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捕海蠣子5萬斤,養殖戶年收入近20萬元!青島海蠣子肥美正當時

2020-12-23 青島新聞網

冬至到,海蠣子肥美正當時

眼下即墨鰲山灣海蠣子成熟

7月沉下扇貝殼引來野生海蠣苗

養殖戶年收入近20萬元

天氣越冷,海蠣子越是肥美。12月16日凌晨,即墨區鰲山衛街道辦神湯溝村漁民馮丙雪,冒著嚴寒駕船來到海上養殖區,開始忙著收穫海蠣子。經過2小時的海上捕撈,小漁船裝滿了新鮮的海蠣子。老馮估計,這一船至少收穫了2000斤。據介紹,冬天一到,正是海蠣子大量收穫的時候,一直持續到春節過後,市場上都不會缺少本地海蠣子的身影。今年受颱風影響,南方海蠣子養殖區減產,即墨鰲山灣海蠣子價格翻了一番。

收穫

日捕海蠣子5萬斤

「天不亮就出海了。雖然冷了一點,但想到海蠣子豐收,心裡也很高興。」上午10時許,50多歲的漁民馮丙雪正忙活著把打回來的海蠣子往家運。老馮介紹,天氣越冷他就越忙,冬至前後正是海蠣子大量收穫的時候。每天天不亮就出海,海上溫度低,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衣外面還要套上一件水衣,以防止海水打溼衣服上凍。

馮丙雪說,為了趕早出活,凌晨4點多他就駕船出發。經過半個多小時行程,來到了海上養殖區。漁船停穩後,馮丙雪提起一個浮標,一串掛滿海蠣子的養殖繩立即浮出了海面。馮丙雪用手試了試,這串海蠣子至少也有10多斤重。接著,老馮就開始忙活起來,將一根根養殖繩提起來,放在漁船上。就這樣,從凌晨到早上6點多,老馮的小漁船上收穫了滿滿一船海蠣子。

上午9點多,老馮將漁船靠了岸,又開來拖拉機將海蠣子轉運到家門口。老馮說,根據經驗,這一車海蠣子,重量約在2000多斤。而這幾天,每次出海都能打回差不多數量的海蠣子。記者了解到,僅在神湯溝村,每天都有幾十家養殖戶不停捕撈海蠣子,一到冬季,平均每天上岸5萬斤。

揭秘

扇貝殼引來野生苗

神湯溝村另一名漁民馮鵬和馮丙雪一樣,也是凌晨4點多就出海,但他在海上多待了近一個小時,打回的海蠣子自然要多一些。當天上午,當馮丙雪已把海蠣子運到家門口,馮鵬收穫的海蠣子才剛靠岸。看著滿車海蠣子,30多歲的馮鵬滿意地笑出了聲。

說起海蠣子的養殖過程,馮鵬有些神秘地說,他們村都是採用筏式養殖。這種養殖方法說起來很有意思。漁民按照每年的天氣和海水溫度推算,在7月1日前後就開始將設備下海了。首先要在一根長約兩米左右的粗繩子上拴上一些完整的扇貝殼。然後將長繩放進海水裡。等到一個月過後,漁民提起繩子就會發現,扇貝殼的表層已經粘滿了小小的海蠣子苗。

馮鵬介紹說,這些海蠣子苗都是純野生,因為海蠣子喜歡在扇貝殼上生長,7月是大量繁殖期。這時候下放養殖繩,海蠣子苗很快隨著海流布滿扇貝殼。入冬,海蠣子已初長成,漁民就可以收穫一些海蠣子;到春節前,海蠣子大量成熟,也最肥;一直到第二年5月,一直有海蠣子苗不斷粘在扇貝殼上,漁民收穫海蠣子的時間也會很長。

價格

帶殼兩元純肉12元

馮丙雪說,他家今年養殖了10多畝海蠣子,年年豐收,畝產達到了萬斤以上。這幾年的海蠣子價格基本都差不多,每年有漲有跌也算正常。今天剛剛打上來的海蠣子,價格比往年漲了一倍,帶殼的批發價每斤兩元,而純肉的海蠣子每斤12元。算算帳,8斤帶殼的海蠣子出一斤純肉,加上脫殼等人工費,一點都不貴。記者注意到,馮丙雪剛剛收穫的海蠣子雖然都不是太大,但肉質十分鮮肥。

