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腔兒》作曲:馬駿 演奏:中國戲曲學院戲韻組合
主要影視作品:28集電視劇《雪狼谷》、42集電視劇《決戰前》、28集電視劇《金三角奪寶》 、30集電視劇《國家寶藏之覲天寶匣》 、45集電視劇《古今大戰秦俑情》、40集電視劇《愛的契約》 、30集電視劇《白蛇後傳》 、32集電視劇《我的左手右手》 、37集電視劇《誰是真英雄》 、29集電視劇《對與決》、央視8集紀錄片《京劇》 、40集電視劇《一念向北》、36集電視劇《微時代之戀》、
-
戲曲盛宴獲好評 好戲連臺近尾聲
初冬有寒意,戲曲暖人心。保定藝術學校的表演還在繼續,今天的演出依舊分為上午場和下午場。在上午場《賣水》和《杜十娘》的表演中,演員們感情真摯,唱腔飽滿,收穫了無數好評。《賣水》講的是兵部尚書李壽領兵至邊關禦敵,奸臣誣其通敵,李壽遂被以知情不報入獄,全家被查抄。其子李彥貴向嶽父禮部尚書黃璋求救,黃璋不加憐恤,反趁機悔婚。
-
201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評審結果公示 江蘇兩部作品...
201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評審結果公示 江蘇兩部作品入選 發布日期:2019-02-12 17:32 來源:省文化和旅遊廳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示201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評審結果,共有25部作品入選2019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其中10部作品入選201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
-
中國版的《紅磨坊》--《杜十娘》劇情簡介
李甲沒有了杜十娘,依然回鄉做他的李公子;妓院沒有了杜十娘,依舊夜夜笙歌。而燈火璀璨處,一個似鬼非鬼、髮絲滴水的杜十娘回來了…… 詳情介紹: 這是一個宜古宜今,卻又非古非今的故事,因為,它實在太具永恆性。
-
2018房山戲曲展演暨第三屆京津冀曲藝邀請賽熱烈開啟
戲曲展演輪番上演 惠民活動持續進行據悉,戲曲展演活動將於12月13日至31日邀請北京京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河北梆子劇團、保定市藝術劇院河北梆子一團、北京桃鄉情藝術團、房山宏韻金聲藝術團等多家戲曲及曲藝專業團隊,在房山區夢想劇場、良鄉影劇院、燕山影劇院、房山區內鄉鎮街道等40多場的精彩展演。
-
2019年中國演出市場回顧——戲曲篇
隨著戲曲振興工程的實施,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京劇像音像工程、「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等項目的穩步推進,地方戲的保護傳承取得明顯進展,一大批地方戲呈現出新老融合、生機煥發的生動景象。
-
中國五大類戲曲釋義
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
-
「戲曲大觀」明代以來的中國戲曲「四大聲腔」
各個時期中國戲曲的「四大聲腔」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國戲曲「四大聲腔」的概念隨歷史發展有所變化。崑腔「崑腔」,中國戲曲聲腔、劇種,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也是清代及現行的戲曲「四大聲腔」之一。●起源「崑腔」,元末起源於江蘇崑山,在明朝嘉靖年間經魏良輔吸收海鹽腔、弋陽腔的音樂,予以加工提高後,影響逐漸擴大。
-
@戲曲愛好者們,悄悄告訴你們一件事兒~
京津冀京評梆名家名段演唱會來啦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眾多戲曲界明星大咖在此雲集12月17日、18日正定新區會展中心多功能廳專場戲曲賞不停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這裡12月17日京津冀京評梆名家名段演唱會節目單序號節 目 名 稱表 演 者01河北梆子《蝴蝶杯》、《清風亭》選段計晨02
-
河北梆子《野豬林》將首次亮相
劇照 河北梆子劇院供圖 11月13日至14日,精品折子戲《平貴別窯》《夜宿花亭》《白水灘》和文武大戲《野豬林》將亮相河北梆子劇場。 劇照 河北梆子劇院供圖 觀眾熟知的京劇《野豬林》取材於文學名著《水滸傳》第六回至第九回。
-
園林中的戲曲,戲曲中的園林 2020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開幕
10月23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北京市豐臺區委、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陽光劇場盛大開幕。
-
天津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 弘揚傳統文化繁榮戲曲藝術
天津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 弘揚傳統文化繁榮戲曲藝術 2017-04-13 08:34:00
-
中國戲曲文化周在京開幕 「園林中的戲曲」豐富民眾生活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開幕。「名團名劇名家」「地方園地方戲」「戲曲票友大賽」「戲曲主題數字體驗展」「5G直播」,今年戲曲周的各項活動將陸續登場,為民眾奉上精彩的戲曲文化大餐。10月23日,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開幕。
-
評劇電影《安娥》獲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獎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田恬)12月17日至19日,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在浙江桐鄉舉行。由石家莊市評劇院一團創排的評劇電影《安娥》獲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獎。這是《安娥》在榮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後,再傳捷報。
-
河北這些作品入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9月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工作辦公室發布《關於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14—2017)入選作品公示的公告》,67部作品入選第十四屆
-
中國戲曲文化周舉辦
本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賀勇)在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推出敬老愛老系列演出活動。北京園博園裡,悠揚婉轉的唱腔,精彩絕倫的亮相,惟妙惟肖的演技,引得人們拍手叫好。
-
梨園劇團煥新生——記固安縣鄭各莊河北梆子劇團
古代刺繡、150餘年的河北梆子劇團、古香古色的建築,走在鄭各莊村,處處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氣息、傳統的魅力!鄭各莊河北梆子劇團簡介1885年,鄭各莊的馮潤生和劉某(藝名三刀馬)到宮村鎮「石化班」戲班學戲,從此,常年在北京演出。班主楊樹芬是著名戲曲家,多次到宮廷演出,深受好評,慈禧太后嘉獎戲班,並賜楊樹芬藝名「楊九霄」。
-
身為中國人,中國戲曲你都知道哪些?這是國人的驕傲
根據1959年的統計,我國各民族各地區的戲曲劇種共約三百六十餘種。我國戲曲不但歷史悠久,劇種眾多,而且還有豐富的劇目、唱腔和出類拔萃的演員及各具特色的流派。 京劇,是我國最大的戲曲劇種,不但在國內影響深遠,在國外也備受推崇,被看成是中國的藝術象徵。 京劇究竟起源於何時?是怎樣形成的?有哪些藝術流派呢?
-
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 12場5G直播邀市民進「雲戲園」聽戲
開幕式上,魏春榮、劉大馨、李惟銓、盧雪文、王潤菁、郝瑩、胡文閣、王洪玲等戲曲名家,帶來了崑曲《牡丹亭》、評劇《秦香蓮》、曲劇《少年天子》、京劇《杜鵑山》、京劇《虹橋贈珠》、京劇《貴妃醉酒》、河北梆子《穆桂英掛帥》等唱段,博得現場觀眾的喝彩。
-
「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下月在滬亮相,12部作品雲集8位梅花...
「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將於12月9日至15日在滬舉辦,展演收到申報劇目68部,涉及25個劇種。來自京劇、崑劇、越劇、滇劇、紹劇、評劇、婺劇、川劇、高甲戲、黃梅戲等10個劇種的12部作品經評審脫穎而出。展演仍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所屬的長江劇場舉辦,響應加快建成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核心引領區、亞洲演藝之都核心示範區的戰略舉措,為演藝大世界再添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