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背景
在胡錦濤主席發表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重要講話,並創造性地提出「建設和諧世界」的新主張一周年之際,為紀念中國、奧地利建交35周年暨莫扎特誕辰250周年,應維也納市政府邀請,經文化部批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中國唱片總公司、山西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於2006年9月13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了「和諧之聲 」譚晶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
此次以「和諧世界,和諧之聲」為主題的譚晶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奧地利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的夫人克莉絲塔博士,奧聯邦議會議長西茜女士,奧前副總理兼外長莫克,奧經濟部副部長邁耶爾以及奧工商界知名人士,聯合國副總幹事以及俄羅斯、義大利、挪威、蒙古、日本、泰國等駐奧使節,歐洲社會名流2000多人出席了這場盛大的音樂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李繼耐,中國駐維也納聯合國使團大使唐國強,中國駐奧地利大使盧永華等也出席了本次音樂會。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奧地利外長烏蘇拉·巴拉斯尼克等為本次音樂會題詞。
和諧的歌聲最美麗
和諧的世界最精彩
為和諧軍營 和諧中國 和諧世界而歌唱
是我的使命與光榮
—— 譚 晶
專集簡介
前奏曲:《歌聲迴蕩在群山之中》
編曲:張宏光
上半場:
1、《 在 那 東 山 頂 上 》
詞:倉央嘉措 曲:張千一 編曲:張宏光
《在那東山頂上》是譚晶的成名曲。歌曲源自祖國西藏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愛情詩,描述了一對戀人從相見到相知、從相戀到相思的美好情感。
少年心境,眷眷情深。拉薩的八廓街矗立著一座黃房子,據說是微服出行的倉央嘉措與情人幽會之處。這座房子現已改作一家酒吧,叫做瑪吉阿米(直譯為「未嫁少女」)。人們徜徉在咖啡廳屋頂上,欣賞著不遠處巍峨神聖的布達拉宮,突然傳來譚晶演繹的這首歌,令人油然而生「此曲只應天上有」的感嘆。
2、《 化 蝶 》
根據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改編
原曲:陳鋼 何佔豪詞:閻肅改編:董樂弦
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在中國家喻戶曉。蘊含著江南韻味的《化蝶》,以民間戲曲唱腔為素材,深入而細膩地描繪了男女主人公梁山伯與祝英臺,從相愛、抗婚、相會到化成蝴蝶的熾熱情感和深邃意境。
浪漫而堅貞的愛情,幻化成倆只斑斕的蝶,雄雌相伴,翩然起舞,在春光中重溫那段美好的愛情。
世間愛情無南北,中西文化的交流同樣也有著內蘊深刻的和諧基因。歌者譚晶端坐在奧地利美麗的月亮湖邊,湖光倒映著山色,蝴蝶嬉戲於湖面,不由聯想起發生在這裡的茜茜公主的愛情故事,與中國的愛情佳話梁祝如出一轍,有異曲同工之妙,大美無聲之境,感慨良多。
3、《 絲 綢 之 路 》
詞/曲:張連春 編曲:孟可
一條雋永的綢緞,綿延萬裡,飄舞千年。絲綢之路從中國古長安(今西安)伸向西域,始於周秦,盛於漢唐,是東西方最早的物質、文化交流通道。此刻,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在譚晶的歌唱中延伸到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
《絲綢之路》運用新疆民歌素材編曲,極富西域風情,以徐緩而沉韌、委婉而奔放的旋律詮釋了「悠悠駝鈴」與「大漠孤煙」的古典意境。
人們仿佛看到,無邊無際的金色沙漠裡,五彩斑斕的絲綢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悅耳的駝鈴聲漸行漸遠,踏著歌的行板,在沙漠瀚海中跋涉的駝隊由線漸漸變為一個點,消失在茫茫天際。對大自然的敬畏,對中華燦爛文化的感念,也凝固在無盡的掛念與祈盼中。
4、《維也納,我夢中的城市》
曲/詞:魯道夫·希津斯基
穿行在維也納,仿佛流連於鋼琴的鍵盤。每一處樓閣雕塑都如樂譜般流暢,每一處街景都似夢若幻。
眾多以維也納為題材的歌曲中,這首最為著名,它的詞曲作者魯道夫·希津斯基,祖先來自波蘭,但他本人已是「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地道的維也納人。
