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必吃美食也太多了吧!

2021-02-07 無二之旅

你知道去雲南旅遊,最需要做好的心理準備是什麼嗎?


是——長胖!



胃小且代謝強的,平均長胖3斤;

平凡無奇小吃貨,平均長胖6斤;

擅長打吃久戰的,不好估算。



你要能做好這個心理準備,咱就出發,去雲南吃吃吃旅遊。



去雲南吃什麼?你說「雲南米線」?好吧,這個全國各地都會有的「雲南米線」的確是雲南輸出最成功的美食,而最正宗的口味當然還是雲南本地。



相比米線,雲南人更常吃的,是叫做「餌塊」的東西——雲南十八怪裡的「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餌塊」,說的就是它了。


雲南產大稻米,十分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顏色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既然餌塊流行,而雲南又那麼大,於是雲南各地發展出了各種餌塊吃法,燒的、烤的、炸的、炒的、蒸的、卷的……早飯吃、中飯吃、晚飯吃、當零食隨時吃,簡直就是餌塊吃一切!



米線、餌塊,是雲南各地都有的當地美食,不過雲南太大、民族太多、地理風貌太獨特,氣候狀況太特殊,於是各地的特色美食有相似,更有不同,無二君根據旅行目的地來分別介紹。




馬上就到騰衝最美的時節了(《銀杏到處都有,為什麼要去騰衝看?》),美食我們就先說說騰衝的。


【大救駕】


在雲南,與餌塊搭配的,可以是醬,也可以是菜。與很多菜搭配起來炒著吃的餌塊,就是騰衝著名的「大救駕」。



據傳,清初農民起義軍大西軍領袖李定國命大將靳統武護送永曆皇帝至騰衝,當時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憊不堪,飢餓難忍。找到一戶農家,主人把家裡認為最好的食品炒在一起,做成了由餌塊、火腿、雞蛋,青菜組合的一盤菜。永曆皇帝吃後讚不絕口地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騰衝炒餌快便有了一個別名——「大救駕」。如今,久負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駕」,雲南騰衝市最出名的傳統小吃之一,在2018年9月,還被評為「中國菜」之雲南十大經典名菜。



【稀豆粉】


在騰衝,早起工作的人們一出門大都朝稀豆粉攤子的方向走去了——稀豆粉是騰衝的特色早餐,有人說來到騰衝不來一碗熱騰騰的稀豆粉,就等於沒有來騰衝,尤其是,在《舌尖上的中國》專門種草了騰衝稀豆粉後。




稀豆粉是用豌豆粉面經過很多道工序好幾個小時的熬製而成的,細膩粘稠,有一股淡淡的自然清香。煮稀豆粉是件辛苦活,需要用特殊的工具不停的攪拌,以免煮糊,因此本地人都說「攪稀豆粉」,而不是「煮稀豆粉」。騰衝稀豆粉製作一直都是依照古法製作,沒有辦法使用機器來完成,通常稀豆粉製作需要凌晨2、3點就起床開始勞作,從磨漿開始一直都6點稀豆粉製作完成,然後出攤開始一天的生意。



雖然稀豆粉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吃稀豆粉的時候,所需要準備的佐料可是撐場面浩大——紅彤彤的辣椒油、明黃的花椒油、清亮的芝麻油、乳白的蒜油、翠綠的芫荽、油黑的醬油、絳紅的米醋、橙色的腐乳水、噴香的花生碎…… 這麼多的佐料在每一個稀豆粉灘製作的方法又略有不同,味道當然也不盡相同。



【大薄片】


薄如紙張,薄如蟬翼,一大片薄薄的肉,肥瘦相宜,用辣椒油、花椒油、陳醋、姜米、蒜泥、芫荽、碎花生米一拌,不油不膩,脆嫩可口——這便是騰衝大薄片。



大薄片,在騰衝不僅是許多餐廳的招牌菜,也是節慶日家庭餐桌上數十年來保持著熱度的菜品。特別是家鄉的傳統節日,一般來說都有大薄片隆重出場,春秋二季祭祀祖宗,七月半的「送亡」,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在這些節氣上,要「欲購從速」,否則,大薄片是供不應求的。



