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爺叔「買汏燒」

2020-12-18 新民晚報數字報
  張林鳳

  退休不久的李君有點心煩。以前是單位團隊協奏曲的指揮員,如今在家操持鍋碗瓢盆,可太太卻常抱怨:油多、鹽少、湯不鮮。李君抱怨:「我在單位能一錘定音,在朋友中也能一呼百應,憑啥在家買汏燒要受指責?」抱怨歸抱怨,第二天照舊。對此,王君很有同感。王君熱衷舞文弄墨,但每到下午三點,即使文思泉湧也得遏止,他要用美味晚餐迎候妻女回家。有阿姨笑稱:「上海爺叔不都是這樣的嘛!」

  上海爺叔安之若素買汏燒,堪稱滬上一景。早些年外埠來人,甚覺不可思議。於是就有了「圍裙丈夫,小家敗氣」「男做女工,越做越窮」之類的話來;或索性根據諧音稱之的「馬大嫂」。司空見慣中,人們漸悟:其實,上海爺叔的買汏燒,展示的是和睦家風、紳士風範和海派文化。先賢不也有「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哲理嗎?「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爺叔一旦從買汏燒中悟出生活真諦,高品質人生立意脫穎而出。

  不可否認,上海爺叔美好的遐想一定是:太太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但不爭的事實是,關鍵時刻往往上廳堂的是太太,下廚房的是爺叔。文藝人士劉君,平日演出繁忙,鮮有空閒下廚房。一次,親朋好友幾十人光臨,他用待客最高禮儀——親自下廚房招待大家。前一天下午,他就上菜場、進超市採購,回家揀洗剖切,一直忙到下半夜。第二天,劉君變魔術似的將一道道美味端上桌,還有「劉氏」獨門絕技的套鍋蒸雞。賓客贊他將舞臺創作轉化為灶臺創意。

  以前,我住虹口周家嘴路的公房,五樓七戶人家的上海爺叔,每天爭相展示自己的買汏燒功力。當年爺叔們都還在職,但每天下班後和雙休日,總有幾位圍著圍裙,利用燒飯間隙,到長長的過道上聊幾句。聊得最多的是烹調技藝,相互勉勵爭做先進家庭「煮夫」,歡聲笑語伴著飯菜香蕩漾在樓道上。

  在單位任生產科長的沈爺叔,也有一本「買菜經」,鮮活的蝦要二十多元一斤,選那種「撐腳蝦」便宜四五元,買回家立即洗淨下鍋,味道差不到哪裡;數度赴德國考察的董爺叔是鼓風機專家,向鄰居演示在德國將煮雞蛋放置蛋託中的吃法,既好吃又有情調,當時市場上蛋託少有買,從德國帶回的蛋託時常在鄰裡間周轉;我家老公是機械設計工程師,他將用「綠豆火」燜熟紅燒肉的技藝傳授給其他爺叔;難得回家的劉爺叔是國際海員,他教會了大家船上用蔥油清蒸鯿魚的烹調大法。還有幾位爺叔烹飪技藝上略遜,但在子女教育、藝術欣賞上的指導,令鄰居們受益匪淺。

  採訪過一位企業家,他讓每位高管持有股份,但有約定:誰離婚就收回誰的股份。他說:一個男人如果連家庭都經營不好,又怎能經營好團隊呢?我引用其外延:上海爺叔的買汏燒就是經營好家庭的重要部分。不置可否?那就到爺叔家一探究竟吧。

