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上身為肚兜,那下半身穿什麼?想不到古人這麼放得開

2020-12-18 歷史八卦是兒

古代女子上身為肚兜,那下半身穿什麼?說出真相你可能不敢相信!

近些年來,我們看到的古裝劇越來越多,我們在電視劇裡可以看到很多古人的穿著打扮,朝代特色,生活習慣等等。我們也不難發現,古代人對男子十分的寬容,對女子可就苛刻多了。不論是在衣食住行,還是道德思想上,男人都會佔據對統治地位。

而且,當時的古代還有貞節牌坊這個東西,主要是為了表彰那些丈夫死後不改嫁或者自殺殉葬的婦女。程頤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在南宋時期,朱熹把它用來作為勸人守節的工具。由此可見,古代女子社會地位有多麼低下,對於男人來說,他們只是自己的附屬品和傳宗接代的工具。因此,男人們為了能夠保證女人的貞操,讓她們做一個貞潔烈女,在穿衣方面,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講究。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女子上身的貼身衣物就是一個大紅色的小肚兜,當時的女子對這件貼身衣物相當的看中,如果說自己的肚兜不小心落到的別人的手中,尤其是落到男人的手中,那麼這個女人的貞操也就沒有了,將會受到眾人的指責謾罵,甚至是殘忍殺害。因此,即使她們穿的兜肚有破損不能繼續使用了,也不能隨意丟棄,而是要集中銷毀,以免留下隱患,毀了自己的清白。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女子會穿肚兜,但是並不知道肚兜的由來。其實,肚兜是唐朝的楊貴妃發明的。據說,有一次安祿山在進宮的時候不小心抓傷了楊貴妃的胸口,還沒來得及處理的時候,唐玄宗就來到了。於是楊貴妃只能隨手抓起一塊紅布遮住胸口。當時的楊貴妃是大唐女子爭相效仿的對象,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大唐女子們紛紛效仿楊貴妃,以紅布遮胸,因此有了肚兜。在肚兜產生之前,女子們都是穿很小的衣服來遮擋自己的前半生,此物被稱為「抱腹。」

說到這裡,一些好奇心比較重的網友們免不了要問了,既然女子的上半身有肚兜遮羞,那麼下半身是穿的什麼呢?事實的真相說出來,大家可能不敢相信,原來,古代的女子和男子一樣,下半身也是什麼都不穿的。古人的衣裙都是非常長的,一般都能把腳都蓋住,因此也不存在身體暴露在外這樣的情況。

但是,如果女子外出有大動作或者有大風襲來的時候,還是會存在著一定的暴露風險的。因此當時的女人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只是安心的在家裡相夫教子。要知道,當時的女子如果被別人看到腳都是會被人認為失去了貞潔,是不守婦道、水性楊花的女人。

當然了,我們是無法想像,下半身不穿衣服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但是古代的條件和我們是無法比擬的。那時候的無知比較貧乏,像布料這種東西,能省也就省下了。而且,那時候的衛生條件相對來說也是不盡如人意。如果經常穿著沒洗乾淨的褲子,還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當然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漢朝之後,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下半身開始穿一種開檔的褲子,這樣的設計既能有效避免一些患病風險,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遮擋作用。再往後發展,到了南北朝時期,開襠褲又開始有了進一步的改進,人們開始穿合襠褲。畢竟穿著開襠褲騎馬,對人們來說,也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到了1935年,美國賣出了第一條內褲,從此時開始,內褲火遍了全世界。真的非常幸運自己生在了這個時代,不用遵守那些所謂的「三從四德,也能夠擁有自己的自由和權利,想必,這也是古代女子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吧!