從現在開始到春節前,馮丙雪等漁民的主要工作,就是每隔兩天出海一次,打回2000多斤海蠣子,經過處理,有的直接讓海鮮商販收購運到各大市場銷售,也有的脫殼後將純肉賣到飯店等場所。據介紹,青島的海蠣子養殖區主要分布在膠州灣沿海、即墨鰲山灣、豐城等東部海域。而即墨是海蠣子養殖面積比較大的地區,主要採用筏式養殖和地播養殖兩種方式。筏式養殖就是神湯溝漁民這種方式,是純野生的養殖方法。海蠣子營養價值較高,價格相對便宜,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喜愛。目前島城市面上銷售的海蠣子,大部分都是當地養殖。

收入

養殖戶年收入近20萬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神湯溝村目前有80多戶海蠣子養殖戶,每戶年產量10萬斤以上,海蠣子的批發價格這些年沒有太大波動。今年受颱風影響,南方養殖海蠣子大面積減產,而即墨區鰲山灣畔養殖區影響很小,所以今年每斤批發價格漲到了兩元左右,而純海蠣子肉每斤批發價在12元以上,今年由於天氣、環境等有利因素,海蠣子的產量相較於往年持平,每家養殖戶收入差不多近20萬元。

「今年受疫情影響,村裡的海蠣子銷售比往年雖然少一些,但收入還算可以。」一名養殖戶說。這些年,村裡為了幫養殖戶銷售海蠣子,還帶頭成立了神湯溝村漁業合作社,由100餘戶村民集體入股,共同經營,為村民尋找致富之路。

即墨區鰲山衛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有河流從即墨鰲山灣入海,所以這裡的單細胞藻類含量非常豐富,給海蠣子生長提供了充分的餌料,適合海蠣子生長。每年7月初,海蠣子幼苗撒入養殖區後的一到兩年中,養殖戶基本不需要再餵食,只需要等待其慢慢長大。隨著近幾年即墨海蠣子養殖區越來越大,這裡也成了青島地區養殖海蠣子面積最大的基地之一。

★小貼示

吃海蠣子有竅門

據介紹,購買海蠣子時,要選擇個頭規正的、外殼完全封閉的海蠣子,不要挑選外殼已經張開的。如果選擇煮著吃,要將海蠣子的外殼完全煮開,外殼張開以後再煮3—5分鐘最佳。如果蒸著吃,等水完全沸騰後再放入海蠣子,待外殼完全張開後,再蒸4—9分鐘即可。在蒸煮過程中,儘量用小鍋,避免用太大的鍋一次做太多,否則會造成海蠣子受熱不均,使一部分無法熟透。另外,在充分蒸煮後依然無法張開的海蠣子,儘量不要食用。(撰稿攝影: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相關焦點

