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易中天:鄧曉芒是中國唯一哲學家?

2020-12-16 語文黑匣子

易中天認為鄧曉芒是中國唯一哲學家。這話有溢美成分,我不敢苟同。

鄧曉芒的學歷和著作看,鄧教授沒有研習理科知識的經歷,很難設想,一個對自然科學沒有精深研究的人會成為合格的哲學家!

因為哲學是形而上的學問,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哲學家作為智慧的化身,他應該系統回答人類的產生和歸宿,文明的由來和演進,人類與文明的關係,文明之間的比較,現代人的生存困境及解決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普遍而深刻的問題。

很遺憾,鄧教授和他的著達擔當不起這樣的重任。鄧教授甚至還沒有走出象牙塔,民間對教授的了解也十分稀少。

在我看來,當今中國唯有王東嶽先生堪稱哲學家。王東嶽先生雖然只出版了一本哲學著作《物演通論》,因為高深玄奧而受眾有限,影響力有限,但他的演講彌補了不足,並且為他贏得了舉世無兩的聲譽。

王東嶽先生的演講從十分宏大的視野中審視中西方文明的演進,在這一點上超過易中天;他對中華傳統文明有廣泛而精深的了解,對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均有涉獵;他對西方文明的源流如數家珍,對代表性的哲學思想能作抽絲剝繭、深入淺出地講解;他對西方科技對文明進步的影響作出令人信服的辯證分析,振聾發聵,在這一點上超過鄧曉芒。

