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美國重建第一艦隊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前言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USNI)11月18日報導,美海軍部長Kenneth Braithwaite表示,他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鄰近地區重建第一艦隊,重點是全面加深印太地區盟國之間的軍事聯繫,以達到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

遏制而不是合作,美國海軍第一艦隊能夠遏制中國崛起麼?

第一艦隊指揮部在哪兒?

美國海軍第一艦隊在1947至1973年間活躍於西太平洋,後來美國海軍撤銷了第一艦隊的番號,由總部位於聖地牙哥的第三艦隊取而代之,主管東太平洋事務,而指揮部在日本的第七艦隊則負責西太平洋,目前第七艦隊還肩負監控印度洋。看起來,第七艦隊掌管的範圍過於廣闊,有一點力不從心,需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設立一個中繼崗哨。

指揮部地點有兩種說法:第一,新加坡樟宜基地。第二,位於印度次大陸南面的英屬迪亞哥加西亞島(DiegoGarcia)。兩者各有利弊。就便利性而言,新加坡比較突出,因為自1990年以來,美國海軍一直駐紮在樟宜海軍基地,第七艦隊所屬的瀕海戰鬥艦就部署在樟宜基地,美國可以直接運用第七艦隊在樟宜基地的後勤基地與設施,樟宜幾乎就是個現成的指揮部。

就地緣政治來看,迪亞戈加西亞島看起來比較優越,因為該島可和印度連成一氣,形成一個封鎖線,或可稱之為第四島鏈,而且該島掌握廣闊的印度洋戰場,還可以和第五艦隊形成防線。而新加坡被馬六甲海峽鎖住,艦隊在狹窄海域無法施展開來,一旦中美開戰美國艦隊要出海峽,反而容易被中國艦隊「暴打」。

新加坡容易被鎖住,而迪亞哥加西亞島距離又稍遠,中間總是少了個東西。本人認為最佳的指揮部位置應該是安達曼島,迪亞哥加西亞島只要駐紮兵力即可,因為安達曼島控制馬六甲海峽出口,可以和出馬六甲的中國海上絲路艦隊(可能是亞丁灣護航艦隊、也可能是某個特遣艦隊)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行戰線,而不是靜態的垂直封鎖線。若是真的開戰,以目前中國在印度洋沒有軍事基地而言,第一艦隊(兵力待納編)可和第五艦隊和迪亞哥加西亞島兵力前後包抄孤立的中國艦隊。

同時,安達曼島基地建設可邀請印度共襄盛舉,等於拖印度下水,為能遏制中國,印度拼了命也會參加基地建設,這必然給了印度與澳大利亞加入印太戰略絕佳的理由。

島鏈尚無法遏制中國,難道第一艦隊就能?

美國在太平洋設置了三條島鏈遏制中國,但不能阻止中國衝出島鏈,原因很簡單,島鏈是虛的,而不是真實的封鎖,甚至於美國航母不敢接近到中國沿海1000公裡之內,只能在這範圍之內"自由航行"或抵近偵查,幾乎失去了海軍應有的作為。

海軍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擔當海上警察、海上運輸和擄獲或摧毀、攻擊敵人國土、防禦本國領土、控制沿岸海面、壓制敵人海岸部隊、嚇阻並反擊敵人嚇阻兵力、權力投射、武力展現、維護本國海上利益等等。

以1993年發生于波斯灣附近的銀河號事件為例,當時美國指控中國銀河號裝載了違禁化學品,於是檢查銀河號,這就是執行海上警察任務。如果是現在發生這種事情,美國海軍還會這麼做麼?若這麼做就等於向中國海軍宣戰。現在美國海軍最基本對中國進行權力投射或武力展現都做不了,怎麼封鎖中國艦隊呢?過去連第七艦隊都做不了的事情,難道第一艦隊就能?