相關焦點

  • 古代女性只穿肚兜,下半身穿的是什麼,即使是放到現在也必不可少
    說到這個古代人穿的衣服,看起來真的特色鮮明,尤其是唐朝時期的霓裳羽衣,不僅輕薄,透氣,還十分的仙氣,感覺那些穿著的女子就像仙女一樣的縹緲。那麼,她們裡面穿的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古代女子的上身都會穿類似「肚兜」這類的內衣。
  • 古代女子為何要穿肚兜?了解一下你不知道的肚兜文化!
    在古代的時候,都都是民間的傳統內衣,也就隨著近些年西方機織品的引進才慢慢的有了改進。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肚兜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其實還有很多人有給小孩穿肚兜的習慣。因為這樣可以讓寶寶的肚子不受涼,保護寶寶的身體健康。
  • 古代女人只有肚兜護體,那麼下半身用什麼東西護體?
    古代人們的思想是很封建的,尤其是在女子的清白上格外的注意,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比較低,她們的一生都是在各種束縛下生活。女子對於自己的貼身之物是很在意的,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只有肚兜護體,而且等這些肚兜不能穿的時候還要拿到一個地方集中的銷毀。
  • 在沒有發明內褲之前,古代女子上身穿肚兜,那麼下身穿什麼?
    我們都知道唐代女子的服飾很開放,都是半露胸式裙裝,隨意這個時期的內衣也是為了搭配服飾而去除了肩帶。【宋代—抹胸】宋代的內衣與現代的一些內衣很相像,整個胸腹全部都被掩蓋住,用紐扣或者帶子繫結。【元代—合歡襟】穿的時候由後向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者用繩帶等束縛,是不是很像歐洲國家用來束縛肚子的塑身衣呢?【明代—主腰】這個內衣外形與背心相似,是從抹胸發展出來的一種內衣。主腰由後往前穿,在正前方以扣子固定。
  • 古代女子的「肚兜」還能幹嘛用?你絕對猜不到
    關於肚兜,說來話長,其來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開之時。女媧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後通婚,生兒育女,創造了人類最初的服飾——肚兜,目的是用來遮掩人體之羞。雖然我們不是生活在古代,但是我們也會經常愛看古裝劇,我們也總會發現裡面會出現肚兜,那肚兜是幹嘛用的呢?除了我們知道的用來當內衣之外,還有一些特別的地方,好處多到你猜都猜不到,主要有三個作用,看看知道後的你是不是都長見識了。1.
  • 古代女子穿的肚兜,裡面竟然還有一個夾層,作用重大
    肚兜是中國古代女性經常穿的內衣,沒有袖子,沒有後蓋在一塊布的背面,形狀是菱形,直接從胸骨到下腹部,類似於一件衣服。這四個邊有帶子繫緊。古代女人的肚兜不是為了炫耀美,而是有實際的效果,因為一般來說,有些肚兜是兩層的,中間有一個夾層,這個夾層是用來放東西的。
  • 古代女子沒有胸罩穿什麼內衣?
    提到「性感」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維密大秀上大膽的設計和模特火辣的身材?還是燈紅酒綠間長短不一的小短裙?相較於現代的開放,古代保守中透露的羞澀卻別有一番滋味。古代內衣,較早的稱謂是「褻衣」。「褻」意為「輕簿、不莊重」, 可見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迴避和隱諱的。
  • 古代女性肚兜的發展史,漢朝人還喜歡在裡面裝這些!
    看古裝劇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古代女子的服飾和現代差別很大,一年四季都穿長裙,冬天還好,多穿幾件就能保暖了,但是夏天就不一樣了,都知道古代女子是不能露出胳膊和腿的,而且夏天的穿少一點難免露出不該露的地方。還好,古代有一種叫做肚兜的東西。
  • 唐朝女子為何喜愛內衣外穿?清朝男子為何對肚兜情有獨鍾?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中國古代內衣的發展歷史,以及不同時代對於內衣的不同風俗。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內衣是在西漢時期,名為:帕腹。歷史到了西漢初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漢朝時期的女子們便有更多的精力關注顏面的問題了,為了防止「走光」等情況的發生,於是她們就在外衣的裡面加了一層布。於是中國最早的內衣就此誕生,這便是帕腹。
  • 女子穿肚兜出門 太清涼讓人好尷尬
    原標題:女子穿肚兜出門 太清涼讓人好尷尬還有一類「走光」是故意為之的,有些衣服正麵包得嚴嚴實實的,但背面「大有文章」。在某餐廳裡,記者看到,一名身穿連衣裙的女子露背的同時,還把內衣的後排搭扣也露出來了。有人稱之為「內衣外穿」或「內衣外露」,但也有網友對此評論說:「內衣外穿這種做法,放在T臺上叫時髦,穿上街就很容易變成『耍流氓』。」
  • 古代女人為什麼穿肚兜的故事
