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產品商: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 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臺灣農產品商: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 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

2019年06月20日 08:09: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臺北6月19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2019年臺北食品展19日開幕。多位臺灣農產品展商受訪表示,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大陸。

  高雄月光山蔬果運銷合作社此次參展帶來金鑽鳳梨、蜜寶火龍果等特色水果及醬鳳梨等加工農產品。該合作社負責人桂在興說,臺灣盛產亞熱帶水果,他們種植的鳳梨等水果口感好、品質上乘,廣受島內外歡迎。

  「大陸是我們最重要的外銷市場。若能實現產銷一體,不僅能滿足大陸人民的消費需求,對臺灣農民也大有幫助。」桂在興說,希望兩岸在農業領域加強合作,共創雙贏。

  桂在興說,與去年相比,今年銷往大陸的農產品有較大幅度增長。希望兩岸關係好,更多農產品銷往大陸,幫助臺灣農民打開銷路。

  臺東縣東河鄉的泰源幽谷出產獼米。東河鄉大百吉商行執行長蔡禮闈說,這種糙米Q彈有勁,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被視為一種「養生米」,在島內很受歡迎。

  蔡禮闈注意到,臺東池上的大米已在大陸電商平臺上有所銷售,每公斤價格達數百元新臺幣。「我們也希望泰源幽谷獼米能進入大陸市場。」她說,對其產品有信心,關鍵是打開通往大陸市場的銷路。

  臺東縣關山鎮的展商「東軒坊」帶來紅烏龍茶、香米等農產品。該展商負責人林振球說,關山米在島內非常受歡迎,不少臺商回大陸時都會帶上關山米。日前,已有大陸臺商與其接洽,希望將關山米銷往大陸。

  林振球表示,樂見關山米進入大陸市場,希望更多農產品賣到大陸,讓更多臺灣農民受益。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焦點

