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報導,前天我們報導了有觀眾在淄博桓臺的一家連鎖超市買到了疑似問題的星巴克速溶咖啡,進過記者的調查,這款咖啡確實有點不對。先通過一個短片回顧一下。
「這兩個都是星巴克的,就是一個大包裝一個小包裝,一個克數多,一個克數少。」
幫辦注意到,這兩種標明為星巴克咖啡的產品,包裝稍大些的品名為星巴克盒裝咖啡,另外一種小包裝的品名為,星巴克VIA卡布奇諾免煮咖啡飲品(固體飲料)含可可粉,雖然兩種咖啡都明確標明了星巴克的字樣,但是其包裝上的logo卻有一些不同。
「咱國內做星巴克的也不少,很多供應商,很多廠家,只是一個總代理,每個地方有個分代理」
爆料人跟幫辦說,她買到的就是這兩款產品,那麼,這兩款不同的「星巴克」有沒有問題呢?帶著這兩款產品,我們首先找到了一家星巴克門店進行諮詢。
「16年生產的我們不會用老LOGO,這個LOGO,我們已經換了很久了。」
星巴克門店:「問題」咖啡疑點多
這家星巴克門店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現在用的logo是小包裝咖啡上的這種,那麼幫辦購買的這兩款咖啡,是星巴克經營的正品嗎?
「他這個LOGO跟咱是一樣的呀?」
「對,我們現在出品的都是這個LOGO。」
「我們是四條,他是五條。」
「我們沒有生產過這種咖啡,所以我們也沒法給您鑑別。」
「工作人員告訴幫辦,星巴克咖啡只有一家經銷商,但是在淄博聯華超市裡的這兩款標著」星巴克「logo的咖啡,卻有兩個不同的經銷商,為了調查清楚原因,幫辦試圖通過包裝上預留的電話聯繫對方。」
「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不存在。」
「隨後,幫辦分別登錄了廣東省和全國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這家廣州市達利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和」宏源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查詢不到相關記錄。經過對比,星巴克門店經銷的這款VIA咖啡上的經銷商是星源上海貿易有限公司。那麼,剛剛幫辦聯繫的這兩家公司和星巴克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呢?隨後,我們撥通了星巴克中國官方網站上的客服電話,聯繫上了星巴克中國公關部的一位陳經理。」
「我們星巴克的免煮咖啡,VIA只在門店有售,我們從圖片上看的產品,並不是我們星巴克中國出售的產品。」
星巴克中國公關部的陳經理表示,經過確定這兩款標明為星巴克咖啡的產品均不是他們出售的產品,而且他強調,星巴克咖啡在中國只有一家經銷商。
「我們的免煮咖啡VIA,經銷商是星巴克的全資子公司,星源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我們在中國只有這一個經銷商。」
而在淄博桓臺聯華超市裡銷售的這兩款星巴克產品的標籤上,分別標明中國進口商廣州達利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和經銷商宏源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的兩家單位。對於這種情況,超市方面會有怎樣的解釋呢?
「不是假的,它沒有證件俺沒法進,這些東西都有入關證,它不是進口嗎,必須得有,沒有俺不敢進。」
超市裡賣的星巴克咖啡,經過幫辦的調查,發現疑點重重,越看越不像正品。對於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一起往下看。
買到疑似「問題」咖啡 咋處理?
那麼對於消費者買到了疑似問題的咖啡,究竟該如何處理呢?為了了解情況,幫辦首先找到了淄博桓臺縣的工商局。
淄博桓臺縣工商局 工作人員:「屬於食品,歸食藥局管。」
淄博桓臺縣工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工商局的消保科可以為消費者解決糾紛,對於投訴,他建議轉到桓臺縣食藥監局,隨後,幫辦又來到了淄博桓臺縣的食藥監局。接到舉報之後,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和幫辦一起來到了連華超市的總店。
淄博桓臺縣食藥監局 工作人員:「沒有星巴克了,沒有了。」
疑似「問題」咖啡 超市下架處理
幫辦看到,這家超市的貨架上已經沒有了那兩款疑似問題的星巴克咖啡。超市的工作人員說,桓臺縣的29家連華超市都對這兩款超市做了下架處理。
淄博桓臺縣連華超市辦公室主任 張超:「不允許這種產品。」
超市的工作人員隨後向幫辦出示了這兩款咖啡的報關單、出入境檢疫證明,兩家企業的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等相關進貨手續。
淄博桓臺縣連華超市採購部 王會:「根據食品法要求做的。」
超市負責採購的這位工作人員說,這兩款產品在超市剛上架沒多久,在經營的過程,是她首先發現了問題。
淄博桓臺縣連華超市採購部 王會:「供貨商說商品有問題。」
經過檢查,超市向食藥監局提供了齊全的證明。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會對這兩款問題咖啡做進一步的追查。
淄博桓臺縣食藥監局 鞏科長:「向上海局發協查。」
問題商品下架了,既然當地的食藥監局已經介入,相信很快會有一個結果出來。希望大家購買相關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檫亮眼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