【土鍋子】


土鍋子,更多時候是春、秋兩季到山野掃墓祭祖時食用。每到清明和農曆九月,騰衝都會有兩次隆重的祭祖掃墓活動,「鍋子」挑到山上,等所有的儀式完畢,就該出味可以食用了。



而作為美食,土鍋子也是騰衝風味中的一絕,譽滿全省名揚東南亞國家,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不同於普通火鍋是用金屬做的,騰衝土鍋子以騰衝當地的一種陶土「烤制」陶器,更容易入味。



【銀杏村白果燉土雞】


大多數人知道騰衝是因為銀杏村,但大多數人不知道在銀杏村除了看銀杏,還可以吃銀杏。銀杏村人擅用家門口的銀杏做出各種美食,其中最鮮美的當屬白果(銀杏果)燉土雞。



【和順頭腦】


「新年吃頭腦,一年長頭腦。」


過去和順男人「窮走夷方急走場」,外出討生活,在離家前母親或者妻子都要給外出的男人做一碗「頭腦」,希望男人在外長頭腦,聰明機靈,能應付各種事務。而現在在和順,每逢農曆正月初二,女婿去丈母娘家拜年的時候,丈母娘都要特別做一碗「頭腦」給女婿吃,寓意在新的一年裡女婿有頭有腦,聰明智慧,小兩口吉祥如意,日子甜蜜。



無二君仔細瞧了瞧和順頭腦的做法,可真是複雜——


先將餈粑切成片用油炸脆,放到瓷碗裡,把土雞蛋煎成荷包蛋,切片後鋪到餈粑上;再一層一層配上燒肉絲、臘肉絲、豆腐絲,接著把蛋卷絲放到最上層,最後撒上蔥花芫荽,既好吃又好看的「頭腦」就準備好一半了。接下來就是用紅糖和甜白酒熬湯,帶著淡淡酒味的甜湯彌散著清香,從蛋卷絲上慢慢淋下去,直到把餈粑泡軟,這道雨水節令的養生美食就算大功告成了……



【松花糕】


「松花糕」是騰衝的小吃,以松花粉、紅豆製成,上層金黃,下層醬紫,鋪展在綠色的芭蕉葉上,色彩分明,看上去十分新奇。



松花粉很難收集,因而顯得珍貴。松花花期較短,前後不過十多天,但它讓松花糕有淡淡的松木芬芳,和絲絲清涼的微苦,再搭配上夯實綿密的紅豆沙,讓松花糕不膩也不寡,咬一口還帶著果仁香氣,回味無窮。

瀘沽湖的美食,以摩梭族風味為主。


【豬膘肉】


在瀘沽湖邊看摩梭人的富裕程度,是看這家豬膘肉的多少——越多的則越富有。



豬膘肉,摩梭語波鏟,風乾後形成琵琶,所以也稱琵琶肉,是將宰殺後的生豬去內臟、剔除骨頭,用鹽巴和花椒撒在腹腔內,將豬縫合,風醃成完整的臘豬。


豬膘肉是摩梭人貯藏的肉食品,平時想吃的時候就割下一塊,如果家裡有客人,也要用豬膘肉招待客人。豬膘肉放置的時間越久味道越好,放置十年以上,就可以直接生吃了。


豬膘肉的吃法非常多,可煮、可炒、可蒸。豬膘肉看似肥膩,吃起來卻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豬膘肉常用於祭祀,也用於置辦宴席。



【豬血腸】

摩梭語哈布,製作方法是在半熟的米飯中,配之豬血、韭菜根、蔥、姜、蒜、鹽、黃果皮粉、香料、陳板油後,填入豬大腸內,捲成圈,然後放入蒸籠蒸熟,食用時切成片,油炸後,做為下酒或飲茶的配食,味道鮮美。


