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災後重建有信心 紅紅火火鬧元宵 寧夏:紅紅火火鬧元宵 甘肅:喜迎元宵佳節 浙江:古運河畔賞燈會千盞花燈亮湘湖珠海:第二屆民間藝術大巡遊盛況空前 內蒙古:紅紅火火鬧元宵慶元宵 花燈俏 長春:正月十五紅燈高掛迎佳節
四川人賴源鑫到成都經營湯圓,因湯圓質高、味美而得名「賴湯圓」。該湯圓選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勻,包上用芝麻、白糖、熟豬油配製的餡心,每個重約25克。其特點是香甜滑潤,肥而不膩,糯而不粘。
上海滿園春酒釀湯圓選細膩糯米粉為原料,放在圓竹匾中邊灑水邊旋轉,逐漸滾成湯圓生坯。將其投入酒釀湯鍋中,加白糖、桂花煮熟。該湯圓的特點是軟糯有勁,酒釀味濃,甜酸可口,清香誘人。
廣東潮汕四式湯圓先將綠豆、紅豆、糖冬瓜、芋頭分別煮熟蒸熟,去皮,加入白糖、芝麻、熟豬油等調味品製成四種甜餡料,分別包成四種不同湯圓。
煮熟後,每碗各裝一個,共四個,加甜湯。該湯圓色澤潔白,個大肉厚,軟滑細膩,味道各異,風味特佳。
溫州縣前湯圓該店於清鹹豐年間開業,已有100餘年歷史,其中麻心、擂沙、鮮肉3個品種最受食客青睞,皮薄餡足,餡心鮮香。
蘇州吳門五色湯圓以糯米、粳米粉相配,加水和之,包以由鮮肉、玫瑰豬油、豆沙、芝麻、桂花、豬油等五種配製的餡心。該湯圓甜鹹皆備,為膾炙人口的江南風味小吃。
鹽城藕粉圓子該地特產,已有200餘年歷史。將經醃漬的糖板油丁加桂花、杏仁、核桃仁、松子仁、金桔餅等做成餡心,將餡心放藕粉中滾過,投入沸水滾片刻,撈起再滾,如此五六次而成。該湯圓均勻圓滑,餡心甜潤爽口,湯有濃鬱的桂花香味。
寧波豬油湯圓該湯圓是選用優質的水磨糯米粉,加水揉透,包豬油芝麻餡心,煮熟裝碗再加白糖、桂花糖。豬油湯圓細膩潤滑,糯而不粘,餡心香甜可口。
此外,重慶的山城小湯圓、江西波陽的珍珠丸、貴陽的八寶湯圓、安慶的韋家港湯圓、長沙的德芳湯圓等等,也都是馳名的風味湯圓。
美式湯圓用小麥麩炒黃,與豬肉適量加蔥鹽、色拉等做成餡丸,包糯米糰後,或煮或煎食之。
法式湯圓用山藥兒泥、番茄醬、火腿末、奶酪、白糖等剁成肉餡丸,再用糯米粉與土豆泥混勻包上餡丸,煮熟後晾乾,煎炸後即食。
韓式湯圓用人參加水潤軟切片,烘脆研粉,拌入芝麻末兒、玫瑰泥、櫻桃蜜以及白糖和雞油,製成小丸後包入糯米糰中。其很有滋補功效。
新加坡式湯圓用熟花生米、熟芝麻末兒、瓜仁、桔餅、桃仁等作餡,再加玫瑰糖、白糖等拌成餡條,再切小塊,包上半溼的糯米糰,入水鍋煮食之。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 ...
燈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 ... ...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呂后病死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 ... ...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觀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 ...
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 ...
走百病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 ...
逐鼠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 ...
迎紫姑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 ...
(責任編輯:車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