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為什麼要去取經?取回了多少經書?這期間,又用了多少年呢?

2020-12-06 指點江山

從小,我們便是聽著唐僧取經的故事長大的。現在,這個故事不但在我們國家廣為流傳,甚至,它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這個故事來源於我國古代的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說《西遊記》,作為全書的主要人物,唐僧這一人物的形象,在這本書中佔據了非常大的篇幅。根據書中的描寫,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故事發生於唐朝時期,故事的主人公唐僧,曾是唐朝時期有名的得道高僧。

作為一代高僧,他的首要任務除了提高自己的修行之外,剩下的就是弘揚佛法了。一直以來,他留在世人心中的形象,都是一副悲天憫人、德高望重的高僧模樣。而他之所以能在世人心中留有這麼高的地位,主要是因為他不畏艱險、歷經苦難,帶領著自己的幾個徒弟前往西天取回了多部經書。

可以說,他的這一舉措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唐朝佛教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同時,也讓他在世人心目中有了更高的地位。但是,不管是那個時期的人,還是我們現在的人,大多都只知道他歷盡苦難去西天求取真經,卻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去求取那些經書,更不知道他求取的都是哪些經書。

今天,我們就一起,帶著這些疑問來一一探索。

根據小說中的記載,我們了解到,唐僧是一位佛法修為非常高的得道高僧。可能真的應了那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他的幼年時期,真可謂是相當坎坷,並且,他並不是自願盾入空門的。相傳,他幼時家境不錯,之後,卻在一次跟隨父母外出時突遭橫禍,父親被奸人害死,母親被擄走,只剩下了年幼的他。

當時,他的母親為了保護他,將其放到了一個盆裡,讓其順著江水流走。對於一個沒有自理能力的小嬰兒來說,獨自在江上漂流能夠活下來,已經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了。

或許,他真是一個受上天眷顧的幸運兒,一路被江水衝到了金山寺下,寺中的長老收留了他,從此成為了金山寺的一名小沙彌。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用心去做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時,往往結果會事半功倍,這句話用在他身上不就非常貼切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紀輕輕的他,便已經成為了當時頗受世人敬重的佛法大師。雖然,在當時來說,此人的佛法造詣已經非常高了,但是,他在研習佛法的過程中卻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時期的佛經出現了斷層現象,許多的佛經著作都存在殘缺不全的現象,因此,他一直在想辦法修補這些殘缺的佛經。

然而,漸漸的他發現,如果單靠自己這樣閉門造車,是沒有辦法補全這些佛經的。這時,一個重要的人物出場了,她便是小說中提到的觀世音菩薩。在菩薩的點化下,他明白想要得到完整的佛經,就必須前往佛教的發源地西天去取。這件事如果成功完成,那必定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想要進行如此重大的一件事情,自然免不了要爭取皇帝的支持。

於是,他把這件事稟報給了太宗皇帝李世民。皇帝聽後,不但對他的做法大加讚賞,同時,還用自己的切身行動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皇帝主動提出要和他結為異姓兄弟,並公開下旨封他為御弟,皇帝的這一做法,無異於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他的社會地位。

好了,說了這麼多好像有點偏題了,接下來我們言歸正傳,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到底為什麼要去求取佛經?

在我看來,他之所以不惜歷盡千辛萬苦求取佛經,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點,與他幼年時期的經歷有關:

前文我們說到過,在他很小的時候,不僅父母被奸人謀害,連他也流落到了寺廟之中。在出家之後,他一直潛心學習佛法,而且,在他所求取的經書中,有一門叫做「大乘佛法」。

這門佛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普度眾生和感化人心。大概他是想,如果佛門中的僧人都學會這門佛法後,再去向世人宣揚這門佛法,如果,每個人都能受到佛法的感化,從此不再作惡,一心向善,那麼,這個世界會不會少一些像自己這樣遭逢不幸的人。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取經的主要目的既是為了讓世人少遭受一些苦難,同時,也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按照小說中的敘述來看,他取經的第二個目的,則與他的前世有關。

佛家都講究因果,因此,他們非常相信前世今生這種說法。相傳,他前生是佛祖座下的金蟬子。那一世的他,因為沒有認真聽佛祖講解經書,使得佛祖認為他辱沒了佛法,將他貶入凡間,讓他重新在人間歷練修行參悟佛法。因此,他才轉世進入了佛門。

這樣的生活,讓他循環了十世,每一次他都遁入空門認真修習佛法,每一次他都用自己所學來幫助他人減輕苦難與罪孽。最後一世,他雖然歷經苦難,但是,只要能重新取到真經,便算是功德圓滿,才能重新回到靈山。因此,求取真經,就成了他修行路上的必然。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他之所以要去取經的第三個原因。說到這第三點原因,便要從他本人的主觀意願上來說。

