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方便麵的發明人是日本人安藤百福。其實,在安藤百福之前,「方便麵」便已在中國風行。據文史專家介紹,方便麵最初的雛形,就是明末清初揚州大廚發明的「伊府麵」。這種時稱「伊府麵」的美食曾風靡當時的揚州上層社會,一度揚州廚師們人人會做方便麵。
伊知府家廚發明了「方便麵」
「清代的一位揚州知府,名叫伊秉綬,是個很出名的人物」,揚州學者韋明鏵告訴記者,由於伊秉綬喜歡吃麵條,所以他家裡的廚子投其所好,善於烹製麵條,慢慢做出了名氣,由於伊知府喜愛結交朋友,家裡常年賓朋滿座,人們品嘗過這道伊家秘制的麵食後讚不絕口,紛紛效而仿之,這道味鮮色美的麵條就這樣在圈子裡盛行開來,並冠名為「伊府麵」。
當時,伊秉綬經常招待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夜晚還常常宴請朋友。由於當時的物質條件有限,外出吃夜宵顯然不太現實。在這種情況下,伊秉綬的家廚根據揚州油炸面的製作工藝,用刀將麵皮切成條狀,晾乾後,盤成一定形狀,最後再放入溫油中炸成金黃色。據悉,「伊府麵」不但可炒、可燜,也可以煮成湯麵。而且到了要吃的時候,還可以現場加工。
不過這道面好雖好,卻不是當時普通百姓能夠消費得起的。韋明鏵透露,雖然原材料普通,但是由於配料豐富,工藝考究,所以一般只有達官貴人們才有能力去消費,老百姓很少問津。後來,伊知府告老還鄉,回到福建老家,這道美食也隨他到了福建,如此一來,「伊府麵」的美名越傳越廣,並傳入了民間,經過歷代高廚不斷改進,「伊府麵」的製作工藝日益嫻熟精湛,並成了後來盛行的方便麵的雛形。很多現代人以為方便麵是日本人發明的,其實,方便麵的正宗老家是中國揚州。
方便麵的其他歷史源頭
據介紹,伊秉綬的家廚能夠首創「伊府麵」,與揚州的飲食環境分不開。在此之前,揚州就有製作「原始」方便麵的古老技法。早在清朝先後,揚州就有不少廚師,會做一種叫「油炸面」的美食。所謂「油炸面」,即將麵團擀成麵條,再捲曲成團,並在晾乾後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後收藏起來。而被油炸後的麵條,不但便於長時間的保存,而且麵條之間不會粘連在一起。因此,完全可從「油炸面」便於保存的特點,推斷出揚州人才是最早做出油炸面的。由於「伊府麵」有即泡即食的特點,清末以後,揚州曾興起一股食用方便麵的潮流。
方便麵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到「棋子面」。棋子面,又名「切面粥」,《齊民要術》中早有記載:「剛溲麵,揉令熟。大作劑,餅,粗細如小指大,重縈於面中。更,如粗箸大,截斷,切作方棋……」這種棋子面,形狀像方棋那樣,蒸熟陰乾之後,鋪在陰地淨席上,然後再裝在口袋裡久藏,臨吃的時候取出來,放進沸水裡一煮,就可以吃了。與之不同的是,伊府麵不是蒸的,而是油炸的。
相關資料
現代方便麵發明人安藤百福
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出生在中國臺灣。二次大戰後,日本食品嚴重不足,人們餓得連薯秧都吃。一次,安藤百福偶爾經過一家拉麵攤,看到穿著簡陋的人們頂著寒風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這使他對拉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決心把事業的中心轉移到「食」上面來。1958年,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麵———「雞肉拉麵」發明成功,如今全世界的方便麵產值接近200億美元,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食品發明。
(本文選自 中國網)
科壇春秋
用人文化的視角介紹中外科技的歷史,為科技工作者和關注科技的公眾打造一個純淨的心靈家園。
長按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