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套路」,生活中的經濟學,為什麼商家「喜歡」第二杯半價

2020-12-24 財料

經濟學,看起來是很枯燥,很高深的學科,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經濟學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了,比如,你知道為什麼牛奶用的是方形盒,而可樂卻用圓形盒賣嗎,其實這裡面包含了運輸成本和效率的經濟學關係;你知道為什麼酒吧免費提供花生等小吃,喝清水卻要收錢嗎?其實這裡面是包含了刺激消費的理念在其中的。而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生活中,幾個有關於經濟學的有趣例子吧。

第二杯半價,到底是商家賺了還是消費者賺了,為什麼商家都愛這麼做

「第二杯半價」,「第二份半價」,這樣的營銷噱頭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比如肯德基跟麥當勞就經常使用這樣的策略。本來營銷不佳的產品,用了這個策略後,立馬就變成了爆款、熱銷的產品。但是,這種營銷方式,從表面上看去不是消費者獲益嗎,那商家為什麼還喜歡用呢?

其實這種營銷方式,是運用了消費者都喜歡「撿便宜」的心理。比如,一杯飲料賣10元錢的,但是加上了「第二杯半價」這樣的噱頭後,那麼一般消費者可能都會買上兩杯,哪怕一個人喝不完,也可以分給朋友。而只要消費者買了兩杯,那麼商家從這兩杯中所賺取的利潤就有15元錢了,而兩杯飲料的材料價錢合起來可能就10元錢,那麼商家不就賺了5元錢了嗎。適當降低利潤從而達到理想的收益,這是「第二杯半價」這個營銷方式的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消耗庫存,還是以這杯飲料為例子。本來這杯飲料不屬於熱銷產品,一天下來甚至可能都賣不出幾杯,但是倉庫裡的材料太多了,需要清空一下,準備進別的材料,於是通過「第二杯半價」這種活動,讓商家一天能賣出去幾百杯這種飲料出去,雖然比預期想的賺的少了一點,卻可以通過消耗庫存,而去進購新的熱銷產品材料,把店鋪新品上市的時間給縮短了不少。

最後就是帶動店裡面其他產品的銷售,比如這家店正在推出新品的小吃,在搭配上這個「第二杯半價」的活動,相信很多客人都會在買飲料時順便買點小吃的,而這就是額外消費了。通過這種額外消費,商家不僅提高了營業額,還可以順便抵消「第二杯半價」活動帶來了利潤損失。

而就從就目前來說,「第二份半價」這一營銷策略還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

佔便宜,是消費者千古不變的心理。只要你能抓住這個心理,讓消費者下單,那麼,你就贏了。

綜上所述,「第二杯半價」是個對商家跟消費者都有益的事情,但是,農戶倒牛奶卻是為了止損,你知道嗎?

農戶倒牛奶竟然是為了止損! 送人反而虧得更多

或許大家都曾經聽說過農戶倒牛奶的事件,最近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美國再次出現了這種農戶倒牛奶的現象。但是,大家知道這事件背後,農戶為什麼要倒牛奶,而不是選擇賣牛奶嗎?

經濟學中有個理念,供求決定市場。倒牛奶恰好證明了這一點,上個世紀的美國,因為牛奶產能過剩,導致大量的牛奶囤在了奶農的手裡。這時候的牛奶市場卻已經是接近飽和了,大量的牛奶無法進入市場。再加上牛奶屬於時鮮產品,保存起來很困難,不說當時的美國,哪怕到了現在,牛奶也不能保存太久,那麼多餘的牛奶消費不掉,就只能倒掉了。

那既然賣不掉,為什麼不降價賣呢,一定要倒掉嗎?那就是牛奶本身蘊含的價值問題了,牛奶是奶牛產的,而養一頭奶牛,就包含了人工費,飼料費,運牛奶還有運輸費,倘若牛奶賣不到這些價錢,而是賤賣的話,奶農可能賣得越多,牛奶的市場價格就會越低,這樣下來,只會導致奶農越賣越窮。

那麼為什麼不把剩下來的牛奶送給別人呢?從道德角度來講,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這只會把牛奶市場更進一步的縮小,都開始送人了,誰還會去買牛奶呢?這樣奶農只會更無路可走。

因此,奶農倒掉牛奶,反而成了調整市場的手段。大量的鮮奶被倒掉,市場出現牛奶的空缺,讓牛奶跟市場之間的供求關係恢復正常,這樣後面生產的牛奶,才能賣出可以維持利潤的價格,而不是賠上汽油錢把牛奶運到城裡賤賣。

