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2020-09-20 西江悅魚

嗨,我是西江悅魚,喜歡一個人發呆,看書,行走。讓我們一起去山水田園,煙火市井裡,體驗紅塵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樣或者不一樣的百態人生。

1400多年蘇稽古鎮,有樂山市現存最長的十七孔平梁古橋,有暢銷中外的嘉定大綢,有&34;天王古寺,有&34;烏木博物館,有在全國享譽盛名的烏木文化

烏木博物館鎮館之寶烏木木雕《三國演義》,是用一株樹齡為850年,形成年代8700年,直徑為2.5米完整的紅椿烏木精心雕刻而成。據說一共80位福建莆田的能工巧匠,用了三年零七個月時間才完成。


作品塑造了近500個人物形象,配上宏大的歷史場景,立體地展現了三英戰呂布、大戰長坂坡、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透過一方烏木,仿佛展開了一幅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你仿佛看到了三國古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

但這些,都不是一些人來蘇稽理由。他們有的是第一次來,有的已經來過很多次了,他們的唯一理由是:好吃的太多,巴適得很。(巴適,在四川話是很舒服的意思。)

&34;,有人笑說,就算是為了吃,也要去一次蘇稽古鎮


豆花,豆腐腦,咔餅,黑糖刨冰,紅糖涼糕,米花糖,炸小魚,缽缽雞,滷鵝,燒烤,串串……說起來都讓人饞涎欲滴,欲罷不能。


當然最為出名的,在巴蜀境內遍地開花的,就是蘇稽古鎮蹺腳牛肉湯鍋2008年,蹺腳牛肉被列入樂山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說正宗蹺腳牛肉湯鍋,單單是放入其中的中藥材就有好幾十種,不但能夠防病止渴,還能治一般的風寒感冒、胃病、牙痛等


樂山和成都只要是做蹺腳牛肉的,大部分會給自己戴上蘇稽牛肉的帽子。

據傳,清朝光緒年間,在古鎮蘇稽就有了這道美食。當時樂山這個地方鹽業發達蘇稽碼頭車來船往,生意興旺。鹽商們大多都是用牛車來拉鹽的原料滷水,拉滷水的牛老了之後,就會被送去宰殺後賣牛肉。


蘇稽鎮有一個村,祖祖輩輩都是以宰牛為生的,男女老少人人精通此道,人稱&34;。當時的有錢人是不吃牛雜的,因為牛肚、牛腸、牛肝、牛肺,又腥又髒,過去的人不懂得清洗烹飪,只好丟棄不要

當地有一位老中醫羅老先生,他醫術好又擅長烹飪,懷著濟世救人之心,變廢為寶,利用牛下水蘇稽鎮的河邊懸鍋熬湯,救濟過往窮人。


根據&34;中醫原理散寒止咳藥膳功能羅老先生在熬湯時放入中藥材,他做出來的牛雜湯不僅味道鮮美,還能防病治病

後來,一些有生意眼光的殺牛周村人,也學著羅老先生的樣子,在蘇稽鎮河邊支起了牛雜湯鍋攤,供應給碼頭工人


以前的碼頭工人大多數都是生活困難的人,根本沒有能力去吃大魚大肉,但是幹力氣活又需要油水牛雜湯鍋便宜又下飯,很受碼頭工人歡迎

慢慢地這道美食也就傳開了,當地的普通百姓也經常來吃。針對碼頭工人地攤飯館的條件十分簡陋,只有一張四方桌子,沒有凳子,四方桌子的下面都有橫木,可以讓客人蹺著歇歇腳。因此,這道價廉物美的牛雜湯鍋就被形象的稱為了&34;。


