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伏天,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的節奏。酸梅湯,消暑飲品之一。望梅即能止渴,這味酸梅湯,從北到南都能喝得到它,只不過配方上有所差異,有時間自己煮一些,沒空,市售也方便。
玩美在南方福州,它也晉升為四大火爐之一,幸福感又變弱一些,必須熬個酸梅湯給大夥消消暑,以免上火,火爆脾氣都來了,舌槍舌戰,屋頂都能掀了。熬好後的顏色確實漂亮,玫瑰紅湯色,挺療愈的,老一輩說盛夏喝熱的很能排汗達到祛暑不熱,年輕一代非得猛加冰塊,先降冷飲溫度,再喝著痛快,自由選擇,不幹涉,不老生常談。自己先喝杯溫的,微酸微甜,回味生津,暑氣也有所降低,剛剛煮的熱火朝天呢,老一輩說法也沒毛病。
洛神花也叫玫瑰茄,長的搖曳生姿,粉紅色澤純屬天然,看著看著,對它有了新想法。夏天想吃肉,不想有油膩感,何不取些洛神花來與軟排結「親家」給肉控一飽口福呢?
軟排,肉裡有軟骨,咬起來,磨牙的感覺很歡實,又能吃下去(牙口不佳,要小心翼翼哦),而洛神花的顏色染紅軟排,不用大熱天在廚房揮汗炒糖色,洛神花湯慢慢燒入排骨中,果酸起了作用,妥妥軟化排骨組織,令排骨酥而不爛,入味三分。
大小朋友,從熱浪中回到家,打開冰箱,冷飲就是他們的目標物。一瓶酸梅湯,就這麼咕嚕咕嚕下肚,續命呀!
再看看飯桌上有閃閃發亮的排骨,發出致命吸引力,不用三催四請,自動自發裝起米飯,湊著排骨猛啃,一邊還問今天的排骨香酥入味,跟以前不一樣哦。哈哈,不告訴你,虜獲人心的妙招藏著。
酸梅湯,各家配方不同,適合自家就行,我是用洛神花、甘草、梅子、山楂熬煮一個小時,再加少量冰糖,裡面有甘草,糖不必加多。(美女最好喝溫的,老的慢)
材料購買〕
幹洛神花(購買要注意有沒有發黴、長蟲)、甘草(可以替代大部分的糖)軟排。
〔具體做法〕
|步驟|
先熬鍋酸梅湯 , 注意鍋子要無油 , 做甜品的0K , 不要拿滷鍋 , 不然你的酸梅湯就有怪味 , 不純淨。大約熬一個小時 , 瀝掉殘渣 , 等涼後裝瓶入冰箱。鍋中爆香蔥姜 , 放入洛神花與甘草 , 先熬煮。軟排切一口大小塊 , 生抽、料酒、胡椒粉、糖、澱粉抓醃半小時。醃好的軟排 , 放入洛神花湯裡 , 大火燒開 , 轉小火煨煮30分鐘 , 關火燜30分鐘。(利用餘溫 , 醬汁能更好滲入排骨中)再次開火 , 收幹醬汁 , 使醬汁巴住每一顆排骨上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