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棄上億資產,去趟寺廟後自願出家,來到終南山一茅草屋修行

2020-12-21 以沫文史

前言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質上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但同時人們的壓力也增大的了很多,人們整天夜以繼日的工作,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賺錢,從而過上更好的生活,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可以說世界上幾乎沒有人是不喜歡財富的,除非是一些錢太多,將錢已經看淡的人,比如馬雲等等,他甚至說過自己對錢一點興趣都沒有,但是在他們發家致富之前,無疑對財富也是非常嚮往的。

劉景崇初入社會,嚮往財富

不過的確如此,當一個人物質需求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對於金錢也就變得沒有欲望了,尤其是對於那些身價千萬甚至上億的企業家們,更是如此,就比如馬雲,它們覺得自己已經賺到了很多錢,沒有必要再繼續為賺錢也辛勤工作了,而是為了更大的目標,其實除了馬雲,還有一位曾經的企業家也是如此,他曾經身家上億,但因為看破紅塵,最終選擇跟隨自己的內心,去了終南山出家當和尚去了,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啊。

這個曾經身價上億的富豪就是劉景崇,他曾是佛山南海區服裝企業的總經理,在剛進入社會闖蕩時,他也和普通人一樣,對金錢和財富非常的嚮往,為了能賺錢,他打了很多份工,甚至還去當產品推銷員,在經過了長時間的闖蕩之後,劉景崇也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也慢慢培養出了自己的經商頭腦,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下,他終於坐上了總經理的位置,在他闖蕩社會的艱難歲月中,劉景崇也遇到了自己的真愛,並且還結婚身子,這個時候,他的事業也逐漸迎來了巔峰,劉景崇一時間也成為了一位人人羨慕的人生贏家。

生活逐漸有了起色之後,劉景崇並沒有驕傲放縱,而是在總經理的位置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點也不敢懈怠,身邊很多人都勸他錢也賺得差不多了,應該適當休息一下了,畢竟身體重要啊,但是劉景崇那段時間非常熱愛工作,甚至已經到了沉迷的地步,他想要證明他的價值,唯一的途徑就是工作,因此對於別人的勸說,他根本聽不見進去,依然每天都廢寢忘食的工作。

劉景崇奮鬥成為富豪,身家上億

就在這樣的不斷工作和奮鬥下,劉景崇果然在商界創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她的資產也到達了一個巔峰,足足有上億資產,因為身邊的人一直都在勸說他,但他還是不改變自己,因此周圍人都以為劉景崇可能要這樣下去一輩子了,但出人意料地是,這一切都在2015年發生了變化。

在2015年的一天,劉景崇和幾個商業上的好朋友一起去了終南山遊玩,主要是區寺廟中燒香拜佛,期望未來的事業能更加順利,也可以說是完全為了生意,陪著客戶一起來到這裡的,只有讓新客戶滿意了,自己的合同才能順利籤下來,為了籤下這筆合同,本來思想先進,從來不信服也不迷信的劉景崇專門根據客戶的喜好,研究了佛教,說的直接點也就是投其所好,獲得客戶的信任。

在來到寺廟的當天,寺院裡最德高望重的老住持紹雲和尚親自迎接,因為來到寺廟燒香拜佛的基本都是一些知名度高,身價也很高的成功企業加,因此寺廟對於接待他們非常的重視,因此也專門派了紹雲和尚迎接,而正式因為紹雲和尚的出現,才讓劉景崇徹底改變了對佛教文化的印象。

在劉景崇看來,這位紹雲和尚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看起來十分的健朗,這一幕也讓他聯想到了他的外公,頓時感到了一絲傷感,因為他覺得紹雲和尚就像他的外公一樣,因此他覺得紹雲和尚非常親切,當時就非常想坐下來好好和紹雲和尚促膝長談一番,但因為當時還要為了合同,劉景崇只能暫時放棄了這一想法。

去終南山出家當和尚

這次在寺廟中參拜進行得非常順利,最終劉景崇也和客戶成功籤約了合同,雖然一起都很順利,但在回去之後,劉景崇總覺得心裡缺點什麼,之後面對著公司和上億身價,他卻越來越感覺不舒服,每天生活在這樣一個相同的圈子中,實在是太無聊了,周圍除了錢還是錢,除了利益還是利益,他越想越感覺自己孤獨,似乎自己除了金錢,沒有任何東西了,而且賺錢的快樂他也體會到了,對於無休止的賺錢,他也逐漸失去了興趣和耐心。

在經過一番掙扎的思考之後,他決定放棄上億資產,去終南山出家當和尚,隨後,他沒有告訴任何人,獨自來到了終南山,並在紹雲和尚的主持下,成為了一名和尚,每天的工作就是吃齋念佛,在他出家後沒多久,他的妻子就找到了他,並詢問他出家的原因,但因為劉景崇態度十分堅決,妻子也很無奈,最終兩人籤下了離婚協議書,從此再也沒有聯繫。