從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出,其實經濟學並不高深,也不枯燥,反而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透過問題看得事情的本質,所以,筆者推進大家可以多看點經濟學的書,做一個有趣還有料的人。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為啥商家喜歡「第二杯半價」,解密「貓膩」,實惠背後原來是這樣
    突然看見一家奶茶店,上面寫著第二杯半價的優惠活動,你是否會怦然心動?如果是,這時候你就掉進了商家準備好的套路了。第二杯半價的起源,至今已經無法考證,但這種營銷策略已經風靡全球,成為幾乎每個商家的必備技能,相應的有第二件半價,第二隻半價等等。既然是第二杯半價,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價格。而這種價格在經濟學上被稱為價格歧視。
  • 「第二杯半價」營銷套路,98%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原標題: 「第二杯半價」營銷套路,98%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導讀 到現在為止很多餐飲朋友還是沒有搞明白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第二杯半價」原理,星巴克的「中杯免費升級大杯」等等營銷套路,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日常經營常見的套路解密,希望對大家的餐廳經營所有啟發!
  • 解密「第二杯半價」的「套路」,實惠背後原來是這樣,看完就懂了
    說到「第二杯半價」,你一定會想起肯德基、麥當勞,街邊的各種奶茶店。作為一種顧客商家「雙贏」的手段,「第二杯半價」絕對是促銷「武器庫」中的扛把子。儘管顧客只是看起來被「雙贏」。因為「第二杯半價」是顧客花錢花得開心,商家掙錢掙得開心的手段。
  • 「企秀網」策略分析丨「第二杯半價」是如何套路人心的?
    作為顧客眼中「雙贏」的第二杯半價,絕對是商家「武器庫」中的TOP。是顧客花得開心,商家掙得開心,不僅讓商家增加了許多銷量,還讓顧客感覺到超值。市面上的第二杯半價,到底套路何在呢?沉沒成本套路。沉沒成本是以往發生、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 為什麼麥當勞有「第二杯半價」?那背後的貓膩,你知道嗎?
    為什麼麥當勞有「第二杯半價」?那背後的貓膩,你知道嗎?為什麼甜品的廣告總是「第二件半價」?在麥當勞、 肯德基等甜品站都能夠看到這樣醒目的廣告,誘人的甜筒加上突出的文案:第二件半價。但是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發現,如果只買一個就沒辦法享受「第二杯半價」的優惠,倒不如勸身邊的朋友,兩人一起買 2 個,既享受了優惠,也讓友情更進一步,一舉兩得。那麥當勞「第二杯半價」背後的貓膩,你知道嗎?差別定位策略。
  • 「加1元換購」、「第二杯半價」……背後隱藏的營銷「陰謀」!
    第二杯半價,加一元換購……這些是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品牌常用的套路,在一些中餐品牌也經常能遇到。雖然已經被用得爛大街,但卻屢試不爽。一直以來都頗受消費者的歡迎。但是你有想過這些問題嗎?第二杯半價,不就是打個「七五折」嘛,為什麼這樣營銷,顧客就能開開心心的買單呢?
  • 為什麼全家的第二杯咖啡半價
    原標題:趣味經濟小講堂:為什麼全家的第二杯咖啡半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飯店裡的米飯經常是免費加的,全家和星巴克的第二杯咖啡都是半價。他們樂意推出,也有很多人樂得享受。但是這其中的經濟學原理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今天嘉豐瑞德理財師就來解釋一下,關於「第二杯半價,氣死單身狗」的問題。
  • 為什麼肯德基「第二杯半價」的活動沒有期限?
    經常去肯德基的人一定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無論什麼時間點,肯德基的裡面的冰淇淋和冷飲總會有第二杯半價的活動,經年不衰。明明可以打七五折的商品,肯德基卻選擇以「第二杯半價」的方式作為營銷手段,給孤身消費者設置了門檻,這是否有些得不償失呢?
  • 「第二杯半價」的賺錢邏輯究竟是什麼?
    2、你作為一個吃貨,很久沒吃某一家店了,甚是想念,此時,你恰巧知道「第二杯半價」,想著一個人去虧啊,於是開始呼朋喚友,結伴去消費。  從上述兩個例子,商家通過「第二杯半價」這一優惠,吸引了潛在客戶(第一個例子);並且拉動了額外消費(第二個例子),成功地利用了消費者想「撿便宜」的心理。  02  第二份半價了,錢從哪兒賺?
  • 趣味經濟小講堂:為什麼全家的第二杯咖啡半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飯店裡的米飯經常是免費加的,全家和星巴克的第二杯咖啡都是半價。第一個包子我願意花最多的錢,我吃的感覺也最滿足;第二個包子我不大願意花錢了,但是吃著也還行…越往後我願意付的錢越少,也越痛苦,滿足感越來越少,這種現象就叫做「邊際效用遞減」——對同一樣東西的滿足感隨著反覆享受越來越低,所以說,男女關係到後來拼的都是雙方有沒有進步,兩個人是不是都有新鮮的東西,要不然,根據「邊際效用遞減」原理,凡夫俗子們厭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 麥當勞的甜筒,為什麼堅持「第二份半價」?滿滿都是套路