上文,我們說他是當世有名的佛法大師,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麼高的成就,除了因為自身的天賦之外,主要還是因為他從心底裡熱愛佛法。前文,我們提到當時的佛法已經出現了許多斷層現象,以前留下的許多經書,要麼殘缺不全,要麼字跡模糊,反正,其中的許多內容都已經完全沒有辦法辨認了。

而這,對於他的修行之路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阻礙。西天是佛教文化的發源地,此地在當時有著非常高的聲望。只要成功到達那個地方,他不但能夠得到內容完整的經書,連他自己在修行佛法過程中的一些疑惑,也能成功得到解答。

因此,無論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愛好,或者是提高自己的修為,又或者是為了向世人弘揚佛法,推動當時佛教事業的發展,他前往西天求取真經都是責無旁貸的。

好了,說完了他前往西天求取真經的原因之後,我們再來說一說,完成這項艱巨的取經任務,到底用了多少年?其中他又取回了多少部真經?

無論是小說還是當今的眾多影視劇,都對他前往西天求取佛經的時間,做出了具體說明。從這些資料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完成這項艱難的取經大業,總共花費了十四年的時間。在這十四年裡,他可謂是吃盡了苦頭,歷盡了艱辛才成功到達西天。

小說中,那些所謂的妖魔鬼怪,我們姑且不論。現在,我們單從交通上來說,想必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交通條件是非常落後的,能夠擁有一輛馬車作為代步工具,便已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出行只能靠雙腿步行。然而,他只有一匹白龍馬作為代步工具,行李都只能靠人來挑。

在那個時候,從一個城鎮到另一個城鎮,要走上十天半個月。但即使在這樣簡陋又艱難的條件下,他們卻用自己的雙腳丈量無數個國家。他們的腳步不但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還遊遍了世界的名山大川。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獲得成功。正是他身上所具備的那種頑強意志和不畏艱辛的品格,才支撐著他整整堅持了十四年,最終,完成了自己的夙願。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說,他此次西天之旅的收穫。

根據相關記載,他此次取回的佛經,主要可分為大乘佛經和小乘佛經兩大類。其中,還有許多其它類型的經書,我們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據現存的史料記載,其總量大概為六百二十部。

總之,他帶回來的經書,無論是從種類還是數量上來說,都是非常多的。取回的經書雖然數量很多,但其翻譯工作,卻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當時,並沒有那麼多的翻譯人才,因此,這些經書大多都是他一本一本逐字逐句翻譯而來的。

原本,他在翻譯的過程中,也曾想過根據自己的意願,對經書的內容做出部分刪減。但是,當天晚上他卻夢到有猛虎對自己示警,如此一來,他自然也就歇了投機取巧的心思。並且,他還夢到有佛光照耀在自己身上,在佛光的照耀下,他感覺自己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滌蕩。如此一來,他感覺到內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這對於他的翻譯工作來說,無疑是一大助力。

無論是十四年的艱苦取經之旅,還是此後若干年的翻譯歲月,都對他的修行事業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小說中,他修成正果得道成仙,作者為他安排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雖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人一向喜歡大團圓結局,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

他不但成為了當時有名的佛法大師,還成為了世人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並對當時佛教的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最終,被後人銘記。

另外,他悲天憫人普度眾生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參考資料:

【《大唐西域記》、《西遊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西安市志·(第七卷) 人物誌》】