【坨坨肉】


大涼山和小涼山彝族獨具特色的風味肉食,是彝族人家待客的最高禮節,也是逢節、野餐的必備食品。砣砣肉採用鮮活肥碩的豬、牛、羊肉製作而成,食用時配上醃製的幹酸菜湯,將砣砣肉抓在手上,邊啃邊嚼,如今已成為小涼山很有名氣的風味菜。



【烤魚乾】


瀘沽湖特產的一種叫巴魚的魚,把魚剖開或腹部切一小口,取出內臟,撒上鹽,花椒和五香粉,置於火塘上或鐵鍋內緩慢烤乾而製成的。食用時將魚乾在炭火上烤熟或用清油炸酥,味道香脆可口,是直接佐酒的祭品,用以煮湯則乳白色的湯汁香味濃鬱,口感極佳,營養豐富。



據說在過去,出門的馬幫常帶上大量的魚乾與外地客商交換,換回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無二君看瀘沽湖烤魚乾的這個造型,更容易聯想到古裝片~~~


【蘇裡瑪酒】


到了聖潔無暇的瀘沽湖畔,熱情好客的主人都會敬你一碗蘇裡瑪酒。


蘇裡瑪酒是摩梭傳統工藝釀造的低度美酒,把青稞、大麥、小麥、蕎麥、稗子、玉米、穀子等多種糧食混勻發酵製成。它是摩梭人家迎賓待客的佳品,酒色微橙,酒度低,味醇美,含豐富的胺基酸、維它命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摩梭啤酒」。




【烤乳扇】


「雲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賣」——說的就是烤乳扇。



乳扇是產於大理洱源的奶製品,由鮮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煉製凝結,制為薄片,纏繞於細竿上晾乾而成,可作各種菜餚,涼拌、油煎、燒烤皆可。


乳扇可藏數月,便於遠途運輸,遠銷東南亞各地,很受歡迎,饋贈親友別有新意。如果你到大理,走到街頭你隨處都可以買得到,新鮮乳扇或烤乳扇。



【酸辣魚】


享譽中外的大理酸辣魚的發源地在雙廊。早在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在雙廊居住,他們以捕食洱海裡的魚為食,魚成為主要生活來源。經過數千年的演化積累,漁民們在烹煮鮮魚的時候放入木瓜、辣椒、豆腐、洋芋等配料,逐漸的形成了這道大理傳統美食。


酸能生津解暑,辣能祛溼開胃,自小在洱海邊長大的大理人,對酸辣魚永遠情有獨鍾。



【生皮】


嗯,沒錯,生皮,生的皮。


這大理生皮連大理人也自知生猛,所以對點了生皮的外地遊客,大理人通常會(不屑地)勸阻,免得吃不慣浪費!



生皮是雲南白民族的一道傳統菜餚(白語 herl gerd,音「黑格」,即herl 「生」gerd「肉」)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生皮和佐料不擱一起,吃時就著佐料一起吃;一種是將佐料與生皮生肉拌勻,直接做成一道涼拌菜。


至於口味嘛,無二君只能說,捨不得膽子,吃不著美食!



【喜洲粑粑】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著名歷史名城喜洲的一種特色小吃,主要原料為麵粉,口味有甜、鹹兩種。


製作喜洲粑粑需用上下兩層炭火,上層炭火為猛火,下層炭火為文火,在做好的面胚上刷上豬油之後入鍋烘焙,在烤制過程中繁複刷幾次油脂,烤香直至烤酥。




雖然現在麗江已經非常商業化,古城裡大量店鋪也不是本地人所開,但依然不乏口味驚豔的地道餐廳。在這些餐廳裡,被讚不絕口最多的,有納西排骨、野生菌燉雞、




還有西雙版納、香格裡拉美食,雲南美食太多了,無二君看不過來了……


吃看了以上這些雲南美食,你可能以為雲南旅行全程都需要大快朵頤,是,但不全是。因為,雲南小粒咖啡和雲南古鎮裡、稻田邊、高山上的文藝咖啡店,等待你去優雅打卡,細細品味。


(劉昊然彭昱暢尹昉用一整部電影來推廣雲南小粒咖啡!)


