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出品 作者:陳瑤 編輯:沈長安
地鐵門口買一個飯糰,晚歸家時帶杯酸奶,偶爾買回的進口輕型日用品…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便利店早已悄無聲息地融入快節奏的生活。
有人說,便利店是中國的新時代風口。對於新零售來說,便利店解決了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最後一公裡和最後一小時的難題,將成為未來生活的社區樞紐。全家、羅森、全時、7-Eleven、便利蜂等各類便利店品牌蜂擁而出,跑馬圈地,企圖在市場分一杯羹。
但當下各大傳統零售企業不景氣,便利店運營成本高、利潤率低,該行業並沒有那麼容易經營。據《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便利店行業運營成本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電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同類相爭,必有一傷。曾經風靡一時的全時便利店就進入了倒閉拆分賣身的清算程序中。
自去年11月以來,全時便利店在北京關店約90家;截至2019年2月13日,全時在北京的店鋪剩餘320家左右。有網友去年11月時就表示部分全時便利店陷入「貨架半空」的狀態,商品驟降,包括熟食在內的種種商品遲遲補不上貨。
鳳凰網財經記者也發現,在望京某處的全時便利店,傘的類型稀缺,價格昂貴,一把摺疊傘售價45元,但傘骨脆弱,質量不及同價產品的一半。在大望路某處的全時便利店,連口香糖等價格低廉的小商品竟也沒有售賣。
長時間以來,全時便利店裁員欠薪、拖欠供應商帳款、商品供應不及時,連續關店, 負面新聞爆棚。內部抱怨不斷,外界眾說紛紜。
圖註:全時官網提供的全時集團服務號「全時OurHours」,最新文章日期為2018年11月22日 來源:全時集團服務號「全時OurHours」
2019年2月22日,傳聞中的一切終於坐實——全時粉絲最多的微信公眾號帳戶主體從「北京全時叄陸伍連鎖便利有限公司」改為了「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全時便利店正式被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收購,該公司由蔡學彥和山海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0%,主營業務為進口葡萄酒。
全時深陷倒閉旋渦,通過"解體分拆"的方式結束品牌運營。位於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時便利店由山海藍圖收購,位於華東、重慶地區的90餘家則由羅森便利店接手,包括門店、設備、商品,以及部分自願加入的員工。至此,全時的「接盤」情況才逐漸明朗。
圖註:全時微信公眾號已改為由山海藍圖運營 來源:天眼查
圖註:全時粉絲最多的微信公眾號帳戶主體從「北京全時叄陸伍連鎖便利有限公司」改為了「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 來源:全時微信公眾號
全時與羅森這一對兒,羅森的商業野心巨大,誓在華東地區實現「千店計劃」的目標,因此這次收購全時,既滿足了羅森的擴張需求,同時也帶給全時一次重生。正如羅森董事總經理張晟所言,接手全時便利店門店屬於戰略互補,雙方共贏。
01 投訴無門:「兩不管」的加盟商
然而全時與山海藍圖的交易過程並不是平平穩穩。鳳凰網財經記者接到爆料,如今全時的加盟商、供貨商進入了投訴無門,進退兩難的境地,甚至直接與山海藍圖發生了「血肉之戰」。
新浪微博用戶「全時山海藍圖長點心吧」,自稱全時加盟商,與北京全時叄陸伍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全時」)籤訂了聯合投資暨委託經營加盟合同(實際只是按照一定利率按季度付息),合同尚未屆滿,但目前已經停止付息。
今年5月末6月初,自稱全時負責解約事宜的員工韓某上門與該加盟商談解約事宜,稱全時已被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海藍圖」)收購。收購過程中,出現了以下不能使加盟商信服以及疑似非法集資的行為:
1、拒絕向加盟商提供任何證明收購情況、解約方案的書面材料。
2、要求加盟商在折損本金或收益的情況下籤解約協議。
3、韓某與已入職山海藍圖的劉某稱,若不同意或滿意解約條件,採取包括報警、找刑偵、打官司等任何方式都將毫無意義,只能使加盟商更晚甚至拿不到錢。公司不怕打官司,因為打完官司公司已破產。
該全時加盟商表示,此次解約協調過程給人一種威逼利誘儘快解除合同的感覺,所謂的委託加盟經營也就變成了非法集資。