當然現在的蹺腳牛肉裡面,是加有牛肉的,而且牛肚這些也並不比牛肉便宜了。來蘇稽古鎮遊玩,記得一定要嘗嘗這道當地的名小吃

相關焦點

  • 蘇稽古鎮的自述:一眼千年的江畔歲月
    來不及細數,繁華千種,歲月流年,唐宋至明清。我從一個碼頭驛站,蛻變為商賈雲集的場鎮。夢裡百轉千回,荏苒的千年,到底是什麼讓我魂牽夢縈?夢醒時分,恍然清晰,我最依戀的,是這裡的三餐四季、人間煙火。我愛看他們在炎炎夏日,樹下橋邊,岸上河裡,偷得浮生半日閒;以冰為食,佐糖為料,嘗著冰晶綿長,化著米糕清甜,美其名曰「黑糖刨冰」與「徐涼糕」,瞬間衝走一季的火辣。
  • 嘉州多古鎮,蘇稽爭翹楚,千年古鎮搖身成為文旅小鎮
    今天我們走進千年古鎮感受人間煙火氣蘇稽文旅小鎮嘉州多古鎮,蘇稽數翹楚。在樂山大佛和峨眉山之間,有一座名叫蘇稽的小鎮,像一顆明珠點綴在樂山大佛——峨眉山旅遊黃金線上。繁華的水陸運輸,蘇稽水碼頭絡繹不絕,四方商賈雲集,物產豐富,美食特產獨樹一幟。一條峨眉河穿場,一架石板橋相連,成就了蘇稽、葛老、沙嘴三場的千年熱鬧;一群群人登山,一隊隊船往返,繁衍出峨眉河畔的美味飄香。
  • 樂山蘇稽古鎮4月全新亮相 與你相約千年之戀!
    蘇稽古鎮,河水漣漪,一張一弛,剛柔並濟。天氣晴好,峨眉山近在咫尺,山水相映成輝,絢麗旖旎。時光荏苒,鬥轉星移,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鉛華褪去,更顯真實與滄桑。沿河兩岸樓房林立,青石板歷經歲月磨礪,歷史的滄桑感鐫刻於此,讓人感嘆於先人的智慧創造,對文化的信仰也油然而生。
  • 樂山鬧市中隱藏著一個1400多年的古鎮:嘉州多古鎮,蘇稽數翹楚
    「嘉州多古鎮,蘇稽數翹楚」。蘇稽古鎮,形成於隋朝,最早的時候叫做桂花場,到現在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根據相關資料記載,蘇稽古鎮在唐朝之時名為蘇稽戍,宋朝開始有蘇稽鎮之稱,而到了清朝的時候,才被命名為「蘇稽鋪」和「蘇稽鄉」。
  • 嘉州多古鎮,蘇稽爭翹楚,千年古鎮搖身成為文旅小鎮
    今天我們走進千年古鎮感受人間煙火氣蘇稽文旅小鎮嘉州多古鎮,蘇稽數翹楚。繁華的水陸運輸,蘇稽水碼頭絡繹不絕,四方商賈雲集,物產豐富,美食特產獨樹一幟。一條峨眉河穿場,一架石板橋相連,成就了蘇稽、葛老、沙嘴三場的千年熱鬧;一群群人登山,一隊隊船往返,繁衍出峨眉河畔的美味飄香。
  • 千年古鎮 綻放新顏 | 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鎮花落蘇稽
    石橋全長近百米,共十七孔,每孔五條5米×0.5米×0.4米的巨石鋪成,石料全部採自雅安,經青衣江筏運至蘇稽附近的徐浩碼頭,再由人力抬到建橋工地,每條巨石,需十六個壯漢,才能搬動,僅以此觀之,足見建橋工程之艱巨。
  • 《中國古鎮》17 蘇稽 蹺腳牛肉
    文化是魂,歷史是根蘇稽,這座千年古鎮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積澱古有遠銷境外的嘉定大綢今有香飄四海的「全牛席」、酥脆可口的米花糖天王寺坐落在荻坪山上,是峨眉山朝拜第一廟。如果說,蘇稽的風土人情沒能打動你那麼,蘇稽的美食絕對能留住你的胃 / 蹺腳牛肉 /
  • 四川樂山蘇稽古鎮趕場:沒有遊客 老人滿臉笑容
    這些在國內大大小小商業古鎮裡常見的一幕,卻在蘇稽古鎮裡尋不到半分影子。【攝影:胡東進 文:去驢行】蘇稽古鎮算不上是古鎮,唯有一條老街和一座水上古橋。但對於四川樂山人而言,蘇稽古鎮卻是一個最具有特別意義的存在,在這些情懷之中最叫人流連忘返的便是蘇稽古鎮的趕場。每逢趕場時間到來,周邊鄉民便會挑著家裡種的養的做的特產到蘇稽。來趕場的多半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 樂山鬧市中隱藏著一個1400年的古鎮:嘉州多古鎮,蘇稽數翹楚
    讓我們一起去山水田園,煙火市井裡,體驗紅塵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樣或者不一樣的百態人生。有人把蘇稽稱為樂山最後倖存的一個古鎮 ,說它不以古舊之名來做噱頭,自然的延續舊生活之美,擁有煙火氣的可愛。蘇稽古鎮,形成於隋朝,最早的時候叫做桂花場,到現在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
  • 遊古鎮、住民宿、品美食……周末到祿豐黑井享受慢生活!
    文旅頭條訊(記者 李銀娟 文)古鎮,驚豔了歲月,溫柔了時光。 位於祿豐縣西北92公裡處龍川江畔的黑井古鎮,連片的青石板,連綿的老建築,以及帶著那古老氣息的溫暖陽光,總是讓人慾罷不能,流連其中。
  • 中國古鎮丨17:蘇稽 蹺腳牛肉
    文化是魂,歷史是根蘇稽,這座千年古鎮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積澱古有遠銷境外的嘉定大綢今有香飄四海的「全牛席」、酥脆可口的米花糖天王寺坐落在荻坪山上,是峨眉山朝拜第一廟。如果說,蘇稽的風土人情沒能打動你那麼,蘇稽的美食絕對能留住你的胃 / 蹺腳牛肉 /
