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專家任宏在神木市醫院腫瘤科為醫務人員講解病例。(李瑞/攝)
郝鵬 羅喜林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孫海華
一所市級醫院,通過加強腫瘤科建設,4年半來為全市減少醫保費支出近億元……
近日,記者在陝西神木市採訪中獲悉:神木市醫院自2015年3月成立腫瘤專科以來,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籌集資金購置先進儀器診療設備,提高治療手段和護理水平,取得了顯著效果。
近4年多,在神木市醫院治療的腫瘤患者有九千多人(含未實施手術的患者),跟外出治療的患者所花費用對比,4年多至少給神木市節省醫保費上億元。
神木市醫院根據外出就醫腫瘤患者回到神木以後,在市合療辦的實際報銷平均數保守估算,平均每位腫瘤患者的治療費用約3萬元(實際上還遠遠不止這個數字,首先外出就醫患者的治療費不是百分之百報銷,其次陪患者治療的家屬吃住費、往返交通費等都不能報銷)僅此一項就為神木市節約醫保費近億元。
10年前,即2009年3月1日,神木開始實施全民免費醫療。在這項被稱為「神木模式」的改革中,其「目標」確立為「徹底解決全縣人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全縣人民」(2017年4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神木縣,設立縣級神木市)。這一醫療制度的重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保障性和公益性,而政府則承擔了絕大部分的改革成本。
在神木市醫院,「大病不出縣」成為其主攻目標。「人才隊伍」建設首當其衝——除集中全院的中青年優秀醫務人員到腫瘤科外,醫院還採取「送出去培訓、請進來輔導」的辦法,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彌補腫瘤科的人才短板。
4年多來,醫院先後送腫瘤科醫生80人次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組織的醫師培訓班學習培訓,選派醫生參加全國各地的各級各類腫瘤學術會議,隨時掌握國內國際最新的腫瘤診療技術和方法。派護理人員30人次到解放軍總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協和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進行3個月到半年不等的學習。
同時,還邀請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陝西省腫瘤醫院的專家、教授每周定期來醫院腫瘤科,進行教學查房、術前會診、施行手術,對醫生的「傳、幫、帶」,有效提高了腫瘤科的治療和護理水平。
目前,該院腫瘤科醫護人員已由剛成立時的28人增加到38人,包括微創、外科、內科在內的3個專業治療組,既能對肺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乳腺癌施行手術治療,又能開展腫瘤化療、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並能對許多原發或轉移的腫瘤實施多手段綜合治療。4年多來,腫瘤科共實施各類手術1263臺次,進行微創治療1800多例。
不僅如此,神木市醫院還在全國率先推行腫瘤患者集中綜合治療模式。醫院出資200多萬元,將腫瘤科35張病床擴建至56張,大大緩解住院難問題。同時,儘可能將先進的腫瘤治療設備和專業人員集中到腫瘤科綜合管理,合理規範治療流程,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滿意度大大提高。
在神木市醫院腫瘤科,「千方百計降低治療費用」成為醫護人員的共識:能用普通藥品替代的,決不用高檔藥品;能用國產耗材的,不用進口耗材;能少用耗材的,儘量少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等治療原則,也有效為患者降低了就診費用。
按照統計,目前神木市醫院的人均住院治療費用為7180元,手術治療費用為18700元。兩項數據較當地人外出到北京、西安等大醫院診治,分別減少約35600元和11200元。在這樣的情況下,神木市醫院腫瘤患者外出就醫再轉回市醫院治療的比例,由2016年的46.3%上升到了2019年的78%。
據神木市委宣傳部提供的數據:今年1~9月,該市大病患者市內治療率93.6%、轉出治療率6.4%,高居陝西省縣級以上醫院榜首,大病治療基本不出市正在變為現實。(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