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從太平洋彼岸傳來的最新消息,就是美國海軍部長布瑞斯威特提議重新恢復美國海軍第一艦隊的編制。
面對中國海上力量的不斷強化,出席海軍潛艇聯合座談會的布瑞斯威特強調,光依靠日本的第七艦隊沒有辦法維持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穩定。他強調,中國的威脅從北極一路延伸到亞太地區,嚇壞了美國的所有盟友。
以橫須賀為據點的第七艦隊,作戰覆蓋範圍從夏威夷延伸到印度洋,防禦起來相當吃力。畢竟這一整塊地區,就涵蓋36個國家與全球50%人口。為此美國海軍有必要將原本第七艦隊防衛的範圍切成兩半,一是西太平洋地區,仍屬於第七艦隊的勢力範圍之內。第一艦隊方面,未來的作戰範圍則以南中國海到印度洋為主,一南一北全面掌握印太地區的海上樞紐。
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的軍事防堵,不會因為拜登上臺執政而有所改變。而且在談及中國時,布瑞斯威特的敵意卻格外激烈。原來布瑞斯威特在今年5月上任海軍部長職務以前,曾經擔任過美國駐挪威大使,親眼目睹到中國勢力在北極圈擴張的情況。他認為中國對美國的威脅,絲毫不下於1812年中燒掉白宮的加拿大軍。那麼第一艦隊的重新建立,究竟有哪些戰略意義呢?請看以下分析!
壯大中的解放軍海軍
今年9月1日,由五角大廈出版的《2020中國軍力報告書指出如果從軍艦數量的角度來看,解放軍海軍已經超越了美國海軍。多年來的下餃子,讓今天的解放軍海軍擁有350艘各類型軍艦,而美國海軍則只有295艘作戰艦艇。當然這裡指的,僅僅是數量上的優勢,中國的艦艇在質量上距離超越美國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卻足以讓美國與盟友們感到懼怕。
畢竟中國的目標,確實不是以當前350艘軍艦為滿足,還要打造總數量達九艘的航空母艦。比起美國現有的11艘航空母艦,這個數字也不過少了兩艘而已。中國為何需要數量如此之多的航空母艦呢?因為目前中國有北部戰區海軍、東部戰區海軍與南部戰區海軍等三大艦隊,每個艦隊都至少需要一艘航空母艦,以隨時因應來自北海、東海以及南海的威脅。
同時每一個戰區的海軍,也還需要一艘航空母艦作為訓練艦隻使用,把三個戰區的訓練艦與作戰艦加起來,就有六艘航空母艦了。最後,軍艦都有需要進廠維修保養的時候,還必須再要有一艘航空母艦擔任預備艦。把預備艦也算進去的話,中國打造九艘航空母艦是一種合乎軍事邏輯的安排。中國所要的,也不只是確保釣魚臺列嶼或者南沙群島主權,而是控制住整個印太地區的海上通道。
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快速提升,往來於中東與東南亞的海上通道對中國而言也越來越重要。一旦這些用於進口能源的海上通道被切斷,中國的整體國家建設都將遭遇到毀滅性打擊。所以必須把美國的影響力從印度洋與太平洋徹底的驅逐出去,必然成為解放軍海軍的努力目標。
《2020中國軍力報告書》評估,緬甸、泰國、新加坡、印尼、巴基斯坦、斯裡蘭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肯亞、塞席爾、坦尚尼亞、安哥拉與塔吉克都有成為海外後勤基地的潛力。
美國海軍的新戰略
布瑞斯威特提到重建第一艦隊,使用重建兩字,就表示在美國海軍歷史上也曾經有過第一艦隊的編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7年1月1日,擊敗日本帝國海軍並掌握西太平洋海上控制權的太平洋艦隊,宣告以1945年解編的第三艦隊為基礎打造初代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初代第一艦隊以夏威夷福特島為基地,負責西太平洋的安全。
直到1973年,美國海軍重新整編太平洋艦隊,才將第一艦隊的番號又改回了第三艦隊。冷戰時代的美國海軍以蘇聯為假想敵,第三艦隊的主要任務是以支援第七艦隊為主,只有在美蘇雙方爆發全面戰爭的情況下才會派往前線。蘇聯解體之後,中共海軍實力尚不具備挑戰第七艦隊的實力,所以太平洋艦隊還是將第三艦隊部署於聖地牙哥,確保美國西岸的安全。
然而美國自2001年以來深陷中東戰爭泥沼,不只給了中共國崛起的機會,就連俄羅斯也在普京帶領下捲土重來。尤其是俄羅斯併吞克裡米亞半島之後,新的國際局勢讓美國海軍認知到了調整各艦隊編制的時機已經來到。美國海軍先是選在2018年,恢復了2001年解編的第二艦隊,與第四艦隊共同拱衛大西洋的安全。而第二艦隊之所以在2001年解編,完全是因為當時美國海軍不再把俄羅斯海軍視為威脅。
如今俄羅斯捲土重來,布瑞斯威特不只要讓第2與第四艦隊一北一南保障美國的大西洋門戶,還打算將2006年更名為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的大西洋艦隊恢復原名。大西洋艦隊負責保護美國東岸,第六艦隊則在美軍歐洲司令部指揮下,與北約盟國共同遏阻俄羅斯在歐洲大陸的擴張。波斯灣到印度洋,則由第五艦隊負責守備。
未來第一艦隊成立後,將以新加坡或者澳洲為據點,將第五艦隊還有第七艦隊的防禦範圍連接到一起。與過去不同的是,第三艦隊不會因為第一艦隊恢復編制而消失,而是繼續負責美國西海岸的安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美國海軍第一艦隊到第七艦隊全員到齊的畫面,另外還有負責網路作戰,並由美軍太空司令部指揮的第十艦隊,可見面臨俄羅斯與中國的雙重威脅,美國不敢掉以輕心。
成功的關鍵還是同盟體系
一個我們樂見的趨勢,是無論美國軍事力量有多麼強大,都無法阻擋中國經濟力量的崛起。川普退出TPP,又在2019年日韓貿易戰期間選擇置身事外,都給了中國在亞太地區擴張自身影響力的機會。如今RCEP經濟圈已經成形,一帶一路的發展又再向前推進了一步。在日本、韓國、東協甚至新澳都需要中國的情況下,美國勢必難以再像過去一樣,靠一己之力扭轉亞太局勢。
絕大多數東協會員國,都有遭受歐美列強殖民統治的經驗,所以他們對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都懷有先天上的抵制。對西方人的厭惡,讓他們先在二戰期間選擇與日軍站在同一陣線抵禦英美盟軍,然後又在冷戰期間與中國一起對抗美蘇霸權。同樣屬於亞洲人,同樣屬於有色人種的觀念,讓中國在與東南亞國家人民交往時向來是比美國還要吃得開的。
如今第一艦隊可能將司令部設在新加坡樟宜港,可新加坡又與中國維持著緊密的經貿甚至政治合作關係。新加坡向來不願意與美國建立正式的盟友關係,也不希望美國海軍在樟宜港駐防超過四艘濱海戰鬥艦以上的軍力。所以第一艦隊能否進駐新加坡,還要觀察美星雙方未來能談出什麼結果才能決定,如果談不出結果的話,澳洲可能就是唯一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