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1日訊(記者 曾鑫)今日是"哥哥"張國榮逝世13周年的日子,全國又掀起了一股緬懷的熱潮。這位大中華地區歌壇和影壇巨星,一生都奉獻在了這片藝術的領土之上,給後人留下了諸多藝術上的財富。用盡一生的專注和熱愛,足以讓大家發自內心的敬仰和緬懷。在95年熱映的電影《滿漢全席》中擔任趙港生一角,成功創造了賀歲電影的新思路。
這部電影不再以家庭或者朋友之間的故事做文章,而是引進了一個此前港片並不常見的"美食"作為題眼。張國榮扮演的男主角在學做美食的過程中逐漸解決了自己人生中的問題,並且贏得了美食大賽,還抱得美人歸,在這樣一個合家歡的故事之下,片中奉獻出了大量秀色可餐的饕餮美食,蹄、象鼻、猴腦和魚翅等都讓觀眾大開眼界。那麼,真正中華的滿漢全席又是怎樣的呢?
滿漢全席,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與漢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
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起碼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滿漢全席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入席前,先上二對香,茶水和手碟;檯面上有四鮮果、四乾果、四看果和四蜜餞;入席後先上冷盤然後熱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滿漢全席,分為六宴,均以清宮著名大宴命名。匯集滿漢眾多名饌,擇取時鮮海味,搜尋山珍異獸。全席計有冷葷熱餚一百九十六品,點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計餚饌三百二十品。
合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富貴華麗,用餐環境古雅莊重。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沿典雅遺風,禮儀嚴謹莊重,承傳統美德,侍膳奉敬校宮廷之周,令客人流連忘返。全席食畢,可使您領略中華烹飪之博精,飲食文化之淵源,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其中包括了:蒙古親潘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節令宴六種宴席。
華夏文明淵源流傳,中華美食更是數不勝數。好的電影需要品味,好點偶像需要要追捧,就好比好的美食需要分享一樣。每天活在陽光燦爛的季節裡,多點健康,多點快樂,再來點美食相伴,足以。就像哥哥說的: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