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不如一見,福州三坊七巷古建群

2020-09-24 凡苗1

三坊七巷的古建築群,在家早有久聞,聽說這裡的建築風格在全國均算一流。為了避開國慶、仲秋節日人流高峰,本人於九月二十一日九點半從臨海自駕車出發,至十八點到達福州。馬不停蹄,立馬停好車,參觀起福州繁華市區中心點––三坊七巷景區。

這是福州市區圖,三坊七巷在鼓樓區境內。

這是景區祥細位置圖。

三坊七巷始建於晉代,唐、宋、元時代在逐步發,明、清時代是鼎盛明代,清朝至現在這景區還是福州最繁華的景區。

所謂三坊七巷即;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衣錦坊;因在外做官,衣錦還鄉,故稱之。

劉儒坊;這坊中人才輩出文儒眾多而得名。

光祿坊;原名玉尺山、閩山。歷史上坊內有座法祥院,首任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來此遊覽吟詩,一僧人為他在巖石上刻上「光祿吟臺」四字,光祿坊的地名就此而來。

楊橋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楊橋而改名為楊橋路,現之為楊橋巷。

郎官巷;位於楊橋巷南,記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代皆為郎官而得名。

塔巷;郎官巷之南,閩國時期建有育王塔院於此,此大塔位於巷北,故稱之為塔巷。

黃巷;於塔巷南面,中原一黃姓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之為黃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南端,舊時稱之為」錫類坊「。黃巢義軍入閩紮營於此,並貼告示安扶民眾,將此巷更名為「安民巷」。

宮巷;安民巷之南,舊各仙居,此中有紫極宮。事後,時間推移,慢慢演變為宮巷。

吉庇巷;俗稱」急避巷「。有傳,宋、鄭性之中狀元,衣錦還鄉,巷中居民因先前數落過他的急而避之,後人慢慢改為「吉庇巷」。

福州馳名名菜」佛跳牆「;「佛跳牆」是聚春園菜館鄭春發研創。當年幾位秀才來聚春園要求上一道名菜,鄭春發便把早年研發的集福州所有食材一體,經精心烹飪,具有獨有風味的名菜供眾秀才品嘗,大家品後讚不絕口。後人把這道菜比謂得更加神化,稱佛道聞香忘卻戒律,跳牆偷吃此菜,後人就稱之為」佛跳牆「。

」泔液境」一個怪地名;泔液境原名」甘液井「,其意是,此井水甘甜。甘液井位於宮巷對面的一戶私宅內,井圈可移動,現入私宅天井中,作為花壇用。後人把甘液井慢慢演變為「泔液境」有牌門立於迸口處,門上方嵌有石匾刻有」泔液境「一塊。

