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扯被救人」被砸傷者在華山醫院順利手術,還需慢慢康復

2020-12-25 澎湃新聞

山東「扯被救人」被砸傷者在華山醫院順利手術,還需慢慢康復

澎湃新聞記者 薛莎莎

2020-12-22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宋玉武今天在華山醫院做了左臂臂叢神經修復手術,手術一切順利。  受訪者供圖

山東省平度市「扯被子」救人被砸傷的宋玉武今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進行左臂臂叢神經修復手術,家屬稱手術一切順利,病人狀態良好。

12月22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宋玉武的家屬處獲悉,宋玉武今早8點多被推進手術室。5個多小時後,他在下午1點40分被推出手術室。

「(手術)挺好的,你們費心了。」宋玉武的妻子說,「沒想到手術做那麼長時間,等待的時候(我)特別著急,見到人出來才放心了,(做那麼久的手術)醫生可能要好好休息一下」。

宋玉武的妹夫告訴澎湃新聞,今天上午的手術一切順利,宋玉武被推出手術室時,已經甦醒了,「推出來時,問他感覺怎麼樣,他說挺好的」。下午,他在病房裡休息,「睡著了,沒叫醒他」。此前,華山醫院手外科副主任王濤教授曾說,後期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來慢慢康復。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平度市「扯被子」救人被砸傷的宋玉武在家人陪伴下,來到上海做進一步的檢查治療。澎湃新聞聯合華山醫院幫助其就醫,華山醫院為其開闢了綠色通道。

12月10日晚,華山醫院緊急組織手外科、神經外科、超聲醫學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次日上午,在華山醫院專業的醫療社工及家屬的陪同下,宋玉武完成了多項檢查。宋玉武順利住院後,手外科副主任王濤教授、黨支部書記虞聰教授和楊劍雲副教授已多次商討該病例,綜合評估後,定在12月22日上午進行手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扯被子救人

相關推薦

評論(59)

