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哲學家?

2020-12-17 自在哲學

這個問題之所以有爭議,是由於不同的人對「哲學」這個概念的理解存在分歧所導致。如果我們想要結束爭議,必須對「哲學」這個概念有一個清晰的定義。並且,這個關於哲學的「清晰的定義」必須能夠得到爭議雙方的認可。

那麼,什麼是哲學?或者,哲學的定義是什麼?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哲學就是愛智慧。這句話蘊含的意思是,哲學不是給我們一種正確的答案,而是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興趣,對認識這個世界有一種熱愛,自己去尋找答案。

如果是在這個意義上來理解「哲學」這個概念的話,中國當然有哲學和哲學家了。可是這個關於哲學的定義還是比較模糊的,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百度百科的定義:

「哲學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的認識,方法論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是世界觀的功能,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這個定義的關鍵點有兩個,一個是「世界觀和方法論」,還有一個是「理論體系」。關於第一個關鍵點,我相信大家都沒有爭議,無論哪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中國人當然也有。產生分歧的地方就在「理論體系」這裡,什麼是理論體系呢?

先看看體系是什麼意思:指若干有關事物或某些意識相互聯繫的系統而構成的一個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理論體系」指的當然就是意識方面的了。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古人有沒有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否定這個等於無知。具體可以找本「中國思想史或哲學史」之類的書看看,在此不多贅言。

那麼,為什麼會在「理論體系」這裡有分歧呢?原因就出在表達方式上,中國古人寫書往往只寫結論,把思考過程和推理步驟都給省略了。對此,鄧曉芒教授就曾經感慨:

「歷來的人們,固然也常常在小品文中、在隨感錄中、在小說和哲理詩中談論日常生活中的哲理,有些也談得很深刻、很精彩;然而,將這種哲理的來龍去脈構成一種有結構、有層次的系統,這恐怕向來都不是中國的文人、智者和哲學家們所長。」

如果在這種嚴格意義上定義哲學,也就是具備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並且能夠在文字形式上表達出來,那麼那些認為中國沒有哲學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

