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農業」助力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2020-12-23 澎湃新聞

「網際網路+農業」助力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2020-12-02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成果也正在被廣泛運用到農業領域,中國農業正在大跨步的邁入智慧農業時代。呼倫貝爾農墾蘇沁農牧場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全面發展智慧農業,驅動農牧場轉型升級,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現任職於蘇沁農牧場生產部副部長的董世虎,在農牧場已經工作20多年。身為一名農墾人,從參加工作之初的一名生產一線的農機手到如今的農業生產管理者,他目睹和經歷了農牧場生產技術從傳統農業向高度機械化耕作的現代農業轉變全過程。如今,他作為一名全能型的農業生產技術管理人員,正在參與著農牧場智慧農業發展項目的研究和應用工作。在見證著不斷更迭換代日新月異的生產技術為農業發展注入的強大動能後,董世虎對農牧場早日實現智慧農業充滿期待,這也讓他對正在著手研究和建設的項目工作更加專注和執著。

(蘇沁農牧場生產部副部長:董世虎)

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集新興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託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預警、決策、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等農業生產行為,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而發展智慧農業的基礎,便是要具有高度集團化、組織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條件。

(蘇沁農牧場副場長:張金慧)

蘇沁農牧場正是依託這樣的優勢,從2019年開始與內蒙古生物技術研究院合作,針對自身農業生產和發展實際需求,讓內蒙古生物技術研究院通過量身定作的方式,為蘇沁農牧場提供定製化研究方案,打造建設領先國內的現代化農場智慧大數據平臺,並且於今年5月開始正式實施,歷時4個月時間搭建起了一個涵蓋GIS模式的土地資源、人員、物資、農機管理、農產品溯源、自動化灌溉的全套現代化農場智慧農業平臺,並在今年農業生產中進行了實際應用,技術人員通過在部分地塊土壤中埋入傳感器,就可通過手機終端或電腦,實時或定時獲取到物聯網設備傳感器採集到的土壤水分、溫度、營養狀況等信息數據,再通過密切跟蹤土壤含水率,動態分析所測土壤的最大蓄水潛力和作物耗水規律,來指導或修正現有灌溉方案,最終通過各作物各階段需水需肥規律動態調整並建立適合的需水、需肥模式,實現有效精準灌溉。

在參與今年智慧農業平臺建設過程中,農牧場生產技術人員們切實感受到了智慧農業所具有的強大能量,無論是地塊的管理、標準化種植規程的落地,還是對生產人員的考核和每個地塊的效益核算,都可以通過一個小程序便得以實現,而其他諸如生產監督、田間管理等動態行為,都可以通過大數據中心實時進行展現。

智慧農業,可以實現農業生產管理從田間到麥場再到糧食倉儲分級管理的智能化,大幅提高了管理效能,讓生產過程「節本提質、增量增效」常態化,企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常態化的願景變為現實,實現農業生產從數量到質量、從穩產到增產的質的轉變。蘇沁農牧場智慧農業發展建設的過程,也是探索和嘗試現代農業新發展模式的過程,必將為額爾古納市農業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的示範帶動和引領作用。

