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受連鎖品牌和電商衝擊長沙的水果店出現「關門潮」
近日,長沙嶽麓區一水果店擺出了甜橘10元4斤的特價優惠,但是同日電商平臺1元一斤的橘子更顯實惠。
今年夏天,每隔三五步就可以遇到一家水果店,裡面的水果琳琅滿目,店員忙得熱火朝天。然而,入冬以來,長沙的水果店卻急劇減少。
記者調查發現,長沙有的小區裙樓商鋪的水果店數量由4家減至2家,有的社區小街沿線由7家減至5家,而不少水果連鎖卻依然經營得紅紅火火,仍有擴張之勢。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小水果店關店潮?連鎖水果店的競爭力又在哪裡?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進行分析。
12月2日,記者來到長沙河西奧林匹克花園樓盤的一家水果店。「今年的水果生意難做。」該水果店老闆感嘆道,「我所在的一個微信群,裡面聚集了長沙河西水果店老闆,三四百人。近兩個月來每天都有老闆把水果店轉讓出去,河西這邊幾乎是以每天一家的速度在削減。」
開店兩個月就選擇了關門大吉的王先生表示:「房租人工水電成本高,水果保鮮難,損耗大,一天到晚守在店裡,卻沒幾個客人,所以決定趕緊轉行。」
生意冷淡,小水果店現關門潮
據悉,今年初的時候,長沙河西奧林匹克花園裙樓商鋪100米距離內有4家水果店,如今只剩下2家。
無獨有偶,長沙河西白雲路上的水果店,也面臨同樣的經營困境。一家名為冰糖心果業的水果店,推出了甜橘10元4斤的特價優惠,但是前來購買水果的市民依然不多。記者細數發現,300米左右的小道上,聚集了5家水果店。而冰糖心果業水果店胡老闆表示,事實上,今年年初這條街還有7家水果店,2家因生意不好關門了,留下了現在的5家。胡老闆說:「今年我這家店的經營也只能用一片慘澹來形容,街口的那家水果店年初轉讓以後,一年換了4個老闆,生意都沒有做起來。」
胡老闆表示,他做水果生意多年,以前水果店的利潤還算可以,現在已經開了8家連鎖店,但是今年以來,情況急轉直下,利潤越來越薄,來水果店的顧客也明顯減少。不過他還是決定堅持下去,「明年經營方式會轉型,要與時俱進」考慮加盟在湖南做的好的品牌,學習新模式,讓品牌幫助門店引流。
電商崛起,價格更優還送貨上門
儘管冰糖心果業水果店10元4斤的甜橘價格已經很低,但是記者打開手機電商平臺,卻發現了更誘人的價格。例如,在京東的「到家一小時達」平臺,連鎖品牌的水果的店鋪就推出了貢橘1元一斤的優惠。價格明顯比水果店更實惠,10元錢足足可以買10斤。
胡老闆表示:「天氣轉涼,水果銷售也進入淡季,夏季過後就關門的一些店面,很可能受到這方面原因的影響。另外,今年水果進價整體也略高於去年。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電商、微商在價格和服務都比我們更有競爭力。」
80後長沙市民羅女士不記得自己有多久沒有去水果店了。「昨天在電商平臺上買20多元,買了一斤貢橘,一斤蜜橘,一斤去皮甘蔗,半斤火柿,不僅品種豐富,而且送貨上門,放家裡可以吃上好幾天。」
長沙市民倪先生最近還藉助微信平臺,幫助父母推銷了一把峎山百歲橙。「兩老加起來剛好150歲,種了一輩子臍橙。」倪先生自己寫了峎山百歲橙的文案,朋友圈紛紛轉發,再通過電商平臺出售,銷量可觀。倪先生介紹:「電商是近兩年興起的銷售手段,得益於村裡有了專門的配套服務,兩位老人只要在家就可以把橙子賣出去。」
記者手記資本湧入引發行業巨變
儘管水果電商銷售的興起,掀起了一股小型水果店的「關門潮」,但是,在嚴冬來臨之際,還是有不少水果連鎖經營得紅紅火火。長沙幾個大型連鎖水果品牌門店仍處於繼續擴張的發展態勢。
「這些水果店多選址高檔小區邊,品種大多為車釐子、榴槤、藍莓、牛油果等高檔進口水果,生意十分紅火。」業內人士評價。」長沙市民劉女士在水果店購買水果之後,就加入了該品牌的微信團購群,「群裡面每天都推出最低折扣水果、最新上市水果,圖文並茂,十分誘人,在群裡下單又方便,幾十分鐘就送貨上門。」劉女士說。
新零售——作為現在最火的熱詞,正在給水果行業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代表的品牌有,綠葉水果,果之友,百果園,果繽紛等。過去,水果行業存儲運輸難、標準化偏低。隨著各路資本紛紛湧入,這個行業的供應鏈全面升級。大型水果連鎖一般在紅星水果市場擁有數個大型獨立的配送中心、冷藏庫與批發門面,擁有多家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水果直供基地。
業內人士表示,水果的銷售模式上也在升級迭代。例如,「極致單品」加預售,將消費者需求前置,不少銷售商通過這種方式,創造了銷售佳績。一位長沙微商「YY美食家」首先在網上發出車釐子的預售信息,朋友們提前預訂,一到貨就直接售罄。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 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