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四個堅持」是什麼?

2020-12-13 求是網

  編者按:2019年第8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在文章中,總書記提出了做好新形勢下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需要的「四個堅持」。那麼,這「四個堅持」的內涵有哪些?關於這「四個堅持」,總書記在不同場合都做出過哪些重要論述?一起來看!

  一、堅持與時代同步伐

  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於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習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重要文章

  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繫、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於回答時代課題。

  ——習近平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習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歷史表明,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習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重要文章

  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跳出「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裡。

  ——習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重要文章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

  ——習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鑑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習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三、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

  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都應該有利於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希望大家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

  ——習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重要文章

  原創性是好作品的標誌。文藝創作要以紮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在觀念和手段結合上、內容和形式融合上進行深度創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中國特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習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重要文章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不斷推進文藝創新、提高文藝創作質量,努力為人民創造文化傑作、為人類貢獻不朽作品。

  ——習近平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習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四、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社會影響力大,理應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

  ——習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重要文章

  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引導文藝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和做人處事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

  ——習近平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充分認識肩上的責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麼是應該肯定和讚揚的,什麼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習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有五路大軍,我們要把這支隊伍關心好、培養好、使用好,讓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樹立良好學術道德,自覺遵守學術規範,講究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崇尚「士以弘道」的價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相關焦點

  • 培育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名家大師 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這深刻揭示了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所肩負的重大使命。因此,培育造就哲學社會科學名家大師,引領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完成使命十分必要。
  • 南方日報評論員:奮力推動廣東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廣東文學藝術界、哲學社會科學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自覺投身新時代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成功舉辦一系列重大文化文藝活動,推出大批優秀文學藝術作品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大力開展文化惠民和智力服務活動,湧現出一批名家大師和優秀人才,為繁榮廣東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和文化強省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怎麼建?學術期刊的責任和使命是什麼...
    所有的學術期刊的編輯老師在長期的工作中,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他們每一點細小的工作匯聚起來支撐著中國的學術進程。期望學術期刊成為中國學術的引領者,以戰略眼光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建構。  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致辭表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和要求。
  • 書寫當代中國學術史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重大論斷和戰略任務。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考量,關係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長遠發展,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是重大的學術任務,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務。
  • 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作者:李譾博  內容提要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 木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經緯與使命擔當
    這是對科學理性與價值理性辯證關係的自覺,也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與擔當。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丁林攝一、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兩個車輪」不可偏廢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猶如「車之兩輪」,構成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不可或缺的兩股推動力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比如,亞里斯多德就將科學分為邏輯學、理論科學、實踐科學和製作科學四類,理論科學又被分為第一哲學、數學和物理學等。
  • 關於做好2020-2021年度張家界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
    2021年度市級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立項申報工作。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的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者。2.課題主持人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組織科研工作的能力,能作為課題實際主持者並擔負實質性研究工作。3.
  • 張樹華、陳承新 | 自立自為自強 推進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突出強調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這表明,制度建設、治理能力提升和打造高素質幹部隊伍是實現「中國之治」進程中存在緊密關聯的三個重要命題,也是新時代交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為此,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堅持多文明互鑑的開闊視野,紮根祖國大地的鮮活實踐,不畏艱辛、不辱使命,自立自為自強,才能真正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持續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2020年01月14日 08:5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徐建飛 字號 內容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
  • ...哲學社會科學版)在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考核中獲評優秀
    清華新聞網12月11日電 12月10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通報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考核情況,《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考核中獲評「優秀」。
  • 孫正聿對話吉大青年學者學習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講話
    孫正聿教授與哲學社會科學等單位的百餘名青年學者和青年學生進行了座談。 孫正聿首先講述了學習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講話內容的兩點體會,接下來就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相關問題與青年學者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 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原標題: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 主持人語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
  • 「三大體系」建設引領哲學社會科學邁向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只有以我國實際為研究起點,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 南方時論:關心好培養好使用好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
    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中指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從人抓起,久久為功。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是知識分子密集的地方。
  •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工作簡報第46期(2007年第6期)
    延安、井岡山的現場感悟告訴我們,從革命到建設和改革,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從來都是關係到黨的事業成敗得失的決定性因素。胡總書記關於旗幟問題的重要論述,充分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 「思想中國」木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經緯與使命擔當
    這是對科學理性與價值理性辯證關係的自覺,也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與擔當。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丁林攝一、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兩個車輪」不可偏廢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猶如「車之兩輪」,構成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不可或缺的兩股推動力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比如,亞里斯多德就將科學分為邏輯學、理論科學、實踐科學和製作科學四類,理論科學又被分為第一哲學、數學和物理學等。
  • 嚴書翰: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需正確處理「三大關係」
    這是對加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簡稱「話語體系建設」)提出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話語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及其艱巨性,扎紮實實地做好這方面的基礎工作,正確處理三個重要關係,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推向新的階段。 一、加強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及其艱巨性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 完善哲學社會科學社會服務評價體系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方案對哲學社會科學的社會服務評價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主要變化是「充分認可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在政策諮詢、智庫建設、公共服務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貢獻,加大社會服務案例權重,豐富案例內涵,設置開放性留白,更加強調同行評價」。
  • 堅定文化自信的四個著力點
    堅持以務實學風學習馬克思主義。要加強黨員領導幹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作為看家本領,不斷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