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之所以會飛,是因為風的吹拂和線的牽引。恰如研學旅行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行目的地的承載,隨著研學旅行教育內容的細分,研學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紛紛開始踏入研學旅行基地建設。
目前研學已經與戶外拓展、科技旅遊、文化旅遊及鄉村旅遊等結合,呈現出四類研學旅行基地類型,構成了研學市場重要產品體系。作為研學基地,在提高客群的參與度和加強體驗感上,應該充分開發雙向互動式研學產品,更要呈現具有深度的景區研學內容。
自成立以來,廣州研學越秀研學基地就緊緊圍繞以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為主線,打造為融合IP理念、生活素質教育、社會認知教育、體驗教育、自然教育、藝術教育、紅色文化教育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營地。
「因為風箏飛得高飛得穩要看風,看線,看掌握線軲轆的人,研學旅行就要放到更高緯度去理解,去駕馭,去頂層設計。」越秀研學朱軍認為,打造研學基地,應該要站在學校的視角,站在市場服務的視角,站在孩子家長的視角,這都會帶來不同的理解和動力,但歸根結底做好研學旅行要回歸教育的本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有機結合。
廣州研學的越秀研學基地運營多年來,經歷住市場的考驗,學生家長的檢驗,在如何打造基地,如何設置課程,如何尋找培育優秀的研學導師上,給所有投身於研學事業的人帶來幾點借鑑:
1、建立研學教育基地科學評價標準
研學教育旅行基地要通過建立自身科學的研學評價標準和搭建意見反饋平臺來獲悉研學用戶的真實感受,通過一系列強化監督和評價,來確保研學教育基地的水平和研學活動的質量。
2、加強研學課程研發
可以從源頭上入手,具體做法可以是聯合教育、旅遊等相關部門和本土居民開展研學課程設計活動,根據地方特色中小學各年級的學情特點,設計出不同主題、不同時長、針對性強,質量高、特色強的研學課程體系。
3、與高校聯動培養建設研學導師隊伍
發揮高校培育人才的優勢,建立「傳幫帶」培養機制;加強對帶隊導師的資格考評和監督,有針對性的開展專業的導師培訓活動,建設自身的研學導師隊伍,確保能夠提供優質的研學服務。
4、深化研學課程教學操作
研學旅行要避免「只旅不學」和「只學不旅」的情況,要規範課程的教學,合理設計好學生動手體驗和思考提升環節,真正做到旅和學的有機結合,讓研學落到實處。
廣州研學越秀研學基地「精耕細作」多年來,除了具備豐富的物理場地資源外,更是兼具研學課程研發能力、體驗空間運營管理能力,以及眾多一線經驗豐富的師資力量。
「研學旅行要想真的做成當代教育的補充,反芻教育的進步,我們就必須回到認識到教育,認識到文化的根本上來」,研學朱軍強調道。只有站在更高的維度,以更高的戰略看未來的教育保衛戰,中小學生成長保衛戰,才會更好地理解研學旅行,理解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