若要對中國艦隊形成壓力,就必須在中國艦隊出海時近身跟隨產生接觸,很顯然,美國海軍做不到這點,只能採取被動的基地監視,所以就講一些"3日殲滅中國艦隊"之類的話聊以自慰。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艦隊將持續完備海上絲綢之路航線,而中國艦隊也將不斷出現在絲路航線,美國能夠做的就是採取線性防禦(島鏈)和模糊的政策,面對中國艦隊的積極主動,美國完全陷入無可救藥的被動態勢。中國艦隊的活動是有意義的(維護海上絲路),而美國軍隊的活動卻是無意義的被動防禦;就像碉堡一樣,本來碉堡的重要性在於能夠監視並打擊敵人,可是當對手繞過碉堡,那麼這個碉堡的存在就變得無意義了。無論第一艦隊指揮部設在新加坡或是迪亞哥加西亞,只要中國艦隊繞過去,第一艦隊就是無意義的兵力,除非美軍主動發起攻擊。

未來即使美軍設立更多的第N艦隊,落入被動守勢的美軍都無法挽回帝國漸漸隕落的命運。

不斷軍事化的美國

重建第一艦隊,無疑的是美國軍事化進一步的加深,表示軍事支出將進一步升高,但這和中國軍事化的意義不同,中國軍事化是隨著國家經濟總量的成長而增加。

假設美國7100億美元的軍事支出是合理的,目前中國人均GDP大約是美國的六分之一、人口大約四倍,那麼中國合理的軍事支出應該是4700億美元,到2019年才1700億美元而已,而中國還不斷的成長,預期軍事支出也將不斷隨之增加。反觀美國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未來除非有某個了不起的題材能夠大幅刺激美國經濟總量,否則美國維持平盤而中國持續增長的態勢不改,不斷軍事化的美國只會不斷降低向前衝刺的動能。

回想當初輝煌的羅馬帝國怎麼灰飛煙滅的?簡單說:成於兵,敗於兵。美國霸權治理(Pax Americana)是靠武力、先進科技與經濟擴張而來,要保持帝國的輝煌,只有持續依靠武力。沒有戰爭,美國幾乎無法存活。是軍國主義以及資本主義成就了美國,同時也將慢慢的毀了美國。

經濟,直白講應該是美元以及先進的科技能力,給了美國軍力發展的動力與理由,長年累月的軍事支出讓美國經濟變成以消費為主的享樂經濟,除了少部分先進的軍工產業與高科技,其它主要的製造業早就流失,美國卻不斷的以戰養戰擴張影響力,這種擴張從來就不是可持續性的共繁共榮,而是剝削。

看看近幾十年美國所發動的戰爭,都是圍繞在中東地區,圖的不就是石油與美元(俗稱的油元)兌換關係麼?石油不只是能源,它還是美元穩定的保證,否則自從美元脫離金本位制度之後,早就應該崩盤了,美元能夠維持穩定的地位:第一,石油擔保。第二,許多國家買單(購買美債)。所以美國必須在油源(中東)附近發動戰爭,這樣才能調節美元的石油的兌換。意思就是美國政府擁有幾乎花不完的美元供養軍隊,向外擴張並維持影響力。

如今美國自產頁巖油,可以不依賴中東石油,這是美國即將從伊拉克以及阿富汗撤軍的主要原因。過去美國因越戰的沉重軍費而脫離布雷頓森林體系,後來盯上了中東石油,今天美國若再加重軍費,而以自產頁巖油來擔保美元,美元再無條件兌換聯邦政府的國債,這個畫面太美了,美到不敢直視。

