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態服、人臉識別日照 這些養老神器將大大便利老人生活

2020-12-19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柏可林6月13日報導:VR認知症體驗設備、全球頂尖擬態服、智能壓力監測坐墊……這些科技感十足的名稱,就是最新的養老產品。拋開傳統認知的拐杖、輪椅、護理床,我們帶你看看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在養老輔具產品中的應用。

  由市民政局、市老齡辦等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今天上午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今年共有18個國家和地區的330多家企業參展,作為反映國內養老福祉產業成果的年度大展,記者發現,科技智慧養老產品正在逐年增多。人工智慧當中的人臉識別、語音交互等技術應用在智能服務機器人中,負責老年人的生活護理,而AR和VR技術已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在認知症的治療上。

  擬態服可模擬80歲老人身體狀況

圖片說明:無障礙改造體驗館,參觀者穿戴上特殊的裝備

  記者在博覽會現場看到,不少人在排隊試用擬態服。這種世界最先進的擬態技術,該裝備能通過控制肌肉使人切身感受到人體老化後的肌肉萎縮,讓一位年輕人迅速衰老到80歲,讓人們清晰的了解自己老後的身體狀況。

圖片說明:參觀者體驗老年人的生活狀態躺在床上動作十分吃力。

圖片說明:一位穿戴著特殊裝備的參觀者上樓梯。

  現場,杜先生試穿了這套「擬態服」,背部、膝蓋、腿、胳膊都被裝備包裹,身軀佝僂著在工作人員引導下走進一間擺放家具的房間,試著去做一些諸如拉開抽屜、坐在沙發上、浴室洗臉等動作,只見他步態緩慢,拉開抽屜的手一直在顫抖著。試穿一圈下來,杜先生早已大汗淋漓,他告訴記者:「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年紀大了跟現在的不同,本來很順手的事情做起來非常困難,輕鬆能拿到的東西,要費很大力氣去做才行。」。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體驗可以讓設計師更好的設計適老化家具,如洗手間的扶手裝在哪個位置。老人有時候自己都覺察不到,這些細節的調整,可以讓生活便利性得到大大改善。

  VR技術體驗認知症患者視角

  認知症是一種腦部疾病,也叫做失智症、痴呆症,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引起忘記家長的長相、在外獨自徘徊等症狀。通常醫療看護方面的專家或看護家屬,想與認知症患者進行交流時缺乏經驗不知如何溝通,即使花費大量時間也很難順利進行。而利用虛擬技術(VR)技術,對認知症的症狀進行模擬體驗,讓任何人都可以短時間內找到有利於與認知症患者溝通的突破口。

圖片說明:參觀者戴上VR眼鏡從認知症患者視角感知周圍事物。

  體驗者帶上VR眼鏡,可以360度環視,完全感受到認知症患者視角下的世界。如在「你要把我怎麼樣」模式中。再現了無法正常感知空間距離的患者從接送車下車的視角。由於患者無法正確感知高度,所以對他們來說仿佛就像站在大樓頂層恐懼,這一模式再現了恐懼感和無法順利下車的狀態。

  這些產品讓老年人生活更方便

圖片說明:工作人員在展示人工智慧設備。

  人臉識別智慧日照,是人臉識別在養老領域應用的第一個案例,實現了圖像或視頻中人臉的檢測、分析和比對,包括人臉檢測定位、人臉屬性識別和人臉比對等,毫秒級識別人臉105個關鍵點定位(眉毛24點,眼睛32點,鼻子6點,嘴巴34點,外輪廓9點)。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人臉識別系統目前在上海一些街道日照中心已落地,老人吃飯不需要刷卡,走到在探頭下幾秒鐘,識別好了可以選餐;老人進門也無需門禁卡,人臉識別即可,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

圖片說明:智能壓力檢測墊。

  智能壓力檢測坐墊,坐墊上的壓力傳感器會檢測到患者出現在接觸點的位置,以及監控在沒有移動的情況下,人體在接觸點上停留的持續時間。傳感器可收集、處理並把該數據傳輸至帶有低能耗藍牙技術(BLE)的智慧型手機。