  • 養殖戶日捕5萬斤!青島海蠣子肥美正當時
    收穫 日捕海蠣子5萬斤 「天不亮就出海了。而這幾天,每次出海都能打回差不多數量的海蠣子。記者了解到,僅在神湯溝村,每天都有幾十家養殖戶不停捕撈海蠣子,一到冬季,平均每天上岸5萬斤。
  • 青島吃貨注意!2000萬斤海蠣子養在「深閨」,急售!快來幫忙
    當天大約有30多條漁船出海,拉回來10萬斤海蠣子,目前銷路遇到了不小問題。記者注意到,為了多賣海蠣子,漁民們都忙著把剛上岸的蠣子,清洗的乾淨後,分裝到一個個小袋子裡,等待商販去往城區。「現在正是海蠣子鮮肥的時候,大家都急著利用微信朋友圈和自己的人脈,想各種方法銷售。」 於國清說,為了幫助漁民多銷一些海蠣子,春節過後,他們一方面抓住疫情防控不放鬆,另一方面想辦法幫助漁民銷售蠣子。
  • 山東青島:寒冬時節,海蠣子肥美,市民海邊成麻袋撿!
    2020年12月3日,山東青島,市民在青島膠州灣撿海蠣子,寒冬時節,青島膠州灣大量野生海蠣子肥美,吸引很多市民前來撿取,成麻袋往家扛。山東青島,市民在青島膠州灣撿海蠣子,寒冬時節,青島膠州灣大量野生海蠣子肥美,吸引很多市民前來撿取,成麻袋往家扛。
  • 山東青島即墨鰲山灣海蠣子上岸一塊錢一斤 轉到市場八塊錢一斤
    老於介紹說,別看這捕獲海蠣子簡單,每天同樣的動作要重複做300多次,也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工作。從凌晨5點到上午9點多,一共4小多小時,拉回大約3000多斤海蠣子,一條小船每天的捕撈作業,都是由一個人完成的。記者了解到,從昨天開始,神湯溝的海蠣子正式收穫,到11月下旬,近百條小漁船每天都會收穫大量海蠣子。
  • 一天賣10萬斤滯銷海蠣子有出路
    一天賣10萬斤滯銷海蠣子有出路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2.20 星期四 新聞追蹤    早報2月19日訊 受疫情影響,即墨區鰲山衛街道神湯溝村2000萬斤海蠣子遇銷售難題
  • 海陽特產——又到海蠣子鮮肥時
    牡蠣,南方叫生蠔,咱海陽俗稱「海蠣子」,因為營養豐富而受到市民的歡迎。膠東地區有句老話「冷水蠣子熱水蛤」,道出了這兩種海鮮食用的最佳季節。如今,進入冬季,海蠣子又到了最鮮最肥的季節。【同期】海蠣子捕撈工人 包美善要是出兩船吧,正好得一天,早晨起來5點吧,得幹到過晌6點來鍾 (天)就黑黑的。陽光刺破雲層,給大海鍍上一層淡金色。拖拉機在岸上和淺海往返,這片海域一上午有五六條船的海蠣子上岸。上萬斤的海蠣子用吊車裝到三輪車上分批拉走。
  • 借殼扇貝下苗 原來咱吃的海蠣子是這麼長大的!
    眼下,正是海蠣子肉肥味美的時節,島城海蠣子進入大量上市階段,成為百姓日常美食。1月21日上午,記者專程來到紅島漁港碼頭,帶您看看海蠣子出海過程。有市民還專程驅車40裡路來到紅島漁港碼頭,以一斤3元的價格買了100斤海蠣子,打算分給親朋好友嘗鮮。據悉,這處碼頭每天能上岸海蠣子10萬斤左右,以2元/斤價格被商販成車運走。大霧擋不住海蠣子上岸21日上午,紅島漁港碼頭被霧氣籠罩著,9點多鐘,能見度僅有一二十米。
  • 紅島海蠣子紅了佔大半本地市場引周邊省市進貨
    近日,記者從紅島街道獲悉,紅島海蠣子已經進入最肥美的階段,一天最高採挖量達到30噸,周邊多個省市經銷商都到紅島進貨,大半的本地市場也被紅島海蠣子佔據。    肉質飽滿上市銷得快    「正宗本地紅島海蠣子,個頂個的肥,味道絕對不一樣。 」在團島農貿市場海鮮攤位上,幾個商戶正賣得起勁。
  • 山東青島市扇貝香螺海蠣子 正是最肥時
    山東青島市扇貝香螺海蠣子 正是最肥時2014-03-27 10: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晚報記者探訪市場,發現近段時間扇貝、香螺和海蠣子這三種小貝殼類的海貨肥美無比,不容錯過,大家又能大快朵頤了。提起這三種海貨怎麼挑、怎麼做,好些市民都能說上幾句。昨天,記者專門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專家、銷售海產超過十年的市場攤主,他們透露的關於三種海貨的信息,好些「土著」可能都不懂哦。
  • 「冬日時令菜」海蠣子肥美的季節 教你做海蠣子燉白菜豆腐