來源:《呼倫貝爾日報》官方微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網際網路+農業」助力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
    「請看背景牆,這是天、空、地一體化智慧農業系統示意圖。」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管委會農業發展部部長侯祥輝告訴記者,數據中心通過數據處理模型,進行墒情、土壤養分、農田小氣候情況、作物長勢情況和災害預警分析,並形成統計報告、分析報告和對策。數據中心通過網際網路、手機APP、微信等方式將相關信息發布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南沙綠島:三生融合,探索農業轉型升級
    正是源於這樣的優質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南沙一躍成為了順德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核心區之一,擔綱均安乃至順德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探索任務。說到傳統農業的升級,陳國開坦言,雖然南沙的農業基礎好,但也存在瓶頸:「我們的養殖戶現階段的養殖很業餘,欠缺科學產業的知識,所以『四大家魚』的品質雖然不錯,但產量和產值總是上不去。」
  • 鄉村產業振興 | 濟寧:科技支撐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工作攻堅年 提升幹部執行力】科技支撐  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梁鳳翔 王紅豔 通訊員 李琳偉 王玉鴻 張煬 )濟寧市通過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引進創新人才,為農業產業提供全產業鏈數據支撐,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生產轉型升級
  • 農灣科技緊隨國家發改委號召,通過數位技術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會上點出了網絡扶貧試點工作的關鍵,通過數位技術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網際網路時代,農業扶貧也需與時俱進,應用數位技術助力農業農村加快轉型,因地制宜探索網絡扶貧新模式,通過政企合作進一步出實效,並不斷拓展融資渠道加大網絡扶貧資金的扶持力度。
  •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農業園區
    2019年,賀蘭縣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聚焦轉型升級,打造動能轉化新引擎,聚焦產業興旺,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等舉措,爭創銀川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加快「騰籠換鳥」推動產業升級 賀蘭工業園區是賀蘭縣發展第二產業,增強縣域經濟的重要突破口。
  • 新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網際網路+新零售+農業的轉型升級?
    目前雖然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發展成熟,各行各業也在升級轉型,網際網路+農業的口號也喊了很多年,但也僅限於大IP及農旅品牌,並沒有普及到每一個農場。在此次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均受到影響,但其中「生鮮」平臺卻異軍突起。百姓不能出門,但卻要吃飯,線上購買蔬菜成為了一種「必然」。
  • 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
    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管委會智慧農業大數據處理中心,管委會主任張梅介紹,天上,採用北鬥導航衛星信息構建園區北鬥衛星導航時空體系,同時採用遙感衛星信息構建園區遙感資料庫,進行高精度衛星地圖展示;空中,採用具有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農田調查多用途無人機、航拍無人機,進行高精度定位導航飛行;地面,建設大田物聯網系統,包括氣象站、土壤墒情傳感器、視頻監控等設備設施,將所有數據通過專線傳輸到數據中心伺服器
  • 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
    在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管委會智慧農業大數據處理中心,管委會主任張梅介紹,天上,採用北鬥導航衛星信息構建園區北鬥衛星導航時空體系,同時採用遙感衛星信息構建園區遙感資料庫,進行高精度衛星地圖展示;空中,採用具有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農田調查多用途無人機、航拍無人機,進行高精度定位導航飛行;地面,建設大田物聯網系統,包括氣象站、土壤墒情傳感器、視頻監控等設備設施,將所有數據通過專線傳輸到數據中心伺服器
  • 卡奧斯亮相2020農交會 助力農業數位化轉型
    科技賦能農業轉型 打造健康生活新方式展會現場,海優禾重點展示了衛星遙感監測解決方案、肉牛資產物聯服務、近地空遙感智慧解決方案等智慧農業技術和解決方案,觀展者可在現場體驗科技賦能下的數位化變革。以衛星遙感檢測解決方案為例,通過遙感、氣象、深度學習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可提供數字地塊高清底圖、出苗監測、長勢監測、氣象監測預警以及作物識別等數據服務,並可根據實地情況採用無人機以及衛星等多源數據提供災害評估和產量預估等服務,通過數據的可視化技術應用,達到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面升級的目標。
  • 2021國考申論範文:農業轉型升級 「意」在變革
    2021國考申論範文:農業轉型升級 「意」在變革 2020-10-14 10:20:11| 中公教育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已經發布!
  • 卡奧斯亮相2020農交會,助力農業數位化轉型
    科技賦能農業轉型 打造健康生活新方式展會現場,海優禾重點展示了衛星遙感監測解決方案、肉牛資產物聯服務、近地空遙感智慧解決方案等智慧農業技術和解決方案,觀展者可在現場體驗科技賦能下的數位化變革。、經營、管理全面升級的目標。
  • 如何用數位化幫助傳統農業升級?
    2020年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一年,疫情後實體經濟正在逐步復甦,此時,該如何助力實體經濟恢復,變成了一道不小的難題。其中農產品市場尤為嚴重,失去了旅遊行業的支持,民眾購買力下降等等因素,讓農業成為了目前急需支持的行業。那目前有什麼方法? 1.賣情懷的農產品能持久嗎?
  • 達華智能攜手華為雲,助推傳統農業「雲端」轉型
    近年來,各行各業都在享受著企業轉型帶來的紅利,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農業產業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漸漸從分散經營向規模化產業逐步轉型,但大量農業企業仍保持著傳統生產方式和理念,生產效率低下、產品銷售難、利潤低、品牌同質化嚴重,生產銷售經營等等環節都存在著嚴重問題。
  • 金正大積極探索企業轉型升級把握創新發展 發展農業綠色
    金正大可以說是世界領先的植物營養專家和種植解決方案提供商,憑藉20多年經驗和積累以及有效的管理,在農業發展上以及改革創新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作為經濟發展主力軍金正大,積極探索企業轉型升級把握創新發展時代機遇,致力於幫助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的發展。
  • 大咖談數字農業:「網際網路+農業」將帶給「三農」新未來
    另外,主論壇期間還舉辦數字農業50人論壇,來自政府、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嘉賓圍坐一起,共同就物聯網、5G、大數據等新技術如何推動農業的數字革命,助力農業實現新發展等話題進行熱烈討論,並在最後發布《世界數字農業天河宣言》。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在大會主論壇上致辭說,希望大家在廣東實現數字農業的夢想。
  • 鹿心社:讓網際網路為農業插上智慧翅膀 助力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
    原標題:讓網際網路為農業插上智慧翅膀 助力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 6月8日,省長鹿心社來到省農業廳調研,聽取全省智慧農業建設情況的匯報。
  • 務川強化農技服務助力農業轉型升級
    為加快農業綠色、高效、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提升農業科技貢獻率,今年以來,務川自治縣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科教興農,依託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各類生產經營主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及時>組織專家、農技人員開展農業新技術示範推廣和指導培訓,引導廣大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全年開展農民技能培訓83627人次,其中開展農村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51023人次、經營主體從業人員技能培訓32150
  • 拼多多:願發揮大數據平臺優勢助力河南農業轉型升級
    作為農業大省,我省和拼多多的合作交流由來已久,特別是在該公司深耕細作的農業和脫貧攻堅等領域。去年11月,拼多多捐贈1000萬元,與河南省扶貧基金會一起在中牟、南召、正陽等地,實施了一批產業扶貧項目,帶動就業逾千人次,幫助近500餘貧困戶穩定脫貧。
  • 中國信通院李敏: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研究
    近期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支持先進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應用與融合,促進產業改造升級,建立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數位技術在農業的應用與發展,有助於重構產業鏈、升級價值鏈,深化農業產業融合,探索創新農業新模式新業態,推動農業向網絡化、精準化、智能化發展,對我國加快建設數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意義[1]。
  • 拼多多等重塑「網際網路+農業+消費」產業鏈
    ▲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變化趨勢(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新電商重塑「網際網路+農業+消費」產業鏈《報告》表示,2020年,農村電商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拼多多、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持續深耕農村市場,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成為高效連結農產品供需兩端、助力農產品上行的重要流通渠道,農產品網購成為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