相關焦點

  • 論腔調,誰比得過上海爺叔!
    在家買汏燒,帶小孩有一手,業餘生活還聽聽歌劇,做一個不平凡的上海爺叔。這就是爺叔的腔調!人人都知道,上海爺叔頂頂會做菜,買汏燒堪稱滬上一景。上海爺叔的買汏燒,展示的是和睦家風和紳士風範。每天上街買菜,後面都要拖上一個兩輪的小車子。
  • 上海爺叔&上海阿姨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以後有機會再聊,今天,就跟各位講講上海爺叔和上海阿姨的話題。上海爺叔在上海,不是所有上了年紀的男人都可以被叫作「上海爺叔」的。因為,被稱作「上海爺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熱心人,二是白相人,三是當家人。當然,這裡的「人」,發音「寧」。上海話把人念作「寧」,好比山東人把人說成「營」。
  • 上海爺叔兇猛!
    爺叔很不屑。黃浦江我們是這樣橫渡的,那時候擺渡是6分錢,回來是不要買船票的。一個朋友買一張票,背我們所有人的衣服坐輪渡到對岸,我們橫渡黃浦江,再穿好衣服坐船回來。小廣東們開始測量黃浦江的寬度。場面不好看,一些人蛙泳,更多人狗爬式,拖著一隻籃球,以防抽筋。爺叔年齡最大,遊在最後照看著。萬幸沒有死過人。死人責任大了。黃浦江船隻來來往往,西瓜船、石子船、黃沙船。這群少年最喜歡西瓜船,吃到西瓜是經常的。
  • 上海爺叔的「五星級服務」沒有條條框框
    溫文爾雅,紳士品格,服務熱情,考慮周全,這些標籤貼在上海爺叔服務員身上,絲毫不突兀。如果你想知道「上海服務」是什麼樣,看看五星級酒店裡的這幾位爺叔就懂了。  考慮周全,是貼在爺叔服務員身上的標籤  這一類爺叔,很容易被客人記住。  在大眾點評上,客人們除了點評雷米咖啡館的咖啡和蛋糕外,說到最多的就是王工這位上海爺叔。  「環境復古,再加上店裡爺叔的服務,頗有老上海的感覺。」  「爺叔非常熱情,推薦特色給客人。並且很有紳士風度,從女客人角度著想。」
  • 上海爺叔的小餐館-中新網
    上海爺叔的小餐館 2014-11-28 14:37:12這是家典型的夫妻店,夫妻倆都是上海人。老闆是位「老爺叔」,和老闆娘兩人負責燒菜、下單、跑堂、收銀所有的活兒。店面也不大,總共不過6、7張桌子,約摸30個座位。  午市生意特別好,一來因周邊辦公樓密集,中午就餐者多,樓內食堂座位有限。
  • 的哥爺叔
    上個禮拜路堵,碰到一個的哥爺叔,聊得老開心。  爺叔60歲不到,黑手套,白毛巾,外頭陰天,還戴了副墨鏡。茶水擺在瓶子裡,花茶,加點西洋參。「枸杞不擺的,血壓高!」我喊伊「爺叔」,伊蠻開心。  車子裡放音樂,懷舊金曲。爺叔不聽交通臺,「一天到夜,做也做交通,聽也聽交通,頭漲死了。聽聽鄧麗君、周華健,蠻好!」  車子開得穩。爺叔講,老早路子野。
  • 上海爺叔真的觸氣嗎?王阿姨說,嫁人就要嫁上海男人
    原標題:周日品「區」| 上海爺叔真的觸氣嗎?王阿姨說,嫁人就要嫁上海男人(附視頻)  兩周前,區情君寫了一篇上海阿姨的故事,王阿姨的老伴——王伯伯看後非常不服氣,「上海只有阿姨好嗎,沒有爺叔,哪來阿姨?」  想想也有道理。儘管外界一直流傳著對上海爺叔們的調侃,說是對上海男人最大的表揚,就是說你「不像上海男人」。
  • 上海爺叔提醒不要插隊,竟被打到骨折!
    「不插隊、守秩序」是幼兒園孩子都懂的道理然而,最近上海有人插隊卻把勸阻她的爺叔打成重傷前幾天早高峰莘莊3路公交車疏影路站臺上30多位乘客正有序地排隊等車卻有一名女子插到了隊伍裡63歲的上海爺叔夏先生看不過去了上前提醒了她:
  • 富民路上殺出一個「壕」無人性的爺叔,上海寧都要瘋了
    爺叔是上海話(yashu),就是叔叔的意思!看店名就能猜到這家店是一位上海爺叔開的。爺叔今年60歲,溫文爾雅,渾身乾淨利落又不失風雅。本以為文雅的爺叔應是從事文字方面的工作,沒想到他的職業竟然是研發新材料,曾在日本留學。
  • 上海的阿姨爺叔又搶購了,小推車塞得滿滿!這是提早置年貨?
    要說整個博覽會哪裡人最多,阿拉上海寧還用說?肯定是吃的呀!今天就實惠點,小編帶大家一起雲吃喝!梅林展覽場地中,有一條美食的隊伍粗略估算排了10多米,久經排隊大場面的小活還是受到了一點驚嚇:是不是不要錢?隊伍裡的阿姨爺叔很多都拉了小車來「進貨」,他們的目標是梅林……經歷了眾多網紅店,大家對排隊都麻木了。
  • 上海的「網紅店」是「上海爺叔」和「阿姨媽媽」吃出來的
    上海的「網紅店」是「上海爺叔」和「阿姨媽媽」吃出來的  上海是國際大都市,薈萃了中西美食,光早餐就能有湯包、生煎、粢飯糕、美式早餐、英式早餐等各種選擇;同樣的,小龍蝦、串串、米粉、燒烤等各地美食也讓夜宵變得眼花繚亂。除了摩天大廈,在海派的石庫門、法式的小洋樓之間,藏著豐富多彩的食肆,與商場裡的餐飲店共同構成了「舌尖上的上海」,「網紅店」層出不窮。
