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吃貨注意!2000萬斤海蠣子養在「深閨」,急售!快來幫忙

2021-02-07 青島早報

記者注意到,在神湯溝村海邊碼頭,停靠著幾十條養殖漁船。許多漁民穿著厚厚的水衣,冒著嚴寒,在漁船上裝卸新鮮的海蠣子。「整個春節都沒出海了,比往年推遲了至少半個月,今天捕撈上岸了2000多斤,如果有人要就趕緊來拉吧!」神湯溝村漁民馮丙雪介紹,這疫情來的很不是個時候,往年一過大年初二,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出海,一條漁船一天就能捕撈回來數千斤海蠣子。今年發生了疫情,捕撈海蠣子也受到了影響,一直等到元宵節後,才有漁民陸續開始出海。當天大約有30多條漁船出海,拉回來10萬斤海蠣子,目前銷路遇到了不小問題。記者注意到,為了多賣海蠣子,漁民們都忙著把剛上岸的蠣子,清洗的乾淨後,分裝到一個個小袋子裡,等待商販去往城區。



●講述:


「俺村是海蠣子養殖專業村,全村大約有80多戶漁民有養殖場,總體產量在2000萬斤左右。原本節後就能銷售一半,但受疫情影響現在基本沒有銷售。」神湯溝村黨支部書記於國清介紹,海蠣子是青島冬季主要的海鮮產品,每年元旦、春節前後,正是鮮肥的季節,但今年遇到的情況有些特殊,如果再不抓緊銷售,怕是過了季節就會面臨減產。



「現在正是海蠣子鮮肥的時候,大家都急著利用微信朋友圈和自己的人脈,想各種方法銷售。」 於國清說,為了幫助漁民多銷一些海蠣子,春節過後,他們一方面抓住疫情防控不放鬆,另一方面想辦法幫助漁民銷售蠣子。目前看,前來聯繫購買海蠣子的,都是本地一些海鮮商販,數量比較少,還不能滿足漁民已經上岸的海蠣子產量。




記者了解到,神湯溝村所在的鰲山衛街道辦,春節一過也在積極幫助漁民想辦法,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即墨宣傳部,在網上發了一條海蠣子滯銷的消息後,即墨本地許多社區市民紛紛打電話給於國清書記訂購,街道也為神湯溝村開了一條「綠色通道」。本地車輛按照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可以進村運輸海蠣子。雖然這是好事,但對於神湯溝村2000萬斤的海蠣子總產量來說,還遠遠不夠。


●呼籲:


「我是專門回到村裡,通過網絡直播幫老人銷售海蠣子。剛開始第一天,銷量還是有些少了,不過已經有許多粉絲關注。」2月18日下午,記者在神湯溝村碼頭上看到,漁民馮丙雪的兒子和兒媳婦,正在忙著為剛剛上岸的海蠣子做直播宣傳。馮丙雪說,春節過後,他當天就拉回來2000多斤,孩子們把整個海蠣子上岸清洗的過程,通過網絡直播了出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購買。



「今年的海蠣子個大,價格還不貴,現在正在嘗鮮的好時候。」於國清介紹,春節前帶殼的海蠣子每斤兩元左右,節後稍有下降,每斤在1.5元左右。而淨蠣子肉節後的價格在13元左右。往年,他們村的海蠣子除了在青島本地銷售外,多數都通過物流,運往外地銷售。受疫情影響,春節前只向外地運送了4趟約十幾萬斤蠣子,本想節後外地的交通運輸線能打通,但目前看暫時還不行,只能靠在本地銷售了。目前針對海蠣子的銷售問題,許多漁民心裡比較著急。



「往年正月一過,7成海蠣就已經銷售完了,今年受疫情影響,交通阻斷,市場停業,目前只銷售了不到三成,尚有至少1500萬斤海蠣子壓在海裡。」於國清介紹,以往都是以當地小商販零售和南方客戶批發採購為主要銷售方式,如果短時間內銷售不掉,進入5月以後,牡蠣就到了排卵期,口感不再受消費者歡迎,留給養殖戶的銷售時間只有短短二個多月,所以大家都非常焦急。