最後,無二君提醒各位,雲南美食實在太多,本著每個都不能錯過的原則,務必採取當下流行的「上海名媛群」拼團法,多找幾個愛美食旅遊的姐妹一同前往,花最少的錢,吃最多的雲南美食!



最後的最後,無二君知道,雲南美食遠不止文中提到的這些,還有哪些狠角色,留言互饞一下吧!


滑雪:去長白山看天池!滑雪!泡溫泉!

秋遊:秋天的四川有多美?

秋遊:從登機到離開,7日西藏怎麼玩?

秋遊:最應該去麗江大理約會的人,是……

秋遊:麗江之後,是去香格裡拉,還是瀘沽湖?

秋遊:貴州,真香!


相關焦點

  • 雲南旅遊攻略必去景點 必吃美食都在這啦
    雲南旅遊攻略必去景點:1.去碧湖:昆明的第一眼春色就是碧湖2.去滇池:趁著5月前海鷗還沒飛走,趕緊去餵一次海鷗吧3.去吃過橋米線:治癒創傷心靈的,最暖不過一晚雲南過橋米線去大理古城:在這風花雪月的夜色裡流浪11.去麗江:一定要住一晚麗江,感受它明亮、妖嬈、浪漫的情懷12.去麗江的客棧曬太陽:閒坐藤椅閉眼小憩,曬曬太陽都是浪漫的13.去某個咖啡館:躲在裡邊慢慢品一杯咖啡看一本書、寫一段文字,讓浪漫持續14.去束河:逛逛依山傍的古鎮水,品品得天獨厚的美食
  • 這些雲南美食你吃過嗎?雲南必吃的美食攻略,少多麗雲南遊
    因為地區繁雜中華民族諸多,雲南小吃類型多種多樣,假如,你到雲南省來,除開賞析美麗風景,也千萬不要忘了這幾個特色美食。雲南省並不是僅有玫瑰鮮花餅,這幾類雲南特色美食,你都吃過嗎?這些雲南美食你吃過嗎?雲南必吃的美食攻略,少多麗雲南遊天地萬物加上洋白菜,都能變成小菜裡的老大!黑三剁則也是一絕,不論是拌著飯吃或是就著鮮麵條吃,都能令人食慾大好。「黑三剁」,這黑是指玫瑰大頭菜的色調,三剁便是洋白菜、辣椒、生豬肉切碎了一鍋炒的含意。
  • 雲南旅遊景點攻略必去的景點,雲南旅遊網紅景點與美食都有哪些?
    雲南 的網紅景點、美食太多了。但作為半個 雲南 土著告訴你:並不是每個景點都要去,網紅美食都要吃!踩過雷的本地土著直接幫你分辨哪些是坑,哪些值得去玩去吃。這個季節也沒什麼海鷗來 雲南 必去玉龍雪山 :絕美的冰川景致,必打卡南詔風情島:隨處都是美景的小島石林 :喀斯特地貌景觀精華昆明 老街 :感受歷史留下的蛛絲馬跡,新舊文化與建築的碰撞
  • 來雲南必吃的一種美食,性價比很高
    來雲南必吃的一種美食,性價比很高,在雲南地區旅遊,如果實在不知道應該選擇哪些東西或者婚姻不知道應該吃什麼,不妨去品嘗一下當地的這些特有的美食,而且到雲南的美食你最想到的是什麼呢?當然是雲南的過橋米線了,這是雲南最經典的存在,也是來雲南必吃的一款美食。
  • 去雲南大理必吃的八大美食!
    去雲南大理必吃的八大美食!對於一個吃貨而言,旅行少不了吃吃吃,大理的獨有的美食,喜洲粑粑的玫瑰味道濃鬱,小鍋米線,餌絲餌塊等等,豐富多彩。接下來讓白族姑娘帶領我們一起品嘗大理獨特的美食吧!雲南烤餌塊在雲南當地遍布大街小巷,但是多年來「藏在深滇不出省」。隨著雲南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外省人從好奇到喜愛上雲南烤餌塊。玫瑰冰粥芳香濃鬱,口感冰爽雲南的美食與玫瑰花密不可分,玫瑰冰粥是用糯米熬成的粥上灑上玫瑰花瓣,加上獨特的醬放入冰箱成為一碗濃稠的冰粥。
  • 去大理旅遊吃什麼?大理旅遊必吃小吃和美食
    風花雪月大理,不僅僅有美麗的風景,有不同的民族風情,還有很多不可錯過的特色小吃和美食,如果昆明是春城那大理就是春城開放的那朵金花,大理的美食文化也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去大理必吃的小吃和超級特色好吃的美食呢?
  • 到雲南必吃的美食,旅遊錯過了等於白來!
