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油價」還是「保份額」?產油國搖擺不定!原油消息面「糾結...

2020-12-19 和訊網

12月8日,國內期市收盤多數下跌,能化品跌幅居前,原油、20號膠跌逾3%,燃油、橡膠跌逾2%;油脂走跌,豆油跌逾2%,棕櫚油跌近2%;有色分化,滬鉛漲逾2%,滬鋅、滬鎳漲近2%,滬鋁跌逾1%;黑色系中,矽鐵跌逾4%,錳矽跌近3%。貴金屬均上漲。

消息快訊

1、中棗網:棗市賣價混亂,主流行情弱穩。產區交易氛圍尚可,農戶賣貨積極,收貨客商挑揀合適貨源採購,成交以質論價,交易隨行進行;內地銷區市場行情弱勢偏穩,但待售貨源品質參差不齊,導致賣價高低均有,顯混亂,拿貨客商按需採購,以質論價。

2、據外媒報導,中煤陝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已將其2號聚丙烯(PP)裝置重新投產,該裝置此前曾於2020年11月的最後一周停產,其產能為每年30萬噸。

3、冷庫富士有價無市。目前遼寧以及山西運城以地窖存儲的果農貨交易為主,採購客商不多,價格暫時穩定。山東、甘肅、陝西產區冷庫貨源交易遲緩,少量出庫也以客商發自存貨為主,果農貨有價無市。

4、據Mysteel,泰克資源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智利北部塔拉帕卡地區52億美元的Quebrada Blanca二期(QB2)銅礦項目40%的建設工作。泰克資源執行長唐納德林賽表示,公司正按照7月份制定的重啟計劃進行工作。此前3月份,有1.5萬名工人因新冠肺炎疫情被遣散。由於與疫情相關的暫停,該項目的啟動時間將推遲6個月,至2022年第二季度。

重點品種分析

原油

上周兩度開會之後,主要石油生產國同意從1月份開始每日微幅增產50萬桶,即整個OPEC+聯盟從1月開始將繼續減產720萬桶/日,隨後將逐月舉行部長級會議討論後續產油協議。也就是說,與原計劃明年1月起增產200萬桶/日相比,現在50萬桶/日的增產規模只有原計劃的四分之一。

周日,沙特立即上調出口亞洲的原油價格。沙特這次對亞洲油價的上調幅度是五個月來最大的,表明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對全球至少是對亞洲的需求復甦有信心,認為需求的提升足以吸收OPEC+下月起的溫和增產,且即使歐洲和美國仍實施部分封鎖,但市場仍能保持緊俏。要價格還是要份額,仍然是沙特和俄羅斯糾結的一個問題。

長期來看,在各國主動及被動減產的推動下,伴隨有效抗疫措施的落地,全球原油供需平衡將緩慢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做出以上推論的前提在於疫苗可以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大面積接種,從根本上抑制疫情的進一步擴散,降低對於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

東海期貨高級分析師李婉瑩預計樂觀條件下,2021年二三季度將實現供需平衡。從庫存變動的角度看,前期疫情積累的庫存將以150萬桶/日-220萬桶/日的速度去化,不過當前仍舊以主動去庫為主,在宏觀環境轉好後才能逐步向被動去庫轉化。

供給方面,矛盾激化,聚焦政策。全球鎳礦供給將出現爆發性增長,區域性供需矛盾將被激化。交易矛盾或聚焦於政策與疫情變化,印尼內貿基準執行或趨嚴,將一定程度推升印尼NPI成本。東南亞疫情控制焦灼且有風險,警惕上半年出現供給超預期幹擾,加劇國內礦鐵短缺的矛盾。

冶煉方面,結構分化,未形之患。全球原生鎳供給增長可期,增量主要在NPI項目。供給增長結構顯著分化,精煉鎳供給增長相對不足,且產能天花板效應凸顯,容易誘髮結構性短缺的未形之患。印尼溼法項目是否按期投產將決定其緩衝空間,舊動能下也需警惕國內短期供需偏緊的矛盾。

需求方面,新舊共推,增勢強勁。中國與印尼慣性增產,歐美日韓修復性增產,不鏽鋼舊動能對鎳料需求支撐依舊可期,新能源電池新動能對鎳料需求或出現井噴式增長,新舊動能共振下,原生鎳需求增勢強勁。結構性矛盾之下,電池、特鋼合金等需求增長將決定結構性短缺的深度。

供需結構性矛盾凸顯,精煉鎳平衡階段失衡,將推動全球精煉鎳庫存加速去化,且新動能驅動下,精煉鎳庫消比將再創新低。宏觀角度,通脹預期與弱美元周期繼續為上行趨勢護航。基於以上認知,2021年鎳均價同比或有20%以上漲幅,滬鎳主力目標高位預計將達到14萬。策略角度,建議投資者逢低做多思路為主。