  例如有人長時間坐在輪椅中且未曾移動,該信息會通過智慧型手機向輪椅使用者或第三方(護士或醫護人員)發出警告,以便改變使用者在輪椅上的體位及預防發生褥瘡。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新應用 這些你知道嗎?
    、校園、民政局、大型演出等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應用,在提高工作、學習效率、方便生活的同時,也助力著智慧景區、智慧校園、智慧城市的發展建設。 景區使用人臉識別系統後,遊客抬頭,刷臉,快速入園,耗時僅僅數秒,即可進入景區。不僅提高進入景區效率,而且遊客遊玩體驗也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相比於二維碼驗證、指紋識別、掌紋識別、指靜脈識別等,使用人臉識別優勢非常明顯,人臉識別不僅準確度有所提升,而且對於遊客來說屬於被動識別,不需要做更多的配合動作,體驗感會更好。
  • 94歲老人在銀行被抬著做人臉識別?那些被網際網路浪潮裹挾的老人
    早上起來看到了人民日報「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銀行道歉了」的新聞。視頻中,已經94歲的奶奶為了激活社保卡,被人抬到自助機前進行人臉識別,隨後該銀行發文進行了道歉。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統計,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4.87億,佔總人口的34.9%。而在全國網民結構中,60歲以上人群僅佔比10.3%。隨著老齡化人口的逐漸增多,老人被科技甩在身後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 螞蟻金服推可信身份平臺ZOLOZ 準確度堪比iPhone X人臉識別
    10月11日下午,在2017阿里巴巴雲棲大會上,螞蟻金服正式發布旗下全球可信身份平臺ZOLOZ(螞蟻佐羅),開放全球領先的金融級生物識別技術能力。據了解,ZOLOZ將使用生物識別技術幫助用戶在數字時代解決「你是誰」的身份識別問題。這是螞蟻金服孵化出的首個獨立運營的科技平臺。
  • 老奶奶冒雨交醫保遭拒、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老年人正被...
    三五天一升級,一年半載一迭代 科技的進步大大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 也給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超市裡,電子支付成了常態 疫情期間,健康碼成為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 老人、特殊人群可刷臉進出閘,深圳地鐵啟用人臉識別功能
    (原標題:老人、特殊人群可刷臉進出閘,深圳地鐵啟用人臉識別功能)
  • 蕭山機場安檢引進人臉識別技術 三秒過檢又快又準
    在機場登機過安檢一般都要排很長時間的隊,現在這段時間將大大縮短。記者從蕭山機場了解到,目前機場25個國內安檢通道全部上線人臉識別技術,旅客身份甄別速度要提升3倍以上。
  • 為智慧社區服務,人臉識別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因此,社區智能化、智能家居、社區養老、無線城市生態等建設內容層出不窮。也有許多人很容易誤解城市化是村鎮的改造。這種觀點太片面了。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包括近年來各地實施的精品工程建設,都以人為本,推動智能社區建設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在哪兒重新認證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認證方法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在哪兒重新認證?王者榮耀人臉識別有哪些認證方法?隨著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在部分區域開放,不少玩家可能受到了限制。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在哪兒重新認證?
  • 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應有法可依
    正如有網友所說,不用隨時帶門禁卡,刷臉很方便,尤其方便經常容易忘記帶卡的老人和孩子,也能防止陌生人出入小區、隨意逗留。不過,人臉識別應用在小區管理中,應謹慎並考慮周全。一方面,小區創新管理措施,固然需要安全、高效,但人臉識別更應徵得業主同意和授權,讓業主有安全感。
  • 日照:便民社區食堂打造養老服務新模式
    12月2日,東港區日照街道利群社區東關裡的社區福彩長者便民食堂裡十分熱鬧。該食堂由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打造,主要為周邊老年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打造智能養老服務新模式。近年來,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經營、惠及老人」的發展方向和運營思路,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和便民服務生活圈。
