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規劃:到2030年建設704處停車場

2020-12-24 南報網

2018-08-01 10:33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根據最新規劃,至2020年,南京市域範圍內規劃建設89處停車場;至2030年,規劃建設704處停車場。

停車難是大都市公認的管理難題,為進一步化解南京市域停車難題,南京市規劃局牽頭組織對《南京市停車設施規劃(2012)》進行修編。記者昨日從規劃部門獲悉,該規劃修編新近獲得市政府批覆通過。根據最新規劃,至2020年,南京市域範圍內規劃建設89處停車場;至2030年,規劃建設704處停車場。

到2030年建設704處停車場

此次重點規劃範圍:中心城區包括主城區、江北新區、仙林副城、東山副城,及其周邊城市連綿區,如江心洲、板橋新城、麒麟科創園等。

至2020年建設的89處停車場中:鼓樓區9處停車場;秦淮區13處停車場;建鄴區7處停車場;棲霞區4處停車場;玄武區6處停車場;雨花臺區8處停車場;東山副城10處停車場;仙林副城13處停車場;江北新區15處停車場;麒麟科創園4處停車場。

至2030年建設的704處停車場中:獨立佔地型停車場326處;結合市政設施複合利用停車場37處;結合綠地建設停車場240處;配建增加停車場101處。

各區路外停車場

路外公共停車規劃方案,先看老城區:

老城區範圍內,朝天宮、新街口、常府街、中央門街道等老舊小區周邊的基本車位供應水平將得到提高,規劃79處停車場。

獨立佔地停車場以立體形式為主,其他類型停車場以地下形式為主。

■鼓樓區

獨立佔地停車場以立體形式為主,其他類型停車場以地下形式為主;提高中央門街道、中山北路沿線等供需緊張地區的泊位供應水平。出行停車的路內停車比例由現狀的34.6%下降至20%左右。

■秦淮區

充分利用獨立佔地停車場,以立體形式為主,提高泊位數量;結合市政設施、綠地等提高朝天宮、新街口、常府街周邊老舊小區基本停車供應水平;預控大校場地塊停車設施場地;利用街旁綠地提高停車覆蓋範圍。出行停車的路內停車比例由現狀的29%下降至16%-19%。

■建鄴區

以結合綠地、操場和配建增加停車場為主;提高南湖街道等供需緊張地區的泊位供應水平;優化奧南和奧中地區的泊位供應分布水平。出行停車的路內停車比例由現狀的21%下降至13%-16%。

■玄武區

整體路外公共停車場以結合綠地、操場、項目開發的立體形式為主;玄武湖西南—新街口片區結合綠地建設;在北部鎖金—紅山片區結合地塊改造規劃布局公共停車設施。出行停車的路內停車比例由現狀的25%下降至14%-17%。

■雨花臺區

整體路外公共停車場以獨立佔地的立體停車場為主;雨花新村周邊老小區,停車歷史欠帳較多,利用空地和既有地面停車場改造為立體停車場,增加泊位供給;新建地區以規劃預控為主。出行停車的路內停車比例由現狀的18%下降至10%-12%。

P+R換乘停車場遠期規劃73處

此外,規劃近期設置P+R停車場(換乘停車場)43處,規劃遠期共設置P+R停車場73處,進一步緩解全市停車難及道路擁堵等交通問題。

據悉,P+R停車場主要布局在主城外圍,對進入主城的小汽車進行截流。布局方案考慮近遠期相結合的方式:近期內環以內,遠期主城區以內不設P+R停車場,儘量結合新城非中心地區的地鐵站點設置城際線,結合客流量較大、周邊開發強度不高的地鐵站設置城市軌道。

擬研究出臺自備車位政策

規劃同時強調了實施保障政策和措施:南京將完善停車規劃編制體系,保障規劃落實;嚴格控制規劃社會公共停車場用地,保障土地供應;完善停車建設政策,加強公共用地保障,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完善停車產業政策,出臺泊位產權制度政策。