記者採訪了解到,位於鰲山灣的神湯溝村,從2000年開始養殖牡蠣,經過近20年發展,現已發展成青島最大的牡蠣養殖專業村之一。目前共有牡蠣養殖戶80餘戶,300多名漁民從事養殖業,年產牡蠣2000餘萬斤,年產值達兩千多萬元。於國清說,由於牡蠣養殖區分布在水質純淨的鰲山灣海域,漁民採用浮筏養殖而非地播養殖,所以其殼體內不含泥沙,不硌牙,生產的牡蠣素有「海底牛奶」之稱,平時,青島許多市場都有神湯溝的海蠣子。


當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牡蠣市場銷售受到巨大影響,雖然村「兩委」幹部千方百計出計策,力推牡蠣對外銷售,但對於全村龐大的養殖量來說,還是進展緩慢。目前,神湯溝村大量質優價廉的牡蠣急待出售,希望社會各界在這一特殊時期,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漁民們。


如有商超或社區統一訂購需求,可以撥打電話13361211876,直接與神湯溝村黨支部書記於國清聯繫。


如有電商平臺相助,也可撥打早報記者電話18661788506,記者將繼續對神湯溝海蠣子銷售情況進行跟蹤報導。


愛吃海蠣子的有口福啦!

你喜歡吃海蠣子嗎?

