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瑞士東南部格裡松斯一條17公裡長的山谷裡的「達沃斯小鎮」,現已是聞名世界的康養聖地,聖潔的白雪、清澈的水流、湛藍的晴空,賦予小鎮獨具特色的天然氣質,如今,這裡已是具有全球重要戰略意義的國會中心。
7年前,時任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社會辦主任李南哲在「達沃斯」小鎮理念的啟發下,將中華中醫藥學會等單位主辦、吉林省中醫藥學會等單位承辦的重磅論壇「長白山健康論壇」引入長白山,奠定了中醫藥與長白山牽手發展的淵源。
7年時間過去,一批批中醫專家齊聚長白山,為長白山這片豐饒廣袤的林區量身規劃未來,中醫藥與長白山這座「稀缺的生態天堂」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獨具中醫藥特色的「達沃斯小鎮」正在這片淨土輪廓初現,羽翼漸豐。
打造中國版「達沃斯小鎮」
19世紀初的達沃斯小鎮,還是一個貧困、偏遠的農村,小鎮附近,格勞賓登州的山上只零星的分散著幾家農舍。當時,肺結核在全球範圍內還是不治之症,為了防禦或治癒這一疾病,很多貴族往往在冬天遷往溫暖的南方,以求康養。
1850年,德國醫生亞歷山大為尋求政治庇護,偶然來到達沃斯,意外發現這裡不曾有過一起肺結核病例,當地人即使做過劇烈的登山運動,也能很快調節身體狀態。
亞歷山大初步判斷,這應該與達沃斯高聳的海拔,四面環山的地勢和乾爽清新的空氣有關。這裡應該是各種肺病患者最佳的療養地。1865年,另外兩名德國人,因感染風寒,呼吸道有強烈灼燒感,在沒有服用藥物的情況下,僅在達沃斯呼吸幾天新鮮空氣,情況便迅速好轉。達沃斯這一寶地再度引起世人的注意。
從19世紀後半葉開始,有賴於自然的垂青,依靠甘甜空氣一炮打響的達沃斯,迅速化身政界名流的「新寵」,躋身世界經濟的「皇冠」,一直至今天。
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位於吉林省東部的長白山,是歐亞大陸東緣的最高山系。這是掩映在蒼茫翠綠林海中的一顆明珠,神秘的長白天池,是東北「三江源」的發源地,這裡卓越的自然品質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也賦予了長白山得天獨厚的文化內涵。
與達沃斯相比,長白山有著不相上下的優越的自然資源。據統計,2019年長白山地區空氣優良天數超過99%。長白山腳下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達到12000多個/立方釐米,山上樹林中的負氧離子濃度更高。
在長白山建起中國版「達沃斯小鎮」是長白山旅遊轉型發展的新機遇,也是長白山發展「新跑道」的起點。
但開發之路遠沒有想像那樣簡單。2000年,長白山保護區將紅松果林對外承包,一到秋季,人們大張旗鼓進山打松籽,林木被破壞,野生動物銳減。為發展旅遊,景區內建起酒店,客源滾滾卻造成松花江源頭汙染。
「痛定思痛後,長白山果斷為過度開發做減法。」長白山保護開發區負責人說。2006年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長白山管委會)成立後,當年停止紅松果林承包,歷時5年拆除核心區多家酒店,並恢復植被。
環保與開發如何統一,長白山未來發展之路如何走?大家重新陷入了思考……
中醫藥是天平上的平衡點
2014年,在長春舉辦的首屆「中國長白山健康養生文化論壇」引起了李南哲的注意,在2015年便將論壇引入長白山管委會舉辦。2016年,論壇更名為「中國長白山健康養生產業論壇」,開始將中醫藥與大健康概念相融合,踏足健康產業領域。
會上,與會專家對「中國的養生產業規模有多大」「養生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經濟機遇」「中醫養生將如何創新」等新課題進行了積極探索討論,從產業發展的高度,健康產業各領域發展的趨勢等方面深入探究了中國養生健康產業的發展之路。而這正為李南哲等長白山管委會領導提供了靈感,對長白山未來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長白山走上了健康產業發展之路。