  • 肺炎疫情+兩岸關係急凍,臺灣農漁產品外銷大陸受嚴重影響
    長期以來,臺灣農漁產品的主要外銷市場在大陸。如今大陸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加上兩岸關係急凍,島內農漁產品銷陸渠道中斷,農漁產品生計受到嚴重影響。臺灣農產外銷產值大受衝擊臺中市霧峰區農會總幹事黃景建表示,臺灣農產外銷大陸比例高,若因為疫情而無外銷,產值損失不小,而兩岸關係若持續緊張,輸陸情況也好不起來,他認為,兩岸在農產經貿上,應拋開政治性質的採購型態,建立良善且正常的供需互動,農產經貿才可長長久久。
  • 臺灣農產品最大外銷市場仍是大陸
    據臺灣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為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公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加7.6%,雙創新高;尤其臺灣重要農產品如稻米、鳳梨、芒果、蓮霧、蜜棗、釋迦等品種的數量和價格均出現成長現象,不過茶葉、
  • 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受重創,島內業者:很多貿易商可能撐不住
    潘朝成經營兩岸三地臺灣食品、水果、海鮮10餘年,在上海、深圳、鄭州、香港有事業群子公司,服務大陸26城市生鮮批發市場,線下通路服務沃爾瑪、文峰、盒馬鮮生、大潤發,線下供應天貓、京東超市、本來生活生鮮電商通路等。 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受到疫情影響狀況?
  • 臺灣鳳梨在大陸年銷13億 果農盼兩岸關係穩定
    對於鳳梨成為臺灣最強勢的外銷農產品,陳映延說,臺灣鳳梨品類繁多,產量最大,最受大陸歡迎,果然最讓臺灣農民「真賺」。《旺報》指出,臺灣鳳梨在大陸年銷售額超過13億元新臺幣,果農期望兩岸關係穩定發展,不要有大變化,讓鳳梨在大陸地區銷售金額繼續維持長紅。
  • 2016年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受挫 芒果出口跌82.58%
    2016年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受挫 芒果出口跌82.58%來源:聯商網2017-02-10 09:452016年臺灣大選,政黨更迭,大小動作不斷。蔡英文的最終當選,為兩岸關係帶來諸多變數,不少臺灣民眾為此擔心,農產品出口大陸恐要受到影響。據臺灣農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度,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出口額約為9.07億美元,較上年下降一成左右。面對公眾的質疑,臺灣農委會更傾向將其歸因於「天公不作美」,由於去年年初,臺灣地區遭受寒流侵害,外加後期風災不斷,導致水果行業損失慘重,臺灣島內市場尚且自顧不暇,更無暇兼顧外銷及其他。
  • 誰把臺灣農產品賣到大陸?蔡英文、韓國瑜吵翻天
    張斌 攝臺灣農產品營銷大陸 印證大陸照顧臺農臺媒從兩岸角度觀察,大陸對臺政策現在採取「官民有別」策略,官方溝通中斷,但對臺灣民眾到大陸就學、就業、創業,臺灣農產品營銷大陸,則是加大照顧力度。也因此,當蔡英文炫耀賣到大陸的農產品比前一年大幅成長,也等於是幫大陸的惠臺措施背書,反而證實大陸真的照顧了臺灣農民。
  • 國民黨前「立委」:RCEP讓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岌岌可危
    更糟糕的是,中國大陸也不一定要跟臺灣買農產品,大可以從越南、泰國或其他東南亞國家進口成本更低、品質也不錯的農產品,這對臺灣農漁畜牧業帶來的衝擊太大了。蕭景田認為,目前的兩岸關係要馬上處理,但蔡當局好像自我麻醉、視而不見,在意識形態作祟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農漁民。
  • 臺灣鳳梨大陸年銷13億 售價貴5倍仍供不應求 果農盼兩岸關係穩定
    臺灣包袱鋪,鳳梨銷量新熱度。愛吃臺灣水果的撩叔來咯~自從蔡英文「女皇登基」之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幾乎接近冰點。不過在這層冰面之下,臺灣競爭力最強的鳳梨鮮果銷售,不僅銷量未消退,反而更加暢旺。臺媒直呼兩岸「民間熱得發燙」。
  • 劉錫威:大陸將很快躍升臺灣水果最大外銷市場
    臺北貿易中心董事總經理劉錫威,23日在記者會上對記者表示,近年來,隨著兩岸經貿熱絡發展,臺灣水果外銷大陸急速飆升,繼去年全年急增119%之外,今年1-6月再較去年同期翻一番,增幅再次達到100%。劉錫威認為,按照這樣呈「倍數」的增長,不出3到5年內,甚至更快,大陸將可超越日本成為臺灣生鮮水果最大外銷市場。
  • 臺灣水果業者:受疫情影響外銷大陸受阻,只能選擇苦撐