    我國幅員遼闊,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說到天津的美食就能想到「狗不理包子」,說到四川的美食就想到火鍋、擔擔麵。而雲南是一個一年四季如春的地方,同時雲南作為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擁有大量的民族特色美食。各位到雲南旅遊的時候,千萬不要錯過這5道美食,不然就白來雲南了!
  • 雲南旅遊為什麼這麼便宜云南旅遊必吃十大美食「胖金妹七彩遊」
    2020年由於肺炎疫情的緣故各個領域都遭受不一樣水平的危害,旅遊業發展也是關掉了一陣,如今肺炎疫情慢慢寧靜,雲南每個旅遊景點也慢慢對外開放,因此2020年雲南度假旅遊才會那麼划算,因此大伙兒假如想要去雲南度假旅遊的話挑好情況下提前準備一起出發。百度搜「胖金妹七彩遊」或關注微博和公眾號。
  • 雲南必去景點,雲南旅遊攻略全!
    雲南旅遊必去的景點-雲南旅遊雲南旅遊必備物品須知雲南旅遊必去景點(來雲南旅遊什麼時節選遊什麼樣的景點很重要)雲南旅遊景點如何搭配才能幹活不累雲南旅遊中的美食,不看再等幾年雲南旅遊住宿是關鍵雲南旅遊必備物品來雲南旅遊最重要的不是玩,而是身體。有了好身體才能盡情享受雲南的陽光。
  • 美食攻略,到雲南必吃的5種美食小吃,本地人口碑認證!
    美食攻略,到雲南必吃的5種美食小吃,本地人口碑認證!雲南坐落在我國的西南邊,那裡有著"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美景,也有著"一天吃四季,十餐不同味"的美食。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造就了雲南千百年來獨樹一幟的美食文化。雲南的美食,你可能不知道多少吧?到雲南旅行,你一定不要錯過這5種美食,本地人口碑認證!沒吃過就白去雲南了!涼卷粉涼卷粉,顧名思義是涼的、捲起來的、米粉,簡單說就是大米做的寬米粉。
  • 雲南旅遊景點介紹及花費,去雲南旅遊不要辜負這些美食
    最近有很多想去 雲南 旅遊的小夥伴們問我 雲南 旅遊的必玩景點、必吃美食和攻略,看來是最近想去 雲南 旅遊的小夥伴們是真的多呀,當然啦,身為貌美如花的雲途阿詩瑪,怎麼會忍心不給小夥伴們解答呢!雲南 旅遊必玩景點1: 玉龍雪山 門票:80+120開放時間:8:00-17:00建議遊玩:半天
  • 到雲南旅遊必打卡的美食:汽鍋雞湯汁淳美,包漿豆腐味道更是一絕
    到雲南旅遊必打卡的美食:汽鍋雞湯汁淳美,包漿豆腐味道更是一絕雲南有「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美景,也有著「一天吃四季,十餐不同味"的美食。多樣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徵,造就了雲南細數不盡的特色飲食。如果到了雲南旅遊,一定要嘗嘗這5種美食,每一種都會讓你忘不了。汽鍋雞來到雲南最不能錯過的美食就是這道特別神奇的汽鍋雞。大家都知道鐵鍋、砂鍋,但是未必都知道什麼樣的鍋是汽鍋。因為烹製特殊,這樣蒸煮出來的雞肉肉質鮮嫩、湯汁淳美、富於滋養而不膩人,基本是將雞肉的原汁原味兒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
  • 雲南旅遊攻略|來雲南旅遊,這些美食千萬不能錯過
    雲南,不僅有讓人神往的美景,也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很多以綠色、環保、價格適中為特點的雲南美食,越來越受到遊客的青睞~~相信很多雲南的小夥伴總有一段記憶跟美食相關;下面來看看都有哪些美食吧~~熟悉雲南的小夥伴來旅遊,大多會約起朋友們吃酸菜豬腳火鍋,酸菜酸爽,加上豬腳,也不會覺得膩。