幾十年來,一代代長白山人持續努力,像保護眼睛一樣護衛著這片生態寶藏。在生態保護與生態旅遊方面他們一直在探尋,尋找天平上的平衡點。中醫藥發展具有「五種資源」的優勢和作用,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其中經濟、生態、文化等資源優勢正為長白山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外,長白山作為東北重要的生態屏障,素來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長白歸來不問醫」的美譽,長白山中藥材資源豐富,植被和生物種源多樣,是聞名世界的中藥材寶庫。
長白山與中醫藥牽手了,這也是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長白山健康論壇共同打造世界旅遊名鎮,打造具有中醫特色「達沃斯小鎮」的一次探索實踐。
這些年來,長白山健康論壇雲集眾多中醫藥領域專家、學者,對長白山中醫藥健康旅遊事業進行探索研究,勾畫藍圖。同時,與論壇同期舉辦的健康養生文化節也舉行了多場適合普通百姓的《中醫大講堂》以及省級中醫藥專家義診、長白山民俗文化及健康養生功法展演等活動。
「中醫藥元素如果不能跟市場相結合,將永遠停留在行業層面,停留在事業發展層面,停留在學術層面,只有學術跟市場要素相結合,才能在市場中發揮動能。充分發揮學術搭臺、經貿唱戲的作用,使論壇成為推動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吉林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桂禎說。
在論壇組委會的指導與朱桂禎的積極推動下,經過7年的大踏步發展,長白山論壇已經成為享譽長白山乃至全國的「金名片」,成為立足吉林、面向世界的健康產業思想匯聚的大平臺和產業對接的交流地。中醫藥產業與旅遊產業跨界融合,開發出中醫藥特色旅遊商品,打造出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產生了中醫藥與長白山「1+1>2」的經濟效應。
跨界融合打造中醫藥特色「達沃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順沿著時間的車轍,長白山健康論壇結下的累累碩果已經成為中醫特色「達沃斯小鎮」的一磚一瓦,堆砌著長白山新的未來。
2019年2月,國醫大師張大寧吉林省工作站正式落戶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中心醫院,與此同時,國醫大師李佃貴吉林省工作站也於近年落戶該醫院。小小的中心醫院,如今已經是兩位國醫大師的工作站,閃耀吉林。
院士專家工作站、朱明清頭皮針生命醫學工作室、樊代明院士領銜的西京消化病醫院長白山整合醫學中心也紛紛落戶中心醫院,中醫藥特色鮮明,長白山地區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過硬的醫療技術水平是遊客選擇康養旅遊的基礎,而濃鬱的文化氛圍也是留住遊客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往年省級中醫藥專家義診活動基礎上,今年主辦方又別出心裁開設了一場「朗讀中醫、詩意長白」晚會。
「這不是一檔簡單的娛樂節目,而是有詩意、有情懷、易於受眾、有利於中醫藥文化與科學普及的晚會。」朱桂禎表示,要讓小鎮的居民和外地遊客全面了解中醫藥文化,提高大家養生防病的能力,並主動利用長白山的空氣、水、溫泉、森林等資源來調養身心。「從2015年開始,每屆論壇發布長白山健康養生系列叢書,今年已是第六套,深受百姓的歡迎,為長白山健康養生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朱桂禎說。
有力的醫療服務能力加之濃鬱的中醫藥文化氛圍,搭配長白山豐饒廣袤的自然風光與大陸性氣候的爽朗,獨具中醫藥特色的「達沃斯」已輪廓初現。
如今,長白山腳下旅遊產業如火如荼發展,將中醫藥融入其中,打造全產業鏈的中醫藥特色康養旅遊,已經是長白山健康論壇與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的目標與追求。但如何豐滿長白山康養旅遊業骨架,引進更多中醫藥項目資源,讓遊客暢享中醫藥發展成果而流連忘返?朱桂禎提出要勇於「跨界融合」。「中醫藥要與各界資源打通融合發展,才能夠激發各個方面的活力,迸發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朱桂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