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是一種「傳播」文化
體現著東方國家的傳統思想道德與人文精神
茶文化是一種「養生」文化
包含有茶的禮儀、茶道、茶規、茶技、茶藝等
茶文化也是一種"綜合"文化
涉及到歷史、人文、建築、舞蹈、繪畫、戲曲等諸多文化領域
作為烏龍茶故鄉的福建
茶文化早已融入到福建的每一寸土地
茶的品種不計其數
如果你在福州,聞到的或許是茉莉的清芬
如果你在寧德,聞到的應該是紅茶的甜醇
如果你在福鼎,聞到的也許是白茶的韻美
如果你在武夷山,那麼聞到的可能是大紅袍的巖香
聽到這是不是已經感覺到茶香瀰漫了呢
所以今天
小編將以茶為載體
和大家一起與茶相伴
看看閩東北茶文化之美
DAY1:福州——春倫茉莉花茶文化創意園
DAY2:寧德坦洋村——御茶園福建茶葉產業園——綠雪芽白茶莊園
DAY3:寧德太姥山
DAY4:南平雲根書院——隆合茶書院
DAY5:南平武夷山景區——大紅袍母樹——武夷香江茗苑——印象大紅袍
DAY6:武夷山茶博園——下梅村——福州
DAY1
春倫茉莉花茶文化創意園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城山路84號
春倫茉莉花茶文化創意產業園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對舊廠房進行升級、改造,形成「茉莉花茶現代服務產業的龍頭」。
園區由福州茉莉花茶文化博物館、茉莉花茶千年窨制工藝展示區、茶創意品茗體驗區、茉莉花育種資源圃、現代化自動化茶包裝車間等組成,成為倉山文化、福州文化乃至閩文化擴展的重要基地。
DAY2
坦洋村
(圖片來源於東南網)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
坦洋村是馳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紅茶的發祥地,有著生產「坦洋工夫」茶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也是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村內仍保留著古民居、古茶行、炮樓、廊橋、天后宮、施氏祠堂、胡氏祠堂等清代風格建築。1915年「坦洋工夫」獲得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周恩來總理也曾對「坦洋工夫」紅茶贊言:「坦洋工夫,香飄四海」。
御茶園福建茶葉產業園
遇見
就是幸福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
御茶園主要茶葉生產基地之一,是福建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福建省企業知名字號,福建省明星茶企業。
產業園總佔地50餘畝,建造了「茶葉博物館」、「企業發展歷程陳列館」、「企業培訓中心」、「企業產品展示中心」、「茶文化中心」等空間功能;而生產車間整潔優美,生產設備先進,擁有低溫精製窨花車間、八個各類名優茶全自動流水線生產車間、十萬級空氣淨化包裝車間、恆溫恆溼倉儲車間和全程車間電腦跟蹤監控系統。
綠雪芽白茶莊園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風景區西南850米
綠雪芽白茶莊園極具福鼎民俗特色的裝飾風格、優雅靜謐的茶藝空間、濃厚的書香氛圍,是理想的茶產業、文化產業、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基地。
園內有1800平方米的集現代化茶葉加工展示、白茶萎凋工藝展示為一體的車間;有集教育培訓、茶文化傳播為一體的白茶博物館;有集白茶產品展示、茶文化交流為一體的玻璃結構品茗區,另有人工景觀湖、茶觀光亭、白茶文化浮雕長廊、環湖觀景木棧道、櫻花觀賞帶和觀賞型茶花園等,形成了生態茶園連片、景區空間獨立、前樓後園、園湖相映的集「吃、住、玩、遊、娛、購」於一體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文化考察、科學研究等功能的現代化茶旅觀光園。
DAY3
太姥山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
太姥山作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一處以花崗巖峰林巖洞為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觀於一體,以峰峻、石奇、洞異、溪秀、瀑急、雲幻等自然景觀以及古寺石雕、摩崖碑刻等豐富的人文景觀而聞名遐邇。有太姥山嶽、九鯉溪瀑、晴川海濱、福瑤列島、桑園翠湖等5個景區和瀲城古堡、瑞雲寺2個景點。
DAY4
雲根書院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南大街南莊社區東北328米
雲根書院由鄭和縣尉朱松(朱熹之父)創辦,歷經滄桑,從宋、元、明、清朝年間進行6次重建、擴建、經多次修葺,最後毀於清朝末年。新建的雲根書院,規模恢宏,蔚為壯觀。書院建築群是仿宋建築風格,體現理學文化,格調高雅,風貌獨特,古色古香。沿著石階往上走,首先見到的是高高矗立的牌坊,書院內建築群的主體有朱子閣、先賢祠、天光雲影樓、碑廊以及朱熹雕像等部分,院內亭閣遊廊、小橋流水和院外青山綠水相互映襯,書院更顯得氣宇軒昂。
隆合茶書院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S204
隆合茶書院,是茶體驗、茶生活集聚的綜合性茶文化空間,也是全國首家以白茶為主題的茶文化體驗旅遊基地,以琴、棋、書、花、香、道等傳統文化藝術為依託,是集觀光體驗、科研實踐、教育培訓、技藝傳承於一體的綜合性茶文化傳播機構。
隆合茶書院下設國學堂、民俗館、茶葉博物館、茶書房、方志館、茶葉評審室、樣品室、茶葉加工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組成部分。
DAY5
武夷山景區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303省道旁
武夷山景區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夷山崖墓群)、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武夷山稱福建第一名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漢城遺址是座2200多年前的「現代化」城市,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全國唯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漢代王城遺址。
大紅袍母樹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大紅袍景區內
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景區的大紅袍母樹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生長於巖腰,就勢築臺。大紅袍母樹作為古樹名木列入了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大紅袍母樹生長環境得天獨厚,成茶獨特芳香、回味無窮,史傳有神奇的藥效。「大紅袍」的民間故事版本諸多,源遠流長。
武夷香江茗苑
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生態創業園區仙雲路1號
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觀光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香江茗苑是集茶葉種植、自動化加工生產、檢測、茶產品展示、研發以及茶產業生態文化旅遊等為一體化的大型綜合茶文化體驗式休閒旅遊區。
園區內茶園綠樹蔥鬱,極具當地特色、富有茶文化氣息的建築錯落有致,輔以花廊、曲徑、池沼、水榭等,反映「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和諧,體現出綠色植物、藍色天空、清澈水景、獨特韻味的江南園林庭院式景觀。
印象大紅袍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大王峰路
武夷山大紅袍作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時期就盛名遠播,大紅袍傳統製作技藝在成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又代表中國烏龍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是以雙世遺產地——武夷山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為表現主題的大型實景演出,突出故事性和參與性,不僅展示了茶史、各個制茶工藝,還述說大王與玉女的愛情故事,說大紅袍的來歷,說現代人所有的煩惱,說一杯茶所帶來的幸福和感悟。
DAY6
武夷山茶博園
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三姑度假區南側
武夷山茶博園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度假區茶博園數字館內,總體面積約7.8萬平方米,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武夷山茶博園集中展示了武夷茶悠久的歷史、神奇的傳說、精深的工藝;以「濃縮武夷茶史,展示巖韻風姿」為設計主題,通過歷代名人的記敘、歷史畫面的再現、茶藝的互動表演,讓大家領略到武夷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誘人的巖骨花香!
下梅村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下梅村
下梅村建於隋朝,裡坊興於宋朝,街市隆於清朝,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由於該村在梅溪下遊,故名下梅村。
清康熙、乾隆年間,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興盛一時,現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築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這些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於一體的古民居建築群,是武夷山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點擊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