在評論區留言聊聊吧


相關焦點

  • 一天賣10萬斤滯銷海蠣子有出路
    一天賣10萬斤滯銷海蠣子有出路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2.20 星期四 新聞追蹤    早報2月19日訊 受疫情影響,即墨區鰲山衛街道神湯溝村2000萬斤海蠣子遇銷售難題
  • 日捕海蠣子5萬斤,養殖戶年收入近20萬元!青島海蠣子肥美正當時
    12月16日凌晨,即墨區鰲山衛街道辦神湯溝村漁民馮丙雪,冒著嚴寒駕船來到海上養殖區,開始忙著收穫海蠣子。經過2小時的海上捕撈,小漁船裝滿了新鮮的海蠣子。老馮估計,這一船至少收穫了2000斤。據介紹,冬天一到,正是海蠣子大量收穫的時候,一直持續到春節過後,市場上都不會缺少本地海蠣子的身影。今年受颱風影響,南方海蠣子養殖區減產,即墨鰲山灣海蠣子價格翻了一番。
  • 養殖戶日捕5萬斤!青島海蠣子肥美正當時
    而這幾天,每次出海都能打回差不多數量的海蠣子。記者了解到,僅在神湯溝村,每天都有幾十家養殖戶不停捕撈海蠣子,一到冬季,平均每天上岸5萬斤。 今天剛剛打上來的海蠣子,價格比往年漲了一倍,帶殼的批發價每斤兩元,而純肉的海蠣子每斤12元。算算帳,8斤帶殼的海蠣子出一斤純肉,加上脫殼等人工費,一點都不貴。記者注意到,馮丙雪剛剛收穫的海蠣子雖然都不是太大,但肉質十分鮮肥。
  • 借殼扇貝下苗 原來咱吃的海蠣子是這麼長大的!
    從天冷開始能吃到5月記者看到,在碼頭靠岸的海蠣子個頭都不小,海蠣子肉又白又肥。趙宇昌介紹,目前正是吃海蠣子的好時候,紅島漁港碼頭一天海蠣子上岸10萬斤左右。「天氣一冷,海蠣子就開始上市了,那時候集中捕撈,到現在差不多有兩個月時間了。」
  • 吃貨注意!海蠣子現在最肥,學會這幾招吃出新花樣
    說起來,海蠣子是最讓青島人難以割捨的味道之一。  青島人吃海蠣子,煎炒烹炸樣樣不缺,相信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拿手做法、傳統吃法~~  打開蠣子殼,當圓滾滾的海蠣子肉裸露出來,是不是有種一口吞下的衝動。  對於廣大的吃貨們來說,容顏什麼的順便美美就好啦,好吃才是我們唯一的目標。  一種食材我們都可以想出燉、燜、煨、焐、蒸、燒、炒、烹、炸、焗、滷、燻、拌、煎...  是時候換種吃法了!
  • 青島「南魚北養」,今年投放市場60萬斤,有大黃魚、黑頭、鱸魚、紅...
    而在青島,大黃花魚很多時候也就百八十元一斤,而且即使嘴刁的青島人也吃不出「土腥味」,有些青島人禁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買了「假黃花」。12月25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苟團年做客《行風在線》,與大家分享青島「南魚北養」的經驗,通過這一養殖方式,今年約有60萬斤魚上市,其中就包括大黃花魚。
  • 山東青島即墨鰲山灣海蠣子上岸一塊錢一斤 轉到市場八塊錢一斤
    山東青島即墨鰲山灣海蠣子上岸一塊錢一斤 轉到市場八塊錢一斤2015-11-03 09:05:00  水產養殖網  年產海蠣子近千萬斤  昨天中午,在神湯溝海灘上,潮水剛剛退去,當地的漁民就來到海邊,開始從漁船上分揀起海蠣子。記者注意到,近百條小型漁船上,都裝滿了剛剛上岸的海蠣子,沒有經過處理的海蠣子儘管看上去並不是太美觀,但這幅豐收的景象,還是讓人感覺到了一股新鮮海蠣子的味道。「進入11月後,正是蠣子開始成熟的時候,搶先進入市場的蠣子往往在價格上能佔優勢。」
  • 青島辣炒蛤蜊在國外竟然叫...說好的海蠣子味兒呢!
    秘制香辣醬汁淋花蛤清燉海蠣子你竟然還不知道,吃貨速戳小藍色21款蛋糕免費品鑑!就在這個周六驚豔你滿足你,不見不散!等你哦要讓青島人見識不一樣的美食自薦你的店、推薦朋友的店展示給青島20多萬名吃貨>集食行樂 惠於吃貨商務合作電話/微信:13335053521法律顧問:京師(青島)律師事務所董曉龍律師:13792496643
  • 一天10萬多斤海蠣子上岸 咋吃才噴香?老青島教你!
    在即墨鰲山衛街道神湯溝村碼頭,每天都有養殖漁船收穫10多萬斤海蠣子。而青島沿海的海蠣子收穫期,將一直持續到明年5月。坐落在鰲山灣畔的即墨鰲山衛街道神湯溝村,從清代起就有養殖海蠣子的傳統,現代漁民開始在海上大面積養殖海蠣子,現在成了主要的海上養殖產業。漁民介紹,這幾天氣溫雖然不低,但海上卻異常冰冷,加上海風一吹,穿上厚厚棉衣才能擋住冷風。收穫海蠣子是一個很累的工作,3個人一起,在海上忙活好幾個小時,能拉回5000斤左右的海蠣子。