白糖

甘蔗產區,11月28-12月4日共壓榨甘蔗283.5萬噸(去年同期為355萬噸),產糖30.97萬噸(去年同期為39萬噸)。本周廣西產區產能利用率為60%,雲南產區產能利用率為9%。截至11月20日,甘蔗糖累計產量46.72萬噸(去年同期72.65萬噸)。甜菜糖處於壓榨高峰期,11月28-12月4日當周,壓榨甜菜79.24萬噸,產糖9.97萬噸,(去年同期10萬噸)。截至11月6日,國內壓榨甜菜561萬噸(去年同期585萬噸),產糖67.97萬噸(去年同期68.621萬噸)。

10月,巴西對中國裝船糖量為96.51萬噸,大幅超過之前水平,12月國內到港壓力大。11月,巴西對中國裝船數量為51.96萬噸。12月前3日,巴西對中國裝船7.23萬噸。國內面臨新糖上市和進口糖供應雙重壓力,消費淡季,基本面偏弱,利空正在逐步釋放,但糖價目前偏弱。

重點事件關注

1、19:00 美國11月NFIB小型企業信心指數

2、次日01:00 EIA公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

3、次日05:30 美國至12月4日當周API原油庫存

相關焦點

  • 嘉樹:要利潤還是要市場份額?原油跌超1.5%
    嘉樹:要利潤還是要市場份額? 行情回顧: 國際油價亞盤高走,歐盤美油逼近50美元關口,布油站上53美元,隨後開始收窄漲幅,歐佩克+會議期間油價跳水,最終WTI原油收跌1.76%,報47.3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收跌1.84%,報50.75美元/桶。
  • 「黑金」隕落 產油國繁華落盡
    摘要 【「黑金」隕落 產油國繁華落盡】過去多年,人們對於高油價已經習以為常,然而2015年以來,「原油價格又下跌了」的消息可謂不絕於耳。「黑金」隕落,跌落神壇。
  • 俄沙美原油市場三國殺!對中國油價影響如何?
    需求塌方、價格泡沫 減產協議內部起衝突賈瑞斌:本周的原油重挫,首先是受到了需求塌方帶來的壓力,隨後,各產油國為了自保,打破了過去的脆弱減產協議,像沙特等國甚至選擇增產來保障自己的財政收入。這就意味著,原油市場出現了需求塌方、供應增加的雙殺局面,於是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罕見性的下跌。
  • 死保美國油企,川普威脅對進口原油加稅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楊沙沙】在美國、俄羅斯和沙特油價「三國殺」導致國際油價大幅暴跌後,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稱,如果有必要,他將使用關稅來保護國內石油產業。「如果我必須對來自外部的石油加徵關稅,或者如果我必須採取某種措施來保護我們成千上萬的能源工人和提供這些工作的偉大公司,我將盡我所能」,美國總統川普周六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態稱,低油價損害美國大量就業。路透社5日報導稱,此前一天,川普在與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美國石油行業高管會面商討救助措施之後表示,他目前暫不考慮關稅,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得到公平對待,這是一種可以使用的工具」。
  • 國際油價23日上漲 紐約原油漲0.7%
    (原標題:國際油價23日上漲 紐約原油漲0.7%)
  • 李昱山:黃金原油亞盤行情走勢 黃金今日會跌嗎
    原油行情走勢分析;消息面分析;周一(6月22日)美原油小幅走高,現報39.88美元,漲幅0.13%。儘管疫情二次蔓延的風險使得市場的擔憂情緒回升,但是OPEC+嚴格減產疊加美原油鑽井連續4周刷新紀錄低位,加上近期解除封鎖措施全球經濟數據有所改善抵消了疫情對於需求的負面影響,因此美原油仍維持在40美元附近。
  • OPEC原油減產延長至7月31日,5月不達標的國家將「補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6日發表聲明說,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同意將目前日均970萬桶的原油減產規模延長至7月底。由於墨西哥不參與,延長的減產規模為960萬桶/日。墨西哥當前10萬桶/日的減產份額將於6月底結束。國際油價回升圖片來源 / 圖蟲「隨著主要石油消耗國逐步解封疫情限制措施,原油需求正在逐步回升。」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在OPEC+部長會議視頻會議上說。
  • 萬惡的資本主義,這次為什麼不把原油倒海裡?
    既然可以往海裡倒牛奶來保利潤,為什麼不倒原油呢?今日凌晨,即將到期交割的紐約5月原油期貨價格,跌到每桶-40.32美元,跌幅超300%。這意味著持有原油期貨的人,寧願每桶倒貼40美元,也要讓人把油拉走,不能砸在自己手裡。
  • 產油國開始行動,阿曼計劃削減20萬桶原油產量!對中國影響大嗎?
    來源:金十數據由於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開始收縮,同時對於能源的需求也在減少,這就使得原油價格一跌再跌,之前5月原油期貨還一度跌至負價格,於是各產油國開始行動了。阿曼石油資源豐富,油氣資源成為國家發展的經濟命脈,油氣收入佔國家財政收入的68%,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而減產對於各大產油國來說,減產意味著收入減少,特別是對石油出口開始不順的阿曼來說。