    青島新聞網12月13日訊(記者 龐為 攝影 魏世洲)冬季裡,白菜是我國北方的當家菜,白菜燉豆腐被認為是營養搭配比較好的一種組合和烹飪方法;海蠣子在冬季大量上市,而且非常肥美,海蠣子燉白菜豆腐,更是營養豐富的美味佳餚。海蠣子肉清洗乾淨。
  • 冬天到了,這意味著,海蠣子肥了!
    冬天到了,這意味著,海蠣子肥了!每年11月份至4月份,海蠣子「膨脹長個兒」,養殖戶開始收海蠣子,家家戶戶也開始變著法的做海蠣子大餐。生吃海蠣子也是很傳統的吃法。有經驗的老手能順利的找到海蠣子的縫隙,一下給撬開。將嘴唇抵在殼上,一吸溜,蠣肉和濃稠的湯汁一起吸進嘴裡。
  • 一天10萬多斤海蠣子上岸 咋吃才噴香?老青島教你!
    在即墨鰲山衛街道神湯溝村碼頭,每天都有養殖漁船收穫10多萬斤海蠣子。而青島沿海的海蠣子收穫期,將一直持續到明年5月。坐落在鰲山灣畔的即墨鰲山衛街道神湯溝村,從清代起就有養殖海蠣子的傳統,現代漁民開始在海上大面積養殖海蠣子,現在成了主要的海上養殖產業。漁民介紹,這幾天氣溫雖然不低,但海上卻異常冰冷,加上海風一吹,穿上厚厚棉衣才能擋住冷風。收穫海蠣子是一個很累的工作,3個人一起,在海上忙活好幾個小時,能拉回5000斤左右的海蠣子。
  • 天冷了,牡蠣肥美正當時!
    天冷了,牡蠣肥美正當時!冬季正是牡蠣肥美的時候,吃新鮮的牡蠣最解饞。在威海海邊的礁石上,口味純正的野生牡蠣吸引著趕海人在落潮時前來「打蠣子」。他們使用一種兩頭尖尖的小鎬,可順利地把吸附在礁石上的牡蠣摳下來,甚至可以直接撬開牡蠣殼,生吃牡蠣肉。
  • 山東諸城市:鮮活蛤蜊、香螺、海蠣子、扇貝等海產大量進入水產市場
    出處:半島都市報        瀏覽量: 4918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 2014年4月5日,記者走訪了諸城市一些大型商場和龍城水產市場,發現鮮活蛤蜊
  • 小海貨豐富,30元買半盆海蠣子,青島人教你如何蒸出鮮嫩的海蠣子
    天氣涼了之後,是各種帶殼類的小海貨最肥美的時候,這時候的帶殼類小海貨比夏季的時候更加的鮮美,上市量很大,市民購買的也更多,今天在市場轉了轉,想吃海蠣子了。小海貨攤上成堆的海蠣子,特別肥,攤主特意剝開了幾個生海蠣子的殼,向大家展示現在的海蠣子有有多肥,多飽滿。
  • 不吃大連的海蠣子,你等於沒來啊!
    冬日裡,最有大連特色、又最應季的當屬海蠣子啦。素有「海底牛奶」美稱的海蠣子,還是最讓人難以割捨的海鮮味道。在西方,海蠣子也被稱為"海之奶"。從入冬直到第二年四月,是海蠣子最肥美的季節。在許多人看來,了解海蠣子大概還是從課本《我的叔叔于勒》裡讀到的:「突然他望見了有兩個男搭客正邀請兩個時髦的女搭客吃牡蠣。一個衣裳襤褸的老水手,用小刀一下撬開了它的殼子交給男搭客們,他們跟著又交給那兩個女搭客。
  • 海蠣子現在最肥,學會這幾招吃出新花樣
    入冬到第二年清明節前,正是海蠣子最肥美的季節。
  • 炒海蠣子時,別直接下鍋炒,多加1個步驟,海蠣子又鮮又嫩無腥味
    導語:炒海蠣子時,不可直接下鍋炒,多加1步,海蠣子又鮮又嫩無腥味不僅是各種蔬菜可以炒雞蛋,就連海鮮也是炒雞蛋的好搭檔,海蠣子炒雞蛋便是我家小孩最愛的,雞蛋本就嫩滑,再搭配同樣鮮嫩的海蠣子,吃著特別美味,海蠣子炒雞蛋這道菜的做法簡單,所需時間也很短,十分鐘便可搞定一道下飯菜,很多人炒海蠣子總會直接下鍋炒,難怪會發現海蠣子容易老
  • 海虹與海蠣子誰的營養價值更高,是否相差無幾?
    海虹的做法很多,通常我們當地會拿來水煮直接去殼吃肉,也會剝開殼取肉,加上木耳,黃瓜片,雞蛋炒來吃,肉質肥嫩,味道極其鮮美。下面就簡略介紹兩道用海虹製作的菜餚的做法。英式炒海虹食材:青口貝500克,蒜6瓣,九層塔1把,鹽適量,現磨黑胡椒適量,無鹽黃油5克,橄欖油20毫升,白蘭地酒1/2杯。做法:1,蒜瓣兒切成蒜末。九層塔去粗梗摘葉洗淨。
  • 海蠣子市價10-20元兩斤汁水充足 青島做法:清蒸碳烤
    廣東運來的海蠣子也是養殖的,個頭較大,一般都在一斤左右,大的能有四斤重。這種海蠣子適合蒸著吃或者烤著吃。產地探訪:一方水土養一方蠔青島海洋與漁業局的專家介紹,海蠣子好不好吃,跟品種關係不大,主要取決於所在的海域。海水鹽度越高,海蠣子的細胞就必須含有更多具有味道的胺基酸才能與外部的鹽分平衡,因此味道會更加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