景》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相州梅沢左》、《江都駿河町三井見世略圖》,其中丹頂鶴、紙鳶難免不會有人將其與古代國畫聯繫在一起。
  • 葛飾北齋晚年以「鐵棒滑滑」為筆名創作了大量的肉筆浮世繪
    洋洋灑灑的名單中卻只有一位日本人的名字,他就是葛飾北齋。但如果葛飾大師還在世,他應當會對此名單非常不以為然,畢竟在他74歲的時候曾認為自己70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1793年,葛飾北齋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事業高峰,他繼承了「淋派」畫師「表屋宗理」的名號,但是他很快就對這個身份失去了興趣,在寬政10年(1798年)的時候,將「宗理」的名號讓給了門人,自己改名「北齋辰政」,7年後46歲的他改名為「葛飾北齋」, 這之後,他的畫風也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