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見到一輛豐田自行車,近40年前的產品,還是二八大槓

2020-12-13 小飛來聊車

現在我們非常熟悉的汽車品牌,在幾十年前,可能完全是兩種狀況,年輕人肯定不會知道,這些看似嚴肅的品牌,當年到底有多 "不務正業",有網友在日本看到了一款豐田生產的神奇車型,豐田自行車。近40年前,在日本就看到了一輛豐田自行車,車身依然如新。

換句話說,這輛車已經是1980年的產物了,到今天已經接近40年了,不過車主確實很會保養,車子看起來依然光亮如新,不知道是不是後來加了防鏽處理,這輛車其實看起來和國產自行車沒什麼區別,不過當時國內流行的還是 "38大槓"。"38大槓 "是經典的 "28槓",這車就是 "28槓"。

小時候家裡賣蘋果,用的就是38槓,載上幾百斤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當時28槓的定位和現在的女士車基本一樣,但這是國內的情況,日本比國內發達多了,所以這款車不是量產車型,而是限量版紀念車型。

想當年,豐田發布的自行車是作為紀念款,但紅旗當時才開始量產自行車,紅旗也有一款28槓自行車,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開始量產。這款自行車問世的時候,沒有人會拿國產自行車和外國自行車比較。

這輛1980年的豐田自行車甚至還配備了自發電燈,也就是那種利用踏板發電的燈,只要騎車,燈就會亮。不過,其實國內也有類似的方法,就是在自行車的前部裝上手電筒。

這種自行車和當時國內流行的自行車年齡差不多,但是這種自行車採用的是高碳鋼結構,車身要輕很多,後輪上設置了一個傳動裝置,車上有一個傳動裝置,中國在十幾年後才開始流行。當然這款自行車的價格也不便宜,因為它是紀念款。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二八槓,在非洲當三輪用!中國自行車風靡,網友:汽車如何
    很多國人的童年,都少不了自行車,特別是鳳凰牌,二八槓!現在中國,騎二八槓的人越來越少了。不過在非洲,二八槓那是非常普遍啊!「當地人很喜歡中國自行車,尤其是鳳凰牌二八槓,很實用,擁有一輛,那是很有面子的事」這位江蘇老兄,去非洲旅遊,見到滿街的自行車,還是中國的二八槓,很是驚奇!
  • 鳳凰、永久、二八大槓,曾經幾乎人手一輛的自行車,您還記得嗎?
    自行車在受到電瓶車和各種私家車的擠壓後,幾乎面臨市場空白的尷尬,但幸好還有共享單車,重新讓自行車成為時尚。但是你知道嗎,曾經的自行車大軍是北京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甚至到了車太多導致國家不得不頒布交通法,儘量疏通一下交通。
  • 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二八大槓自行車歡樂多
    在農村擁有一輛自己的二八大槓還是一件奢侈且榮耀的事情!它的繁榮一直貫穿於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由於它的皮實耐用,成為了當時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和運輸工具。二八大槓在童年的記憶裡,留下了無數的歡樂!小的時候,家裡是沒有自行車的。已經不記得,是哪位小夥伴家,買了一輛自行車。閒暇的時候,他的父親會載著他在村裡「兜風」。
  • 二八大槓自行車被我們淘汰,而這個國家卻用來當運輸工具
    自行車對於我們80後和90後來說都是非常常見的,隨著生活越來越好,共享單車的出現,基本上家裡都已經很少有自行車,而世界上自行車數量最多的國家之前小兮也說到過,荷蘭當之無愧的成為自行車王國,其實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卻用自行車為自己創造財富
  • 售價3899元,配禧瑪諾變速,二八槓造型的電動自行車來了
    說到二八槓自行車,可能很多90後,00後都不清楚。二八槓自行車曾經是60,70年代人主要的代步工具。那時候滿大街的不是汽車,而是這種大輪徑的二八槓自行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大家都騎上了電動自行車,而這種二八槓自行車就慢慢被封存在了歷史中,如今它又復活了!
  • 她愛著那個騎著二八槓自行車的他
    記得小時候最難忘的,最熟悉的聲音莫過於在炎熱的夏天午後,騎著二八槓自行車的大爺傳來的賣冰棍的吆喝聲,於是激動著跑到媽媽身邊要兩毛錢遞給大爺,大爺打開自行車後座上木製箱子,從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棉被裡拿出一支老冰棍給我,我一口接一口享受這酷暑難耐的夏天「老冰棍」帶給我們舌尖上的甜蜜與冰爽
  • 嘉峪關,和二八大槓一起的42.5公裡
    在嘉峪關,和二八大槓一起的42.5公裡王立恆和陳兆倫是兩個金門人,一個年長我5歲,一個小我3歲,一個是臺灣境內導遊,一個是植物學碩士跟青旅的老闆借了三臺自行車,打開倉庫們的一瞬間,我看到了一輛二八大槓。這大概是許久許久以前的記憶了吧,或者年紀小的小朋友都沒見過這樣的自行車。所謂二八大槓,大概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比較流行的,那個時候可能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 大槓自行車的春天,一去不復返了
    文/王先生全文共約4271字01我對家裡那輛二八大槓自行車有著特殊的感情不得不說,那時候我們家得以一日日地有湯喝,父親和他身旁的大槓自行車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實,那輛大槓自行車不僅是父親幹營生時的坐騎,也是我們家走親訪友、出遠門的重要交通工具。
  • 上海的第一|「二八大槓」1955年在上海誕生 永久 鳳凰 阿拉最初的...