鳳凰網財經記者試圖向山海藍圖負責解約的韓某與自稱全時負責解約的劉某,以及以上二位的領導,負責加盟業務的肖某(前全時加盟總監,現已入職山海藍圖)求證此事,截至發稿對方未給予回復。
在全時加盟商與山海藍圖解約協調未果的情況下,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全時委託經營加盟商集體到山海藍圖上門等待消息、圍堵監事及大股東蔡學彥先生,全時供應商上門討債,發生了肢體衝突流血事件,解約局面逐漸失控甚至演變為「血肉之戰」。
從可靠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山海藍圖原本準備了全款解決這69戶加盟商的事情,只等北京全時與其籤完解約協議後立即付款。北京全時從5月開始陸續聯繫加盟商,分階段解決。
具體的解約方案如下:
第一階段,先後與10戶加盟商籤了《解約協議》或《終止委託加盟合同》,合同約定30個工作日內將加盟的本金全款退還給加盟商,據說這10戶加盟商是與全時的工作人員關係較好的加盟商。
第二階段,繼續與剩餘加盟商聯繫,協商以折損本金或收益的方式解約,少數加盟商為了儘快拿回錢也籤署了解約,另外有一些加盟商和北京全時繼續協商。
第三階段,北京全時突然又口頭通知繼續執行原合同,暫時拖欠收益至10月時付清收益,合同到期後解約。
與此同時,第一階段籤署解約或終止合同的付款時間已到,但北京全時未付款,口頭通知收回解約或終止協議,繼續執行原合同。此舉引起全部加盟商的極度不滿,因為北京全時已經被封鎖帳戶,法人也是失信被執行人,涉及刑事訴訟,根本不具備10月付清收益的條件。於是,眾多加盟商開始去北京全時和山海藍圖辦公場所等待消息和找負責人討說法,局勢失控,引發廣泛關注。
圖註:全時與山海衝突時間線 鳳凰網財經整理
02 禍起P2P:
從網際網路到實體的危機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今天的局面?是什麼導致全時便利店「解體分拆」,落得一地雞毛?
首先,從便利店行業本身來說,房租成本、採購成本、人工成本這些都是經營者所不能忽視的,儘管便利店的平均價格比傳統超市高15%、毛利率多在20%~30%,但淨利率卻難超5%。即使如7-11這類國際便利連鎖品牌,從2004年進入北京市場,直到2017年才彌補了累計虧損,進入盈利狀態。
從2011年開始,聚焦於北京市場的全時便利店,幾年內快速實現了跑馬圈地。之後,全時便利店以北京為根據點開始在全國進行擴張。2017年啟動的「百城百萬」計劃,要投資百億元在五年覆蓋「100個城市,100萬個終端」。
全時便利總裁張雲根曾經表示,全時目標是做中國目前唯一的超重資產模式運營的內資便利店。超重資產運營,則是指單店投資規模超過150萬元。過去全時便利店更是投資千萬元研發了管理系統「全時匯」。重資產模式直接導致門店運營負擔過重。經營不善,難以善終。
全時的覆滅除了經營不善,更重要的是全時母公司——北京復華卓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於2018年11月受旗下P2P平臺海象理財爆雷事件的影響,資金鍊出現問題。這對於瘋狂擴張的全時來說,猶如親媽斷奶,是為窮途末路。
官方資料顯示,復華控股成立於2013年,業務涵蓋地產、金融、投資、文化、旅遊、健康、酒店、商業等領域,截止2017年,總資產規模逾千億元,企業員工約10000餘人。復華控股內部資料顯示,公司主要有兩個板塊,一個是實業資本,比如全時便利店業務; 另一個是金融資本,包括瀚亞資本、復華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復華投資」)、北京復華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復華文旅」)等。
2018年9月,有消息稱復華文旅出現欠薪。爆料人稱,「復華整個體系都存在欠薪,各個體系的工資由復華總部分撥,現在就算找各個體系的總部也沒錢。」在復華控股欠薪事件的背後,旗下金融業務早已危機四伏。金融資本中,瀚亞資本銷售的非標類私募基金已經全線延期。10月31日,瀚亞資本銷售的14隻基金髮布延期公告。知情人士透露,延期的14隻產品,每個項目整體金額不低於1億元,涉及金額至少10億元。這些基金產品都是投資到復華的文旅項目,年利率10%左右。瀚亞資本2015年9月獲得基金銷售牌照,主要從事地產基金。瀚亞資本的14隻產品的延期說明書顯示,這些項目包括九寨溝復華度假世界和麗江復華度假世界。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4月,就有報導稱九寨溝復華度假世界於2018年開業,不過至今未有明確的開業消息。在復華文旅官方公眾號中,關於該項目的最新消息,停留在2017年7月份。
根據官方的說法,延期主要由於項目處於快速發展期,所需資金量較大,同時受外部環境影響,短期現金流回收不及預期。