  • 王村鎮召開計生獎扶對象年審人臉識別培訓會
    為了貫徹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工作中"放管服"基本政策,為獎勵扶助年審群眾提供更便利的條件,近日,獎勵扶助人臉識別(華通智慧服務)培訓會在王村鎮政府二樓會議室召開,王村鎮11個村(社區)的婦女主任和衛健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 廣州南站啟用人臉識別系統
    在提供技術支持的廣州星海通公司副總李楊的指引下,記者在位於P1停車場看到一個不斷「搖頭晃腦」的攝像頭,而在監控屏幕可以看到,這套攝像頭正在不斷自動抓拍從攝像頭下方走過的人臉畫面,即便同時有十幾人走過,這個攝像頭也能同時記錄下來,這些人臉數據將儲存到雲端,用於增強人臉識別的精準度,被抓拍到的各個角度的人臉數據越豐富,機器識別越精準。
  • 人臉識別第一案二審的最大看點
    然而,郭兵認為,一審判決對人臉識別濫用的警示作用不明顯,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依舊強制消費者刷臉入園。 可供對比的是,近期,廣東東莞城管部門對公廁免費取紙設備涉及人臉識別作出回應,協調終止使用該設備。聞過即改的態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雖然 " 刷臉取紙 " 與 " 刷臉入園 " 在情境和必要性上有所不同,但以公眾臉部信息作為憑據的性質都是一樣的。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多久自動解除 人臉識別自動解除時間介紹
    王者榮耀健康系統再次升級,現在不僅僅是需要實名認證,填寫玩家實名信息的同時還需要進行人臉識別,有玩家會問可以是否可以解除,有什麼解除辦法嗎?下面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解答吧。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多久自動解除?
  • 人臉識別應用新場景 你想到了嗎?
    【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 「刷臉時代」已經到來,人臉識別在景區、校園、民政局、大型演出等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應用,在提高工作、學習效率、方便生活的同時,也助力著智慧景區、智慧校園、智慧城市的發展建設。
  • 魔點科技CEO肖傳寶:人臉識別是便捷生活的基礎技術要素丨億歐專訪
    人臉識別戰場硝煙瀰漫,魔點科技於2016年底成立,短短不到四年,就憑藉自身實力拿下了多領域頭部企業的訂單,如阿里巴巴、中國鐵建、兗礦集團、美的等,同時通過與釘釘合作,將自身的影響力覆蓋到到各行各業,這些離不開魔點科技CEO肖傳寶對行業的深刻理解。
  • 「抬著老人去銀行」,「老人摔倒無人扶」…智慧養老成新藍海!
    而智慧養老,便是讓老年人也能夠享受到科技所帶來的好處,讓科技幫助老人,擁抱更美好的生活。而在這兩年,許多設備通過更新改造,加入了物聯網技術,把設備與平臺做關聯,將信息利用起來。 了解到這些信息後,愛華盈通也開始針對智慧養老領域進行布局。如將智慧養老服務商的入口標準化,讓更多廠商能夠融合進來,將各自的信息進行同步對接,可以讓養老機構的操作者只用一個帳號就能夠管理不同平臺的信息。此外,還設計了更符合老人使用的智能產品,以及完善整個養老服務體系等。
  • 人臉識別的安全邊界在哪?專家:完善「社會基礎設施」,確保「人臉...
    我們如何在享有技術所帶來的便利和保護個人信息的安全之間找到平衡?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先來回顧這樣幾個案例。畫面中,法庭公開開庭宣判的這起案件,被稱為「人臉識別第一案」。去年,因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年卡門票由指紋識別被「強制」升級為「刷臉」識別,浙江理工大學的特聘副教授郭兵將動物世界訴至法院。
  • 以貌取人 人機大戰裡的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分析和識別。▲ 推動人臉識別技術的關鍵人物——馬雲    是什麼力量使人臉識別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裡,就實現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迅猛的發展呢?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
    我在售票窗口交費後,工作人員隨即開具了相應的發票,其實我和野生動物世界之間的合同已經達成;之後到年卡中心辦理開卡手續,我認為將指紋識別作為唯一的入園方式明顯不合理。而10月份再次收到人臉識別的通知,理性來講我最開始也只是發個牢騷,不會想著要為這件事去跟野生動物世界打官司。那天晚上,我還將簡訊截圖轉發給了一個檢察院工作的朋友,希望可以作為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