因此,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從哪個意義層面上來理解「哲學」這個概念的。

相關焦點

  • 【今日百科】中國古代十大哲學家
    今天是世界哲學日,中國的哲學研究雖然一度中斷,但是中國古代有著大量的哲學先驅,他們有的將思想傳至海外,有的將思想風靡數朝數代,甚至有的還保留在高中語文課本裡呢!中國古代十大哲學家,他們是誰呢?老子生命的大智者老子,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孔子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中國當代為什麼沒有產生著名的哲學家?
    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著名哲學家,像老子、孔子、莊子、魏晉王弼、宋、明張載、朱熹、二程、王陽明、王夫之等人。中國近、現代歷史有著名的新儒家學派,像梁漱溟、熊十力、牟宗山、馮友蘭、徐復觀等人。中國當代呢,能夠被稱為哲學家的好像很難找,更不用說成為著名哲學家了。
  • 中國現在到底有沒有大師?
    中國古代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是思想家、哲學家,那才是大師  —— 中國現在到底有沒有大師?  周桂鈿 常從報刊上看到這樣的感嘆:中國缺少世界級的大師;但另一方面又經常聽到「大師」的稱呼。著名某某家算不算是大師?成就一位大師需要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中國現在到底有沒有大師?於是,我便有了一些零散的想法。  其一,怎樣才叫大師?錢學森那樣的科學家算不算?能言善辯的「教學名師」算不算大師?
  • 易中天說鄧曉芒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太誇張,誰是真正的哲學家呢
    易中天說:「鄧曉芒教授在我心目中,不客氣的說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他是唯一,不是之一,在我心目中,不代表別人。」易中天把鄧曉芒說成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太誇張不著調,真不知道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鄧曉芒連哲學家都算不上,更不要說什麼唯一了。周國平,研究尼採出名的,他就不承認自己是哲學家,「我知道我的地位,我不是,我只是大家通往經典著作的橋梁。」周國平說得很清楚,他們這些學者不過就是一個橋梁而已。錢鍾書在《圍城》中也說過,中國從來沒有過哲學家,只有哲學家學家。
  •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海洋文明?
    中國古代是有海洋文明的,著名的鄭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實證。對海洋的探索和開發自古就有,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使古人很早就與海打交道。春秋戰國時南方的吳越文化己高度發展,沿海農業經濟圈己成形。《韓非子》曾說:「歷心於山海而國家富。」中國古代海洋文明更準確地說應該稱為海洋農業文明。
  • 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有沒有關係?「越」在古代到底指什麼?
    不過,「京族」即「越族」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的,但是大家應該知道,「越」在中國古代可不是指越南的,中國似乎長江以南到處都是「越人」,春秋戰國時期有「越國」、秦始皇南徵「百越」,至今中國廣東省的簡稱都是「粵」,這個在古代其實就通「越」。
  • 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到底有沒有呢?
    編者按:黑格爾評價儒家的哲學時說:「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到底是黑格爾不懂中國文化還是中國哲學尤其是儒家的哲學就真的如同黑格爾所說的,思辨的哲學是一點都沒有的呢?小編對此進行分析,請大家多指正。
  • 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是誰?當今世界公認的偉大思想家在哪裡
    哲學家是不是思想家、中國三大哲學思想、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是誰、世界最偉大哲學家排名、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如何成為思想家和哲學家、思想家有哪些人、世界公認十大思想家、古代哲學家思想家、中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山東濟南'在『升命學說』理論思想中的真正本意就是『懂、悟,極難』,為何這麼說
  • 古希臘時期的女性哲學家
    很少哲學系學生有機會思考或閱讀古代女性哲學家著作,安妮康威(Anne Conway)、瑪格麗特卡文迪什(Margaret Cavendish)、沙特萊侯爵夫人(milie du Chtelet)等近代女性哲學家的作品正以緩慢速度納入課程中,那為什麼會沒有希帕提亞呢?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沒有留存下她的任何哲學著作。
  • 中國當代哲學家趙汀陽對話法國公眾
    趙汀陽《天下的當代性》中法哲學對話在法國巴黎舉行(何蒨攝)人民網巴黎3月18日電(何蒨) 3月15日晚,由四維中國協會(Chine 4D)牽頭組織,中國當代哲學家趙汀陽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法對話會。
  • 中國古代十大哲學家與中國近代十大著名思想家(善學樂學主動學)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 哲學家叔本華說的「萬惡之源」,我們許多中國人都有
    哲學家叔本華說的「萬惡之源」,我們許多中國人都有叔本華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他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叔本華哲學對康德哲學進行了批判和改造,對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先哲」的哲學精華予以充分汲取,甚至他還對中國古代的
  • 駁易中天:鄧曉芒是中國唯一哲學家?
    易中天認為鄧曉芒是中國唯一哲學家。這話有溢美成分,我不敢苟同。從鄧曉芒的學歷和著作看,鄧教授沒有研習理科知識的經歷,很難設想,一個對自然科學沒有精深研究的人會成為合格的哲學家!哲學家作為智慧的化身,他應該系統回答人類的產生和歸宿,文明的由來和演進,人類與文明的關係,文明之間的比較,現代人的生存困境及解決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普遍而深刻的問題。很遺憾,鄧教授和他的著達擔當不起這樣的重任。鄧教授甚至還沒有走出象牙塔,民間對教授的了解也十分稀少。
  • 人類史上很偉大的五大哲學家,孔老夫子排第二,他卻排第一?
    人類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第五位:柏拉圖柏拉圖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留給後世的主題思想有: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愛情以及靈魂理念等等。柏拉圖的作品和孔子的作品一樣,主要是記錄他的語錄。他被後世譽為: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歐洲的良心、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留下的作品有:《哲學通信》、《老實人》、《形上學論》。
  • 拯救我們的是無用的東西——《末日哲學家》觀後感
    據說在我國遙遠的廣東有一些人把所有的積蓄拿出來天天去最好的館子吃最貴的菜,抓緊去沒玩過的地方旅行,向沒有表白過的戀人傾訴衷腸。不過,我那時就是一個學生,既沒有麵包也沒有愛情,心裡雖然害怕末日,每天也都還只能按部就班地去課堂學習。
  • 奇葩「阿斯帕西婭」:粉紅色哲學家的政治雄心
    對於千古名人——「執政官」伯利克裡來說,高等妓女阿斯帕西婭實在是太有魅力了。
  • 雅典的古代市集不賣東西,卻是哲學家暢所欲言的場所
    在市集裡男人們可以暢所欲言,自由辯論,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是在古代市場和群眾們議論政治、辯論真理的。雅典老城區現存兩處古市場遺蹟,一為古代市集/廣場(Ancient Agora),一為雅典古羅馬市集(Roman Agora),相隔不遠。古代市集這片在公元3000年前就已經存在的居民區,如今已是雜草叢生的斷壁殘垣。
  • 從「絳赤朱丹紅」看中國古代到底有多「紅」
    紅色,是血液的顏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流行色」。在古代由於染色工藝及用料的限制,顏色也有了三六九等之分。絳赤朱丹紅,是中國古代對於紅色的描述。而這些紅色的區別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絳:大赤也絳色作為顏色,最早是由絳草提煉而出,流行於西南的少數民族之中,秦始皇統一中國,漢人同民族貿易雜居,由於人們對紅色的喜愛而逐漸在中原流行。這種濃重的紅色,在漢朝用的尤其廣泛,以老師教授學生作為帷帳最為普遍,因此後世也有了「絳帳待坐」、「絳帳授徒」等成語。
  • 詩意的哲學家
    在平常人的眼中,那簡直高入雲端:擁有自己的哲學範式、有原創的哲學基礎理論與哲學體系的——哲學家!  哲學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靈魂和性格。思維和存在、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是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家,以研究世界最本元問題為天職,以高深的理念、思辨、學理的姿態存在著。
  • 西方有那麼多古代巨型建築,為啥中國幾乎沒有?
    反觀我們中國,包括紫禁城故宮在內的古代建築,雖然也很龐大,但是很少有那種高聳入雲的巨型建築,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難道中國古代的先民沒有能力修建高層建築嗎?首先第一點中國不是建不出來,而是沒有必要。歐洲和日本在中世紀時期都是封建領主制,就是把土地和子民一層一層的分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