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打茶」,人們定會聯想到飲茶的幾種方式:「煮茶、飲茶、打茶」等,用打出來純香撲鼻的茶,招待客人。而江西弋陽弋江鎮陶塘陳家村,南宋宰相陳康伯的故裡,這村有個習俗,村民家有客人,鄰居家「打茶」,做點心,招待客人,一邊喝茶,一邊吃點心。村莊逢過節及來客,全村婦女都參加,一起做特色小吃。10道「茶點」成為最溫情的「打茶」,彰顯熱情好客的傳統,鄰裡之間和睦的關係。
清明前夕,江西弋陽弋江鎮陶塘陳家村,南宋高宗及孝宗時的宰相,陳康伯的家鄉,迎來了一批遠方的客人,村民提前準備「打茶」,製作茶點心,有清明果、燈盞果、圓粿、蕎麥果、麻籽果、煎果及小菜等多種特色小吃,招待遠方的客人。
「打茶」之一:清明果。清明時節,清明果當然屬於首個重要內容。村民採摘新鮮的野生艾草,與手工磨的米粉,製作艾團。綠綠的艾團,像春天的色彩。春天,草長鶯飛,艾草清清,聰明的村民,充分利用自然的饋贈,變成讓人念想的清明果。
在宰相宗祠,村民聚在一起,用果團,捏成圓形,裝入預先炒好的餡。記得小時候在鄉村,母親包清明果,用香菇、豆腐乾、鹹肉、春筍、酸醃菜等食材做餡,再加入大蒜與辣椒,那味道記憶猶新。
來的客人,參與其中,來自北方的遊客,第一次看到做清明果,感到很好奇,很想露一手,動手像包餃子一樣包清明果,可包的形狀,有點怪異。但開心快樂,融入當地人們的生活,也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南、北方客人包好清明果,形態不一,放入蒸籠,同樣成為一道特色小吃。或許外形並不重要,內在本質的東西更讓人記住。
阿姨將蒸籠放入柴灶蒸,等待的過程,與她聊天,問為什麼村民一起做小吃?她說,村裡有個傳統:「一家有客,鄰裡一起招待;村裡有事,大家共同完成」。祖先留下來的互幫傳統,村民有一家來客人,鄰居一做果,鄰居二煎餅,鄰居三拿小菜……邀請客人來家裡,喝茶吃點心,這個過程稱「打茶」。
而村莊有大事,村民一起出錢出力完成。康伯宗祠建設期間,陳家在陳康伯第44代後裔69歲的陳官發引領下,全村所有男丁整整一年沒出去打工,直到宗祠完工。陳老說,一兩人做事很累,大家一起做,就輕鬆。輕鬆的背後,是鄰裡之間、村民之間的默契與友好。
「你劈柴,我燒火,你炒菜,我蒸果……」鄰裡分工合作,繁雜工序變成簡單明了。旺旺的柴火,燃起思鄉的情緒。縷縷炊煙,是母親對遊子的呼喚,熟悉的聲音,仿佛又在耳旁---「回家吃飯嘍,清明果做好啦……」
清明果蒸好啦,一盤盤果上桌,祭祀祖先,讓先人品嘗。熱氣騰騰的清明果,人們忍不住吃一個,既柔軟又有嚼勁, 帶著艾草的清香,果汁的濃香,在唇齒間縈繞。
「打茶」之二:燈盞果。清明時節,除了綠色的清明果,有潔白的燈盞果。用石磨的米漿,放入鍋中不停翻炒慢慢加熱,去除水份後,形成果皮的原料,手工捏成燈盞狀。村民邊聊天邊捏果胚,說說笑笑,其樂融融。一個個燈盞,照亮了人們濃濃的鄉愁,鄉村的生活,暖暖的鄉情。
小燈盞裝入事先準備的餡,餡包括豌豆、黃豆芽、新鮮豬肉、香菇、筍乾等原料,炒熟後,再加入適量澱粉拌勻,既保持原味,又防止湯汁溢出。智慧的村民,製作的小吃卻與古時燈具一樣,成為最有型的果。
「打茶」之三:麻籽果。有朋從遠方來,最不能缺的是麻籽果,芝麻的濃香、糯米的柔香,香香誘人。村民天不亮,就開始蒸糯米,花兩小時蒸好,再用石臼,經過3-4人接力,千錘萬錘打出來的麻籽果,有著時間及力量的味道。
「打茶」之四:圓粿。圓粿則是弋陽當地人立夏時最好吃的一種小吃,也稱「立夏粿」,圓溜溜的粿,如小珍珠一樣,在太陽照耀下,閃閃發光。每道點心的製作,都包含村民的辛苦付出。
放入香菇、豆芽、小筍、目魚、鮮肉等,再加入薑末等佐料烹煮,柔滑爽口,別具風味。遊人吃了一碗又一碗,讚不絕口。
「打茶」之五:蕎麥果。這種茶點心,源於弋陽,後流傳上饒。用健康的食材蕎麥粉,因為蕎麥含有較高營養價值、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質,不容易轉化成脂肪,成了減肥的美食。村民包成清明果狀的蕎麥果,餡料有有肉絲、蘿蔔絲、豆芽等,有蕎麥香味和清明果的味道。
「打茶」之六:年糕。弋陽年糕,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就開始製作年糕,用冷漿田種的弋陽大禾穀米為原料,經過「三蒸及百錘」工藝,禾穀米脫胎換骨,銳變成「潔白透明,溫潤如玉」的年糕。阿姨做的桂花炒年糕,香味撲鼻,入口,不粘不膩,既韌又滑。
「打茶」之七:煎餅。煎餅到處都有,但弋陽煎餅,清鮮韭菜、豆腐、肉丁, 融入「打茶」的鄉情,別樣香味。
「打茶」之八:小菜。打茶的品種之多,出人意料,小菜也屬於其中之一,南瓜幹、茄子幹、芋頭乾等,都是村民在家做好的,再經過油爆炒,香、甜、鹹、辣,既是開胃點心又是早餐小菜。
「打茶」之九:米酒。茶與酒,是好朋友。米酒,是陳官發家中過年時做的,香甜醇美,口感極好。
「打茶」之十:全家福。有個詞語叫「十全十美」,江西弋陽陳家村,陳康伯的故裡。陳康伯任宰相輔政時,遇事考慮十分周全,宋高宗曾稱讚陳康伯:「靜重明敏,一語不妄發,真宰相也。而宰相的後人,對人一心一意,十分熱情。點心一道道,小吃一碗碗,讓客人品嘗「打茶」的美味,感受村莊淳樸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