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臺灣自由行(花東縱谷線)

2021-02-11 最無用

圖片/小楓 小翠 老肖 君智      文字/君智

10月18日早8時,司機林哥載我們離開花蓮,前往墾丁。對於臺灣,無論中央山脈還是海岸山脈,我以為較之大陸都難出其右,而在花蓮和未來的墾丁,海景應該可以大飽眼福。所以,放棄山線或海線,走花東縱谷線。

花東縱谷線:夾於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由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所擠壓形成。因橫跨花蓮、臺東兩縣而得名。由花蓮一路向南,經過雲山水、光復糖廠、瑞穗牧場、北回歸線紀念塔、池上便當、伯朗大道、光良車站,最終到達臺灣之南——墾丁。

【雲山水】

這塊具有典型熱帶風光的風水寶地,雲、山、水,這些詩意的存在,描繪出一幅私家領地獨有的靜謐畫卷。幾處風格各異的民宿點綴其間,只遇上幾個遊人,整個園區猶如世外桃源。王唯有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紅塵俗世儘是水窮之處,幾人有靜心賞雲的胸懷?抑或柳暗花明,悠居水雲間的運氣?讓人羨煞!

很卡哇伊的小車,老女生毫無抵抗力的跟笨笨熊矯情半天。

導遊林哥非讓拍下這張「打卡全景圖」,如今看來,這是僅有的可以證明我們到過雲山水的照片。這很重要,不是嗎?

哈哈。

【光復糖廠】

這是日治時期的製糖廠舊址,如今保留了部分車間和住宅設施供遊人參觀。也是芒果臺《爸爸去哪兒》的某期拍攝地。一段軌道,幾節小火車,遊客服務中心,超市,咖啡館,餐廳等。品嘗了冰淇淋,一直飽腹的原因,也沒吃出特別之處,只是為了「吃過」吧。

       我等婦女蹭蹭的爬開來,各種姿勢證明著自己還年輕,腿腳都利落,火車上下哪哪都乾淨,除了天兒太熱。總之,爬火車比想像的容易。當然,黑燈瞎火,背著傢伙,偷偷摸摸,還要有速度……那就呵呵了。

很喜歡這處小景,我給小翠拍了兩張單人,斜靠火車旁,一排被微風搖曳著的小樹……各位腦補下(此處強調下,及時把照片導出手機有多麼重要),我和她都喜歡,象民國時期富家小姐為愛私奔一毛一樣。

【瑞穗牧場】

瑞穗,清新柔美的名子吸引了我,加上旅遊網站各種曬圖裡挑逗人的關鍵詞:奶牛,草地,白色柵欄……都知道,女人的夢多:有個只賣情懷不掙錢也沒關係的小店;有一件旗袍並且照張不顯肚腩胳膊的旗袍照;有一個哪怕只能種兩根蔥的小院子,還有,藍天白雲下,或早晚的柔光中,漫步在有黑白斑斑的奶牛的草原上……

誰沒做過幾個白日夢呢?

瑞穗牧場所處的瑞穗鄉,是花蓮縣最大的乳牛養殖區,而瑞穗牧場的奶製品也多次被評為臺灣第一。開放給遊客的只是一小塊區域,並完善了遊客體驗中心,服務中心,餐廳等。品嘗了名聲在外的奶製品:奶酪和鮮牛奶。從淡淡的奶香,嚴謹的製作過程與販賣環境中,體驗到一份踏實與幸福,也第一次認同了那句「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不僅忽略了價格的不菲,也衝淡了對景點的些許失望。

【池上飯包】

池上,位於臺東縣。最早的池上飯包,就是在火車站售賣的快餐飯糰,後被人們弘揚開來。特點是用池上鄉的大米,木盒裝盛。吃了一路的我們並不餓,壓根沒有食慾,可是,如果拿別人的銀子品嘗名聲在外的食品,滿足所謂「我來過!我吃過!」的虛榮心……這事兒不幹不是傻嘛!