結論

第一艦隊是無法遏制中國崛起的,過去的第七艦隊做不到,同樣,今天的第一艦隊也做不到。

中國崛起是時代的趨勢,美國應該做的是停止軍事化、持盈保泰和中國合作,兩國共同建立世界秩序,而不是以軍事力量遏制,越是遏制,越將刺激中國崛起的速度與能量。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作者 譚傳毅 特約軍事評論人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美國欲重建第一艦隊,澳大利亞無條件支持,新加坡卻潑冷水!
    雖然美國國內疫情肆虐,但是在打擊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問題上,美國卻毫不手軟。美國當下的問題,就是要趕緊遏制中國發展的趨勢,甚至還要扼住中國的石油與貿易通道。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布雷斯維特在美國海軍潛艇協會的一個專題研討會上,宣布了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將重建冷戰中前期活躍在西太平洋的第一艦隊,而這部署的地點就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這對於中國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畢竟美國處處為難中國,而此時建立西太北洋的第一艦隊,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中國。
  •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遏制俄羅斯
    美媒網站截圖理查森說:「隨著安全環境的挑戰性加劇及日趨複雜,我們的國防戰略清楚列明,美國重新回到大國戰略競爭的年代。」他表示,第二艦隊的任務範圍涵蓋美國東岸及北大西洋。他說:「第二艦隊將對(美國)東海岸和北大西洋的船舶、飛機和地面力量進行業務和行政領導。」
  • 解析為何美海軍重建第一艦隊,其遏制中國發展的印太戰略仍然不會得逞
    在這位海軍部長的狹隘觀點看來,中國海軍的實力崛起,已「嚇壞了美國的所有盟友」。因為他在早前擔任美國駐挪威大使的時候,就表示其「觀察到了」中國在北極圈「擴張」的情況,因而他在敵對意識形態的思維綁架下,面對中國為維護國家利益而正當崛起的海軍勢力,就只能表現出一種咄咄逼人的冷戰思維和敵對角度,以此去衡量和思考,並污衊中國和平崛起的努力。
  • 五角大樓在新加坡重建第一艦隊,馬六甲海峽危矣
    據美媒USNI新聞11月17日報導,在當天舉行的美國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公開呼籲,美軍應該在印太地區重建第一艦隊,保證美國能夠更加全面地應對來自該地區的海上挑戰。布雷斯韋特說:「我們計劃建立一支新的海軍艦隊,該艦隊將被部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這能使我們真正在印太地區留下足跡。」他強調:「我們不應完全依賴部署在日本的第七艦隊,我們有必要尋找其它盟友或夥伴的支持,比如印度和新加坡,這在我們被捲入戰爭時是非常關鍵的。」
  • 從美國海軍重建第一艦隊,解析後川普時代的印太戰略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從太平洋彼岸傳來的最新消息,就是美國海軍部長布瑞斯威特提議重新恢復美國海軍第一艦隊的編制。面對中國海上力量的不斷強化,出席海軍潛艇聯合座談會的布瑞斯威特強調,光依靠日本的第七艦隊沒有辦法維持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穩定。他強調,中國的威脅從北極一路延伸到亞太地區,嚇壞了美國的所有盟友。
  • 美國重建第一艦隊,打算掐住我國海上生命線?
    據美媒消息,2020年12月2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已撤銷逾40年的第一艦隊編制,提升美國海軍在太平洋關鍵海域及印度洋至澳洲以北海域航道的實力,以對抗中國海軍的威脅。 第一艦隊將往北、往南分別與第七艦隊、第五艦隊互相接應。
  • 美國欲重建1號艦隊,澳大利亞又想插一腳
    近期,美海軍部長布雷斯維特,再次宣布組建"第一艦隊",以應對所謂的印太地區最新形勢。澳大利亞立刻獻媚,但美國中意的司令部所在地新加坡,卻不願趟這趟渾水。 在美國當地時間上周三(2日)的參議院聽證會上,美海軍部長布雷斯維特拋出了一個重磅提議,表示要重建"第一艦隊"。
  • 美國海軍欲重建第一艦隊意欲何為?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據美媒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近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太地區。布雷斯韋特宣稱,為提升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軍力態勢,欲重組第一艦隊,並將其作為遠徵艦隊,主要負責印度洋和南亞地區。
  • 直接堵在中國家門口?美海軍部長叫囂:在新加坡重建第一艦隊
    從當前這個計劃安排中就可以看出,美國想要重組第一艦隊的目標已經相當明顯,準備部署在新加坡,毫無疑問是在針對中國,進一步加強「印太戰略」,並打算在南海大幹一番。
  • 針對中國的美第一艦隊入駐澳洲?對不起,根本沒有適合駐紮的位置
