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19年中國(廣州)國際茶葉博覽會正式開幕。廣州是中國茶葉消費總量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作為廣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茶博會不僅是一場匯聚產業、文化、市場信息、發展趨勢的年度茶業盛會。而且已成為業界公認的全球茶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和「溫度計」。
據大會組委會發布的數據表明, 2019年全國茶葉總產量預計為270萬噸,國內茶葉銷售總量近200萬噸,銷售額突破2800億元。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國人對養生文化和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對茶葉品質要求的不斷提升。如果說喝好茶還需要量力而行的話,喝健康的茶已早成為人們的基本需求。因此,做出一款能夠適合不同消費人群且健康綠色的好茶,才能在群雄環伺的競爭中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
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雨林古樹茶把熱帶雨林帶到了茶博會。大象、孔雀、長臂猿,這些在雨林中與古茶樹結伴相生的精靈被融入到展臺的設計之中,參觀者置身其中仿佛身臨其境,一般來說,樹齡在100年以上的茶樹才能被稱之為古茶樹,由此採摘的鮮葉製成的茶才是古樹茶。雲南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連片古茶園,西雙版納擁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更是世界公認的茶葉原產地之一,優質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分布面積達25萬畝的古茶樹。原生態、喝雨林,雨林古樹茶與其它動植物天然地和諧共生在一起,構成了原始熱帶雨林的一部分。
保護古茶山,珍惜古茶樹,敬畏原始雨林中每一個生靈,守護好這一片青山綠水,使其成為當地各民族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銀山」。紮根於少數民族邊疆地區,在維護民族團結與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雨林人深知肩上的責任與使命,始終秉持初心奮力前行。
雲南是我國擁有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佔到雲南省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幾年來,雨林人緊緊守好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以自身綿薄之力帶領當地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百姓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不斷提高當地各民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幾年來,雨林古樹茶在西雙版納的茶山上村寨旁建起了多個品控車間,村民們剛剛採回來的古樹茶鮮葉可以就地分選製作成毛茶。由於規範化茶葉生產企業的進入,使古樹茶的生產和推廣得到了資金、技術和人才的保障。以勐海縣曼呂村一個村寨為例,2016年9月,雨林古樹茶投入300萬元在曼呂村建起了古樹紅茶廠,與村民籤訂了產銷協議,使當地古樹茶鮮葉的收購價格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工廠建在茶山上,還解決了村民務工就業的問題。三年的時間,就幫助包括周邊村寨的1500多名貧困群眾脫貧,380多戶貧困戶實現了年均增收1.2萬元以上。
2019年,正值年輕的雨林古樹茶創製7周年,時光流逝,好似一壺茶的光景,從初時的淡,到回味的甘,雨林人以匠心精神開創了雨林古樹茶的品類,並成為雨林古樹普洱茶的領導品牌。在鑄就民族品牌的發展道路上,雨林人始終在奔跑中奮力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