可那是我們自己的銀子。

四人商量買兩份,跑外面的的小火車(我奇怪至今,裡面沒見冷氣,卻異常涼爽)卡座裡,都醞釀著食慾……那仨敗家娘們多說吃了兩口,走完程序,便再不張嘴。讓她們看在上帝的份上,邊誇:大米多好啊,多好的大米啊……最後餵了她們一人一口。

位於花東縱谷的池上鄉,土地肥沃,有微風有陽光,晝夜溫差大,加上有機耕種,讓池上大米享譽世界。

無論菜餚多麼完美,米不行,便當就是失敗的。於廚師或消費者,個體感受的不同,對於菜的評價,永遠無法統一,米則不同,人們有著心照不宣的共識,便當裡的米飯品質,體現了職業水準,用心程度,以及對美食的態度。

所以,對池上便當的菜不做評論,但,整齊,圓潤,軟糯,Q彈,這就是:池上大米。

【北回歸線標誌塔】

北回歸線橫過臺灣的澎湖、嘉義、南投、花蓮四縣,臺灣共有三座北回歸線標誌塔,花蓮瑞穗鄉的便是其中之一。對北半球來說,熱、溫兩帶以北回歸線為界,由此以南為熱帶。到達的時候正值中午1時,我們覺得象在赤道上一樣。

近觀,打卡,便撤回車上。

【伯朗大道】

伯朗大道,位於池上鄉,臺灣行中我最覬覦的景點之一。

大道的周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沒有電線桿,沒有廠房煙囪,只有幾座民宅靜臥在原野盡頭,遠山含煙,一幅原生態自然農耕圖撲入眼帘。當年,臺灣電力要鋪設電線,當地農民奮力抗爭,才有了如今浩瀚無瑕的稻海。

說到池上的這片稻田,不得不說到林懷民。這位臺灣曾經的知名作家,在26歲時轉行舞蹈,創辦雲門舞集。前些年看到他作品時的震撼,遠超出愛爾蘭的《大河之舞》。它不是簡單的熱烈與奔放,更多的挖掘靈魂深處那種現代人缺失的寧靜、單純卻又恆久的東西。林懷民曾帶領雲門舞集來到池上,在稻浪翻滾的田地裡演繹他的《稻禾》,舞者在那些明亮的色彩中已然把我們帶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無論我們的周邊如何,也不管結果是否如人意,我們都應該如池上的農民,還有林懷民那樣,尊重土地,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這張「我種的莊稼多麼欣欣向榮」的片子,如今是老肖的頭像。我說,這張不放遊記裡,會殺了我嗎?她說:不捨得。我信了。

為了農民與遊人的安全與方便,伯朗大道和天堂路(金城武拍廣告的地方)等實行車輛管制。入口處有租賃電瓶車的店家,運營規範。周邊也有不同方向的小路和水渠伸入稻田,很方便的照出人在其中的感覺。兩個小時的各種觀(pai)景(zhao)意猶未盡,林哥已找來催著趕路。對我這個不喜歡跟團的人來說,包車也覺得約束自由,自駕或撒丫子才適合我這樣無組織無紀律的人。

【多良車站】

位於臺東縣,曾經的臺鐵車站,因乘客太少而關閉,站在月臺上即可鳥瞰太平洋,號稱最美車站。從伯朗大道一路趕來,已經傍晚,觀景臺上看了看,想像著大海一側,一列小火車呼嘯而過……它有別於所有我見過的車站,寧靜,隨意,就那樣簡單的存在,而毫不知曉自己的美麗。小站沒有了乘客,卻被一撥撥遊人趨之若鶩,來留住內心深處漸行漸遠的所謂情懷。

天漸黑,下起了小雨,車子在盤山公路上慢慢前行。打早上出門,一路上就冷熱不拒,且行且吃。離開多良車站沒一會老肖便開始直播,我這個暈車能手捂著鼻子表示同情,想到最後那口池上大米飯一定也被吐了出來,甚是可惜。

到了墾丁,去取次日騎行墾丁東線的電動車。小楓又鄭重嚷嚷開了:「我騎不了電動車!騎不了啊!」有十餘年駕齡,腿長都快趕上我個兒高了,誰信?!

