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很早就有學者注意到了對古代遺蹟進行考察和研究的重要性。考古起源於北宋發展至清代,最終成為中國考古的先驅。上世紀20年代,中國學術界開始對周口、殷墟等遺址進行發掘,新中國成立後才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考古體系。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驪山北麓。修建秦始皇陵歷時39年,根據歷史記載,在秦陵周圍分布著眾多的陪葬坑和墓葬,目前已被發掘的有400多處,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中的兵馬俑坑。
上世紀七十年代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轟動了世界史學界和文化界,秦始皇陵首先發現秦始皇陵兵馬俑坑,隨後在坑旁不遠處發現一個陪葬坑。這裡沒有兵馬俑,但卻出土了上萬塊銅胄石甲。
石甲的石片大多僅0.3釐米厚,據現代加工工藝推測,這些石片全部由人工一塊一塊地磨出。這些盔甲的石片材質,全是石灰石,材料都很脆弱,易損,防禦能力當然很低。所以這些石甲和兵馬俑一樣,只起陪葬的作用。
除了陪葬用盔甲還出土了大量的軍甲,據考古學家表示,秦朝時期整體澆鑄的銅胄較少,多以皮為內襯,配上銅片製作的頭盔。銅片製作的銅甲,由銅絲將八百片銅片串成的,如果不用顯微鏡看,絲毫看不出這種盔甲是用銅絲串成的。除盔甲外,還出土的勾啄兵器更是削鐵如泥,仔細看會發現勾啄上還刻有小篆,上面寫著什麼時候製造和製造人以及何人所用,所以,從秦朝時期就有了終身責罰制度。這些文物的發現曾讓專家一度驚呼:這是人類史上的奇蹟!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一座帝王陵墓。展現出兩千多年前華夏人民藝術才華,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本文由馬遷品歷史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