  • 最「土」醬菜櫃檯逆襲 阿姨爺叔「豪購」鹹菜 花生醬
    不少老上海還記得1991年央視春晚上姜昆的經典相聲《著急》,當時副食品價格波動,姜昆和搭檔唐傑忠一起繪聲繪色地描繪了囤副食品的景象。沒想到,在淮海路上的上海全國土特產食品商店,15平米的醬菜櫃檯前,也上演了阿姨爺叔們憋久了,"買買買"囤貨的一幕。
  • 阿姨爺叔擠破頭!日售10000+只!
    每一款都是老上海人的最愛!不愧是上海人心中的NO.1!上海灘頂頂有名的素菜包日銷10000+只!平均排隊2小時!為了這枚素菜包,上海阿姨爺叔一排隊就是2小時起步,心甘情願,內心篤定,目光堅毅,毫無怨言。如今特殊時期,依然是人山人海,但阿姨爺叔們防護意識也很強,紛紛戴起口罩,自覺隔開一米,「北歐」隊伍再次上演。排隊2小時,買「包」2分鐘請切記!!排隊時一定要提前做功課,把購買清單爛熟於心,確保輪到你的時候對答如流。
  • 農展館上演跨年保留節目,上海阿姨爺叔們帶著手拉車赴約,供需雙方...
    原標題:農展館上演跨年保留節目,上海阿姨爺叔們帶著手拉車赴約,供需雙方人手均告急上午8時15分,距農展館開門還有45分鐘,館外已聚集了一大群上海阿姨爺叔等待開門。  上海農展館作為上海服務全國三農的公益性平臺,全年檔期滿滿當當,承接了江蘇、江西、安徽、雲南、廣西、黑龍江、新疆、哈爾濱、安慶、本溪、果洛等省市、地區來滬舉行農產品展覽或推介活動,其中地產果品(盛夏)展、金秋農副產品大聯展和新春農副產品大聯展尤為家喻戶曉。此外,許多上海阿姨爺叔們知道,上海農展館每年還有一個「跨年保留節目」——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
  • 54歲上海爺叔2次鑽入車底救人,這5分鐘相當關鍵!
    危急時刻,幸好遇到一位好心爺叔,果斷鑽進車底將兩人救出。一名穿藍衣服的爺叔見狀也施以援手,毫不猶豫就鑽入車底救人。監控錄像記錄下了「大營救」的整個過程~只見爺叔動作超帥氣,趴到地上後,一下子就「滑」進了車底。
  • 這家讓上海阿姨爺叔都搶著買的商店...
    藏在美羅城後面,門庭略顯低調的匯聯商廈,才是上海阿姨爺叔流連忘返的地方!提起這家國營食品老店,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裡常年顧客排隊買山林大紅腸的場面。一樓堪稱「一站式老字號購物中心」,集齊了南區老大房、哈爾濱食品廠、功德林、新雅、五芳齋、喬家柵、沈大成、杏花樓、紅房子西點等老字號,承載了很多上海人的美食記憶。
  • 上海72歲爺叔考駕照:等考到手朋友都會羨慕我
    上海72歲爺叔考駕照:等考到手朋友都會羨慕我 2020-12-11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楊浦宜家餐廳竟賣過期食品,網友:說明阿姨爺叔已經不愛去了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滬上這家宜家餐廳竟賣過期食品,網友:說明阿姨爺叔已經不愛去了說起宜家真的是個神奇的地方除了購買家居產品12月3日,一名消費者在宜家上海楊浦商場喝咖啡時,無意中發現,工作人員正在替換的咖啡原液竟然是過期的!再一看,剛剛換下來的咖啡原液居然也是過期的!
  • 上海人最快2小時10分就能到!阿姨爺叔已...
    時髦阿姨爺叔早已前去打卡咯~最近,鹽通高鐵(鹽城至南通)正式開通運營。以往上海人要去鹽城要麼自駕,大約需要4個半小時要麼在南站坐大巴,需要5個小時這條高鐵開通運營後上海到鹽城最快運行時間為2小時10分鐘到連雲港最快運行時間為3小時35分鐘簡直直接縮短了一半!
  • 亞洲最能跑爺叔: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上海寶藏爺叔④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70歲,也非專業運動員,黃財富卻打破馬拉松亞洲紀錄,成為不少年輕人都「追不上」的上海爺叔。當時,上海有個馬拉松選拔賽,選出上海代表隊參加北京馬拉松。在選拔賽中,黃財富跑了2小時45分,達到報名標準。一年後,上海田徑俱樂部成立。他所屬的上海工人隊,跟隨俱樂部訓練、比賽,直到1996年俱樂部解散。當時,他又下崗,為生計奔忙而無暇顧及馬拉松。他還記得,1996年參加的「最後那場比賽」,也是上馬首賽,他跑了2小時51分53秒。「成績不算好,但也拿了第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