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6月16日
(圖片來自網絡)
漊水河蜿蜒從鶴峰縣城容美鎮中間流過,夾岸垂柳搖曳多姿,河灘上鵝卵石光滑圓潤,激流、險灘、深潭是漊水河千年流淌的音符。縣林業局下面的河道承載著我童年時邀朋喚友、遊樂嬉水的美好時光。
(圖片來自網絡)
滿天星,是她的名字。
(圖片來自網絡)以前漊水河的生態環境非常好,美麗的河流,就像一條銀光閃爍的綢帶,給美麗的山城添上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滿天星流水灘清澈透亮,太陽照射在河面上,河水波光粼粼,一閃一閃的,水面像是綴著一顆顆閃亮的小星星。激流灘上與小夥伴們衝灘,嬉戲玩耍,翻巴巴魚兒是我們童年的樂趣。
(圖片來自網絡)
六月天,驕陽似火,一群野小子,或赤膊上陣,或將各色的背心扎進褲腰裡。為防止太陽暴曬頭皮火辣辣生疼,頭上戴著草帽,或是從河邊柳樹上扯的枝條紮成圓環套著。及膝深的激流灘上,水底的石頭清晰可見,小夥伴們兩兩配合,一人從流水中雙手翻起大大小小光滑溜溜的鵝卵石,一人雙手端個撮箕兜底一接,吸附在石頭底部的巴巴魚兒,就掉在了撮箕裡面。
有的石頭下面有,有的無,但總是有不少收穫的。有時候翻幾個石頭密密麻麻的全是巴巴魚兒,輕快的浪花上蕩起收穫的歡笑。
(圖片來自網絡)
當撮箕裡的巴巴魚兒達到一定數量時,就要把魚轉移到岸邊,以免撮箕裡的魚兒趁亂遇水逃掉。
(圖片來自網絡)
也有單幹的小夥伴,一個人的效率不太高,常把活蹦亂跳的魚兒從背心前領塞進胸前兜著,涼涼的、黏黏的。回到岸上後,從褲腰處翻扯出背心,清理戰利品時,還有一些巴巴魚兒緊貼在肚皮上,得費一番功夫才能弄下來。
翻巴巴魚兒考驗的是水中站樁能力和臂力,講究眼疾手快,配合默契,動作迅捷到位,要掌握這些訣竅,只有多看所學多練,揣摩領悟後方可得心應手。
這種魚兒非常美麗好看,扁形體像把小扇子,有一寸大小,一雙又圓又亮的眼睛,背部呈青黃,胸腹乳紅色,如同吸盤緊緊貼伏在靠水底的石面上。在鶴峰,這種魚叫巴巴魚兒;在恩施,叫作巖巴魚;在川渝一帶,叫巴魚兒;據說臺灣中南部大甲溪至高屏溪一帶叫石貼仔。
(圖片來自網絡)
經常回鶴峰走親訪友,如今,滿天星上空一座「連升橋」橫跨漊水河,將中壩和楊柳灣連在了一起。風雨橋下挖掘機在枯寂的河床上施工,為治汙正修建的高高河堤,健身步行道已初具規模。惋惜的是,現在河流下遊築起了攔河壩,不見了激流險灘,而漊水河的清澈早已不再,幾許淡淡的憂傷湧上心頭。
巴巴魚兒,你們可還在嗎?
百度裡,這魚的英文名有兩個:Sinogastromzon szechuanensis Fang;Sinogastromzon puliensis Liang。
中文名有幾個:四川華吸鰍、埔裡中華爬巖鰍、中華爬巖鰍、中華平吸鰍。特徵:體縱扁延長呈圓筒狀,腹部扁平。眼小,口下位,具對須。魚體為淺黃或黑綠色,鱗片細小。胸鰭極寬大平展,特徵是腹鰭後緣癒合成吸盤。尾柄部具4~6個鞍狀斑,尾鰭凹形。生態習性:特化的外形,極適合停棲於急流的巖面上,啃食附著性藻類及水生昆蟲,屬雜食性。
(圖片來自網絡)
我的童年單純而快樂,懷舊了,或許是年老的徵兆,總愛想起小時候的事。那個時候,雖然沒有高大上的娛樂活動,然而流連山水間的樂趣還是蠻多的。小時候捉魚,不只是為了吃魚,也是玩耍嬉鬧。
那個時候,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我們的娛樂方式就是滿世界跑,自己找樂子。水中捉魚,既是小時候闖蕩江湖必備的本領,也是小夥伴們一起廝混,遊戲山水的樂趣之一。
多年以後我來到恩施,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十幾年前,兒子還在小學,暑假期間常帶桐兒去老城北門河壩去學遊泳。
(圖片來自網絡)
夏日炎炎,酷熱難當,見水中有很多小魚遊來遊去,技癢難耐。小時候翻巴巴魚兒的一幕幕自然湧現,傳統手藝終於派上用場!重操舊業,興致勃勃地帶著桐兒赤足踩著光滑的鵝卵石,翻起了巴巴魚兒,重溫如歌的快樂的童年時光。
一時間,河壩裡遊泳的大人小孩爭先恐後地參與進來。「咣當、咣當……」此起彼伏,是翻起的石頭重新被扔到水裡的聲音,小孩子們興高採烈,喧鬧、尖叫、驚呼聲聲感染著譁啦啦的流水,時不時看見漏網的巴巴魚兒,從石頭上翻身跳到激流上,跳躍在浪花間,轉瞬間又鑽到水流中不見蹤影。
(圖片來自網絡)孩子們都喜歡玩水,激流中鵝卵石光滑,踩上去稍不小心會跌坐水中,雖然捉到的巴巴魚兒不多,但小孩子如燕子一樣嘰嘰喳喳,或空歡喜時,或收穫顆粒,患得患失之間,享受著大自然的樂趣。
童年是美好的,而它卻只有一次。看見桐兒溼漉漉的頭髮,汗水混合著河水嘀嗒流著,眯眼樂呵呵,一雙小手捧著巴巴魚兒逗樂,我不禁發笑。然而笑後,又有一種淡淡的溫馨不知為何油然而生。
(圖片來自網絡)
童年是一束陽光,深刻的往事浮於點滴溫暖;童年是一杯美酒,有用的哲理融於香醇氣息。
清江河壩裡,我,迷離了……恍惚了……醉了……
近幾年來,清江河上遊建起了電站水庫,兩岸修建了親水走廊,河裡築起了橡膠壩,飛架兩岸的大橋風姿綽約。欣慰的看到,恩施的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高樓大廈林立,不斷完善的綠化工程讓城市更加美麗。
痛心的是,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下,我們無可挽回地失去了大自然的恩惠,環境汙染日趨嚴峻,業已成為恩施市建設先進旅遊城市最大的障礙,清江河流域的治理刻不容緩。
時常閒步在親水走廊,遺憾地看到,清江河兩岸以及河床上原生環境改變了,生態的恢復還需時日,河壩裡的鵝卵石也越來越少了。
巴巴魚兒,還有沒有呢?
好想去翻巴巴魚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