很多人都為劉景崇的決定感到震驚,但更多的是對他的敬佩,畢竟隨隨便便放棄上億資產,放棄愛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選擇出家,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除非是聖人,但劉景崇確實做到了,現在說他是聖人一點也不為過吧,說到現在,可能很多人都好奇現在的劉景崇如何了吧。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諸葛亮

據說現在的他在終南山的一個茅草屋中生活,每天就是打坐和誦經,這裡沒有了商場的利益和勾心鬥角,只有藍色的天空和山間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他的生活過得十分愜意和輕鬆,雖然有時候條件十分艱苦,但他卻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還稱這就是他曾經每天都嚮往的事情,而他的老闆知道了他的嚮往,還專門在廣東一個僻靜的地方,為他建造了一個專門讓他修行的地方,但他果斷放棄了,因為他嚮往是終南山的自然風光,那裡才是天然的修行聖地。

參考文獻

《論語·述而》

相關焦點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修行40年從不和丈夫見面,85歲能連續打坐108天
    小小年紀的王芝霞,什麼都不懂的年紀,十分喜歡寺廟,她喜歡聽寺廟的鐘聲,喜歡寺廟中的香爐的味道,每次去寺廟她都要貪婪的多聞幾下,她感覺冥冥之中仿佛有什麼東西牽引著她,對於寺廟的一切她都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她也慢慢的忘記了自己立志要追求的佛法了,有一天王芝霞來到了一個寺廟,這個寺廟喚起了王芝霞內心的追求,於是她在內心掙扎了很久之後決定要追求自己喜歡的佛法,她決定出家到寺廟。丈夫和孩子勸了她很久,在她收拾行囊離開的時候,孩子緊緊地抓著她的衣角,不想讓她離開。
  • 終南山上修行的90後們:打工一月隱居半年
    放棄了事業和家庭,就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近日,北京時間記者來到終南山,尋訪在這裡隱居修行的90後,試圖解碼他們的別樣人生。看書的琳子▲琳子在終南山大峪的居所。北京時間記者楊安平攝「誰說我是來終南山修行的,這地方涼快,我就是躲山裡來避暑看書!」
  • 他,放棄當富二代去寺廟當和尚,出家8年有22個子女,被趕出寺廟後來...
    前言:說到和尚,我們一般想到的都是出家人不打誑語,四大皆空,普度眾生,看破紅塵之類的,很多影視作品當中出家人的形象大體都是如此。在現今社會,和尚這個身份也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意義,比如說現在的和尚也會使用很多高科技產品,他們也做法布施,還有很多帶髮修行的居士等等。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修行40年從不見家人,85歲能連續打坐108天
    ——陶淵明人們總是會被塵世中的萬般俗事所困擾和煩惱,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面對和解決,總是想要尋找一處寧靜之地讓內心平和。而古往今來,能夠真正讓人可以尋找到內心寧靜的地方,好像更多的是在寺廟。古話總說:「佛門清淨之地,不可用俗事相擾。」
  • 不丹有一神秘寺廟,曾有數百人出家自願參與建造,每年開放一次
    不丹位於中印之間的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屬亞熱帶氣候,常年多雨,溼度大,這種氣候使得當地旅遊業受到許多國家遊客的青睞,最重要的是,不丹是一個佛教盛行的國家,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徒前來朝拜,今天說的是不丹有一神秘寺廟,曾有數百人出家自願參與建造,每年開放一次。
  • 放棄億萬家產隱居終南山,自認與世無爭,看終南山隱士生活怎麼樣
    因為他在出家之前,就已經是身家上億,妻兒雙全的成功人士了。就是這麼一個事業愛情雙雙得意的人,在2014年,居然放下了一切,孤身一人,背上一個小小的行囊就直接來到了終南山,開始定居。他的這個決定過於驚世駭俗,毫無疑問得到了周圍所有人的反對,然而,父母妻兒的哀求都挽留不住他,在終南山的高地上,他給自己建了一座簡陋的茅草屋,從此便在這裡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六年。
  • 終南山租金猛漲,3000修行「隱士」下山回家,終南山終於又清淨了
    作者:牆妞 牆藝術終南山本來只是一小部分避世人的修行道場,這幾年越傳越火,大批自認懷才不遇者,逃避現實者,心懷鬼胎者,從中牟利者也紛紛湧入,讓終南山變成魚龍混雜的「隱士」聚集地。據統計,終南山上已有5000多修行人士隱居。
  • 終南山隱士
    圖片說明  十幾年前,美國著名漢學家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在中國出版,塵封了幾千年的終南山隱士面紗被漸漸揭開;六年前,一個終南文化行者張劍峰再次沿著比爾·波特的路徑,深入終南山訪道遊學,所著《尋訪終南》風靡一時。隨著大眾傳媒的廣泛關注,隱士、修行、山居,逐漸成為一個時尚的話題。
  • 他身家上億卻「隱居」深山,今已出家10年,家人:此生再無相見
    他身家上億卻「隱居」深山,今已出家10年,家人:此生再無相見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同於以往一樣社會了,現在的社會充滿挑戰,充滿壓力,只要懈怠一點,就可能被這個社會淘汰。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我們只有努力奮鬥,才能跟得上社會前進的腳步。
