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大峽谷生物群化石之植物化石詳讀

2021-12-10 歡迎關注黑土鄉情

海倫市已出土的植物化石,經專家充分論證,共分3類5科8屬。

科普一下:

植物學權威會議
人類為了研究植物,根據植物不同的特徵,以一定規則,進行命名,以便大家區分。
這個規則就是「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法規由國際植物學會議制定,最早召開於1867年,也就是說,從這一年起,針對地球上的植物,世界各國開始普遍遵守這個原則來為各種植物命名。

植物學中的12個等級
會議基於大家的共識,把綠色植物分為12個等級(最新劃分方法)。
門 12->綱 11->目10
科 9->族8->屬 7
組 6->系5->種4

亞種3->變種2->變型1

我們可以把這個等級粗略地理解為從最宏觀到微觀。


為什麼搞這麼複雜呢
以楊樹為例,全世界楊樹品種百餘種,我國有六十多種,沒有這個12個等級的劃分,我們沒法把每一種楊樹不重複的準確描述。人類集體的智慧,才搞了這12個等級的劃分。

海倫市植物化石分3類5科8屬

3類——蕨類、蘇鐵類、松柏類;

5科——蘇鐵科、杉科、登普斯基蕨科、桫欏科、紫萁科;

8屬——蘇鐵屬 落羽杉屬 原始落羽杉屬 紅杉屬 桫欏莖屬

             黑龍江莖屬 革葉紫萁屬 登普斯基蕨屬;

3類5科屬關係和區別

蘇鐵科、杉科屬於裸子植物門。不開花,果實裸露在外面,有性繁殖;

登普斯基蕨科、桫欏科、紫萁科屬於蕨類植物門。開花,果實被果皮包在裡面,無性繁殖;

蘇鐵

✦蘇鐵就是鐵樹,有許多「小眼睛」,那是它的花球。

✦蘇鐵若加工成飾品,從哪個方向切將直接影響到視覺效果。

登普斯基蕨

✦原石切面欣賞,海倫市的玉石收藏者親切地把它稱為「大葉」。

✦豎面欣賞,海倫市的玉石收藏者親切地把它稱為「大腳丫」。

✦登普斯基蕨假想還原圖。

桫欏

✦很多桫欏石的維管束結構十分明顯,海倫市的玉石收藏者親切地把它們稱為「草絲」。

✦桫欏石的莖幹,海倫市的玉石收藏者親切地把它們稱為「太陽花」。

✦「太陽花」在桫欏石中比較少有,橫切後製作成飾品,視覺效果突出。

✦「草絲」明顯、結構清晰的桫欏石比較少有,玉化好的較為潤透的「草絲」,是所有桫欏石愛好者競相收藏的上品。

✦桫欏樹並沒有滅絕,在我國南部及亞太地區尚有一定規模的分布。

紫萁

✦紫萁的「眼睛」結構較蘇鐵更為密集。

✦疏密有間的紫萁的「眼睛」結構。

✦紫萁的「眼睛」結構加工成飾品頗具特色。

落羽杉 原始落羽杉 紅杉

✦落羽杉、原始落羽杉、紅杉化石屬木化石的種類之一。

這些植物化石都是生長在一個時期的嗎?

在晚白堊紀時期,這麼說不夠直觀,強化一下——6500萬年前;再強化一下——恐龍滅絕前的最後一個歷史時期。當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白堊紀徹底終結。

6500萬年前海倫地域地貌

首先水是充沛的,較為潮溼的環境,湖泊河流縱橫,雨量充足;其次氣候溫潤,第四紀的冰河時代尚未到來,晚生代直至太古時代數十億年前的冰河時代業已過去。海倫地域溫暖如春,以3科5類8屬為主的植物們恣意、茂密地生長著。

海倫市發現的大量植物化石都是從哪裡出土的?

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絕大部分出土於長約10餘公裡、深度60~80米、寬度50~70米、兩側坡度45度~60度的縱深峽谷中。

有何意義?

意義有三:一是考古方面的意義,在業已確定晚白堊紀時期的前提下,可對比國內、國際同樣歷史時期的地層,研究植物的進化、氣候的變遷、生物的演化等;一是有利生態環境保護和人居環境的改善;一是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對打造城市特色,挖掘歷史文化影響深遠。

延伸思考

。。1.為何尚未發現恐龍化石,蕨類植物在白堊紀時期通常為素食類恐龍的食物之一;

。。2.青岡縣出土的大量猛獁象化石證明其處於第四紀時期,該時期處於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啟的歷史時期。從海倫市出土的一些猛獁象象牙化石可推測,在明水縣東南部、海倫市南部、望奎縣西北部、青岡縣東部,通肯河兩岸應廣泛地存有一個第四紀地層地帶。相對而言,海倫市的晚白堊紀地層更年輕,是否說明海倫市東北至嘉蔭縣一線存有一個巨大的白堊紀地層地帶。沿著這個思路,結合黑龍江省西部五大連池的古火山群,應對黑龍江省白堊紀時期、更新世晚期、第四紀時期的整體陸相生態的演化有著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3.蕨類植物和猛獁象是遠古時代典型的意象,從我國城市發展來看,可與眾多城市高舉恐龍文化的現狀差異開,真正打造我們自己的特色。現在,化石有了,專家論證有了,我們還缺什麼?或許,答案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哈佛大學復活猛獁項目負責人喬治·丘齊(George Church)

