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子虔《遊春圖》

2021-02-19 馬姑娘聊繪畫

火爆全中國的故宮青綠山水特展中最受矚目的當然是每天排隊數小時的《千裡江山圖》,然額,你知不知道還有一幅水墨至寶、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絹本山水畫、所有青綠山水畫的「老師」,同時也在雁翅樓展出:展子虔《遊春圖》。


歷史總是無奈的相似。

2015年的時候,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山水畫《遊春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終於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特展中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清明上河圖》,長達七小時排隊進場後,《遊春圖》前空空如也。

今天好些,強點有限。

所以我想好好跟大家聊聊展子虔《遊春圖》的故事,1400年前,他是如何來到人間的。下面我們👇👇👇 

帶著馬姑娘的聲音一起去故宮看展子虔《遊春圖》昂👆👆👆

(點擊文末群聊二維碼加入「山山水水聊聊畫畫」,馬姑娘跟你一起發發呆走走神,穿越中國水墨時空,愛你麼麼噠!)

卷首便是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展子虔遊春圖」,看得人熱淚盈眶。記得我隔著玻璃就這一行字看了好久,最後被工作人員拉開,嫌棄地把玻璃上我的口水用抹布擦掉。隋朝畫家還沒有在畫上題名款的習慣,之所以認為這幅畫是展子虔所畫,正因為宋徽宗的這六個字。 

絹本設色 43cmx80.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遊春圖》紀錄的是隋朝貴族們春遊的場景,展子虔呢,因為隋朝皇帝欣賞他的才華,所以請他來朝內做文官,給他大量的時間畫畫,所以皇帝的寵臣展子虔肯定也是這次春遊的參與者,回來還用畫筆記錄下來。

畫幅不大,採用俯瞰視角,遠處山巒疊嶂,近處樹林鬱鬱蔥蔥,中間用一段平緩的水域來分割遠景和近景,層次感立刻出現,三者和諧地出現在一個畫面之中。近處的山坡上,穿著白衣的貴族們在望著遠方的山巒發呆,一派美好祥和。

和顧愷之的繪畫相比,在展子虔的筆下,意境不是以人為主而是以山水為主了,人和山有了正常的比例,不再像《洛神賦圖》那樣,人大於山。這一時期的繪畫開始大量使用金色和綠色,開創了中國「金碧山水」一派。

唐代的李思訓和李昭道將展子虔的這一套完整地繼承下來,「金碧山水」的雍容華貴似乎就是為「浮誇」的唐朝量身定做的哇,李家父子是中國北派山水的祖師,他們的老師,是展子虔,隔空的。

展子虔的筆法,還處在勾線填色的階段,用墨線勾出輪廓,再用或濃或淡的青色和綠色來暈染,表現山石的陰影和紋理,樹木很多,變化不大,松樹的松針並沒有勾畫出來,而是直接用青綠敷色,顯得精巧工整,古拙有趣。山頂始用點苔法,就是用墨點來堆砌山的形狀的一種水墨畫筆法。

從現代技術手法來看,《遊春圖》仍然幼稚,但這可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作品啊!也算是承上啟下,中國水墨山水畫開始有了完整的山水繪畫風格,並且為後世創作樹立了典範,是所有山水畫畫家的老師。

展子虔是隋朝短暫的歷史中為數不多有名有姓有據可考的畫家之一。他自幼學畫,天賦異常,後來隋文帝欣賞他的才華,讓他入朝當官,做官也做得很好,直到晚年退休,得了善終。歷史上對這個政治上的展子虔並沒有過多紀錄,反而作為畫家的展子虔,他開始在前人青綠山水畫法的基礎上加入泥金,這一畫法影響了後來唐代一大批主流大畫家,被稱為「唐畫之祖」

看陳丹青先生的《局部》,他發問:宋徽宗的老師是誰?我也一下子怔住了,除卻皇帝這個職業不說,趙佶是中國繪畫最鼎盛時期最最頂尖的人物,他的老師是誰?仔細想想也許可以這樣回答:王羲之算是中國書法的巔峰人物了,他的老師是古碑;米芾稱自己的字為「集古字」,被蘇軾點醒向眾先賢學習;宋徽宗網羅天下名畫集成《宣和畫譜》,其中就包括這幅《遊春圖》,他的老師也應該是這些隔空的先朝藝術家們,要不哪兒來的他親自教授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

藝術的魅力就是能隨意時光穿梭,是不是極好?