    1955年12月,第一機械工業部組織上海自行車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批28英寸公制標定自行車,並以此統一了國內自行車零部件的名稱和規格,標誌著我國自行車工業開始走上自行設計道路。從此,「二八大槓」風靡中國大街小巷。永久、鳳凰——上海產名牌自行車,成為當年阿拉上海人屋裡向最初的「豪車」。自行車產業見證了上海輕工業發展的歷程。
  • 40年前老照片:帶大梁杆的二八自行車,沒有私家車,出行基本靠它
    二八自行車也是八零後年輕時的記憶,一群好朋友聚在一起,人手一把二八自行車。二八自行車也叫二八大槓,前後都能坐人,是七八十年代人們非常喜歡的交通工具。二八自行車,輪子直徑為28英寸,有一根很高的橫梁,車身比現在五花八門的共享單車大。
  • 爺爺騎二八槓帶娃走紅,引得路人拍照,網友:狂浪是一種態度!
    爺爺騎二八槓帶娃走紅,引得路人拍照,網友:狂浪是一種態度!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當有了錢都會考慮買一臺汽車,因為在當下的交通工具當中汽車確確實實是最佳方便快捷的,這也引起了很多人對汽車的關注。因為在這些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交通工具的主角是一輛二八槓自行車,對於這樣的自行車相信很多人都有比較深刻的回憶,因為這樣的交通工具承載著很多人的記憶,很多人小時候都是坐著這種交通工具長大的,所以對這樣的交通工具非常的熟悉。
  • 還記得28大槓自行車嗎?騎上它你就是這條街最亮的仔~
    二八大槓 自行車 28大槓 老物件 8090年超大的車輪,高大的車身,車前還有根大橫梁,看上去很笨重,且需要一個掃堂腿才能騎上去,它也獲得了一個別致的稱號——【二八大槓】。二八大槓 自行車 28大槓 老物件 8090年
  • 曾經,一輛(二八大扛)永久牌13型自行車一票難求,如今……
    「永久牌13型自行車在選型設計時不僅參照對比了目前國際上名牌自行車,還結合我國民族特點,具有民族風格,外觀美觀大方,體現了車輛本身自重輕、騎行輕快舒適和強度牢的特點。」和新書一起來到現場的,還有永久13型自行車、51型載重車、亞運會賽車及新品種車,收藏家收藏的各時期永久自行車頭牌商標、自行車購車券等珍貴物件。自行車對於一代國人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上世紀八十年代,誰擁有一部永久牌13型自行車,相當於現在擁有一輛高檔轎車,相當「扎臺型」。「三大件」、一票難求、二八大槓……這些標籤和自行車一起,見證著百姓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
  • 國內的二八自行車,成非洲「賺錢工具」,一次300斤,運輸很方便
    說起60年代、70年代的代步工具,大家肯定會想起自行車,尤其是二八槓自行車,在以前能夠有一輛這樣的自行車,就好像是現在擁有了奔馳、寶馬一樣,而且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會把自行車當成婚車,可是現在生活水平這麼好,二八槓自行車早已經被淘汰掉了。
  • 偶遇摩託車騎士,騎車騎出二八大槓的風採,身後披風很特別
    自從我國推出禁摩令以後,馬路上的摩託車數量越來越少,不過這依然沒有難倒摩託車愛好者,他們在購買一輛摩託車以後都會辦理正規的手續,並且按照交通規則在馬路上行駛。
  • 陳赫幫鄧超宣新電影不按套路,P圖騎二八大槓自行車載鄧超太喜感
    陳赫幫鄧超宣傳新電影不按套路,P圖騎二八大槓自行車載鄧超太喜感陳赫親自P圖給老鄧頭宣傳新電影,騎二八槓自行車載鄧超笑翻眾人大家都知道鄧超和陳赫他們倆人一直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當時因為《奔跑吧》結緣,因此也就成就了他們之間的友情
  • 上世紀80年代,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售價18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輛鳳凰牌自行車賣180塊,那放到現在是多少錢? 如果是按照工資水平計算,80年代時一般工人的月工資大概是30元左右,國家單位普通職員的工資大約是每月45元,意味著普通家庭想要買上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也得不吃不喝4~6月。
  • 老自行車車標收藏:永久、飛鴿、鳳凰二八大槓的圖騰,好好珍惜吧
    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是否還記得「二八大槓」的車鈴聲,是否還記得永久、飛鴿、鳳凰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詞。是的,它們是產自那個時代有名的自行車品牌。(「永久牌」源自上海昌和製造所,後改名為永久;「飛鴿牌」源自天津昌和製造所,後改名為飛鴿;「鳳凰牌」源自上海自行車廠。)
  • 為什麼老一輩人騎自行車時,總扶著車子滑兩步起步再跨上車?
    不過,別看以現代眼光看,「二八槓」自行車看上去無比粗笨。但放在當年,「粗笨」的「二八槓」自行車,也屬於自行車裡的「名貴款」。比如上世紀50年代看哭全球觀眾的義大利電影《偷自行車的人裡》。影片裡所有虐心的故事,都圍繞著「爭奪二八槓自行車」展開——對於二戰剛結束時的義大利家庭來說,丟一輛「二八槓」自行車,基本等於天塌了。
  • 一輛三八大槓自行車的退休路
    全媒體記者趙晨城王浪我是一輛三八大槓自行車,產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2004年,輾轉了幾任主人後,我遇到了老代,他把我帶回了潼南區新勝鎮鐵線社區家中,我得以逃脫被淘汰的命運。算一算,已然有15年的光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