  • 特斯拉股價再創新高,產油國自損八百未能傷敵,原油真的危險了
    隨後,受全球新冠疫情和產油國聯手打壓油價的影響,特斯拉跟隨美股走勢股價出現下跌,甚至達到腰斬。就在大家質疑電動汽車未來前途的時候,從3月底開始,特斯拉開始觸底反彈,並持續上漲,終在6月10日再創造歷史新高,同時市值也超過了豐田汽車,創造了汽車行業的一個歷史性時刻。
  • 原油暴跌背後3方玩家鬥地主大戲,原油基金投資怎麼辦?
    此前OPEC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原油供給方,與北美、俄羅斯形成全球原油供給三分天下的局勢。但近年來,美國在頁巖油技術革命下,產量大增,一舉超越沙特和俄羅斯成為最大產油國。這樣豈不受制於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於是乎,OPEC拉上俄羅斯和已退出OPEC的部分國家,一起又整了一個OPEC+聯盟。
  • 油價跌破50美元之日就是歐佩克爆發之時
    摩根大通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石油和天然氣研究主管Christyan Malek表示,雖然歐佩克的市場份額已跌至28年來新低,歐佩克+還是在7月大會中宣布將延長減產9個月。然而這種情況並不會持續太久。未來幾年內,歐佩克終將大幅增產,以從美國手中奪回部分市場份額。
  • 中國趁低油價抄底石油,沙特:對亞洲漲價!俄羅斯趁機加入搶奪
    會議結果也表明,OPEC+以後既要提高產量也要提高價格,不再為了保油價而無條件減產,頁巖油日後增產更要三思而後行。但是,前景也並非一片光明。據路孚特,中國11月原油進口量或為1156萬桶/日左右,較10月的1006萬桶/日增加15%。而中國買興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油價從9月底到10月處於低位,中國利用油價下跌的機會為11月採購更多原油。鑑於油價已上漲,那意味著不能保證採購將會持續下去。另外,亞洲其他主要原油購買國——印度、日本、韓國的進口都仍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 沙特打響原油價格戰弦外有音
    沙特突然打響全面價格戰,就是要佔據石油市場主導地位,其目標似乎直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迫使其早日返回談判桌前並接受限產協議。同時,不排除沙特與俄羅斯配合「演雙簧」的可能性,雙方可能不謀而合,打壓原油價格將美國頁巖油氣生產商擠垮。
  • 沙特4個月來首次上調對亞洲油價,折射出哪些喜與憂?
    OPEC+將逐月舉行部長級會議,以討論產量協議,意味著原油的供應將圍繞著價格指標展開,表明OPEC+更加關注價格。高盛預計,在OPEC+的保駕護航下,原油明年全年的期限價差下行空間有限,並將長期保持現貨溢價。 會議結果也表明,OPEC+以後既要提高產量也要提高價格,不再為了保油價而無條件減產,頁巖油日後增產更要三思而後行。
  • 原油從最高140美元跌至30美元,為何國內油價沒有從7元跌到2元
    近日,原油大跌到40美元以下,刷新2016年原油價格新低,而國內汽油價格在6元多;既然國際原油價格國際原油價格跌了那麼多,為什麼我們國內的油價還是沒有改變。這種方式主要是一些西亞產油國,通過高額補貼來實行低油價的政策。而我們國家所採用的是介於這兩種方式之間的定價,國內的油價和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掛鈎,同時,政府會進行適當的調整。國內有地板價和天花板價2008年後,因發生金融危機,國際油價一路走低,最低至27美元/桶。
  • 日本保匯率,俄羅斯保房價,我們該保什麼?
    面對人民幣貶值壓力,高房價下跌的壓力,市場關於「保匯率」還是「保房價」的爭論再起,環顧全球,當初日本、俄羅斯也面臨著「保匯率」還是「保房價」的選擇,他們是如何應對的呢?①日本模式,匯率保住了,但房價大跌。
  • 油價會不會上100?花旗、大摩與小摩槓上了
    原油在2020年,石破天驚的擊穿了人們對商品價格的認知底線,創下約-40美元每桶的歷史低價。現在,油價已經從歷史低點上漲了約80美元。如今,是時候思考油價未來十年的運行軌跡了!關於世界能源長期走向的討論通常是很難達成共識的。原油市場本身的運行軌跡,受到生活生產方方面面的影響,精準預測未來油價是很有挑戰性的。
  • 鑄博皇御環球金融原油評論:原油攻略 美指下挫 油價高位震蕩
    【消息面】      時間 數據及事件 22:00 美國9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 次日01:00 美聯儲威廉士參加會談 次日04:30 美國至9月25日當周API原油庫存
  • 重塑原油供需格局 新年油價估值樂觀
    ,但在北京時間4月20日我們還是見到了目前為止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負油價」。   1、深受衝擊的美國頁巖油   2018年根據BP年鑑統計的數據美國原油產量增加220萬桶/日,而當年全球原油生產增量也剛剛達到220萬桶/日,可謂表現「搶眼」,這也力助美國成功超越俄羅斯,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原油生產國,2019年美國仍然沒有停止增產步伐,比上年增加129萬桶/日,是非歐佩克產油國供應增長的最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