刻意穿上奧地利服裝的譚晶,以她完美的歌聲,贏得了現場觀眾的尊敬和喜愛。歌者與聽者的息息相通,使和諧氣氛氤氳在金色大廳。
5、《 想 親 親 》
山西民歌 編曲:劉琦
譚晶的家鄉山西,盛產陳醋與紅棗,也盛產民歌。民歌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歌既有傳統美也有時尚美。譚晶深得個中味,深解個中情。
奧地利歌唱家託馬斯·提斯勒與譚晶對唱的《想親親》,詼諧活潑,妙趣橫生,令人於中西合璧的演唱中領略中華鄉土風情。
山西民歌中有許多糧食般樸素的情歌,直抵人心。靜謐的歲月裡,黃土高坡上的男人和女子,思念、傾訴、密約、私奔,把那些歌連起來就是一場盪氣迴腸的歌劇。
6、《大紅公雞毛腿腿》
山西民歌 編曲:董樂弦
這是一首具有濃鬱鄉土氣息的民間情歌,幽默俏皮,情真意切,看似平常實則演唱難度極高,需要有很強的吐字行腔工夫。
城市是鄉村的養子,它佩著黃金的首飾,但柏油澆鑄的血管裡,流淌的仍是一種叫泥土的東西。對鄉土中國的懷戀,對那片土地上產生的愛情,自然感同身受。
歌者譚晶準確細膩地把握住了一位鄉間小姑娘頑皮活潑、勇敢示愛的微妙心態。在觀眾的心目中,她的表情,她的神態,仿佛鄰家阿嬌,溫婉而親切。
7、《 酒 歌 》
內蒙古民歌 編曲:劉鋼寶
粗獷豪放的蒙古人迎接客人時獻上的敬酒歌,歌詞樸實無華、簡潔明快,曲調優美舒暢、鏗鏘有力,完美地體現了廣袤草原的風情與牧民豪爽的性格。
酒的醇香,歌的深情,金色大廳裡金色的時光,當一個民族和另外許多個民族相遇,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濺起愛的火花、情的波浪,令人頓生歌逢知己千首少、酒不醉人心自醉的慨嘆。
下半場:
1、《 和 諧 世 界 》
詞:梁和平 印青曲:印青
福至心靈。跟隨音樂漫步在和煦春風與溫暖陽光中,大自然美好的畫卷在你我面前鋪開。
這首歌是整場音樂會的主題曲,也是點睛之作。和諧是音樂世界中最高的追求,也是世俗世界中至善的嚮往。你和我,你們和我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世界,怎能不善待彼此,善待生活。
讓我們和諧之聲中,一起為世界祈福;為愛與被愛的人們祈福;為一切善良與美好的願望祈福。
2、《 青 春 舞 曲 》
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詞:慶餘 改編:司徒容
節奏輕快,跳躍,充滿活力,具有維吾爾族民間舞蹈和模擬手鼓演奏的風格,曲調上下流動,偶有跳躍,歡快,流暢。
世間有些東西可以去而復返,有些東西卻一去不返。千呼萬喚,始終不回。比如年紀,比如青春。青春正像那迷失的鳥兒一樣,有去無回。譚晶的演唱,給該曲增添了要認識青春、珍惜青春、把握青春、讓青春與愛同在、讓愛與生命共存的嶄新意韻,使該曲凸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青春的人,青春的心,青春的鳥兒翔舞著青春的精神。歡聲笑語中,青春的鳥兒抖動青春的翅膀,穿過鮮花盛開的青春的花園,正像一群亮麗的年輕人在翩翩起舞。那是我們新世紀、新生活、新生命、新追求的青春寫照。
3、《 蔓 延 》
詞:郭喬伊 曲:李海鷹
這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傾訴與呼喚,這是一雙眼對另一雙眼的凝視與渴盼。這是心的洗禮,這是情的蔓延,這是感天動地的愛,把一顆出色的靈魂貫穿。儘管有淡淡感傷,依然極盡纏綿。情志恍惚間,心中所想所念讓自己沉醉。愛情有時候如春花般含翠欲滴,有時候卻如秋水般寂然無聲。月亮並非躺在星星的懷裡,幸福也非與痛苦相伴,箇中滋味,自在蔓延。
4、《 遠 情 》
詞:易茗 曲:趙季平
一曲悽美壯麗的愛情悲歌,一段動人心旌的生命旋律。譚晶傾情演繹的主題歌,為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插上音樂的翅膀,風靡全國。
《遠情》以疾徐有致、悠揚悅耳的曲調,真摯深情的歌詞,表達了一代晉商的人格風範、人生感悟和情感寄託,真切感人,意境深邃,立意高遠。
正如劇中閉塞的中歐萬裡茶路被喬致庸打通一樣,時代的距離和文化的差異所形成的精神隔閡,通過音樂打通。好的音樂可以打動不同膚色下人的心靈,這首歌令金色大廳的許多觀眾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5、《在那裡你將伸出你的手》
歌劇《唐璜》選段
詞:洛倫佐·達蓬特 曲:莫扎特
譚晶與奧地利歌唱家皮特·突赫特共同演唱歌劇《唐·璜》中的經典詠嘆調《在那裡你將伸出你的手》,以此向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獻上敬意,紀念他250周年誕辰,這也是此次音樂會的宏旨之一。
唐璜為採琳娜的美貌所吸引,極盡殷勤之能事,漸漸打動了採琳娜的芳心。他以極為優雅溫柔的句子開始了二重唱,中間的一唱一對,表現出女主人公複雜的內心世界;後半段,二人的聲音終於融合到一起,仿佛是心靈與精神契合的像同一條河流。
該曲啟示人們:多少愛情,多少曲折與輾轉,多少不可能與遙不可及,多少對幸福與和諧的熱望,其實就差一個環節:伸出你溫暖的手!