    古代女人穿為什麼肚兜呢?這裡面其實是有故事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哪個時候,女人普遍比男人聰明,但是有一個將軍心裡邊就總是很不服氣,騎在馬上覺得自己威風凜凜,不可一世。我堂堂七尺男兒愣是在女人面前抬不起頭,這成何體統,顯得比他們笨,笨嘴拙舌呆頭呆腦的,這說不過去呀,有空我得治治她們。有一天他騎著馬,路過一片農田,碰見一個插秧的姑娘,在田裡面插秧。他勒住了坐騎哎、我說姑娘你一天能夠插多少秧苗啊他為什麼這麼問人家呢?
  • 奇聞你知道古代女性的肚兜是怎麼回事嗎
    喜歡看古裝片的朋友應該會注意到在電視上看到古代女子的內衣只有一塊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肚兜,那麼古代女子的內衣真的就知道那麼簡單嗎?下面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內衣是女人最親近的「伴侶」。它能起到支持和付託乳房作用,避免下垂、減輕乳房咋運動和奔跑時的顫動。
  • 穿裙子只服喬欣,全身「肚兜」設計秀曲線,這身材誰看了能不犯酸
    不久前喬欣因為自己穿上的一條「肚兜裙」更被眾人口中公認為又一個「性感明星」,不少人看完喬欣的身材後就更加不甘心。試著把美麗的風吹起來的喬欣,現在和自己的妝容一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那紮起來的盤發,首先給她的形象增添了一份成熟美,通過這副成熟妝容的修飾下,喬欣整個人看起來更有韻味了。
  • 全民內衣肚兜偏愛女子 對男人還是有些不便
    特別是上身的薄紗下,露出誘人的大紅訶子,半遮雪白的前胸和豐滿的乳房,更映得峨眉如黛、鳳目點漆、瓊鼻豐盈,櫻口似丹。這也正對應了花間詩人們的佳句。杜群玉《杜丞相悰筵中贈美人》中有:「裙拖六幅瀟湘水,鬢聳巫山一朵雲。胸前瑞雪斜燈照,眼底桃花酒半醺。」方幹《贈美人》中曰:「舞袖低徊真蛺蝶,朱唇深淺假櫻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幾乎讓人懷疑,兩位詩人的詩,便是為圖中的簪花仕女所做的文學寫生。
  • 炎炎夏日,古代女子們都會穿得那麼多嗎?她們是怎樣度過酷暑的?
    你想一想在中國古代這些美女們一定不能這樣做,也沒有條件這樣做,總不至於穿成三點,然後跑出去見人吧!那麼他們是怎樣度過這樣的一個炎炎夏日的呢?雖然我們從電視劇當中可以窺見他們的穿得很正式,但實際的狀況呢,有時也不可能很薄。從當時經濟發展情況來說,也不可能人人穿著絲綢,大多數人還是穿著粗布衣,難道他們就不怕熱嗎?
  •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古人為何這麼說?現在還行得通嗎
    我們今天理解的美女的標準是什麼呢?是不是一副漂亮的臉蛋,魔鬼般的身材,然後還要是大長腿。可是古時候,人們對大長腿並不看好。俗話說: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就是說啊,上身長的人,更有福分,而下身長也就是大長腿的人,往往會是勞碌命。那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一起來看看吧。這句俗語,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
  • 敢穿個肚兜就出門的女人,都不好惹,卡戴珊家族的肯豆就是例子
    沒有哪個女人是單純,敢穿著肚兜出去的,更是不好惹,卡戴珊家族的肯豆就是一例。近日,她與明星迪文·布克的日常戀愛被網友成功捕捉,身穿紅酒色小肚兜的她格外性感,充分展示了火辣身材,成為全場焦點。作為時尚界的寵兒,肯豆這身肚兜裝可謂賺足了眼球。這種紅肚兜不僅融合了中式肚兜的傳統風格,而且在面料和設計上都很新穎,其邊部採用鑽條設計,在夜光下格外耀眼。
  • 古代的女子穿的內衣是什麼樣子的?也是有一定的發展過程
    而一個人的美貌是和外表服飾和氣質息息相關的,人是視覺動物第一眼當然就是服飾帶給你的視覺效果了,不論是在現在還是古代對我們來說都是同樣重要的。但其實服飾對於人的重要性從最初的遮擋身體和寒冬取暖到文明進步後對人體結構的提升和國家民族風貌體現。
  • 從肚兜到「維密」:女性內衣是為誰而穿?
    古代的肚兜,原本並不蘊含情慾的寓意。女人穿肚兜的用意與西洋女人戴胸罩的心思完全相反。如果說西人發明的胸罩是要凸顯、張揚女人的胸脯,那麼,肚兜則是為了約束女人的胸部。這一點在中國古典繪畫中顯而易見。國畫中所表現的古代美人,無論娼家還是良家,她們的胸部都沒有得到畫家頌揚。即或在不讓公眾染指的春宮圖畫中,畫師也很少強調女人的胸部。
  • 古代夏天女子穿開襠褲?
    在當下這個時節,全民都在討論一個很熱門的話題那就是「熱死了」。當然,因為隨著時節的更替已經進入了夏季了,而且是最熱的時節三伏天,古時候有句諺語叫做「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老實說這人活著還真是不容易呀!!那麼,我們活在科技這麼發達的現在有著空調電扇這些高科技的電子器材,還在叫著「熱死了」。那麼古代是怎樣渡過這個夏季的呢??其一:扇子。古人的夏天是更親近自然,更有情調的,他們也能把夏天過的有聲有色,古代的百姓主要是靠扇子納涼,扇子多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經濟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之稱的扇子。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