  • 【瀑布梵音】深山修行人—終南山所見
    這個曾在中國臺灣出家當過兩年沙彌的大鬍子美國人,用他的眼睛和腳步將我帶入另一個世界。四個月後,我去了終南山,也拜訪了一些住山的修行者。包括兩位比爾·波特在書中採訪過的人,其中一位已有八十多歲,他們都對這個特別的老外印象深刻。我無意記述終南之行,因為短短一周的尋訪是膚淺而表面的,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並不希望為人所知。
  • 深山藏古寺,終南山上這座寺廟「野而有趣,鮮為人知」,值得一遊
    實在難受,便決定去秦嶺避霧霾,散散心。幾年前我就去過圭峰山,對那裡的紅葉印象深刻。可一直不知道圭峰山上面還有一座寺廟圭峰寺,便打算去看看。終南山圭峰寺位於秦嶺北麓圭峰山山頂,始建於隋代或更早,是華嚴五祖宗密大師舍利塔所在之地。大師曾在這裡閉關修行、弘法利生,因此也被稱為華嚴祖庭。
  • 他是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深山30年,以粗茶淡飯度日修行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社會中,隱士這一群體也在慢慢縮小,畢竟現如今想要成為一名與世隔絕的隱士也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在我國的終南山上,卻有這樣一位隱士,他隱居深山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每天都是以粗茶淡飯來度過修行時光的,由於他隱居的時間非常久,因此,他也被人稱為"終南山第一隱士"。那麼,在這位第一隱士的背後,究竟發生過怎樣的事情呢?
  • 不丹最神秘的寺廟,曾有數百名百姓自願出家建造,每年只開放一次
    加上當地的寺廟非常的多,每間寺廟都是當地具有當地最為獨特的文化,寺廟也成為不丹較為具有代表性的象徵之一。 不丹最神秘寺廟,曾有數百名百姓自願出家建造,當地的說法,這樣可能佛靠近些,重點就是為了獲得一片安寧的環境,僧人得到更大的修行。
  • 中國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只供女性出家修行,如今的主持身份不簡單
    中國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只供女性出家修行,如今的主持身份不簡單現在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壓力總是越來越大,每當趁著空閒時間都想要到處去走走看看,可能在平時周六周日時間比較短,不能夠去國外,但是國內旅行也似乎很受歡迎,大家可以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美景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43歲皈依佛門,隱居四十多年,自稱能和佛祖講話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混世大魔王」,卻在一次隨著父母進入寺廟燒香、見到佛像後轉變了自己的性子——她沉靜了下來。對於這一個改變,她的家人都吃驚不已。學生時代,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一個令人記憶深刻的時期,許許多多美好的事情都發生在那個階段。
  • 浙江一寺廟推「短期出家」 報名者以80後居多
    「想出家麼?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活動體驗僧尼生活。」昨日,記者從慈恩寺獲悉,目前「短期出家」活動已經有40多人報名,以80後為主,報名者中不少是遇到問題想到寺廟中修習靜心。林女士說,目前已經有40多人報名這次於7月15日開班的「短期出家」活動,男女比例約4:1,寺廟將隨機安排他們在慈恩寺或者下院聖財寺修習。「報名者以80後居多,其中也不乏90後。最小年齡只有20歲,最大的60多歲,他們是遇到問題想來這裡修習靜心。」林女士介紹說。
  • 佛教和道教都有出家人,怎麼理解出家的行為,在家眾應該如何修行
    以前電視上,總看到很多武林高手,是和尚或者道士,就覺得當和尚或者當道士很牛,後來長大了,也去過一些寺廟和道觀,不過讓人失望的是,和尚和道士並非都會武功。或許會武功的和尚只能在少林寺,會武功的道士也只能呆在武當上!也許這個結論不太準確,但是曾經確實嚮往過出家人的生活,那得從我很小的時候說起了。
  • 寺廟短期出家體驗日記
    臨行前,蘇佔林吃了最後一頓肉食,然後去迎接他的修行。打掃正在修建的寺廟殿堂的垃圾,是他和義工們每天修行的一部分。7月初,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叫慈恩寺的寺廟發布了「短期出家」的帖子後,眼前一亮,決定去看看。在他來之前,該寺廟的智渡法師已經勸回了大多數想要報名的人,或者把他們介紹到其他的寺廟。智渡法師留下他,是因為「他為出家,辭職了。」在出家前兩天,蘇佔林正式離開公司。那夜,四五個朋友拿出瓶郎酒為他踐行。當晚就喝多了,一覺醒來,十幾個未接電話。
  • 終南山古觀音禪寺首屆短期出家法訊
    終南山古觀音禪寺將於2015年7月舉辦首屆短期出家 終南山下,觀音接引,丈夫落髮,僧袍加身。 有佛弟子嚮往出家,嚮往清靜合和的僧團生活;有佛弟子嚮往禪者的圓滿智慧,希望能於塵世中『見自己、見天地』,以佛智慧入世修行;有佛弟子在紅塵中孜孜前行,苦心勞體、迷茫困惑,期望解脫…… 來!終南山古觀音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