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毛主席在北戴河部署炮擊金門。他在聽完福州軍區政委葉飛的匯報後,突然問道:「你用這麼多炮打,會不會把美國人打死呢?」那時,在國民黨軍隊中還有大量的軍事顧問。
葉飛怔了一下,隨即說:「那是打得到的呀!」
聽葉飛這麼一說,毛主席不說話了,考慮了十幾分鐘後,又問葉飛:「能不能避免不打到美國人?」
葉飛很乾脆地回答:「主席,那無法避免。」
毛主席聽完以後,沒有再問其他問題,也沒有作什麼指示,直接宣布休息。中美關係很敏感,如果炮擊金門打死美國人,就會使中美關係複雜化,很有可能引起中美直接對抗,這當然是蔣介石所期盼的。
經過毛主席慎重考慮後,解放軍從8月份開始炮擊金門,然而在炮擊金門中打的十幾萬發炮彈,竟沒有打到一個美國人,毛主席到底用了什麼方法?
原來,在那天會議之後,林彪就建議通過當時正在華沙同美國進行大使級談判的王炳南向美國透露一點消息。毛主席雖然沒有接受他的具體方法,但是同意了他透露消息的建議。
他將炮擊金門一事透露給當時正在北京,與國共上層均有聯繫的名記曹聚仁,通過他在新加坡《南洋商報》上披露,時間是在炮擊前的幾個小時。
在炮擊金門的過程中,毛主席又用了同樣的方法,在該報披露一則消息,其中說:「據此間第三方最高人士透露,最近已有跡象,顯示國共雙方將恢復過去邊打邊談的局面。據云:在最近一周內已獲致一項默契,中共方面已同意從10月6日起,為期約一個星期,終止炮擊、轟炸、攔截臺灣運送補給物質給金門、馬祖的一切船隻,默契是這些船隻不由美艦護航。」
連續兩次,同一家報紙披露出如此準確的消息,這到底是無意洩露,還是有意曝光,也許兩者兼而有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本來就是毛主席善於運用的政治、軍事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