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鏡頭中的58年金門炮戰:炮彈如雨點般砸下,圖6女兵一臉愁苦
從廈門到小金門島的直線距離只有三公裡,到大金門島距離為十公裡。在蓮河、圍頭、廈門等地,金門島完全處在射程達到十幾公裡的火炮射程之內。1958年8月23日,福建沿海我軍萬炮齊發,掀起金門炮戰序幕。當時,美軍記者在金門島上拍攝了不少照片。圖為從金門島海灘上的防禦堡壘內,望向廈門的場景。在金門炮戰之前,我軍已經對金門島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
金門炮戰:蔣介石獎勵國軍英雄娶老婆
該書披露了1957年震驚中外的海峽兩岸「八二三」炮戰秘情。在這次炮戰54周年到來前夕,我們摘編部分內容將國軍作戰的真相公之於眾。 1.最先還擊的,不是魯鳳三和莊國華在九三炮戰挨揍後,蔣介石不僅沒有中斷被美國人利用的局面,反而向美國來了個「一邊倒」。在美國的支持下,他打著「反攻復國」的幌子,不斷派兵在福建沿海進行騷擾。
-
郝柏村親歷的金門炮戰
從毛澤東的信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是下了決心攻打金門的,但是卻不得不考慮國際形勢。 對蔣介石來說,金門炮戰的發生,他已經早有預感。1958年8月20日凌晨,蔣介石乘坐一艘「中」字號登陸艦夜航金門。清晨時分,蔣介石在金門料羅灣軍用碼頭上岸。
-
金門炮戰為什麼持續21年才結束?金門炮戰怎麼結束?
而臺灣方面,蔣介石也親自到金門鼓舞士氣。金門炮戰圖片戰爭於8月23日爆發,中國大陸解放軍向金門島大規模發射炮彈,金門處於劣勢,傷亡慘重,解放軍為了節省資源並可以獲得勝利,將主力集中在幾個關鍵的地點,並想通過阻斷金門補給來源使之戰敗。
-
金門炮戰60年!大陸送去的「不再是炮彈」
在今年的紀念活動上,臺灣一些政治人物均反思金門炮戰對臺灣60年來的意義,以及兩岸未來的發展方向。大陸送去的「不再是炮彈」在金門炮戰「甲子年」,臺灣各地舉辦了滿滿的紀念活動。馬英九在致辭時表示,從2008年兩岸開始直航後,大量的大陸觀光客來到金門,他們都會在禮品店購買運用大陸炮彈製造的菜刀回去做紀念品,並稱兩岸和解後,從大陸送去的「不再是炮彈,而是觀光客還有最近的金廈通水」。馬英九回顧他擔任領導人時推動金廈通水,表示「這是一段艱難的談判過程」,但不做不行,最終達到「共飲一江水」的願景。
-
為了中國統一—1958年金門炮戰
而臺灣方面,1958年8月初,臺灣當局也宣布臺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8月7日和8月14日,兩岸空軍在臺灣海峽上空發生激烈空戰。8月20日,蔣介石親自抵達金門島,對金門守軍進行激勵。此時,距離金門炮戰全面爆發只有三天時間。
-
落在金門的炮彈為何不爆?炮擊金門留下的神秘炮彈如今成寶貝!
最早從1953年1月份開始,我軍便有計劃地對金門的炮兵陣地、碼頭、機場和艦艇進行炮擊,但這種射擊只是警戒和試探性質,發射的炮彈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到了1954年9月3日、22日,我軍進行了兩次炮擊。這兩次炮擊的規模較大:9月3日,5個炮兵群共150餘門火炮,炮擊1小時50分鐘;9月22日,4個炮兵群共130餘門火炮,炮擊75分鐘,兩次炮擊的落彈數量都在萬數左右。
-
金門炮戰60年!大陸送去的「不再是炮彈」,民進黨仍舊在裝聾作啞
在今年的紀念活動上,臺灣一些政治人物均反思金門炮戰對臺灣60年來的意義,以及兩岸未來的發展方向。大陸送去的「不再是炮彈」在金門炮戰「甲子年」,臺灣各地舉辦了滿滿的紀念活動。馬英九在致辭時表示,從2008年兩岸開始直航後,大量的大陸觀光客來到金門,他們都會在禮品店購買運用大陸炮彈製造的菜刀回去做紀念品,並稱兩岸和解後,從大陸送去的「不再是炮彈,而是觀光客還有最近的金廈通水」。馬英九回顧他擔任領導人時推動金廈通水,表示「這是一段艱難的談判過程」,但不做不行,最終達到「共飲一江水」的願景。
-
揭秘:金門炮戰中蔣軍損失慘重,蔣介石為何連連稱「好」?
揭秘:金門炮戰中蔣軍損失慘重,蔣介石為何連連稱「好」?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突然對金門、馬祖等蔣軍盤踞的島嶼發起猛烈的進攻,使得整個世界為之震動。在三天之內,10萬發炮彈落在這些島嶼的機場、彈藥庫以及前沿的炮兵陣地上,蔣介石軍隊猝不及防,死傷3.6萬人,守軍損失慘重的消息傳到蔣介石那裡,他聽後居然舒展了眉頭,而且連連稱讚說好,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金門炮戰!知多少,看看這裡,體會當年的歷史!