  • 海陽特產——又到海蠣子鮮肥時
    【同期】海蠣子捕撈工人 包美善要是出兩船吧,正好得一天,早晨起來5點吧,得幹到過晌6點來鍾 (天)就黑黑的。陽光刺破雲層,給大海鍍上一層淡金色。拖拉機在岸上和淺海往返,這片海域一上午有五六條船的海蠣子上岸。上萬斤的海蠣子用吊車裝到三輪車上分批拉走。
  • 青島即墨海蠣子毛蛤蜊大豐收 海上養殖成主力(圖)
    原標題:漁船接著變成養殖船 漁民養殖海蠣子、毛蛤蜊和扇貝比出海多賺一倍錢在神湯溝村,一名漁民剛剛駕船回到碼頭,在對養殖的海蠣子進行管理時,還意外收穫了幾斤大海螺和小魚。這名漁民介紹說,現在,他們村的幾十條小漁船基本上都在海上搞養殖了,很少有出海捕撈的。這一海域養殖海藻和海蠣子的比較多,而且已經成了規模。大部分小漁船也都變成了養殖船。
  • 青島人 這份愛心蔬菜大禮包,需要你的支持
    而禮包背後,更是屬於每個青島人的無價愛心! 29日,愛青島從市青聯採訪獲悉,由市青聯與交運集團聯合推出的「農民復產青聯服務」愛心助農銷售活動已經正式啟動,廣大市民登陸「交運易購」或者愛青島「愛到家」公益平臺,均可一鍵訂購!
  • 日照海蠣子大豐收,鮮美極了!_17城_山東新聞_新聞_齊魯網
    藏家荒村漁民費日明告訴記者,現在牡蠣剛開始上市,如果隨著市場活躍了,客戶來的多了,他們的收入可能還有提高的餘地,「往年主要銷往青島,現在南已經達到福建了,向北達到了大連、煙臺、威海都有咱日照的貨。」費日明說。吃貨福音牡蠣大豐收吃貨盆友們可以吃到更多的牡蠣啦!
  • 海蠣子市價10-20元兩斤汁水充足 青島做法:清蒸碳烤
    膠東有句俗話說「冬至到清明,海蠣子肥晶晶」。為了準備度過漫長的寒冬,海蠣子會在立冬過後努力囤積身體內的養分和油脂,把自己養得豐滿肥腴、汁水充足,這也正好給食客們大飽口福的機會。廣東運來的海蠣子也是養殖的,個頭較大,一般都在一斤左右,大的能有四斤重。這種海蠣子適合蒸著吃或者烤著吃。產地探訪:一方水土養一方蠔青島海洋與漁業局的專家介紹,海蠣子好不好吃,跟品種關係不大,主要取決於所在的海域。海水鹽度越高,海蠣子的細胞就必須含有更多具有味道的胺基酸才能與外部的鹽分平衡,因此味道會更加可口。
  • 山東青島:寒冬時節,海蠣子肥美,市民海邊成麻袋撿!
    2020年12月3日,山東青島,市民在青島膠州灣撿海蠣子,寒冬時節,青島膠州灣大量野生海蠣子肥美,吸引很多市民前來撿取,成麻袋往家扛。山東青島,市民在青島膠州灣撿海蠣子,寒冬時節,青島膠州灣大量野生海蠣子肥美,吸引很多市民前來撿取,成麻袋往家扛。
  • 青島這裡蛤蜊一挖一麻袋 還有海蠣子、海螺...
    蛤蜊、海螺、海蠣子、小螃蟹……看著「青島大姨」這滿滿的收穫小編真是饞了!這一處大姨們都珍藏的趕海打卡地你知道在哪嗎?這裡海貨頗豐,蜆母、蛤蜊、螃蟹、海螺、海蠣子……小海鮮應有盡有!國慶長假期間,正趕上青島漁民收穫旺季,眾多市民遊客自駕來趕海嘗鮮。
  • 初探青島紅島海鮮市場,螃蟹太貴,海蠣子便宜的不敢相信
    現在青島人吃什麼呢?海鮮啊。所以,今天下午,本吃貨和幾個同事一合計,決定去紅島掃貨,早就聽說那裡的海鮮便宜新鮮,何況現在跨海大橋還免費通行。從青島北站附近開車上膠州灣跨海大橋,沿途碧波蕩漾,海天相連,一路宛如走在畫中,十多分鐘就到了紅島海鮮市場。
  • 青島紅島海鮮市場掃貨,最貴的是螃蟹,海蠣子價格不敢相信
    現在青島人吃什麼呢?海鮮啊。所以,今天下午,本吃貨和幾個同事一合計,決定去紅島掃貨,早就聽說那裡的海鮮便宜新鮮,何況現在跨海大橋還免費通行。從青島北站附近開車上膠州灣跨海大橋,沿途碧波蕩漾,海天相連,一路宛如走在畫中,十多分鐘就到了紅島海鮮市場。
  • 青島退休大媽組團趕海,一次挖10斤海蠣子肉能吃半個月
    「初一、十五跌大潮,趕海挖蛤蜊、海蠣子」是青島人特有的生活方式,這幾天青島再次跌大潮,不少退休的青島大媽們組團來到棧橋附近海域趕海,有的大媽一天能挖10多斤野生海蠣子肉(而且這樣的野生海蠣子肉在市場上賣每斤接近20元。初一、十五跌大潮,趕海挖蛤蜊、海蠣子是青島人特有的生活方式,這幾天青島再次跌大潮,不少退休的青島大媽們組團來到棧橋附近海域趕海,有的大媽一天能挖10多斤野生海蠣子肉(也被稱為牡蠣、生蠔),能吃上好幾天,甚至是吃上半個月。而且這樣的野生海蠣子肉在市場上賣每斤接近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