✦美國史密森尼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


相關焦點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原標題: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12月18日,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進行。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 黑龍江省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 黑龍江省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李蔣銘 攝中新網哈爾濱12月18日電 (記者 王妮娜)12月18日,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舉行,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位於黑龍江海倫國家森林公園,谷長10餘公裡。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化石
    12月18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的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
  • 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舉行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 黑龍江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動物的、植物的都有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資料圖 新華社發 2019年10月30日黑龍江海倫發現罕見古生物群這是記者從12月18日在哈爾濱市召開的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黑龍江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動物的、植物的都有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資料圖 新華社發 2019年10月30日黑龍江海倫發現罕見古生物群這是記者從12月18日在哈爾濱市召開的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四川一男子遛彎偶遇恐龍化石,專家:距今大約1.6億年
    12月18日,記者從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據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劉樹臣介紹,自2018年起,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多名古生物學家對海倫市動植物化石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發現了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
  • 寒武紀化石寶庫——清江生物群
    國際著名古生物學家Allison C·Daley在《科學》雜誌同期刊發的題為「寒武紀化石寶藏」的評論中指出:「其化石豐富度、多樣性和保真度世界一流,科學價值巨大。後續研究將有望填補我們對於寒武紀大爆發的認知空白並解決動物門類起源演化方面一系列科學問題。」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澳大利亞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最著名的代表。而甕安生物群是與埃迪卡拉生物群齊名的生物群,其化石保存程度和種類數量與埃迪卡拉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不乏大量的多細胞藻類化石,還要早期動物的胚胎化石,為多細胞生命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胚胎證據。
  • 八公山除了「淮南蟲」,其實還發現了這些「淮南生物群」史前化石
    (《「淮南蟲」化石》攝影:王懷建)上一篇,我們給大家分享了《八公山是一座風景秀麗之山》之文,自古以來,人們一直用「林密今天繼續分享,幫助大家進一步認識了解我們可能熟悉而又陌生的八公山——八公山簡介(2):八公山是一座生命緣起之山1962年在八公山發現了「淮南生物群」,1978年在此又發現了距今7.4億年前的須腕動物化石和距今8.4億年前的環節動物化石。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一百多年來,學術界的傳統觀點認為動物的起源不足6億年。
  • ...足跡,大面積,生物群,行跡,化石,黑龍江,鴨嘴龍,陳秉麟,-中國...
    蜥腳類恐龍行跡  近日,中外科學家宣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  黑龍江化石資源豐富,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俄羅斯學者在黑龍江北部嘉蔭地區龍骨山晚白堊世漁亮子組發現了滿洲龍,它屬於鴨嘴龍類恐龍。  該化石點還有暴龍類、馳龍類、鯊齒龍類、大盜龍類、似鳥龍類化石發現,但鴨嘴龍類的化石佔絕大多數。新生代脊椎動物化石包括松花江猛獁象、梅氏犀、河套大角鹿等,構成了豐富的哺乳動物生物群。
  • 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體之中央有口,周圍有五腕,每腕再分為許多花狀的羽枝,全體狀如百合開花,故名。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宛如一幅巧奪天工、酷似荷花的藝術品,栩栩如生。 海百合不僅為古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美其名曰「百合玉」。
  • 宜昌發現寒武紀化石寶庫
    《科學》雜誌同期刊發了題為「寒武紀化石寶庫」的專家評論,國際著名古生物學家Allison C. Daley評價:「清江生物群是令人震驚的科學發現!其化石豐富度、多樣性和保真度世界一流,科學價值巨大。後續研究將有望填補我們對於寒武紀大爆發的認知空白,並解決動物門類起源演化方面一系列科學問題。」
  • 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讓遠古生命「活」起來
    王朝林手機中的照片顯示,恐龍化石裸露的部分包括肩胛骨、肋骨等部分,並且結構完好。專家推測,恐龍的身長將超過7米。發現體型如此之大的恐龍,在豐寧尚屬首次。雪白的圍巖上出現的那些紅色的骨頭,在專家眼中,還有著更大意義。
  • 雲探秘|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在中生代,朝陽處於熱河生物群的核心地區,賦存極為豐富的化石資源,不僅有鳥類,還有魚類、爬行類、兩棲類、哺乳類、鱷類、翼龍類、雙殼類、昆蟲類、植物類等門類眾多的屬種。朝陽古生物化石產於距今1.2 億—1.5 億年的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這一時期正是生命進化史上的關鍵時期。
  • 化石愛好者將古化石陳列在博物館
    2016年5月,礦區統戰部王濤部長聯繫到白志君,先後帶領礦區科協、市區科協及文化相關部門的領導到小白家調研,鼓勵他繼續發掘陽泉化石文化,並請相關部門扶持跟進。2016年8月20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舉辦第七屆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小白作為化石愛好者受邀與會發言,展示了陽泉精美的古生物化石,讓專家和化石愛好者了解到山西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資源。
  • 探秘前寒武紀地質時代的古老化石
    生命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起源的,可能是39億年前,儘管已知的最古老的化石要年輕得多,只有34.5億年的歷史。這些微小的化石類似於現代藍藻,只是前寒武紀地球上繁衍的多種微生物之一。微生物群落,除了藍藻之外,還包括細菌,有時會結合起來捕捉沉積物,並產生類似丘陵的層狀結構,稱為氣孔石。只有這樣,它們才會形成足夠大的化石,容易被人注意到。疊層石是前寒武紀的一個標誌。
  • 「中生代的龐貝城」 ——熱河生物群大展開幕在即
    今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大展「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來了! 火山噴發出的有毒氣體導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灰很快將生物遺骸覆蓋,讓化石得以極為理想地保存下來。「中生代的龐貝城 (a Mesozoic Pompeii)」之稱正是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