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贛州城內至今保留著許多宋代文化遺存,有被譽為「宋城博物館」的宋代古城牆、巍峨的八境臺、鬱孤臺、文廟、灶兒巷等。灶兒巷是贛州保留下來的眾多歷史文化街巷的典型代表,也曾是宋朝最為著名的六條大街之一。
灶兒巷是宋代的六街之一,陰街的一條支巷。全長300米,在明代的時候他叫江家巷,清初的時候比較多的皂隸住在那裡,相當於我們的公務員工作人員居住的地方,所以叫做肥皂的皂兒巷。到了民國晚期,演化為爐灶的灶兒巷。
從宋代留傳至今的灶兒巷,經過歲月的洗禮,身上留下了歷史的痕跡。
灶兒巷內現在還留有贛州最早的賓館筠陽賓館,民國的消防總局,瑞生堂等建築。別具特色的民居建築風格,充滿古色古韻,完美詮釋了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人們仿佛能感受到當年的繁華都市景象。
灶兒巷不純粹是贛南客家文化的這種建築,也不純粹是徽州這種有馬頭牆粉牆黛瓦的建築,也不純粹是贛派的馬頭牆的形式。這條巷道就給了我們豐富多彩的文化。在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客家文化,贛中文化和徽州民居文化,一個多元文化聚合的一條街巷。
灶兒巷完整保留了清代至民國初年的那段歷史,行走其中,透過那一磚一牆,一窗一門,仿佛能穿越歲月,感受歲月靜好。
雖然現在贛州很多街巷原住民都搬離了,但是贛州灶兒巷依然是很多老贛州人喜歡經過的地方,對於外地遊客來說除了贛州古城牆、古浮橋必遊,灶兒巷也是比打卡的地方。
江西灶兒巷是宋代的六街之一,名字與清初衙役有關,位於贛州古韻濃。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築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隻言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