    圖為第一艦隊中美兩國之間的較量已逐漸進入白熱化,無論是軍事、科技還是經濟上,美國都會對我們實行多方面的打壓,以此遏制中國的發展。如今美國海軍為針對中國崛起,決定重建第一艦隊,藉此威懾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徹底鎖死中國邁向大海的道路。圖為第五艦隊近期美國海軍已經在為第一艦隊挑選合適的駐紮地點。新加坡本是一個不錯的位置,但是其水域太過狹窄,幾乎很難容納下一個龐大的航母艦隊。而且新加坡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對美軍不是很歡迎。
  • 美軍重建第一艦隊?澳大利亞高層激動了!
    近日,美國媒體公布一則消息,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思韋特上個月稱,他想重建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太地區。這一消息披露後立即引發澳大利亞的濃厚興趣。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日前報導稱,美海軍「第一艦隊」的建設需要地區盟友提供維護支持,澳大利亞很有可能成為「第一艦隊」的重要基地。
  • 美國海軍欲重建第一艦隊意欲何為?
    據美媒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近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太地區。
  • 美國要重建第一艦隊,基地建在何處?這個國家竟主動邀請
    大家都知道,美國第七艦隊是美國海軍部署在亞太地區的重要力量。除了第七艦隊之外,其實還有個第一艦隊,這支艦隊同樣負責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只不過從1973年開始便被解散了。如今,重建第一艦隊的計劃又被美國人重新提上了日程,而澳大利亞對這個消息表示出了異常的興奮,背後傳遞了什麼信息呢?
  • 美軍亞太野心:以樟宜為基地重建第一艦隊?
    近日,美國海軍部長宣稱美國正在考慮重建第一艦隊,重建艦隊屆時將部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交界處,最有可能的部署地是新加坡。對此,新加坡對此予以否認。遙感智庫專家分析認為,美軍做大做強海上力量部署由來已久,結合近期美位南海等方向實施高強度偵監演訓活動來看,美軍在戰略要地重建第一艦隊,劍指中國南海實施近距離威懾不言而喻。
  • 美軍重建第一艦隊,基地或在澳大利亞!三艦隊齊聚,徹底包圍亞洲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美媒消息,近日,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早在1973年就撤銷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主要部署在新加坡或澳大利亞以北海域,使其能夠以銜接部署在日本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和部署在中東地區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
  • 美海軍部長與國防部長決定增派艦隊針對中國,結果雙雙下馬!
    印度和美國的軍事聯盟已經越發密切,不論是最近的「馬拉巴爾」四國軍演還是印美戰略,印度已經堅定地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急先鋒,幫助美國遏制中國。只是目前似乎美國對他的這些亞太地區的盟友略有些失望,打算擼起袖子親上陣。
  • 矛頭直指中國海上生命線!美軍宣布復活第一艦隊,目標盯上馬六甲
    儘管現任總統川普的執政時間僅剩7周,但是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斯威特最近仍然給外界帶來了一個重磅消息,表示為了改善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態勢,他們正在準備重建第一艦隊,該艦隊初期的艦艇和人員將從第七艦隊中挑選,將重新調整美國海軍的力量。
  • 美海軍部長欲建新艦隊駐紮印太遏制中國 外交部回應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海軍部長欲建新艦隊駐紮印太遏制中國 外交部:美渲染中國威脅為其謀求霸權製造藉口【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據媒體報導,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思韋特17日在美國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呼籲
  • 美媒:美海軍將重建第一艦隊,總部或設在新加坡,直接切斷馬六甲航線
    「戰區」稱,美國目前正全面加深與印度以及「印太地區」其他盟國之間到的聯繫,以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美海軍艦隊劃分報導稱,肯尼斯在11月17日舉行的美國海軍潛艇聯盟年度專題討論會上,公開呼籲增加艦隊,他補充說,計劃將這個新單位命名為美國第一艦隊,美國在1947至1973曾以該名字命名西太平洋部分地區活動的海軍艦隊。
  • 美國專家:美國應當在北極遏制中國,封鎖白令海峽掐斷北冰洋進出通道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0日報導,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CRA國際諮詢公司總裁克魯爾認為,在北極遏制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他提出其中一項措施是控制白令海峽,掌握北太平洋進出北極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