相關焦點

  • 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福州三坊七巷,國家5A級景區。20年前,估計好多福州本地人都和我這外來人一樣,做夢都沒想到南后街這破破爛爛的瓦房,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國家5A級景區,每到節假日,全國各地到此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二十二年前,初來福州,逛南后街,大失所望,一個省會城市市中心的主要街道,竟然是一些破破爛爛的瓦房,好像大風一吹就會倒下一樣,還不如我農村老家的破房子。在福州呆的時間長了,才知道三坊七巷不一般,這些低矮的瓦房主要是明清建築,保存完好,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這裡人才輩出,是很多名人故居,如沈保楨、嚴復、林覺民、冰心、林長民等。
  • 福州三坊七巷,當古巷遭遇現代化
    」(Fans互動請加微信號:huangkuangdili)撰文:蕭春雷攝影:梁清、竹子三坊七巷街區圖資料提供: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製圖:卜洪權  三坊七巷,布列得相當整齊,看上去像一截魚骨。  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的見證者和擔當者。唐末五代,福建人文初啟,據說三坊七巷的基本格局就在那時誕生。宋代,福建文化大爆發,三坊七巷也住進了很多福州名人,例如宋太宰餘深、國子祭酒鄭穆、名士陳烈、名儒陳襄、狀元鄭性之等。元代至清中葉,福州文化表現比較一般,三坊七巷裡的名人也比較不大知名,例如明禮部侍郎薩琦、戶部尚書林津、兵部尚書張經、清臺灣總兵甘國寶等。
  • 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 福州的三坊七巷,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
    福州的三坊七巷,仿佛是一個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房屋精緻,匠藝奇巧武夷宮。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
  • 福州驕傲,「三坊七巷」遍布全國
    到後來相繼面世的北京、上海、南京、江陰、杭州、深圳等地的泰禾院子,到福州人耳熟能詳的福州院子、廈門院子,再到蓄勢待發的泰禾鼓山院子、桂山項目,泰禾的九城十六院,將「三坊七巷」的建築精髓帶向全國,再現福州世家建築、人居文化。這些從「三坊七巷」走出去的院子,以獨有的新中式風格迅速徵服了金字塔尖的財富人群,席捲全國。
  • 福州三坊七巷引遊人
    10月5日,遊人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遊玩。中秋和國慶長假期間,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內遊人如織,鱗次櫛比的明清古建築和濃鬱的閩都文化讓遊客們流連忘返。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10月5日,遊客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選購文創商品。
  • 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的活化石」
    福州是中國東南名城,福州的三坊七巷有著福州的歷史之源與文化之根,早已名聞海內外。從唐五代開始,福州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的非常完整,這裡被叫做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的活化石」。她保存著200多座古民居,是非常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 福州鼓山與三坊七巷之旅
    福州之旅,從廈門出發自駕,大學經過270公裡的路程,達到福州市三坊七巷附近的酒店,當天入住後比較累,哪裡都沒去,第二天開車去鼓山。一開始想開車上山,後來想想還是索道上山吧,狗蛋兒子還沒有坐過纜車呢。到達山腰。一路往上走,都是這種刻有佛家真言的石刻。
  • 【行走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
    福州南后街北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巷和澳門路交叉路口,全長千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線。它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賈雲集。明、清時期的南后街依舊是「粉牆黛瓦石板路」、兩旁鋪面林立的熱鬧非凡。㊙在遊覽三坊七巷的南后街時,一定要記得特別關注以下幾家具有老福州特色的景點和門店。
  • 【行走福州三坊七巷】楊橋巷
    楊橋巷是福州三坊七巷第一巷,後擴為馬路叫楊橋路。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條小巷,因巷子通楊橋而俗名楊橋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稱叫「登俊坊」。才俊雲蒸,惟賢是登的「登俊」二字,透露出坊巷人家對功名的無限嚮往與追求。但也許,「登俊坊」的名字雅得有點拗口,人們因坊巷往西通過一小橋叫楊橋,而喜歡直呼其為楊橋巷。
  • 漫步福州的「三坊七巷」
    福州有句話說得好,「到了福州沒來三坊七巷就等於沒來福州。」由此可見,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也是福州人的驕傲,從這裡走出的一位位文化名人,對中國近代的歷史發展和思想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三坊七巷自晉、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朝至民國期間走向輝煌,它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 如何正確✔玩轉福州三坊七巷
    有人說全國每一個地方都有一條街,售賣著從義烏批發過來的商品,只是名字不一樣而已,成都有寬窄巷子,南京有夫子廟,上海有城隍廟,福州有三坊七巷,其實這只是一種片面的說法,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只不過你沒有去細品而已。
  • 福州三坊七巷遊人如織
    10月5日,遊人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遊玩。 中秋和國慶長假期間,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內遊人如織,鱗次櫛比的明清古建築和濃鬱的閩都文化讓遊客們流連忘返。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10月5日,遊客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選購文創商品。
  • 尋味福州,三坊七巷究竟有什麼好逛的
    那麼福州的三坊七巷則是一位氣宇軒昂而又鍾靈毓秀,滄桑裡帶著睿智,沉默裡帶著俊朗的英才。我無數次地走過江南的雨巷,悠長,綿綿的愁蔓延開來,任你的油紙傘開出一朵朵相思的花來。而在初午後的陽光裡,燦爛,甚至還有點炙熱。當你徜徉在位於福州鬧市區一隅的三坊七巷,直面給你的卻是一份歷史的寧靜和淡遠。
  • 福州的三坊七巷,源自唐宋的古老街區
    到福州之前就聽說這是一座歷史名城,但對於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內涵其實並不清楚,到福州後始知三坊七巷乃福州市歷史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坊巷。福州三坊七巷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古代坊巷建築群的一部分,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故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 漫遊福州之…三坊七巷
    十一期間的福州三坊七巷,依舊熱鬧。閩江之水天上迴蕩,三坊七巷地靈人傑民國初,著名詩人陳衍曾留下千古名句:「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閩江的景色扣人心弦,三坊七巷的風情則令我嚮往。繁華裡透著古雅,坊巷縱橫,深院大宅,鱗次櫛比,曲徑通幽。居民們大都以碩大的木頭製成門坊,門坊上的木雕圖案線條飄逸,花廳門扇的窗花紋路流暢。柱礎用青石細磨,雕刻著花草山水、蟲魚鳥獸。那鬱鬱蒼蒼的古木在錯落有致的風火牆內靜靜矗立,悠久和美麗。
  • 三坊七巷
    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於西晉末年。在王審知建羅城之前,唐代福州人還使用著晉代建造的子城,南門護城河外的南門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稱南街)是一片繁華的商住文化區。當時閩江的沙洲沉積到那裡,那裡便出現了一片陸路與河道並存的"開發區"。"
  • 自駕福州:鼓山優美,三坊七巷很一般!
    福州,福建的省會城市,在廈門生活多年,一直沒去福州看看,說不過去。剛剛過去的小長假,終於把福州的走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鼓山鼓山,位於福州市郊,距離市區大概還有8公裡的路程吧,按照導航不難找,不過上山的路給小M印象深刻,七拐八繞的,反正是感覺繞了很久,到了中部的一個小型停車場,停車登山,走上幾步才發現
  • 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是石雕牌坊的意思嗎?
    在福州的三坊七巷的門口,大家可以看到屹立在那裡的很大的石雕牌坊,這個牌坊可以說是比較的好看,而且還透著一些些的古韻,說到這裡就要來說石雕牌坊的建築特點了,這個特點是包含了許多的方面的,但是在大致上還是可以分為三類的,但是在三類當中其實分的並不是那麼的分明,這三者之間是有著很好的聯繫的。
  • 逛福州三坊七巷,品特色美食
    福州之名始於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沿用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然而,作為福建的首府,其日新月異的現代化都市氣氛越來越濃鬱。想在城中找到一處安靜的去處,品味文化名城的悠久歷史,也越來越難。所幸,福州還有三坊七巷。雖說三坊七巷經過了精心維修,嶄新得讓人感覺不到它的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