    麥當勞的甜筒,為什麼堅持「第二份半價」?滿滿都是套路。麥當勞的甜筒,為什麼堅持「第二份半價」?滿滿都是套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相信大多數朋友們都去過麥當勞店裡面吃過美食,裡面的美食可以說是非常的美味,而且價格還算是比較公道呢。不過話說回來,要說裡面哪一些性價比比較高,小愛個人覺得還是甜筒。
  • 為什麼肯德基的冰激凌第二份半價?店員說出實情,原來套路這麼深
    去肯德基吃飯時,很多人喜歡在最後的時候點冰激凌吃,尤其是大多數女生。大家應該可以發現,肯德基裡面的冰激凌一般都是第二份半價,就算是新品也是這樣。那麼,為什麼肯德基裡面的冰激凌第二份半價呢?店員說出實情,看完才知道,原來套路這麼深。其實,肯德基裡面的冰淇淋第二份半價是一種促銷模式。
  • 為什麼肯德基的冰淇淋,一直都是「第二個半價」?網友:「套路」
    為什麼肯德基的冰淇淋,一直都是「第二個半價」?網友:「套路」!這都是為什麼呢?你賺了嗎?第一,利用顧客心理,肯德基推出這樣的活動,其實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促銷的方式,利用了顧客佔便宜的一種心理,很多的人會想到,一個原價,第二個半價,買兩個肯定就會便宜一些,買一個的話有點虧,但是也會有一些情況,有些人覺得第二個半價,覺得比較的便宜,一個人買兩個冰淇淋,覺得自己吃的完,其實拿到手也會浪費掉一部分,而且比你買的一份就浪費了3塊錢。
  • 肯德基的冰激凌為啥總是「第二份半價」?原來是商家的套路!
    肯德基甜品站的冰激凌一般都是6塊錢,起碼第2份半價出售,就算是新品的也推出這樣的活動。於是就有很多人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麼這麼多年來肯德基的冰激凌都堅持第2份半價呢?其實這都是商家的套路。首先這就是肯德基的一種促銷方式來利用我們佔便宜的心理,如果一隻冰激凌賣6塊錢,買兩個的話就要花12塊錢,如果推出第2份半價,這樣的活動兩個就只需要9塊錢,所以當我們遇到第2份半價的時候,一般都會考慮再買一隻,雖然看上去我們佔便宜了,但是他賺的更多了,畢竟一支冰淇淋的成本一點都不高,他推出這樣的活動正是利用了消費者心理佔便宜的小心裡來促銷,不得不說商家的套路真的非常深
  • 為什麼肯德基的冰激凌一直是第二份半價?看完才發現套路太多!
    說到天使相信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抵擋住誘惑,特別是女性朋友和小孩子,在我們的認知裡相信大家都特別喜歡吃肯德基的冰激凌。由於肯德基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冰淇淋,雖然說肯德基裡面那邊今天稍微貴一些,但一般肯德基的冰激凌是第2杯半價,所以算起來也是比較實惠的,不管是兩人搭夥帶孩子買一杯冰淇淋都是不會虧的。那麼這麼多年了,為什麼肯德基一直堅持第2杯半價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裡面的套路。為什麼肯德基的冰激凌一直是第二份半價?看完才發現套路太多!
  • 第一杯原價第二杯半價,為什麼?
    買飲料時候,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第一杯原價,第二杯就打折。這種情況要不要買?當然會根據情況而定。如果是一個人喝,一杯就夠了,如果有兩個人喝,那肯定會買兩杯。但是也不排除這種情況,只有一個人,但是看到第二杯半價,假如第一杯10元,第二杯就5元,很划算,想著可以買兩杯,第二杯放在,總有喝的時候吧。就買了兩杯。為什麼第二杯會打折呢?做生意的不是要逐利的嗎?不是想賺錢的嗎?居然打折,讓消費者獲益?有這麼好的事情,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 為什麼麥當勞第二杯飲料半價?
    小編微信:15258835156,歡迎騷擾 為什麼麥當勞願意以半價出售第二杯飲料?網上有一種解釋:「對於麥當勞而言,一杯飲料的成本包括了店租、水電、人工和原材料,你在買第一杯的時候已經把這些費用都分擔了,後面半價的第二杯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即為邊際成本,而這個很低。所以也許第二杯麥當勞從你身上賺的錢更多。」
  • 為什麼麥當勞長期半價出售第二杯飲料?
    案例猜測:麥當勞的第二杯半價,是因為邊際成本低?
  • 為什麼麥當勞第二杯飲料半價
    傳遞正能量 分享管理智慧分享管理智慧,功德無量中國最大餐飲酒店管理智慧分享平臺歡迎免費訂閱,請加微信號:13930119120為什麼麥當勞願意以半價出售第二杯飲料?網上有一種解釋:「對於麥當勞而言,一杯飲料的成本包括了店租、水電、人工和原材料,你在買第一杯的時候已經把這些費用都分擔了,後面半價的第二杯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即為邊際成本,而這個很低。所以也許第二杯麥當勞從你身上賺的錢更多。」 經濟學家許小年反對這種解釋:「這是因為消費者的邊際效用遞減,而不是企業的邊際成本遞減。
  • 商家:「第二杯半價」,比打五折好用得多,服裝奶茶等實體店可用
    其實相比打折這個被商家用爛,顧客以及很難有興趣的活動方式,肯德基麥當勞做的「第二杯半價」接受度就會高很多。通過這樣的活動,往往賣得少不走量的單品飲料,也能很快火爆起來。對於消費者來說,半價就能買到一杯原價的產品,而且本身產品價格不貴,這樣「佔便宜」的事,完全可以受用,還樂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