相關焦點

  • 唐僧取經到底用了多少年?真實的唐僧,居然是白天休息,晚上趕路的
    看過電視劇《西遊記》的觀眾都知道,唐僧師徒四人是在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之後才取得真經的,劇中唐僧師徒四人白天趕路晚上休息,那他們究竟用了多長時間才到達西天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唐僧取經究竟用了多久!唐僧取經唐僧取經出自吳承恩所編著的小說《西遊記》。書中記載,唐僧俗家名陳禕,也有一乳名,名喚江流兒。
  • 《西遊記》裡唐僧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
    因此,他們沒有資格取經。只有配角。李唐時期尊崇道教,正如明朝皇帝對道教同樣尊崇。這次唐僧取經,也是佛教在東土蓬勃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唐僧西遊取經可使東土威儀傳遍四方,這也是作者所處時代的胸懷。明王朝開放而領先。就像李唐王朝宋、金以來,儒、釋、道逐漸融為一體,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集合體經常出現。
  • 大話西遊記唐僧為什麼要去取經?真經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我們講講唐僧為什麼要去取經,是因為唐太宗辦了一個水陸法會。唐太宗辦這個水陸法會,需要一個高僧來給他做主持,然後眾人就選舉出了誰呢?陳玄奘也就是我們的唐僧,陳玄奘出身又好德行又高,出身好是哪看出來呢?他的父親是狀元,他的母親是開國丞相的女兒,這出身絕對算好,德行高怎麼能看出來呢,我們這先不講,總之是選出來唐僧來了。然後菩薩就來了,菩薩要送給唐僧兩件寶物,「錦闌袈裟,九環錫杖」,袈裟賣五千兩, 錫杖賣二千兩, 合人民幣約700000元。
  • 唐僧取經,為什麼不能讓孫悟空背著飛到西天?
    唐僧取經實在很不容易,一路上艱難險阻不說,還經常遇到妖魔鬼怪,受了不少驚嚇,有幾次差點被吃了。可能是大家都為他心疼,所以不少人都希望唐僧能早點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甚至還有人為唐僧「出謀劃策」,給他找捷徑。比如,有讀者說,可以讓孫悟空背著唐僧去取經,唐僧一個筋鬥雲就是十萬八千裡,背著唐僧一個筋鬥就到了。
  • 唐僧取經是自由行嗎,為什麼會走14年,到底走了多少國?
    就連雙方所經之處的地理都大不相同,不要想當然的以為唐僧師徒取經的西天大雷音寺就是玄奘法師取經的那爛陀寺。要記住《西遊記》和《大唐西域記》講的不是一碼事,不能把三藏和玄奘硬套到一起。今天我們就單單對照《西遊記》故事,說一說唐僧取經的故事,為什麼唐僧從長安出發,到西天大雷音寺走了14年,他們師徒到底經過了多少國家。大家都很熟悉《西遊記》的故事,即使沒有看過小說,也被央視電視劇年年刷屏刷熟悉了。
  • 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取經的故事。那麼,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取的是什麼經?取來經幹什麼用?這些曾是兒時看《西遊記》時留下的種種疑問。 唐僧到如來佛那兒,當然取的是佛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
  • 唐僧取經為何必須在5048天完成?這個最神秘的數字有何寓意
    原著第五十一回,孫悟空被青牛精用金剛琢繳去金箍棒,不得已上天求援,神仙們笑他為何對玉帝前倨後恭,他說,我丟了金箍棒,就像丟了魂一樣。這正好印證了這個數字設定的意義。其實,以上這些數字,出現得都不多,而有一個數字,基本是貫穿全書,並且深刻影響著取經小組的走向和命運。它,就是神秘數字5048。
  • 《西遊記》:為什麼要取經,你真的看懂了嗎?
    但今天要說的是《西遊記》中最重要的貴重物品,唐僧一行人冒險終點的大秘寶:如來的三藏真經。三藏真經是哪三藏呢?熟悉《西遊記》原著的大家都知道,三藏真經分為談天、論地、度鬼三部。而玄奘歷盡艱險,終於到達西天之後,卻只取回的一藏《度鬼》,也就是超度亡魂的一部,這是為什麼呢?
  • 唐僧收八戒專程跑到高老莊,已經偏離了取經路線,這是什麼道理?
    但是呢,其實這高老莊根本不是在取經路線上。那麼,豬八戒到底為何去高老莊呢?直接在取經路上等著唐僧,不更好嗎?按照原著說法,高老莊是在烏斯藏地,而烏斯藏地就是今天的西藏。唐僧出了長安以後,經過兩界山,過了西番哈泌國,又過了兩個月,才到了這裡。也就是說,唐僧是從長安到新疆,再繞了一大圈,來到西藏,又繞了回去,沿著中亞地帶去了印度。
  • 唐僧西天取經的隊伍,明處有師徒四人,暗地裡有多少人呢?
    這也就有了之前「水陸法會」觀音菩薩洗腦的一幕。唐太宗聽了觀音的話,想要去西天如來處取大乘佛法,唐僧不幸被選中,唐僧是在觀音菩薩的指引下當了和尚的。西天取經路途遙遠,再加上唐僧肉體凡胎,一路上必須找幾個保鏢同行。那麼,唐僧西天取經的隊伍一共有多少人呢?
  • 觀音原計劃二三年,唐僧取經為何用了十四年?是任務失敗了嗎?
    取經是有時限的,觀音當初對外的官方宣布一直都是兩三年時間就可以搞定。這句話她不只對唐僧一個人說過。剛剛敲定項目之後,靈山腳下的金頂大仙迫不及待問她:取經這個事要用多少年?心裡有個數到時間我好迎接。觀音不敢久停,就說:『我現在有要事在身,剛領了如來的法旨,要到東土去找取經人,改天吧。」大仙就問:「改天是哪天?」額,不,大仙就說,取經隊伍幾時能到?菩薩回應「未定,約摸二三年間,應該就可以到了。」
  • 唐僧發誓三年完成取經大業,結果14年還沒回來,李世民為何不急?