  • 遊蘇稽古鎮,看古鎮未來發展應有取向(1)
    1緣起∴只為痴迷人間煙火樂山市傾力打造的蘇稽古鎮,終於在今秋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浴秋末冬初難得暖陽,興之所致,相邀起三五好友再遊古鎮。因格局太小,又尚在打造,閒步一小時後己遊無可遊。品嘗當地又一美味紹子豆花與血旺後,尋一幽靜小巷處便搓起了麻將。蘇稽不屬於幽靜古遠,但它屬於人間,煙火最深處,且略帶頑強意味的市井生活,在這裡,你不會觸及歷史的堅硬,而是在歷史深處,柔軟地活著的那部分生活史,柔軟,平靜,像那條緩緩的峨眉河一樣,用必須活著,尋覓生的意與義。
  • 2000年原生態古鎮,木房子保存率70%,曾經的「青衣江畔小上海」
    讓我們一起去山水田園,煙火市井裡,體驗紅塵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樣或者不一樣的百態人生。「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就跟川西其他古鎮一樣,木城古鎮也同樣是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商貿的發達必然會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到了明清時期,木城這個水陸碼頭,青衣江上船來舟往,號子聲此起彼伏,五尺古驛道上鈴聲叮噹,馬幫絡繹不絕,被譽為"青衣江畔小上海"
  • 古鎮換新顏!蘇稽,你也太美了吧
    古鎮換新顏為積極創建蘇稽特色文旅小鎮,在保護好現有資源的前提下對蘇稽古鎮進行改造升級。蘇稽古鎮將努力以有文化、有內涵、有氣質、有生命力的文旅特色小鎮的完美形象向大家展示自己。可以騎上單車穿梭在安靜美麗的街道,體驗慢生活的樂趣。另外,在古鎮內設有旅遊諮詢點,可向遊客提供諮詢服務。
  • 清平古鎮,一半人間煙火,一半歲月故事……
    小橋流水,石板巷陌微醺的歲月,醉人的暖風……有古鎮情結的人,骨子裡都有那麼一絲絲浪漫因子,總想將那些安靜的念想,在歲月腐朽的雕梁畫柱間安放。清平 古鎮惹得人心嚮往之魯西黃河故道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清平鎮隸屬山東省高唐縣,為「AAA國家級旅遊景區」「全國生態鎮」「全國重點鎮」「國家衛生鄉鎮」「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
  • 蘇稽古鎮遊人如織 特色美食成為一大「法寶」
    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日期間,市中區蘇稽古鎮遊人如織,特色美食、廊橋美景、古鎮風情讓人流連忘返假日清晨,蘇稽古鎮早已是人聲鼎沸,街道上來往遊客絡繹不絕,林立的美食及特色商品店鋪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消費。逛特色古鎮,品特色美食……蘇稽古鎮在「雙節」期間提供的文旅「一條龍」服務,頗受市民、遊客青睞。「蘇稽古鎮挺好的,廊橋風情很獨特,街道也很乾淨。」
  • 古鎮煙火味 活色生香來
    古鎮煙火味 活色生香來薔薇爬越青磚老牆,靜謐的前童緩緩甦醒,伴隨著熟悉的人間煙火味。濃鬱的豆漿中升騰起了熱氣,蝦皮麥餅的香味迎面撲鼻。大人小孩們又走上了街頭,保持距離中感受古鎮本來之美。在古鎮的煙火中,明德書院堅守文創的執念,在這個五一長假邀朋喚友,為遊客們呈現一出出「 活 色 聲 香 」文化場景。活,非遺技藝在現場泥金彩漆是十裡紅妝文化裡的瑰寶,金繕修補瓷讓器物煥發新生。
  • 2000年原生態古鎮,木房子保存率70%,曾經的「青衣江畔小上海」
    讓我們一起去山水田園,煙火市井裡,體驗紅塵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樣或者不一樣的百態人生。「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就跟川西其他古鎮一樣,木城古鎮也同樣是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山叫大旗山,號稱「夾江第一山」,水就是有「川西玉帶」之稱的青衣江。
  • 四川,一眼萬年的古鎮
    四川的古村古鎮 像一張歷史名片 傳承著巴蜀文化 留存著歲月痕跡 周子古鎮位於嘉陵江畔 嘉陵第一桑梓國家級4A景區內
  • 遊蘇稽古鎮(2)紹子豆花之改與不改
    遊一趟古鎮,竟給自己出了一道莎翁式選擇題。因蘇稽古鎮源於市井便有了江湖美食一一紹子豆花,可因一個"紹"字,卻遭遇了改與不改之困惑。一∴紹子紹子本應寫為臊子,寫成"紹"應是音轉後,並不約定俗成之同音同義異體。年少時讀《水滸》首次見到臊子,原來肉餡古人稱"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