相關焦點

  • 歷時5小時,「扯被」救人被砸傷者在上海華山醫院手術順利
    歷時5小時,「扯被」救人被砸傷者在上海華山醫院手術順利 12月22日,山東省平度市「扯被子」救人被砸傷的宋玉武在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進行左臂臂叢神經修復手術,歷時5小時。
  • 「扯被救人」被砸傷的平度大哥去上海就醫了,華山醫院開闢綠色通道
    宋玉武在華山醫院接受檢查。 近日,山東平度市「扯被子」救人被砸傷的宋玉武在家人陪伴下,來到上海做進一步的檢查治療。救人被砸時,宋玉武左臂臂叢神經損傷,左臂基本無法活動,所以來華山醫院做左臂神經恢復手術。 12月10日晚,在了解宋玉武的情況後,華山醫院緊急組織手外科、神經外科、超聲醫學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研討,並請醫務社工部主任林怡提供幫助。
  • 山東「扯被子」救人被砸傷者上海就醫,華山醫院開闢綠色通道
    宋玉武在華山醫院接受檢查。 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鄒橋近日,山東平度市「扯被子」救人被砸傷的宋玉武在家人陪伴下,來到上海做進一步的檢查治療。救人被砸時,宋玉武左臂臂叢神經損傷,左臂基本無法活動,所以來華山醫院做左臂神經恢復手術。12月10日晚,在了解宋玉武的情況後,華山醫院緊急組織手外科、神經外科、超聲醫學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研討,並請醫務社工部主任林怡提供幫助。宋玉武在家人陪同下看診。
  • 山東「扯被」救人被砸傷者經綠色通道入院,家屬感謝華山醫院
    宋玉武在家人陪伴下來到華山醫院住院部,醫院為其開闢了綠色通道辦理住院手續。 山東省平度市「扯被子」救人被砸傷的宋玉武今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辦理住院手續,並將於近期進行手術。12月14日上午9點多,宋玉武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華山醫院住院部。工作人員已經提前做好準備,為其開闢綠色通道。家屬提交相關住院材料後,宋玉武住進了醫院提前為其準備好的兩人間病房,以便其妻子在病房內陪護。「醫院想得很周到,(醫院開的)綠色通道,住院手續辦得也很順利,床位那麼緊張,(能)給我們一個單間,已經很感激了。」
  • 德國男孩癱瘓手臂華山醫院重獲「大腦」新生,「這是中國醫生首創...
    這樣神奇的經歷,上個月發生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兩年前,華山醫院徐文東教授以一篇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健側頸神經移位術治療上肢痙攣癱的臨床試驗》論文獲得世界矚目,沒料到,弗萊克斯母親桑德拉女士按圖索驥,繞過半個地球慕名前來問診,「這是能救我兒子的唯一希望。既然是中國醫生的首創, 手術一定要到中國來做!」
  • 一次手術夾閉顱內兩顆動脈瘤,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高難度手術成功救治...
    藏漢雙語錦旗送給朱巍教授團隊 8月初,就在華山醫院神經外科血管組高年主治醫師李培良作為上海市2020年「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啟程赴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前
  • 寶雞市中心醫院舉辦首屆「華山太白」康復醫學前沿學術研討會
    11月21日上午,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與寶雞中心醫院聯合主辦以「攜手一帶一路,共建康復巔峰」為主題的「華山太白」康復醫學前沿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院長拓文出席會議並致辭,副院長周峰主持開幕式。本次會議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要求,共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和寶雞市中心醫院兩個分會場,採取線上研討形式舉行。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康復醫學系主任吳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華山醫院北院康復醫學科執行主任白玉龍等7名康復醫學界頂級教授進行專題講座,並與本院康復醫學科多名專家開展學術討論交流。
  • 德國男孩癱瘓手臂在華山醫院重獲「大腦」新生
    這是Med Scape平臺的綜述,還有今年柏林國際手外科學會聯合會的相關報導……」平時查房,習慣了一遍遍給患者解釋、宣教,這一次聽著家屬「反客為主」娓娓道來,華山醫院副院長、手外科副主任徐文東教授說,雖然以往慕名前來華山醫院手外科的國外患者也不少,但帶著一疊論文綜述,對專業手術和背後的故事了如指掌的,他們是第一個。
  • 上海中山醫院:減重手術「第一胖」今天康復出院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代謝手術團隊成功為一例嚴重肥胖(體重近400斤)的患者實施了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微創),為目前滬上減重手術「第一胖」,5月7日患者康復出院。為了能減輕體重、恢復健康,他多方打聽找到中山醫院代謝手術團隊,希望能行減重手術。術前,代謝手術團隊負責人秦新裕教授、高鑫教授召集了包括內分泌科、普外科、麻醉科、ICU等在內的多學科會診,以評估病情並採用針對性措施確保手術的順利。高鑫教授介紹說,目前多項臨床研究已證實,減重手術能夠給肥胖或肥胖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帶來諸多改善代謝益處。
  • 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教授賈傑成立雲南省第一個康復醫學專家...
    在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華山)、附屬華山醫院領導和科研處的支持下,經由雲南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定批准,10月19日,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賈傑教授的專家工作站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正式揭牌成立,該專家工作站是雲南省第一個建立的康復醫學專家工作站。
  • 西寧地陷救人黃衣少年已康復出院,救人退役軍人已順利做完手術
    1月13日17時36分,西寧紅十字公交站地面發生坍塌,事故造成9人遇難,1人失蹤。在此次事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地面坍塌發生後第一時間參與救人的13歲黃衣少年和因救人負傷的武警青海總隊退役軍人孫萬紅。1月1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救人黃衣少年已經康復出院,因救人腰椎骨折的孫萬紅也已經做完了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 華山康復丨我的進修之路
    華山醫院浦東院區目前有康復床位55張,提供的主要康復醫療服務是重症神經康復及骨科康復。這裡有非常成熟的醫師、治療師及護理康復團隊,人才梯隊合理,帶教老師均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華山醫院浦東院區外景根據科室的安排,我的臨床指導老師是劉罡醫師,他的知識面廣,基礎紮實,口才一流,臨床經驗非常豐富。
  • 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官方表示:張琳芃的手術順利,六周時間來康復
    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官方表示:張琳芃的手術順利,六周時間來康復 亞冠第三輪廣州恆大與神戶勝利船的比賽中
  • 康復新速度!樹蘭醫院首例肺移植手術患者出院!
    一個多月前,張先生在樹蘭(杭州)醫院成功完成雙側肺移植,整個手術歷時 4 個多小時,術後 14 小時就成功撤下了呼吸機,不到 48 小時順利轉出 ICU。張先生是北方人,他從十多年前開始間斷性咳嗽,漸漸感覺胸悶氣喘,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每到冬季或是受涼感冒後,病情都會加重。
  • 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與MGH達成醫教研合作意向
    美國東部時間11 月7日至11日,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吳毅主任來到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與正在此進修學習的朱玉連副教授、謝鴻宇博士一起參觀了MGH屬下的Spaulding康復醫院、神經血管研究中心以及波士頓大學(BU)的健康與康復科學Sargent學院,並達成了若干醫教研合作意向。
  • 楊浦人 上海市第一康復醫院神經康復中心擴容了
    類似的案例在上海市第一康復醫院每天都在發生。一位心跳呼吸驟停,經過26分鐘心肺復甦搶救過來的電工正在重新學習吃飯、喝水、說話,一名動過腦部腫瘤手術的患者在下肢康復機器人的幫助下重新學習走路……這幾年,「重症康復」的理念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不過這一理念相對在國外應用得比較多,國內採用的醫院還比較少。  何為「重症康復」?上海市第一康復醫院神經康復中心主任陳真介紹,簡單來說,「重症康復」就是醫院在ICU搶救病人階段就開始引入康復治療,讓重症治療和康復治療同時開展。
  • 附屬華山醫院康復護理團隊喜獲全國康復護理優質案例大賽二等獎
    10月11日至13日,由中華護理學會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康復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在河南鄭州舉行。其中,全國康復護理優質案例大賽決賽是本次學術交流會議的重要環節,來自全國各地經過初賽和複賽比拼之後的30支決賽隊伍展開激烈角逐。作為上海唯一一支進入決賽的參賽隊,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陳萍護士長率領的團隊喜獲二等獎。
  • 康復後:交警救了他一條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國桐12月22日,青島公安官方發布這麼一條消息,17日上午9點半,一位25歲的男子將一面錦旗送到李滄交警事故科,小夥子經過兩次開顱手術後出院沒多久,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感謝李滄交警為他申請了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讓他得到及時的救治和順利康復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頂級技術助偏癱患者重塑希望
    5月23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沈雲東副教授在嘉興市第二醫院門診二樓進行義診,參與此次義診活動中,選取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於6月6日,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徐文東教授親自進行手術。  桐鄉王大媽癱瘓多年,一直四處求醫,本人和家人都已幾乎放棄康復的希望,給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這次抱著一絲希望前來,當教授給予她還是有康復希望的時候,她已激動得哽咽。
  • 我們牽掛的吳帆手術順利,但還未脫離危險……妻子說,他一周難得能...
    正值壯年,猝然病倒,吳帆的情況牽動了無數人的心。許多讀者紛紛在小時新聞客戶端留言,為他祈禱,祝福他戰勝病魔,早日康復。 錢報記者從建德市城管局了解到,9日晚9點半左右,吳帆在浙醫二院濱江院區順利做完手術,轉入重症監護室觀察,但還沒有度過危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