    中國四大名著中,相信大家對《西遊記》都非常熟悉了,小時候家裡的電視機裡一直都在循環播放翻拍的電視劇,其中講述的就是唐僧從東土大唐出發,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到達西天取經的故事。而在唐僧出發之前,李世民曾問過唐僧,要多久才能回來,當時唐僧答應的是3年,結果14年了都沒有回來,為何李世民一點都不著急?
  • 難怪唐僧被傳無字經書時沒打開來看?你看看阿難迦葉是怎麼說的?
    如來看到自己親自策劃的取經一事,唐僧一行歷經十數年終於圓滿,也是十分高興,整個接待的規格也是非常的高。在唐僧來到靈山山門之外,便有四大金剛早已在此等候,待一道道的通傳後,唐僧終於進入了大雷音寺,如來召聚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兩行排列,可以說因為唐僧,整個靈山的諸佛菩薩全都到場了。
  •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口頭禪都是什麼呢?
    如果要說西遊記4人他們在取經過程中的口頭禪,對於我這樣一位寫西遊記原著分析的人來說,寫的肯定是書裡原文啦。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師徒4人在西天取經中最愛說的話都是什麼呢?但是雖然唐僧雖然他不是很能吃苦,但他並不是一個心裡沒有其他人的人。在屍魔三戲唐三藏這一回中,白骨精第一回拿來了一筐吃的,但是孫悟空去採桃子了,於是唐僧便叫豬八戒等孫悟空回來再吃。
  • 燃燈古佛化解,唐僧的無字經書,這真的是如來本意嗎?
    很多人都說靈山是不講規矩的地方,如來佛祖曾經「開憐憫之口,大發慈悲之心」,派唐僧去西天取三藏經卷,超脫東土大唐的苦惱,但是阿儺、伽葉卻百般刁難。但是,不巧燃燈古佛聽到了阿儺、伽葉傳無字經書的事情,如果此行「東土眾僧愚迷,不識無字之經,卻不枉費了聖僧這場跋涉?」燃燈古佛為了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派身邊的白雄尊者施法奪走無字經書,給唐僧了提示,有人說,這燃燈古佛就是在管閒事,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沒必要蹚渾水。
  •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呢?
    既然題目都說了,師徒4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那麼我們分析就應該從5個方面來分析,分別是他們一群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以及這師徒4個人去西天取經的4個原因。其實這4個人去西天取經是因為受到了佛祖的昭示。觀音點撥他世有五穀,為何偏要吃人度日,豬八戒如夢初醒,觀音便叫他皈依佛門,等待取經之人。這裡有一個小插曲,雖然題目說的是師徒4人,但我們都知道有白龍馬,這裡我還是把白龍馬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的理由說一下吧,因為我認為他也是西天取經的人之一。
  • 西遊記中悟空曾去地府給一凡人加一紀壽命,這到底是多少年呢?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碰到了許多的凡人妖怪,有的是好的,有的是壞的,對於那些阻攔他們西天取經的凡人妖怪當然是要解決了,當然也會遇到有的人特別友好熱情的招待他們,對於這種的雖然孫悟空也不想要搭理,但是正所謂好人有好報,最後這些人也非常的感謝唐僧他們,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在西遊記中悟空曾去地府給一個凡人加了一紀壽命,這到底是多少年呢?
  • 西遊記中,唐僧最後到底取得了多少真經?有哪些真經?有什麼作用
    【讀西遊記,頓悟】在西遊記的邏輯體系中,唐僧師徒歷盡千辛萬苦,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最後取得了真經。那麼很多人會問,唐僧最後到底取得了什麼真經?當唐僧師徒到達如來佛祖的大殿時,如來舉行了「孟蘭盆會「,期間,如來對眾菩薩說: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 耗時三年的取經計劃為什麼要走十四年?觀音安排還是另有它因?
    要說把經書直接傳給他們也簡單,但如來又擔心這麼輕易給他,讓他們對經書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安排他們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這樣才顯得經書來之不易。觀音去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計劃是三年就能完成整個項目,唐僧也給李世民報證,三年之後就會把經書和佛法帶回大唐,但是項目開始之後才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硬生生把三年的工程拖到了十四年之久。
  • 身世撲朔迷離,或藏西天取經一個秘密!
    文:大紅少(作者原創授權)名著《西遊記》裡,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取經運動,取回了多少經呢?其實不多,只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合一藏之數。這比原先如來許下的「三藏共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相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