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最古老的胡同——鐵樹斜街

2020-12-15 陸衣的歷史空間

北京大多數的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或是正東正西,橫平豎直的,斜街很少。但從前門大街進大柵欄,一直向西穿過煤市街,卻是一條斜街,這就鐵樹斜街。

今天的鐵樹斜街

在北京的胡同中,鐵樹斜街可能是最古老的,它在金朝中葉就開始存在了。金中都位於今天北京城的西南角,現在西客站南側的蓮花池,在金代就是御花園的池塘。

金中都城牆遺址

後來的元朝建大都,就在金中都的東北方向,大約幾裡遠的地方。兩城相距如此之近,居民們自然往來密切。從中都到大都,最近的路線是:出金中都東北角的施人門(今虎坊橋附近),進元大都的麗正門(今天安門附近)。

元大都城牆遺址

日積月累之下,人們在金中都和元大都之間,竟然走出了一條斜街,這就是今天的鐵樹斜街了。

這條街在明朝時只叫斜街,也從來沒有什麼鐵樹。到了清朝時,街上有家賣鐵鍋的李家棚鋪很有名,於是大家就叫這條街「李鐵鍋斜街」了。李鐵鍋與李鐵拐只有一字之差,叫到後來,就諧音成李鐵拐斜街了。1965年整頓街巷名稱時,又改稱鐵樹斜街。

鐵樹斜街街牌

鐵樹斜街是大柵欄最有名、最重要的街道之一。它是南側的八大胡同和北側的商鋪和居民區的分界線。「斜」與「邪」同音,既代表了地理特徵,也表達了人們對糟粕文化的鄙視。早年間,老北京人會指著八大胡同,一語雙關的說:「去那邊,就要走『斜』道」。