  • 去雲南必吃的5種炸制食品,美味又實惠,不吃都覺得可惜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雲南這個美麗的地方,它是最佳的旅遊勝地之一,那裡有好幾大著名的景點,值得大家去,比如:香格裡拉、麗江古城等等,大家可以去雲南欣賞美麗的風景哦,然後一邊遊玩一邊吃著美食,想想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雲南美食眾多,有你吃不完的美食,恐怕你一去,選擇恐懼症又要犯了,看到啥都想吃
  • 到雲南必吃的美食攻略,吃過這些小吃,才算到過雲南!
    雲南不僅有美麗的風景和熱情的少數民族,而且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為人們提供非常珍貴的食品原料,使它不同於全國其他地區有著許多特色美食!只有嘗過最正宗的雲南風味後,才能算到過這裡。過橋米線過橋米線是雲南美食的一張名片,也是來自其他地方的遊客來雲南的必嘗之物。吃一碗好的過橋米線,其精髓在於湯、米線和配料。米線粘上油脂,入口爽滑而又勁道。拿起一塊剛燙過的隔山肉,塞到嘴裡,又新鮮又嫩。
  • 雲南的美食實在是太多啦!!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這片土地物產豐饒,多元的少數民族文化也讓雲南美食更加豐富多彩。下面一大波美食襲來!]雲南美食印象▼菊花米線提到雲南,一定要聊一聊過橋米線。這裡面的菊花是可以當菜吃掉的,「吃花」一事在雲南菊花米線中實現了,也算風雅。
  • 去雲南旅遊必吃的雲南特色美食大全「金花輕鬆遊」
    相信有很多沒去過雲南的都不知道雲南有什麼特產好吃的?那我就在這簡單介紹下雲南比較出名的特產。特別建議大家不要在野外自己摘野生菌類吃,不然到時候見到的就不是小精靈了,可是死神了。1:雲南麗江江野生菌火鍋以老菌菇湯作為湯底,放進各種菌類開展熬製,常用的菌類是生長發育在海拔高度2000-4000米長的地區為什麼去雲南旅遊?
  • 吃貨必看:魔都必吃美食街雲南南路,老字號真味道!
    吃貨必看:魔都必吃美食街雲南南路,老字號真味道!這幾天還意外地發現: 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 雲南南路還上榜了「魔都必吃街」!這裡藏有各大經典菜色,花樣繁多,連吃一個月都不帶重樣!
  • 來雲南必吃的十大美食(2017版PK2016版)
    ……最近很多外地玩友來諮詢到雲南旅行必吃的十大美食有哪些?很多外地朋友不知道,來到雲南該吃些什麼美食,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個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吧!來雲南必吃的十大美食?聽多見多了吧!老版本是不是下面這幾樣?01.
  • 韓國旅遊的必吃美食
    不過韓國也有很多的美食是必吃的,下面為您盤點一下去韓國旅遊有哪些必吃美食,排名不分先後~1、土豆湯參雞湯是韓國一道著名的代表性美食,幾乎到韓國的所有遊客都要來嘗一嘗地道的韓國參雞湯。看過《同床異夢》的朋友,肯定都對海鮮面嚮往已久了吧~很多明星都超愛專門到各地麵館打卡,海鮮面絕對是必點的!來韓國旅遊,除了烤肉、炸雞、拌飯這些常見的韓式美食之外,面類美食也很有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