金門炮戰(臺灣稱八二三炮戰,香港稱金門八二三炮戰),又稱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及其周邊的一場戰役。國共雙方以隔海炮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炮戰。炮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國民黨軍隊隨後開始反擊。
-
葉飛後人談金門炮戰
葉飛後人談金門炮戰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8.29 星期三 1958年8月23日,福建沿海的的解放軍和金門島上的國民黨守軍展開隔海炮擊,瞬時間萬炮轟鳴,後來大家稱之為 「金門炮戰」。
-
黃敬平:金門炮戰時解放軍共發射47萬發炮彈
海外網12月16日電 鳳凰衛視近日播出金門炮戰紀錄片,以下是文字實錄: 黃家騰:有人戲稱金門是地上有馬路,地下有坑道,同樣是四通八達都可以走人通車。 因為當時發生八二三炮戰,解放軍47萬發炮彈,落到金門每一番土都被翻過來兩三遍了,所以當時在這個彈如雨下的情況之下,當國民黨的軍隊以及美軍在後面提供後勤彈藥補給資源,你要怎麼樣把源源不絕的彈藥和那些炮彈送到金門守軍的手上呢,你就只有透過這鬼斧神工的坑道。
-
1958年金門炮戰,毛主席是如何不懼美國,在大國博弈中取得勝利?
炮戰開始後,又有12門美國援助的203mm重炮被運上島。金門炮戰從1958年8月23日17時30分正式打響。第一次攻擊為突襲,代號「颱風」,我軍在1個小時內向金門列島吐瀉了近萬枚炮彈,重點打擊指揮機關、炮兵陣地、雷達陣地和港口艦艇。第一次突襲之後5分鐘,炮兵部隊開始了第二輪炮火洗地,代號「暴雨」,主要打擊還擊的國軍炮兵陣地。
-
金門坑道暗藏蔣氏行館
圖:「擎天石室」是全臺灣唯一位於坑道內的當局領導人行館\網際網路 【本報訊】據中通社二十一日報導:曾是戰地前線的金門外島,臺灣前領導人蔣介石、蔣經國生前經常到金門視察,兩蔣的戰地下榻地點一直是機密,直到臺灣軍方日前才首度公開,原來位於金門太武山花崗巖峰下的「擎天石室」,是全臺灣唯一位於坑道內的當局領導人行館。
-
實拍1958年金門炮戰:圖2國軍在炮擊廈門,圖4是國民黨的指揮部!
實拍1958年金門炮戰:圖2國軍在炮擊廈門,圖4是國民黨的指揮部!金門炮戰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及其周邊的一場戰役。國共雙方以隔海炮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炮戰。圖中是正在炮擊金門,硝煙四起。
-
金門炮戰情報機密遭提前洩露 一小時發射三萬顆炮彈
人民網8月26日報導,1958年8月23日,中午12時。廈門前線,萬炮齊發。 從廈門對岸的角尾到泉州灣的圍頭,長達30多公裡的半圓形;大金門、小金門及其所有港口、海面,全部都在解放軍遠程大炮的射程內。一時間,硝煙瀰漫,炮聲隆隆。 小小的金門島,不到一小時,就落下三萬顆炮彈,火力的猛烈和炮彈的密集程度,令人咋舌。
-
金門特產炮彈打的菜刀出名,老鄉埋怨解放軍打少了
最早從1953年1月份開始,我軍便有計劃地對金門的炮兵陣地、碼頭、機場和艦艇進行炮擊,但這種射擊只是警戒和試探性質,發射的炮彈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到了1954年9月3日、22日,我軍進行了兩次炮擊。
-
金門炮戰中,有3個國軍副司令被炸死,蔣介石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後來我們知道在1958年8月23日,我解放軍發起了金門炮戰,當時葉飛將軍負責組織福建前線指揮部,那次戰鬥我們解放軍準備了459門大炮和數千噸炸藥,而當時負責守衛金門的國民黨將領胡璉,據悉當時的胡璉差點喪命於此,那會兒胡璉剛好在水上餐廳吃飯,結果突然的地動山搖,差點沒把胡璉給轟死。
-
金門炮戰最緊張時,炮火連天,民兵妹子都上前線了
金門炮戰最緊張時,炮火連天,民兵妹子都上前線了 5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妄想把臺灣從大陸分裂出去,就建議國民黨部隊從金門島及其附近島嶼撤出。蔣介石猶豫不決。
-
金門鏖戰地 喜迎大陸客(組圖)|赴臺旅遊 臺灣 金門_網易新聞
從你死我活的炮戰到和平和解的談話,李炷烽是半個世紀的滄桑巨變的親歷者、見證人。「為蔣介石賣命,白送死;向人民投降,得幸福。」宣傳彈在三四百米的空中爆炸,裡面的宣傳單片片飄落,光鮮的彩色紙張,文圖並茂,質量上佳,即便在海水中浸泡上幾天都不會字跡模糊。李炷烽還記得,自己年少時躲在地瓜藤下偷看這些宣傳單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