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英雄豪傑可謂是數不盡,而關於他們的故事更是說不完,這還僅僅只算被各類的歷史文獻所記載的人物,而那些因為時間的長河而被淹沒或者說被掩蓋的更是多不勝數。要說對中國歷史中哪個時間段的人物最為關注和熟知的,小編認為一定屬於三國時期的各類人物和他們的故事吧。三國時期的項羽更是被後世的人們稱之為霸王,可見其個人能力的突出和非同一般,在他眾多的故事中有一個最為被後世的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故事,那就是他曾經為了證明自己的力量或者說能力,舉起過一個大鼎。那麼這個大鼎到底有多重呢?現代的人們是否也能夠舉起來呢?
關於古代的鼎,大家對其並沒有一個十分全面的認知,比如秦朝末期的大鼎究竟有多大呢?一個大鼎的材質又是什麼呢?常規的大鼎一般都是多重呢?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對於那個時期的大鼎唯一的認知就是它大概的外形了吧,更別說當時項霸王舉起的那一個大鼎了,我們更是無從考察或者找到那個鼎的實物,因此我們只能從那段時期左右出土過的大鼎進行分析和推測。在始皇帝的陪葬坑中就出土過一個秦朝時秦的大鼎,那個時代的大鼎都是青銅材質的東西,這個始皇帝時期的大鼎高度在六十一釐米,整個的重量在兩百一十二千克,是現階段發現的秦朝時期最大,也是最重的大鼎了。
還有一個出土於西周時期的大鼎,這是西周晚期的一個貴族為祭奠自己的祖父而打造的大鼎,這個大鼎的高度為九十三點一釐米,整個大鼎的重量在兩百零一點五千克。這個西周時期的大鼎還不是當時西周時代出土的最大的鼎,還有一個大鼎的高度在一百二十二釐米,整個大鼎的重量來到了兩百二十六千克。這三個青銅大鼎就是最為接近傳說中項霸王舉起大鼎的時期。但是這裡我們要分析一個問題,那就是項霸王真的是舉起大鼎嗎?小編翻閱了有關的歷史文獻後發現,並沒有哪一個歷史文獻中有詳細的記載說項霸王曾經舉起過大鼎,而是說項霸王的力氣非常大,大到可以扛起一個大鼎。
注意這裡說的是扛起一個大鼎,而非舉起一個大鼎。我們要明白舉起和扛起這兩者的區別,舉起的話就像現代的劇中運動員,是用單手或者雙手抓舉起來,完全依靠的是人的手臂和腰腹力量;而扛起的話就完全不同了,幾乎是依靠整個身體的承受能力。為了方便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舉起和扛起這兩者的區別,小編在這裡舉一個十分簡單的例子,應該有很多的朋友們搬過家吧,我們在請搬家公司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他們往往可以扛起一個很大件或者說很重的東西,但是你要讓他們舉起來,就幾乎不可能完成,所以項霸王在歷史的記載中是扛起大鼎,而非我們現代人演繹的舉起大鼎。
這一點還是需要我們大家搞清楚的,在很多的影視劇中對其這個故事的演繹往往都是單手或者雙手直接舉起一個大鼎,小編認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我們現代社會中的舉重項目就明白,舉重運動員不僅僅通過了十分專業的訓練,更有專業的設備和有飲食,而且舉重的運動員舉起的槓鈴是比較容易抓取的,說簡單點就是有一個比較容易的發力點。我們在看看上文說過的三個相鄰時期出土的大鼎,完全就是一坨東西,幾乎是沒有可以利用的抓取點或者說發力點,人要是真的要通過我們的手掌抓取起來,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讓現在的舉重運動員去舉也是舉不起來的。
那麼歷史中有沒有發生過哪個人舉起過大鼎呢?這種人確實曾經出現過,他就是秦朝時期的武王,在歷史文獻中有著詳細的舉鼎記載。但是在他舉起大鼎沒多久的時間,他便死掉了,可以說這種完全超越人類極限的事情,真的不是鬧著玩的。正常的男性舉重運動員,挺舉的重量往往是兩百多千克的重量便是極限了,而在小編看過的世界大力士比賽中,最為強悍的大力士創造的拉力才是五百公斤,這裡說的是拉力而非舉起的力量。這些大力士和舉重運動員都是經過了專業和系統的訓練,還有飲食的管控,而大力士更是會吃很多的高蛋白食物,他們一頓的食量可以往往超過現代一般男性一天的正常食量。
因此說古代的項霸王舉起大鼎的事情,完全沒有任何的依據可以證明這件事情的真實性,而且有關的歷史文獻中也明確的說明了是扛鼎,而非舉鼎。就算是這個記載歷史文獻的人筆誤用錯了動詞,那麼小編認為項霸王也是幾乎沒有太多的可能舉起大鼎,前面我們說過的三個大鼎重量都達到了驚人的兩百多千克,把這種大鼎融化成一個個鐵餅掛在槓鈴之上,現在的舉重運動員都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一輕鬆的舉起來,更別說一個那時候的大鼎完全沒有下手的地方。真的是舉起的話,小編認為以當時人類社會的飲食和訓練水平來說,一百千克左右的小一些鼎或許可以舉起來,畢竟上文中的三個鼎都是當時製作水平的極致。
綜合上述文章的內容,小編認為歷史真中項霸王或許真的可以扛起大鼎,但是如現在影視劇演繹的一般舉起大鼎,則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們現代人更是不可能做到,除非是專業的舉重運動員或者大力士吧,小編認為他們都不一定能舉起一個兩百多千克的大鼎。所以說更多的古代人們對於項霸王的一種崇拜之情,以及現代影視劇中對於舉鼎典故的過度演繹和誇張,導致現在的人們都信以為真,認為項霸王真的可以舉起一個兩百多千克的大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