上帝也信了,能騎電動車跟會不會開車,腿長腿短,甚至幾條腿真的沒關係。

看來,小楓是我們中最懂浪漫的,她只想騰出雙手,專注的:

狂奔向你,深呼吸,閉好你的眼睛,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氣……

民宿房間的地臺上,兩張大大的榻榻米,臥室外有供吸菸的小休閒區,還有個能把衣服吹得滿地打轉的超級拉風陽臺,四位堪比話癆的半老徐娘,四個雙肩包,四個大行李箱……

對,特意定了四人間,未來的三天……

哈哈,不想靜靜。

今日大雪

碼字兒

君智的公眾號【最無用】,記錄生活的雞零狗碎。 

🍀本號刊載的所有圖文,除特別標明,均為原創。

🍀歡迎保存原文出處,轉載,發送朋友圈。

🍀如您認為圖文中有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繫本號。

相關焦點

  • 【心得】臺灣·花東縱谷線 | 我說你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美麗
    2017年4月7日,我在臺灣的軌跡繞著臺灣畫了一個圈。這一天,我們在花東縱谷一線度過。↑ 2017年4月5日至4月7日,我們坐著列車,圍著臺灣轉了一個圈,也算是名義上的環島了。早上從花蓮出發,天氣一路晴好,吹著車窗外吹來的風,一切是那麼舒適與愜意。
  • APEC假期---花東縱谷
    花蓮至臺東這一段落,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花東縱谷。花東縱谷這一路最常見的風景是田野和河流,在左右山脈的懷抱中向遠方延伸。谷中多溫泉、茶園、牧場,是騎行過程中休憩的好去處,另有高臺飛行等活動。 若是想沿著太平洋海岸騎行,可選擇臺11線,沿途有八仙洞、三仙臺、小野柳等景點,和秀姑巒溪泛舟,石梯漁港賞鯨等活動,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花蓮市區(9之205k)-瑞穗(9之270k)-玉裡(9之292k)-池上(9之322k)-鹿野(9之349k)-卑南(9之372k)-臺東市區(9之375k)。
  • 騎行臺灣第8天,穿行在花東縱谷之中
    開始一直在糾結是走山線還是海線,山線就是走臺9線穿越花東縱谷,海線則是沿海岸線的臺11線。
  • 去臺灣花東縱谷 賞冬末春初最美花海(圖)
    去臺灣花東縱谷 賞冬末春初最美花海(圖) 2012年01月20日 22:2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情書第四封:臺東情書 花東縱谷田園風光
    Day4【臺東情書】花東縱谷田園風光臺東並不是我們本次的主要停留城市,只是剛好路過,但是也被驚豔到了。從花蓮到墾丁有兩條路線可以走,一條是縱谷線,一條是海岸線,而我們更喜歡那田園風光,所以選擇了花東縱谷線。
  • 遊記:包車玩轉花東縱谷
    花蓮—慶修院—鯉魚潭—林田山—光復糖廠—東海岸—雲山水—七星潭—自強夜市決定包車也是算是臨時起意,之前還想著電動車走花東縱谷可不可行,直接就被老闆娘否了,景點太散,自然是拼車好一點,價格不貴,9人座,一個人NT$500以內。
  • 單車環島之Day10--最美的花東縱谷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山線還是海線的兩難選擇,第二位的是要不要騎蘇花公路。環島騎行主要有兩條路線,其一曰海線,也叫大環線;其二曰山線,也叫小環線。故名思意,大環線就是全程貼著海岸線前進,而小環線放棄了最南端的墾丁和最北的北部海岸。另外從花蓮到臺東又有兩條分支路線:臺9的山線(花東縱谷線)和臺11的海線(東部海岸線)。
  • 走在花東縱谷,你在哪?
    花東縱谷線,到底是什麼哩???美少女沒走之前也跟你們一樣,滿臉問號!怪我沒文化啊,一直以來我都只知道花東的海岸線啊啊啊!!美濃客家菜、賞燈在屏東,那是不是要先填飽肚子,在去賞燈呢!這是臺灣的威尼斯。理想飯店還特地設有親子娛樂場所,根本就是不出門也能在酒店呆個三天兩夜。當然不論住在哪個房間都可以觀覽景觀河道及中央山脈,只要走到陽颱風景就會盡收眼底,讓人有如置身在歐洲的童話世界般。理想大地處於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兩個風景區之間,去各個景點極為便利。
  • 到花東縱谷旅遊,不吃一盒便當簡直不好意思說來過臺灣
    環臺灣遊,除了沿著海岸線環遊,從花蓮到臺東還有一條經典的穿越線路——花東縱谷。它是臺灣東部的縱谷地形景觀,夾於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因橫跨花蓮、臺東兩縣而得名。也因位置為臺灣本島東部而亦稱東臺縱谷。在日本侵佔時也被稱為中仙道平野或中仙道。花東縱谷沿省道臺九線而行,縱谷內到處都充滿果園、茶園、稻田、牧場等田園風光,美景不斷,令人心曠神怡!