《遊春圖》由宋徽宗題名收入《宣和畫譜》之後,隨著北宋滅亡而流入民間。乾隆年間收歸宮廷,抗日戰爭結束後被溥儀這個敗家子帶到長春,落到馬霽川手中。民國有個大收藏家叫張伯駒,著名超級富二代,「京城四少」之一,不愛經商不理家族產業,痴迷於書畫。他生怕這幅《遊春圖》被賣到國外,遊說當時國民黨政府購買,當時的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嫌貴,張伯駒一著急,賣了原購於李蓮英的一處佔地十三畝的房院,湊足二百二十兩黃金買下了《遊春圖》。

國民黨緩過神來想花五百兩從張伯駒手上買,張伯駒不肯,他自命「春遊主人」,還弄了個「展春詞社」。

1949年後,張伯駒一股腦把自己的收藏全部捐給了北京故宮博物院。

2015年,我們得以在北京看到了這幅展子虔《遊春圖》。

和張伯駒一樣向國家捐贈珍貴文物的還有周叔弢、孫會元等人,這些人用身家性命保護了中華文化遺產。

關於馬菁菁

青年藝術家,水墨藝術研究者。200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2008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學位。馬菁菁國學功底深厚,擅長鑑賞古代及近現代名家字畫,繪畫風格天真率性,古拙風趣,筆力隨性大氣,畫風自成一派。其作品多次參加公益慈善拍賣及國際交流,推出跨界藝術衍生品。 

歡迎各位胖友跟我一起發發呆走走神昂。👇👇👇


微博:馬菁菁art

微信:馬姑娘聊繪畫

關於《山山水水聊聊畫畫》

讀懂中國古典水墨繪畫的必讀之書。本書以朝代為劃分,選取了魏晉南北朝、唐、五代十國及兩宋時期的水墨代表畫家與畫作,如顧愷之、吳道子、李唐等。以通俗活潑、淺白有趣的文風,通過講述畫作與人物的故事,指出閱讀中國水墨畫的重點與方法,是幫助一般讀者欣賞中國水墨的入門佳作。

 

銷售連結:

噹噹:http://product.dangdang.com/24014087.html

京東:http://item.jd.com/12011090.html

亞馬遜:http://dwz.cn/413nJ5 

相關焦點

  • 沈從文解讀展子虔《遊春圖》
    展子虔作《遊春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相傳隋代展子虔作的《遊春圖》,是一幅名畫,它的經濟價值,傳說值黃金四百兩。我意思可不在貨幣價值。這畫卷的重要,實在是對於中國山水畫史的橋梁意義,恰象是近年發現的硬質青釉器在青瓷史上的位置,沒有它,歷史即少了一個重要環節,今古接連不上。
  • 青綠山水畫的鼻祖 ——展子虔
    宋徽宗雙龍印璽全貌  宋徽宗對《遊春圖》的喜愛,表現在畫卷首的隔水處,親自題寫的「展子虔遊春圖」六個瘦金字,筆勢勁逸,意度天成,有如皇帝欽點狀元卷,起到了畫龍點睛之效。展子虔《遊春圖》局部  《展子虔遊春圖》一度落入南宋奸相賈似道之手。
  • 【北鎮記憶】展子虔《遊春圖》欣賞
    《遊春圖》 絹本、青綠設色 , 80.5×4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遊春圖》描繪了人們在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季節,到山間水旁踏青遊玩的情景。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這樣一幅流傳千年的名畫,其收藏史也頗豐富,涉及多位皇帝、名仕。
  • 展子虔《遊春圖》—— 國寶背後的百年滄桑
    而《遊春圖》除其本身的史料價值,此畫還串聯著百年前的世事滄桑,激蕩起一個時代的歷史痕跡,其命運的沉浮,頗讓人感慨。清時,《遊春圖》經梁清標、安歧等人之手而歸清內府,後清王朝走向滅亡,此畫隨溥儀出宮被攜至長春偽滿洲皇宮的東樓收藏,日本投降後,偽滿皇宮被洗劫一空,《遊春圖》也流落東北民間。
  • 中國青綠山水畫的開山之作《遊春圖》
    就藝術方面來說,繪畫受到重視,山水畫出現獨立畫作,展子虔的《遊春圖》即是代表。展子虔,約生於550年,604去世,渤海也就是現在的河北河間縣人,歷經北齊、北周和隋朝三個朝代,與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並稱為「唐前四大畫家」。
  • 故宮藏隋朝《遊春圖》珍貴無比,絹布畫卷已經遠超出八百年的壽命
    最為世人所稱道的是他與潘素為了搶救中國第一幅山水畫——展子虔的《遊春圖》變賣家產,並最終捐給故宮博物院的軼事。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在今天隨便一件明清的片紙隻字動輒就要上百萬元,張伯駒夫婦搶救的《遊春圖》的價值便不難想見。
  • 【在線展覽】遊春圖:看古人的一份浪漫
    沒關係,讓小編帶你們徜徉在古人的遊春圖中,欣賞藝術和美景。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開篇寫道: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踏春出行,看萬物更新,春來大地,是古人的一份浪漫。山川風光,名勝古蹟,野炊、騎馬、狩獵、泛舟、蕩鞦韆、蹴鞠、採摘百草……比起侷促在城市鋼筋水泥森林裡的現代人,古人甚至還更懂得享受生活。
  • 《虢國夫人遊春圖》
    宋徽宗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是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國寶級珍品。
  • 唐代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畫家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恰恰表現了宮廷婦女遊春時的歡悅情緒和美好氣氛。紫色百合香為您解讀這幅經典傳世畫作,通過簡單明了的藝術鑑賞,使您更加理解畫家張萱所要表達的深刻內涵。一、《虢國夫人遊春圖》-畫家基本簡介《虢國夫人遊春圖》是由盛唐時期著名畫家-張萱所作。
  • 展子虔:《遊春圖》賞析
    《遊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的作品,縱43釐米,橫80.5釐米,代表了中國早期山水畫的面貌,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著錄,他還作有《宮苑圖》《弋獵圖》《北極巡海圖》等,在洛陽、長安等的許多寺廟也可以見到他的壁畫創作,但流傳於世的只有《遊春圖》這一幅。此圖描繪春遊情景,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人物點綴其間,圖中山巒重疊,中有寺院、村舍,山徑上有遊客乘騎行進。河面水波浩渺,一小舟載著遊人蕩漾其間,岸邊有士人駐足,似在一面觀景,一面吟詠。
  • 遊春圖|邂逅春天,徜徉在無限春光中心曠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有圖有真相,遊春圖這一題材在卷軼浩繁的傳統繪畫中代代不乏佳作,傳承有序的表達主題使之成為一個經典的畫卷,橫跨傳統山水畫和人物畫兩大領域,展示出一種令人沉醉的無窮魅力。早期的遊春圖中,隋朝展子虔的《遊春圖》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都是一個巍然聳立的高峰,是現存最早的捲軸畫,素有天下第一畫卷的美譽。
  • 晚唐、五代鞍馬人物畫的代表人物,趙嵓和他的《八達遊春圖》
    五代後梁 趙嵓 八達遊春圖《八達遊春圖》畫中的人物,歷來都有爭議,有人說魏晉賢達,也有人說是梁太祖朱溫的八個兒子。因畫中人物穿戴唐代衣冠,更多的人支持此觀點。五代後梁 趙嵓 八達遊春圖 局部五代後梁 趙嵓 八達遊春圖 局部
  • 張志民為陽信創作巨幅畫作《盛世梨鄉遊春圖》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6月29日,陽信縣舉辦巨幅國畫《盛世梨鄉遊春圖》揭幕儀式。
  • 故宮畫醫巧手補殘卷 曾修復《遊春圖》《五牛圖》
    雖已主持修復古畫無數,時至今日令徐建華印象最深的,仍是1977年他作為副手第一次與師傅共同修復的《遊春圖》。這是隋代著名畫家展子虔唯一的傳世作品。民國期間,大收藏家張伯駒用了170兩黃金才換回了它。修復前的《遊春圖》殘破不堪。師徒倆制定了詳細的修複方案才開始動手。  「洗揭補全」是古書畫修復的基本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