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買茅臺的不喝 喝的不買 茅臺已經不是「酒」
茅臺的成本是多少,大家都知道幾十元而已,但出廠價是多少,零售價是多少,想必大家也知道。
真正買茅臺的可能都不喝,以前是送人居多,現在是炒作倒賣居多。
茅臺之所以價格高起,還是供不應求,畢竟茅臺現在不僅僅是消費品,更是已經成為收藏品,奢侈品。
而隨著出廠價和零售價的巨大價差,茅臺利潤很大,不僅僅內部出現過很多的腐敗事件,而且外部倒賣茅臺成為很多人的營生。
當然,也不只是專業的倒賣的,現在很多人都加入了搶購茅臺的大軍。
比如很多平臺都在以1499元讓大家參與搶購,問題是搶到了大家很少有人喝,倒賣的情況也比較多。
茅臺已經不僅僅是一瓶「酒」,更多的,已經從消費品演變成了收藏品、奢侈品,儘管茅臺仍有提價的空間和基礎,但是茅臺價格不會只漲不跌的,誰將是壓倒茅臺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拭目以待!
02飯桌上的「流通貨幣」
有網友爆料:
同事氣真好,買到2瓶1499的茅臺,賺了半個月工資。
這位網友的同事說,自己昨天買到了2瓶茅臺,有幾十萬人預約,太幸運了。問了回收2400元一瓶,這樣2瓶就有1800元了,相當於同事半個月的工資了。
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一到平價茅臺的搶購時間,基本都是「秒光」,難度係數與春運搶火車票有一拼。
想通過其他渠道搶茅臺也沒那麼容易。
不久前,遵義茅臺機場發布的一篇12月可以購買平價茅臺的活動文章瞬間刷屏——為了買茅臺,你得先買機票;而茅臺國際大酒店應該是全球唯一一家不愁入住率的酒店,這家位於貴州茅臺鎮的酒店,因為可以購買平價茅臺,未來半年在攜程上的房間已經全部被訂完。
可以說,哪裡有平價茅臺售賣,哪裡就有搶茅臺的人。他們聞風而動背後,存在著一張巨大的利益鏈,每個參與茅臺流通環節的人,都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作為消費品的茅臺,由於其稀缺性,已經慢慢的有了金融屬性,成為了飯桌上的「流通貨幣」。
站在利益鏈頂端的一級經銷商一瓶茅臺的利潤就有1000元多元,成為茅臺經銷商往往意味著得到一臺「印鈔機」。這些利益鏈條層層加碼後,消費者想要喝飛天茅臺,付出的代價是每瓶3000元左右。
03是物以稀為貴嗎?
我想有一定的道理,茅臺自身的價值不言而喻,不說我們國人自己了,現在恐怕全世界都知道了這個「神奇的酒」。
之前你可能聽到外國人說我國的奢侈品是西瓜(針對日韓)、老乾媽(對於美國),但現在,外國友人們終於統一了認識,他們都覺得中國的奢侈品只有一個,就是茅臺,這次他們說對了,我們聽了反而不開心了,因為茅臺對於我們國人自己也是奢侈品。
04更多的是人為的賦予和炒作
我並不是喝不到酒說酒不好,這只是我個人的思考,一個人說茅臺好,無所謂,兩個說,也沒事兒,三五成群,影響也不大,但是如果一個有名氣的、有影響力的人喝了說不錯,大家可能都會覺得不錯,就算喝著不好喝,也會強逼自己的潛意識,去認同,覺得「難喝的,可能就是好的」,慢慢的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大家都覺得茅臺好!
是我們自己賦予茅臺的含義,是我們自己把茅臺抬上高樓,自己吹出去的酒,再貴也要跪著買下來,喝下去。