  • 油菜花開黃澄澄 妝點花東縱谷與西部田園
    臺灣東部的花東縱谷平原,是東臺灣米倉;嘉南平原則是西海岸肥沃之地。每年秋收之後,西部平原和花東縱谷田園便化身綠肥植物表演舞臺,冬末春初造訪花東和嘉南平原,隨處可見一塊塊正燦開黃澄澄花海的油菜花或太陽麻。    西海岸從嘉義到臺南沿線田園,常可見到或零星或小片鋪展的黃色花海,清新帶著黃綠色彩的是油菜花田,太陽麻則以濃黃妝點大地。
  • 臺灣環島Day 7:騎行花東縱谷
    從臺東到花蓮,由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擠壓,在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中間形成了一個南北走向的狹窄的衝積平原,稱為花東縱谷
  • 貫穿臺東、花蓮的山谷公路——花東縱谷,擁有世外桃源所有的美好
    花東縱谷就是從臺東到花蓮的一條山谷公路,這條公路恰好夾在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所以有了這個好聽的名字。可以說它是貫通花蓮和臺東的「綠色走廊」。花東縱谷內景點眾多,儘是一片綠意和綿延的秀麗山脈,沿路並有東部幹線鐵路相隨,在油菜花、金針花盛開時,其景色令人讚嘆與驚喜。花東縱谷除了田園景觀富於變化之外,縱谷內果園、茶園、稻田、牧場等景點都令人目不暇。
  • 花東縱谷 金針花海蓋綠野
    花東縱谷金針花海綻放黃金傳說。 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花東縱谷金針花海綻放黃金傳說。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華夏經緯網8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花蓮最南端的富裡鄉金針花海登場,金黃色花海覆蓋綠野,農舍點綴其間,如此畫面只在
  • 臺東池上:花東縱谷的田園牧歌
    趁著臺灣高校春假之機,一個人從臺北乘火車沿臺灣東部南下,來了一次漫長的旅行。
  • 臺灣花東縱谷七千公頃花海 欲挑戰吉尼斯紀錄(圖)
    臺灣花東縱谷七千公頃花海 欲挑戰吉尼斯紀錄(圖) 2007年12月27日 10:0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旅行提案,花東縱谷的二日小旅行
    導語:臺灣旅行提案,花東縱谷的二日小旅行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睽違一年,再度在冬季來臨前又來到了花蓮展開了一趟三天兩夜的小旅行。自從普悠瑪和太魯閣直通花東之後,來到花蓮更加方便了。
  • 文科女遊臺灣需有理科女「護駕」(三之花蓮兩日+花東縱谷線花蓮到墾丁一日)
    花蓮兩日+花東縱谷線花蓮到墾丁一日 D4:
  • 追尋臺灣之美 馬英九花東縱谷騎自行車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圖)10日從花蓮壽豐鄉月眉小學騎自行車出發,騎193號縣道,馬英九說,這條路是第一次騎,覺得風景很美,這次要騎170多公裡。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8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10日展開3天2夜的花東縱谷單車鐵人行,將從花蓮壽豐鄉月眉小學出發,一路騎到臺東,預計12日返回臺北。    據報導,馬英九日前在臉書預告,8月會繼續追尋臺灣之美走透透後,10日一早從臺北搭乘臺鐵普悠瑪號前往花蓮騎自行車。
  • 臺灣花東縱谷炎熱 氣象部門首發高溫黃色預警
    中新網6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氣象部門21日首度發布高溫資訊,花東縱谷及河谷局部地區為高溫黃色燈號,有36攝氏度高溫發生的機率,這也是臺灣氣象部門設高溫資訊以來,首度發布相關信息。
  • 花東縱谷線,美景在路上
    缺點是委屈了眼睛,這一路基本就是坐車了,看不到美景。如果想邊玩邊走,可以包車或者拼車。路線有兩種選擇:一是走海線,一路都是太平洋壯麗的景色;一是走山線,沿途會經過稻田、農場、糖廠。因為孩子對稻田、農場比較感興趣,同時也考慮到花蓮和墾丁主要都是在看海,我們義無反顧地選了山線。結果呢,如願看到了美景,缺點也有,就是這一天的行程被拖得特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