6、《愛讓我站在這裡》
音樂劇《狂雪》選段
詞:妮南 曲:劉彤
此曲源自譚晶主演的大型音樂劇《狂雪》選段《愛讓我站在這裡》。
譚晶用德語說,我帶著一份愛來到這裡,我希望這個世界沒有戰爭,永遠和平,每個人生活富足,大家安居樂業;我希望不同種族和信仰的人們互相支持和理解;我希望身邊永遠充滿歡笑和音樂,這份和諧屬於全球,它超越國界。我來到這裡,不是命運的安排,而是源自愛的力量。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全場觀眾果然看到了最好的一幕。樂曲飛揚中,譚晶舒放有致、壯懷激烈的美妙歌喉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到上個世紀30年代,中國東北天寒地凍的白山黑水間,一位清麗而倔強的的女子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在漫天狂雪中,高舉著怎樣的信仰與意志,面對著怎樣的摧殘與利誘,面臨著怎樣的選擇與放棄。
為了和平與正義,英雄的趙一曼獻出了她青春的生命;帶著對入侵者的仇恨和對和平生活的渴盼,年輕的趙一曼含笑告別人寰。
不管人生幾多風雪,愛讓每個人堅強站立。
返場曲目
1.《 茉 莉 花 》
編曲:劉鋼寶
潮水般的掌聲將退場的譚晶再次被請出,來自不同國度的觀眾欣賞到了來自中國的「和諧天使」的藝術魅力。
近幾年對外文化交流中,《茉莉花》經常被外國觀眾作為首選曲目。有人認為,這首歌旋律優美平和,流露出中國人與人為善的處事風格。而這次,譚晶懷著感恩的心,輕唱妙和,婉轉中見綺麗,平和中有深意,唱出一個有責任感的年輕歌唱家美好的心願。
2.《 青 藏 高 原 》
詞曲:張千一 編曲:張宏光
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譚晶再度返場。仰望頭頂寶藍色的天空,我們都曾嚮往過遠在天邊的理想。沐浴在譚式唱法的天籟之音裡,天人合一的和諧意境仿若眼前,讓你不能呼吸,讓你物我兩忘,讓你的精神登上世界屋脊,用想像的翅膀觸摸青藏鐵路穿越唐古拉、穿過莽崑崙、連接著北京、擁抱著西藏的嶄新變化。一個個感覺的毛孔,次第打開,為如夢如幻、響遏行雲、氣吞萬裡的動人歌唱而歡心鼓舞。
3.《告別時刻》
義大利歌曲編曲:孟可
掌聲如潮。長達十幾分鐘的掌聲、呼哨聲中的譚晶只好第三次返場。盛情難卻,但受到激勵和鼓舞的譚晶卻有「為國爭光」、「越戰越勇」之感。
該曲略帶傷感卻又激昂的旋律,描述了一對戀人行將分別時刻的眷戀與憧憬。
是該告別的時刻了,那些從未看過從未體味的感覺,現在已經欣賞和體味。金色大廳作為音樂聖殿,見證了多少頂級的音樂盛宴,這一刻,屬於和諧使者譚晶與她的歌迷。
這一刻,美侖美奐,風華絕代!這一刻,任何言語都顯的多餘,唯有音樂勝似千言萬語。正是音樂,陪伴人們一路走來,走過白天與黑夜,走過風霜與雨雪,走過崎嶇與坎坷,走過困苦與艱難,走向春天與陽光,走向幸福與吉祥,走向明天與永遠!
熱淚盈面、感慨萬千的譚晶被鮮花和友情簇擁,維也納金色大廳裡的歌聲似乎永未曾停歇,永不停息的旋律裡輝映著中國人、中國軍人的自豪與榮耀!更難忘,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告別時刻,陶醉於和諧之聲中的人們期待在和諧的世界中再度響起你曼妙的歌聲……
附贈:活動紀實+MTV《愛讓我站在這裡》《遠情》
(責任編輯: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