鐵樹斜街曾經有好多出名的飯店、浴池、會館和名人故居。

解放前,這裡相當繁華,有護國觀音寺,留香大飯店、遠東飯店,清真飯莊同和軒、同益軒等等。

鐵樹斜街76號同和旅館舊址

鐵樹斜街101號是梅蘭芳祖父梅巧玲的住所,1894年梅蘭芳大師就出生在這裡。

鐵樹斜街101號梅蘭芳出生地

鐵樹斜街有四處會館:廣東肇慶會館、廣東肇慶西館、延定會館、山西襄陵會館。

鐵樹斜街86號廣東肇慶會館舊址

北京第一家女澡堂「潤身女浴所」也開設於這條街上。北京第一家女澡堂的設立有著它特殊的意義,它標誌著封建的枷鎖正被慢慢衝破,女權解放思想慢慢萌芽。

相關焦點

  • 北京「八大胡同」之陝西巷、石頭胡同、棕樹斜街、阡兒胡同實景拍
    陝西巷縱深圖北京八大胡同之首,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大柵欄街道社區。為南北向胡同,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鐵樹斜街,全長約500米。現在陝西巷附近依然能夠看到兩邊多為二層青磚小樓式建築(此建築在當時多為戲園、茶社或妓院)現多改為民居雜院或旅館。
  • 西板橋、鐵樹斜街「申請式退租」延續「菜西」模式
    西城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主任劉戍東介紹,今年西城區在積極總結「菜西」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後續老城保護更新項目,實施好磚塔胡同、西板橋、鐵樹斜街等老城保護更新工程。據介紹,磚塔胡同是西城區第二個直管公房「申請式退租」項目,共涉及居民239戶(其中公房169戶,私房49戶,單位自管產21戶),目前處於籤約期,1月7日籤約期結束。
  • 西城西板橋、鐵樹斜街今年擬啟動申請式退租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記者從2020年西城「兩會」上獲悉,今年,西城將在積極總結菜西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後續老城保護更新項目,實施好磚塔胡同
  • 北京西城西板橋、鐵樹斜街今年迎來申請式退租
    如今,菜西熱度還未消去,磚塔胡同申請式退租正在火熱進行,另外兩處申請式退租項目也提上時間表。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西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發布會獲悉上獲悉,今年,西城將在積極總結菜西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後續老城保護更新項目,實施好磚塔胡同、北海公園東片區(西板橋)、鐵樹斜街等老城保護更新工程。
  • 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在哪裡?北京城最特色的8條胡同
    提到北京,很多人都會想到,紅牆綠瓦的故宮,雄偉壯麗的長城,熱鬧無比的南鑼鼓巷、菸袋斜街……但是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北京的胡同,因為這裡才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界兒,每天胡同都有它的生命和故事,耐心細細品味過後,才能體會到它的魅力。
  • 北京城的時光長廊——菸袋斜街(上)
    本文轉自:北京西城報發布時間:2020-07-09  老北京有句諺語,說「出門奔斜街,不走正路」。明清時期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而興建的。元大都精心設計規劃好後的城中街巷胡同,像棋盤一樣,排列規律,縱橫交錯。  為了飲水和水運交通的方便,元大都在建城時,幾乎全保留下城裡全部的河流湖泊。天長日久,當這些河流湖泊乾涸後,就演變成街巷了。
  • 探尋IN 西城|菸袋斜街,漫步進北京城的時光長廊
    探尋 IN 西城|菸袋斜街,漫步進北京城的時光長廊 2020-11-28 11: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東斜街,胡同裡的「邪門歪道」
    時至今日,感覺必須得寫點能降溫的胡同了,這不,西單北邊這條東斜街就是不錯的選擇。往前數700年,這裡可是皇家宮苑用水金水河的河道。別看北京在北方內陸,缺水是常態,但其實過去河流縱橫,水源豐富。而其南側的下斜街因為古槐密布,也叫槐樹斜街;又因為附近有座土地廟,也稱土地廟斜街。清末民國期間,土地廟一帶曾有「花市」,專門售賣從豐臺花鄉而來的各種奇花異草。
  • 北京直管公房騰退:鐵樹斜街的老故事和老房東
    2020年10月26日,北京大柵欄安創置業有限公司在大柵欄一帶貼出公告,宣布啟動包括鐵樹斜街在內的觀音寺片區直管公房騰退項目,北京南城前門一帶的老舊房屋改造開始了騰退整治行動。鐵樹斜街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一條老街道,長一裡左右,寬窄大約七八米,是一條由東北至西南走向的斜街,東北方向接大柵欄西街,西南方向與五道街相通,始於明清時期,少說有300多百年歷史了。此街過去的名稱不是鐵樹斜街,當時這裡有個姓李的鑄鍋鐵匠,頗有名氣,所以人稱李鐵鍋斜街,日久天長,人們順口諧音,逐漸叫成李鐵拐斜街,1965年改名為鐵樹斜街。
  • 北京最古老的商業街「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一條「出軌」的巷子!
