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區農業農村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的任務目標為導向,堅持黨建引領,堅持疫情防控和「三農」重點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全力以赴做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工作,不誤農時抓好農業生產,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充足、市場穩定,有效發揮了「三農」「壓艙石」重要作用。
落實保障糧食安全政策。一是抓好糧食安全考核工作。按照長清區糧食安全責任考核要求,落實2020年糧食安全責任考核10項任務。二是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全區主要農作物投保面積超過19萬畝,投保率達到85%,比上年提高了10%。2020年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1200多萬,「十三五」期間共計理賠金額超過4151萬元,有效保護了農民中糧積極性。三是認真開展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工作。共核定小麥種植總面積22.53萬畝,涉及農戶62467戶,並對貧困戶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自查,2019年貧困戶1885個,領取補貼 681555.1 元,未發現不到位情況。
做好農業生產各項服務工作。一是及時報送農情統計。及時完成各部門下達的農情、統計方面的表格資料;完成春播、三夏、三秋期間農情調度信息報送;完成2020年農作物旱災、凍災、雹災、風災等災情統計上報,為領導決策提供了支撐。二是做好農作物技術指導工作。印發農作物栽培管理技術指導文件2萬餘份。三是狠抓病蟲害防治。調查上報農作物病蟲草害發生情況100餘次,利用7天時間全面打贏了抗擊小麥條銹病阻擊戰。採購、布設草地貪夜蛾性誘捕器754套嚴密監測草地貪夜蛾。四是積極開展植物檢疫工作,全年共完成小麥種子產地檢疫面積3100畝,產地合格小麥種子137萬公斤;完成了玉米種子調運檢疫68批次,調出玉米種子9.6萬公斤。五是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對生長期玉米葉片抽樣180個,經試紙快速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非轉基因)。
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一是嚴格落實蔬菜及水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截止目前共計採用酶速測法檢測農產品73492個,農業農村部抽檢4次,共計60批次;省市抽檢241批次,區級352個,總體合格率99%。二是加快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蔬菜生產單位出具電子合格證1927份、紙質合格證21316份。三是幫助兵民等15個新建農產品經營主體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完成全區123家農藥店追溯系統與市局監管平臺併網,保證全區不發生重大農產品安全事故。
加強農業投入品及種子監管。一是與相關執法部門協作,強化農藥電子臺帳、過期農藥及是否經營禁限用農藥、種子制假售假及無證經營、肥料標籤不規範等問題,同時加強普法宣傳工作。二是依法規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行為。嚴把小麥質量關,全區申報小麥制種4個品種、2800畝,經檢驗均達到國家種子質量標準,合格率100%;嚴格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制度,目前全區農作物種子經營備案23家單位,品種133個,審核通過備案單120個。
推動漁業安全穩定發展。一是制定《2020年長清區農業農村局開展水生野生動物管控工作實施方案》、《2020年長清區漁業安全生產排查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強化水生野生動物管控與漁業生產安全。二是抽取市級風險監測、區級檢測樣品,增強養殖企業水產養殖期間的水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開展水產養殖技術下鄉活動,指導水黴病、寄生蟲病等漁病的防治技術。按照黃河禁漁期制度工作部署,紮實組織開展黃河禁漁工作。
爭取項目資金撬動農業發展。一是充分利用項目資金服務畜牧發展。本年度畜牧省級項目共計192.8萬元包括奶牛家庭牧場提升改造項目、糧改飼項目、基層農技推廣與改革補助項目;市級資金共計208萬,包括現代畜牧業發展扶持資金及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補助資金。二是積極爭取農機資金推動智慧農機發展。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00萬元,農業生產託管資金163萬元,經營性合作組織補助資金20萬元,土地深松(整地)作業資金60萬元,全程機械化項目資金60萬元。
全力保障蔬菜生產供應。一是新發展100畝以上規模化蔬菜園區5家,投資500多萬元打造總面積700多畝的蔬菜保供園區。二是疫情期間全區供應蔬菜200噸/天,並組織企業捐獻15噸、價值十幾萬元的蔬菜的蔬菜支援抗疫一線。牽線立添食用菌對接西區農場公司,助力其順利復工復產,現每日出菇達到10噸。三是加強技術指導,邀請省市專家到我區開展技術指導,東馬村朝天椒樣板田畝產幹椒1200斤、畝收入達到9000元,安亮農場越夏露地香菜種植成功、取得了畝產收入過萬元的好效益。四是做好市場銷售服務,幫助北宋莊30萬斤冬瓜、馬山王坊10萬斤圓蔥銷售,並與超意興、銀座、家家悅、大潤發等商超和匡山、聊城、菏澤、泰安等批發市場建立聯繫,僅超意興每日採購我區農產品就達10000斤。
通訊員:方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