王大師的演講表述清晰,細節準確,流暢自如,從容不迫。其淵博的學識,超凡的記憶,精深的思想,高妙的見解,瀟灑的談吐,每每讓人嘆服

在王東嶽之前,我聽易大師的演講最多;在易中天之後,我聽王大師的演講更勤。

相關焦點

  • 易中天說鄧曉芒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太誇張,誰是真正的哲學家呢
    易中天說:「鄧曉芒教授在我心目中,不客氣的說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他是唯一,不是之一,在我心目中,不代表別人。」易中天把鄧曉芒說成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太誇張不著調,真不知道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鄧曉芒是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德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德國哲學,亦研究美學、文化心理學、中西文化比較等,創立「新實踐美學」和「新批判主義」。鄧曉芒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就是翻譯,主要是康德的《三大批 判》《實用人類學》《自然科學的形上學基礎》。鄧曉芒連哲學家都算不上,更不要說什麼唯一了。
  • 鄧曉芒:忠孝立國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病根
    所以我的結論是:忠孝立國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病根。"這是鄧曉芒教授在他的文章中說的一番話,剛一出來就引發了學界的熱烈討論。他將當代的教育弊端直指忠孝立國的傳統觀念,他說忠孝不過是封建社會皇權制度下的必然產品,這樣培養出來的不過是一群聽話的人,而不是真正的人才。
  • 鄧曉芒:忠孝立國不適合當今中國發展
    所以我的結論是:忠孝立國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病根。"這是鄧曉芒教授在他的文章中說的一番話,剛一出來就引發了學界的熱烈討論。他將當代的教育弊端直指忠孝立國的傳統觀念,他說忠孝不過是封建社會皇權制度下的必然產品,這樣培養出來的不過是一群聽話的人,而不是真正的人才。
  •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哲學家?
    如果是在這個意義上來理解「哲學」這個概念的話,中國當然有哲學和哲學家了。可是這個關於哲學的定義還是比較模糊的,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百度百科的定義:「哲學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古人有沒有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否定這個等於無知。具體可以找本「中國思想史或哲學史」之類的書看看,在此不多贅言。那麼,為什麼會在「理論體系」這裡有分歧呢?原因就出在表達方式上,中國古人寫書往往只寫結論,把思考過程和推理步驟都給省略了。
  • 吳景欽:中天案 北高行恣意認定
    中天新聞臺申請換照遭NCC否決後,中天於提起行政訴訟之同時,也立即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假處分,以避免不可回復的損害。只是一如過往慣例,北高行駁回假處分之聲請,也代表此案只能窮盡一切救濟手段,才有爭取合法權利之可能性。
  • 鄧曉芒:現代藝術中的美究竟是什麼?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鄧曉芒在南京師範大學悲鴻講壇作的第四場講座,基於「現代藝術已經不再關心美的問題」和「美學有必要建立一門『醜學』來解讀現代藝術」兩大觀點,指出這種認識的產生在於沒有弄清楚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什麼是美?即美的本質問題。
  • 中天易八字命理在易學界的立足之本
    中天易八字命理在易學界的立足之本 恩師:張永紅審發 徒弟:馬英利撰寫 想在易學界立足,必須精通八字命理。首先要取準八字中的用忌神,其次需懂得古代的機密的陰陽五行作用關係,再者得知道先後天用忌神在命局裡的作用關係。
  • 【今日百科】中國古代十大哲學家
    今天是世界哲學日,中國的哲學研究雖然一度中斷,但是中國古代有著大量的哲學先驅,他們有的將思想傳至海外,有的將思想風靡數朝數代,甚至有的還保留在高中語文課本裡呢!中國古代十大哲學家,他們是誰呢?老子生命的大智者老子,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孔子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同樣是講禪宗的境界,易中天、王德峰表現如何?
    易中天可能是當今中國最受歡迎的學者,他曾經牛氣哄哄地講:中國有兩三千所大學,如果每所都接受邀請,10年也講不完。敢誇下如此海口的,難以找到第二人。王德峰是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講課生動深刻,頗受學生追捧,被譽為「哲學王子」。
  • 淺談中天易雙星會的雙星會坐
    淺談中天易雙星會向雙星會坐 導師:張永紅授課 弟子:李 芳撰寫 昨天晚上中天易國學大講堂,中天易學二十代傳人張永紅老師講解了中天命理玄空風水。
  • 鄧曉芒:康德和黑格爾是人類歷史上被公認為最難讀懂的哲學家
    當然,康德哲學這項「基本功」也不是好對付的,康德和黑格爾都是人類歷史上被公認為最難讀懂的哲學家。然而,促使我不斷地對他們、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來對康德哲學鍥而不捨地鑽研的,正是我當年由於不會思維而感受到的那種刻骨銘心的痛苦,以及對周圍非理性社會環境的那種反叛精神。我知道,這種反叛光靠說怪話是不行的,它不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而是成人的一種深思熟慮,是對理性思維的一種熟練掌握和恰當運用。
  • 談中天關臺 臺資深媒體人彭文正轟「NCC」私刑
    來源:華夏經緯網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資深媒體人彭文正昨日應邀至國民黨中常會專題演講,彭以《政經看民視》節目被關掉的經驗,痛批通傳會(「NCC」)不該以私刑關掉中天新聞臺。對於中天假處分被駁,彭文正說,從蔡英文論文門案,即可看出司法人員和很多媒體從業人員一樣,甘為政治的犬馬。彭文正直言,「NCC」的4大理由都很荒唐,若關中天是因民進黨認為中天是所謂「中共代理人」,若罪證確鑿,就用「國安法」查辦,但顯然沒有,這就如同「要抓槍擊要犯,但沒抓到,用闖紅燈關他一輩子」。他抨擊,「NCC」不該用私刑方式關掉媒體,這不光明也不磊落。
  • 中天易的萬能應期尺同一八字不同出生地壽命也不同案例分享
    中天易的萬能應期尺同一八字不同出生地壽命也不同案例分享導師:張永紅講授徒弟:周壽旺論作中天易萬能應期尺,是中天易學創始人張永紅創造、發明的以前難以分解,現在,舉一個案例,簡要用中天易的萬能應期尺,測算出同一八字,而出生在不同區域,其壽命長短也有不同,以此論證與證明「同一個八字,有當皇帝,有為乞丐"的道理。乾造 癸亥 辛酉 已醜 甲子一、判斷日主旺衰、格局、明用忌。
  • 中天易命理學講解「連珠三般卦」之八字命造
    中天易命理學講解「連珠三般卦」之八字命造 導師:張永紅指導 弟子:姚士普撰寫 在中天易命理玄空風水中,有一種高級格局,在陰陽宅特殊立向時,星盤會出現幾個數字的奇妙組合。
  • 中天新聞臺換照被否 引發臺灣「政治追殺」「新聞自由」爭議
    中天新聞臺換照被駁19日,前「新聞局」局長鐘琴、數名「立委」及多個民間團體到「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門前抗議,打出「挺中天,反關臺」「捍衛新聞自由」等標語。《聯合報》一項9萬餘人參與的民調顯示,89%民眾不贊同「NCC」不予換照的決議,且「感覺有政治力介入,不應限縮新聞自由」。
  • 盤點中國成就最高的十位哲學家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老聃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到了唐朝武宗時期老子被定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卻認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 臺北法院駁回中天假處分 言論自由正式進入黑暗時代
    華夏經緯網12月0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NCC(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11月18日否決中天新聞臺換照,中天為爭取時效,23日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遞狀,盼先維持新聞臺營運,以免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害;法院昨(7)駁回聲請,並提出解釋,但「立委」葉毓蘭卻認為,這些「解釋」近乎強辯,原本她還認為臺灣司法還有主體性,有著超出黨派、處於超然公正的立場,但這個判決讓她明白
  • 中天易命理學趣談十一:天府論道.命造七例雜談
    中天易命理學趣談十一:天府論道.命造七例雜談導師張永紅 李相昆撰寫正值周末,難得清閒,浣花溪畔,覓一茶園;偏僻角落,清茶一盞,關機避煩,靜思中天;易數推演,命造七例,婚期親壽,傷病災險,每每皆驗;綴文成篇,名曰雜談;期報師恩,並飧有緣。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中天易斷張愛玲人生二三事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中天易斷張愛玲人生二三事 導師:張永紅指導 弟子:趙秋瑜撰寫 張愛玲,1920年9月出生於上海公共租界一幢沒落貴族府邸,其家庭背景顯赫,但缺乏家庭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