導致復華集團資金缺口巨大是因為旗下網貸平臺海象爆雷。
2018年7月25日,海象理財宣布實繳註冊資本金將增加到10億元。然而沒過多久,平臺部分產品就出現逾期。根據2018年10月9日,官方發布的數據,8月出現逾期以來累計還款9.7億元。還款來源除了催收企業還款,還與股東建立資金聯動機制,也就是與復華文旅等股東共同調配資金。
對此,復華集團此前也向媒體證實了海象理財、文旅板塊遇到的困境。從時間上來看,海象理財擠兌危機爆發在前,欠薪、私募基金延期在後。難免會有員工、投資者認為是受到P2P的影響,導致工資發不出,所投私募無法按期兌付。
復華控股旗下的二百多家公司有多家私募基金,加上如海象理財一樣的網貸平臺,利用「高槓桿」和「短融長投」的方式來為實體商業和地產「輸血」,存在風險極大。網貸平臺「短融長投」行為極易造成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等嚴重後果。
復華集團通過海象理財這樣的網貸平臺融資,運用金融運作的手段,通過追趕各類風口,讓資產在流動中不斷升值,但是,企業實際經營的產業卻一直在虧損,運營風險也需要監管力量。2018年8月份,全國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以及《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108條」),陸續展開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整治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領域。
今年8月26日,馬雲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的身份出席了2019年重慶數字博覽會。馬雲發表演講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需要以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以數據為基礎的風控體系,它需要有強大的數據。P2P從第一天起就不是網際網路金融,它是一個有了網頁的非法集資產業,因此不能把問題全怪罪網際網路金融,當然網際網路金融需要提示的地方還是很多。同時馬雲還對金融科技監管提出了建議,他表示:技術是發展出來的,金融也一樣,也是發展出來的。不是說發展一定會帶來風險,監管就沒有風險,有時候不恰當的、落後的監管本身就是巨大的風險。「我們強調實體的時候千萬不要滅掉金融,我們過去不是金融不好,是金融沒有做好,我難以想像實體會離開數字經濟、離開虛擬經濟,我們必須讓虛擬經濟、金融經濟真正做到安全、健康的發展。」
03 全時「金融加盟」:創新還是陷阱?
最後,我們再回到全時便利店本身,從全時加盟方式的角度,再次反思全時之死是否還存在其他問題。
據全時官網,全時加盟商分為A型加盟(特許加盟)和C型加盟(合作加盟)。
圖源:全時官網
但是否就如全時官網描述的,全時只存在兩種加盟模式呢?
鳳凰網財經記者以加盟諮詢者的身份致電全時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全時的加盟類型除了官網顯示的A型(特許加盟)和C型(合作加盟),還存在「內部加盟」。
他解釋到,內部加盟就是加盟者先以加盟商身份來全時工作,從基礎員工做到店長後,會收到總部的加盟申請書,填寫提交,總部審核通過的話,將會成功加盟;內部加盟年限合約期一般為三年,三年之後續約,不需要保證金,且加盟費會便宜很多。如對於北京地區加盟費是30萬,而內部加盟僅需18萬,便宜了12萬,可為加盟者的前期投資省一大筆錢。
甚至,再深究一步發現,全時除A型、C型及「內部加盟」外還存在另一種加盟模式。
根據新聞報導、天眼查、內部人士及加盟商的綜合反饋,全時A型(特許加盟)和C型(合作加盟),此兩類加盟商已經與北京全時和山海藍圖籤了三方協議,平穩過渡到山海藍圖。8月爆發衝突和問題的是B型(委託經營)和F型加盟,北京全時內部統稱「金融加盟」,據悉B型加盟60戶,F型加盟9戶,共計69戶,涉及資金5,000餘萬元。
「內部加盟」和「金融加盟」,是全時的獨家「創新」嗎?
鳳凰網財經記者網上查詢了羅森、全家、7-11三家知名便利店的加盟模式發現,7-11便利店有A型(特許加盟)D型(委託加盟)兩種加盟模式,全家Family加盟模式分為A類(投資管理型)C類(委託管理型),羅森的加盟方式也分為特許加盟和委託加盟兩種。
並未發現存在類似於全時加盟的「金融加盟」和「內部加盟」,加之8月與山海藍圖發生爭議及衝突的正是統稱為「金融加盟」的B型(委託經營)和F型加盟商。
圖源:第一商業網
因此,全時便利店的這兩種加盟方式到底是創新還是陷阱,是否涉及非法集資,值得我們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