    菸袋斜街來到北京,北京的老街是必須要去逛一逛的,說到北京的老街,就不得不提這條菸袋斜街,它曾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所以說,這條胡同是條「出軌」的巷子。菸袋斜街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在清末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街內以經營旱菸袋、水菸袋等菸具為主。早在元朝時,這裡因為靠近積水潭碼頭,就是繁華的商業區,號稱「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如今,菸袋斜街上依舊人來人往,多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 菸袋斜街的古往今來
    菸袋斜街是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東北部的一條古老的商業特色文化街。 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到小石碑胡同,東西斜形走向。全長232米,寬5至6米。《光緒順天府志》將其記作「菸袋斜街」。菸袋斜街的得名,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其胡同的形狀像一隻大菸袋,其東口是菸袋嘴,西口似菸袋鍋;       另一說是古時胡同裡賣菸袋的店鋪多,賣家都在店門口掛有大菸袋的幌子。
  • 北京城的時光長廊——菸袋斜街(下)
    本文轉自:北京西城報發布時間:2020-07-16 菸袋斜街興起在元代,成街於明代,清代和民國時最繁華。時光穿梭,菸袋斜街依舊精彩綻放。時光穿梭 格調依舊 元朝利用什剎海的水系建都,並以什剎海的東邊為大都城的中軸線。元朝的水利專家郭守敬疏通了從大都城到通州的通惠河,使什剎海成了我國著名的大運河的最終碼頭。
  • 菸袋斜街:北京胡同中,人氣僅次於南鑼鼓巷,就屬它了!
    北京胡同中,人氣僅次於南鑼鼓巷應該就是菸袋斜街了。與大部分東西走向的胡同不一樣,這條胡同是斜的,地圖上看像菸袋。據說清末民初,街上有很多經營旱菸袋、水菸袋等菸具的店鋪,綜合這兩個因素,給這條街取名為「菸袋斜街」。
  • 姚記炒肝 菸袋斜街 銀錠橋上說說不一樣的鼓樓什剎海
    它是北京城面積最大、古城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傍晚的鐘鼓樓是從容而優雅的。元、明、清三代時,鼓樓定更擊鼓、鐘樓撞鐘報時。優美的樂聲傳遍京城。老北京著名的「姚記炒肝」鼓樓腳下的「姚記炒肝」是北京人的最愛。
  • 走進八大胡同,感受濃濃的生活氣息
    如果沒有做任何功課又沒有帶導遊逛胡同的話,那逛二三個胡同感受一下即可,因為胡同都大同小異,走起來都差不多。逛多了,除了累其實應該也沒有太多的感受。鐵樹斜街是大柵欄最有名、最重要的街道之一。鐵樹斜街最開始只被稱作斜街,到了清朝,有位姓李的做鐵鍋的棚鋪很有名,於是就有了李鐵鍋斜街的名號。拐和鍋只一字之差,到了清末便諧音為李鐵拐斜街了。1965年整頓街巷名稱,改稱鐵樹斜街。
  • 它形狀奇特,像支煙鍋袋,耍個性的菸袋斜街
    它形狀奇特,像支煙鍋袋,耍個性的菸袋斜街大家好,今天小編給您繼續講述北京老胡同的故事。大名鼎鼎的京味作家汪曾褀曾對北京城毫不客氣地讚嘆過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番:「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
  • 走進北京城,述聽胡同裡的故事,看老北京人們普普通通的生活
    北京城給我們的印象,更多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以及四通八達的交通線路。誰能想像到在如今的北京城也有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和那一座座精美的四合院,這些都北京城最有歷史與記憶的地方。在北京城的二環裡面是胡同與四合院的聚集地,在這這些胡同中,大家耳聞能祥的不無外乎有南鑼鼓巷、菸袋斜街、帽兒胡同以及八大胡同等等,只是可惜這些地方如今卻被商業化氣息所掩蓋,少了些原汁原味的味道。
  • 【去哪逛街·攻略】楊梅竹斜街:北京胡同深處的文藝秘境
    偏偏到了前門大柵欄這一片出了幾條斜街,其中尤以楊梅竹斜街為甚,近一裡地長的小街,斜得風姿綽約不說,名字更是美得雅致,叫人浮想聯翩。斜街自有其斜的道理。前門這一帶的斜街形成於元代。元朝定都北京後,營建大都,但當時的大都城尚不繁榮,百姓還得時常走去金中都老城,到虎坊橋至菜市口一帶的繁華集市血拼。那時人走路隨意得很,生生就走出了這麼幾條斜街。
  • 北京地安門外,火神廟,菸袋斜街,鼓樓,可以順路遊覽
    但這些廟宇中,最著名,歷史最悠久的還要數坐落在後門橋旁的「敕建火德真君廟」,俗稱「火神廟」。北京火德真君廟建於大唐貞 觀六年(公元631年),距今已有1370年的歷史。就現在來看,最南端的隆恩殿距水邊不到20米,若像白雲觀那樣再在 靈官殿前修一道山門是不可能的,但並不排除原先山門就在現在的隆恩殿南。所以,最大的 可能就是元朝擴建太液池時將廟門及鐘鼓樓拆建到如今的位置。菸袋斜街位於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屬西城區廠橋地界。
  • 西城區將打造第二條「楊梅竹斜街」,位於大柵欄觀音寺片區
    西城區計劃通過文物活化利用,將觀音寺、五道廟、譚鑫培故居、梅蘭芳祖居、梨園公會、東南園胡同49號、大安瀾營胡同13號七個文物節點串聯呈現,以點帶線形成涵蓋梨園文化、商賈文化、會館故居文化、京味兒民俗文化等特色探訪線路,打造第二條「楊梅竹斜街」。觀音寺片區更新力爭2024年整體亮相。通過疏解整治、改造提升,楊梅竹斜街早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更是首都核心區街區更新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