相關焦點

  • 大羅山解「堵局」:交通體系遠期規劃至2030年
    據該負責人介紹,導致此現狀的主要原因,一是《溫州生態園大羅山道路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未報批前,建設缺乏規劃依據;二是大羅山上可用於建設的土地太少,僅山體總面積的7.07%,故交通設施用地缺乏。
  • 我市城區規劃公共停車場161處停車泊位約3.8萬個
    5月25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日前,我市對中心城區停車場進行專項規劃,將形成配建停車場為主體、公共停車場為輔助、路內臨時停車為補充的停車系統,緩解城市「停車難、停車亂」問題。目前規劃公共停車場161處,停車泊位約3.8萬個。
  • 江蘇:到2030年基本建成現代化港口體系
    省政府辦公廳近日正式下發《江蘇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規劃(2015—2030年)》。規劃提出,推進長江南京以下江海聯運港區、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連雲港港區域性國際樞紐港、蘇州太倉貨櫃幹線港等「一區三港」的建設發展。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資源集約、保障有力、綠色平安的現代化港口體系。
  • 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湖南體育強省建設規劃(2020—2030年)》
    省人民政府發布《湖南體育強省建設規劃(2020—2030年)》 深化體制改革機制創新 推進湖南體育高質量發展華聲在線7月2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王亮)記者今天從省體育局了解到,省人民政府官網正式發布《湖南體育強省建設規劃(2020—2030年)》,該《規劃》指出,到2030年,我省體育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中西部地區前列,具有湖南特色的體育強省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 南京地鐵建設歷程以及發展規劃!
    20世紀末建設條件已經成熟獲得國家批覆成為全國第六個獲批建設地鐵的城市!新一輪《南京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由日本公司主編, 2號線的建設時間為2005年到2010年中間同時東西延長線立項!一期工程設立站點19座線路成東西走向,起於建鄴區的油坊橋站往東至於棲霞區的馬群!東延項目2008年得到發改委批覆,
  • 宿州未來14年發展藍圖敲定! 2017-2030年空間規劃出爐
    (二)市域國土開發強度2020年控制在18.39%左右,2030年控制在18.70%左右。(三)市域耕地保有量2020年和2030年不低於56.55萬公頃。三、生態建設與資源環境保護(一)城鄉汙水集中處理率2020年和2030年均控制在95%以上。
  • 大連規劃多處P+R停車場!
    在今年召開的市政協第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張軍提出的《關於加快我市軌道交通P+R停車場建設的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據了解,為了緩解中心區交通擁堵等問題,近年來我市規劃了多處P+R停車場。市交通運輸局等單位答覆表示,我市目前正在推進東港商務區停車場和體育中心樞紐站項目,地鐵2號線辛寨子站P+R停車場建設形成初步意見。
  • 威海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030年城市八成完工
    昨日記者從威海市住建局了解到,威海市《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出臺,為海綿城市建設畫出路線圖: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 我市規劃多處P+R停車場!五個地鐵車站周邊適合建設
    在今年召開的市政協第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張軍提出的《關於加快我市軌道交通 P+R 停車場建設的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據了解,為了緩解中心區交通擁堵等問題,近年來我市規劃了多處 P+R 停車場。市交通運輸局等單位答覆表示,我市目前正在推進東港商務區停車場和體育中心樞紐站項目,地鐵 2 號線辛寨子站 P+R 停車場建設形成初步意見。
  • 2030年南京地鐵總裡程將達775公裡
    2030年南京地鐵總裡程將達775公裡 沿線多樓盤受益除了擁有地鐵1號線、2號線、10號線、S1機場線、S8寧天城際外,4號線、5號線、寧和城際、寧高二期、寧溧城際等多條線路明年將開工或通車,在不遠的將來,南京城將全面全城貫通地鐵(輕軌)。
  • 《黑龍江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8-2030 年)》印發!到2030年...
    《黑龍江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8-2030 年)》   《規劃》的發展目標指出,到 2020 年,全省建成 A2 級以上通用機場累計達 19 個, 密度達到每十萬平方公裡 4 個,基本實現各市(地)擁有通用 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
  • 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7-2030年)
    第3條 規劃 期限規劃期限為2017-2030年,其中近期2017-2020年,遠期2020-2030年。到2030年生態岸線比例達到80%以上。城市建成區熱島效應得到緩解,海綿城市建設區域夏季日平均溫度不高於同期其他區域的日均溫度,或與同區域歷史同期(扣除自然氣溫變化影響)相比呈下降趨勢。2、水安全:城區與航空城的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為50年一遇,其他規劃區的內澇防治標準為20年一遇。
  • 阜陽市空間規劃(2017-2030年)公開徵求意見
    記者了解到,這是阜陽市推進「多規合一」的重要成果,該規劃有機整合各類規劃的核心內容,形成一本總控性的空間規劃,將最終實現「一本規劃、一張藍圖、一繪到底」。  空間規劃是「多規合一」關鍵環節之一。《阜陽市空間規劃(2017-2030年)》由市規劃局牽頭,會同發改、環保、住建、國土、林業等相關部門,對各部門規划進行疊合分析,明確城市空間結構、重點發展區域和方向,消除規劃間差異和矛盾,精密對接,真正實現「一張藍圖」。
  • 2030年的香港會變成什麼樣?說說香港的「規劃」
    日前記者訪問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副秘書長陳松青在介紹香港土地規劃概況時透露的這一數字,讓記者心生感慨:寸土寸金的香港,給自己留了這麼多的土地戰略儲備,可謂目光長遠!地少人多,是香港的基本區情。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字,現有陸地面積為1106.3平方公裡,其中新界及離島為978.7平方公裡,九龍為46.7平方公裡,香港島為80.7平方公裡。
  • 六盤水城市總體規劃獲批 確定2014至2030年城市規劃
    六盤水城市總體規劃獲批
  • 2030年南京地鐵將達24條 總長超775公裡
    2030年南京地鐵將達24條 總長超775公裡 新華日報 2015/9/10 9:12:00 記者8日從南京地鐵了解到,目前南京地鐵已開通6條線路,共計安全運送乘客約27.3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目前達215萬乘次。
  • 南京主城打造八處地下城
    南京的地下城建設如何? 1 地下城將新街口各大商場串聯起來,從德基逛到新百、中央商場、大洋百貨,向西到東方福來德、友誼廣場、金鷹國際購物中心、金輪新天地,非常方便。 2 2018 年,南京人防部門曾對新街口地下空間進行了數據調查,面積約 60 萬平方米。
  •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0年實現省會高鐵連通
    中國網7月21日訊 綜合消息,國家發改委昨日對外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速鐵路3萬公裡,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2030年基本實現省會高鐵聯通2030實現省會高鐵聯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於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實施,2008年曾修訂。截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已達12.1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裡,提前實現原規劃目標。
  • 《宿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年)》作出調整
    10月16日上午,記者從市城鄉規劃局《宿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年)(2018年修改)》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緊密結合城市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就現行的《宿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 [分享]重慶高鐵規劃2030資料下載
    車次多、行程短、購票方便、體驗好等高鐵自帶的光環,讓這一新鮮事物逐漸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最主要交通工具,沒有之一。 如今中國正在進入高鐵時代!根據國家中長線鐵路網規劃,大概到2030年中國有望建成這16條,俗稱「八縱八橫」的高鐵通道,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