    臺灣長龍農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長龍,經營兩岸果品運銷15年,他接受訪問時表示,臺灣水果外銷大陸佔整體一成,且外銷九成都往大陸送,依賴大陸程度高,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份外銷簡直停擺,20多天做不到業績,只能選擇苦撐,但3月有開始好轉跡象,主要就看大陸市場恢復的速度而定。
  • 臺灣鳳梨外銷大陸受挫,打算開拓東南亞市場
    臺灣一年有約5萬噸鳳梨銷往大陸,為降低肺炎疫情影響銷售,臺「農委會」祭出三箭,除加強拓銷至其他國家或地區、加強農產品加工外,也與量販通路、電商平臺合作拓展內需。陳添壽稱,臺灣一年約產40幾萬噸鳳梨,其中30萬噸內銷,外銷至大陸市場約5萬噸。鳳梨將在3月進入盛產期,不過,今年面臨肺炎疫情,恐怕影響農產品外銷。
  • 失去大陸市場會怎樣?臺灣農會大老說出了真相……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蔡英文當局一系列的政治操作讓兩岸關係蒙上冰霜。國民黨前民意代表、臺灣農會理事長蕭景田指出,受疫情影響,加上兩岸關係嚴峻,島內農產品銷大陸幾乎歸零,農民損失慘重。未來假如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兩岸沒有互動,臺灣農產外銷將陷入嚴峻寒冬。
  • 臺灣農產品大陸行銷仍存三大難題 兩岸網售成趨勢
    中新網無錫10月12日電 (朱曉穎孫權)通路和推廣體系、產業稅、檢驗檢疫標準,仍是臺灣農產品行銷大陸的三大難題。12日,正在江蘇無錫參加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的臺商、農會負責人坦陳,臺灣農產品在大陸「賣開」面臨一些難題,亦不約而同地認同:已「試水」的網售模式將成未來趨勢。
  • 臺灣水果出口大陸的市場效果分析
    然而,由於兩岸顯著的生產條件差異和特殊的政治經貿關係,加上市場起步階段缺乏規範有序的運營環境,臺灣水果在大陸市場的銷售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如何客觀地分析和評價臺灣水果在大陸銷售的市場效果成了兩岸農業界共同關心的重要議題。
  • 臺灣農產品外銷遭疫情波及,高雄鳳梨、蜜棗影響最大
    據臺灣中時報導,新型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大陸延後開市,臺灣農產品外銷也遭波及,高雄市府評估,目前以鳳梨、蜜棗影響最大,尤其元宵節後鳳梨大出,大陸此時減縮訂單,高市農業局嚴陣以待,希望將外銷訂單轉移至新加坡、香港,同時加強島內通路。
  • 臺生:大陸出於兄弟情義買臺灣水果 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一串香蕉等同於一顆茶葉蛋,3支鳳梨換不到一個便當,香蕉狂跌,菠蘿暴跌,20年最慘。有臺媒形容,農民看到堆積如山的廢棄香蕉欲哭無淚,「心如刀割寫在臉上」,眼睜睜地看著勞動成果爛在地裡,既無奈有無望。近段時間以來,臺灣農民水果豐收卻未嘗到喜悅,產品滯銷難題,讓他們血本無歸,苦不堪言。
  • 失去大陸市場會怎樣?臺灣農老大道出真相
    臺當局不但下令禁止口罩出口,而且還拒絕接收身處武漢地區的臺灣同胞回家,這讓人感到非常地氣憤,國民黨的前民意代表蕭景田表示,在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島內的農產品向大陸的產銷量已經接近0,使得農民遭受慘重的損失。
  • 思幸福安定,盼兩岸交流——4位臺灣民眾的2020新年願望
    (小標題)農會員工楊宏文:盼農業好收成,取得好銷路彰化縣農會推广部主任楊宏文從事農業相關工作近30年,和廣大農民一樣,他期待明年農產品有好收成,在市場上取得好銷路。由於少子化和城市化等原因,臺灣農村也面臨老齡化。
  • 臺灣要好 兩岸比美臺關係重要
    然而,兩岸關係能夠迴避嗎?兩岸關係,或者更精確的說,陸美臺三方關係是臺灣生存發展的關鍵,臺灣處於陸美兩強之間,語云「兩大之間難為小」,身為兩隻大象之間的螞蟻,必須自謀生存之道。大陸稱臺灣為不可分割的領土,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透過臺灣尋求邁出太平洋的出海口。
  • 前「農委會主委」:停ECFA,臺灣農產品可能崩盤
    針對大陸中止ECFA協議的可能性,陳志清表示,ECFA在9月將期滿,陸方中止協議的可能性高,因為兩岸關係對立,再加上ECFA整整十年過去,兩岸貨貿、服貿協議皆未談成,讓陸方更有理由停止履行協議。陳志清指出,假如ECFA停止,臺灣農產外銷市場將嚴重萎縮,對臺灣農業衝擊甚劇,日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對此向陸方喊話「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這當中對臺灣經濟的影響規模之大,可想而知。失去ECFA對臺灣農產外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